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广播音乐专题节目是广播文艺节目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它用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手段,凸显独具内涵的思想性。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听众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广播音乐节目出现在各大广播电台以及网络电台中,但大多数节目都是伴随性的单线条的音乐节目,往往缺少音乐主题与内涵。广播音乐专题节目在播出平台中的比重少,导致日播节目形式单一,制约了节目的多元化发展。本文将通过分析广播音乐专题节目的个案与发展现状,研究广播音乐专题节目的编辑与创新。
【关键词】广播;专题节目 ;编辑;创新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348(2020)09-120-05
我国的广播音乐节目在广播节目中占有很大比重,在各种类型的电台节目中,几乎都会有一档或多档音乐节目。纵观目前的栏目特点,这类节目大多制作简单,通常在语言类节目之间穿插播出,对整体节目的播出起到轻松的调节效果。随着我国音乐电台在九十年代的崛起,以及流行音乐的辉煌时期佳作辈出,我国的音乐电台在一定时期达到了空前的繁荣,音乐DJ一夜爆红的现象比比皆是,人们对音乐的热爱,也催生了音乐节目的高品位、高质量,伴随着几年前类型化广播的发展,广播音乐节目无论是数量还是类型都在各大电台中占有很大的优势。但近几年,随着新媒体的冲击,以及电台规范化的管理和不同的发展理念、以及广告经营下滑等诸多不利因素,导致人才流失,对新入行的从业者在专业素质的要求上往往不达标,节目的质量下降,节目类型单一,音乐节目的专业性淡化、节目大多存在单线条和套路化的问题,缺乏主题与创新,以往节目中主题突出、思想性丰富的广播音乐专题节目似乎也渐渐淡出。笔者认为音乐专题节目这种最具音乐审美特色,最能通过广播节目的形式寓教于乐的形式不应该在电波中消失,而是应该以更符合时下的广播受众心理需求的方式回归,让广播音乐专题节目通过更科学的编辑手法和表现形式,最终在表现音乐审美的同时也凸显出独具内涵的思想性,因此,本文将重点分析和研究这一内容。
在我国,从广播事业发展最初至今,几代广播人辛勤劳作,创作出现了一大批的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主持人和他们制作主持的广播音乐专题节目。历年来,在我国广播类的文艺评奖当中不乏佳作,如历届中国广播各类评奖中都会涌现出让人耳目一新、生命力强的获奖作品,这些优秀的作品都为广播文艺节目的多元化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在浩瀚的音乐广播节目中只宛如沧海一粟,对于广播音乐专题节目来说,更需要音乐节目主持人提高编辑能力和创新意识,为广播音乐专题节目开垦出一片新的天地。
随着当今自媒体电台音乐节目从流行”到“泛滥、广播音乐节目主持人在节目中的角色也从“专业主导性”淡化为“伴随性”,音乐节目变得“模式化”,让受众对音乐节目的理解片面化,很多人以为,播者有感而发,串联一首歌就是音乐节目,对音乐节目的审美、教化等功能也一无所知,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研究音乐节目的编辑与创新 :
1. 广播音乐专题节目
广播音乐专题节目是广播文艺节目当中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它区别于单线条的陪伴性音乐节目,通过一定的线索用语言将音乐进行串联,同时有目的性的凸显主题与节目的内涵。简而言之,它是在音乐范畴内主要通过言语与音乐特点的结合以表现某个主题的广播音乐节目形式。它是音乐广播中更具创造性、更体现编辑能力的一种独具魅力的音乐节目形式。例如:《乐海万里觅知音》、《歌声飘过六十年》等。
在广播中,广播音乐专题节目是通过有声语言与音乐的主题来表达独具思想性的主题。音乐与有声语言是广播音乐专题节目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编辑上,二者各自完成自身的编辑,在完整的节目中,需要二者完美結合,而不是随意地混搭,更不是简单地说一段话,配一首歌的单一模式。
1.1 广播音乐专题节目中的音乐
音乐是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了节目的属性与状态。笔者认为在选择音乐上,特别需要注意的有以下三点:
1.1.1 音乐需要与主题贴合
音乐需要贴合主题,如果选择的音乐偏离方向,则会导致整个专题节目偏离主题,成为一档不专业的流行音乐节目。在编辑上用音乐来表现作者的主题意图是一种最好的表达方式,例如在我2001年参加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DJ大赛的获奖作品《踏歌寻源彩云间》中,我以“音乐采风”的形式,在音乐的指引和反思中,寻找生命的本源,我将创作民歌和原生态的少数民族歌曲结合,融合“采访民间歌手”、音乐工作坊制作的“新民歌”,如云南民歌《小河淌水》选了三个版本——原始的、流行歌手的翻唱、音乐人有技法改编的版本,以此表现歌曲的发展和音乐审美的转变,也用民间歌手在乡间坝子清唱的民歌小调,如《打歌调》、《送朗调》等原生态民歌,来表现“寻源”的本质,在素材的选择上与节目主题方向统一,更能烘托主题。
1.1.2 音乐需要符合时间性,而不是时效性。
在前期的编辑工作中,应留意音乐对应的时间以及所要表达主题对应的时间,二者应该在时间性上保持一致。例如在我以云南老电影的音乐、歌曲为主题的专题节目《岁月的歌》中,歌曲的选择是以“时间”为线索,选取了电影《五朵金花》、《阿诗玛》中脍炙人口的歌,作品感人至深的原因是“年代感”的“怀旧元素”,在老歌的渲染下更容易感染受众,音乐的本质是传播,以时间来说,好的音乐作品不会以音乐创作者的逝去而停止传播,不会因为时间的改变而改变,时间可以早就好音乐,因此,在节目音乐的选择上,除了受到栏目定位的限制,在时间上,时效性并不是聆听的标准。
1.1.3 音乐的选择要抵制低俗,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随着流行音乐的发展,越来越多庸俗、低俗的音乐作品出现在音乐市场上,在编辑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分清通俗与庸俗。庸俗的音乐不只会影响专题节目的美感,更多的也会对受眾的音乐审美造成不良的影响,另一方面,我们在编辑的过程中所挑选的音乐也代表着主持人的专业素养,高于听众又融入听众,也是自身品味的体现。因此,节目的编辑一定要有选择的组织音乐,兼顾音乐创作的艺术性和审美、以及寓教于乐的作用,用好的文艺作品来打动受众,发挥音乐的力量。
1.2 广播音乐专题节目中的有声语言
这里的有声语言指的是广播传播中所采用的一种语言形态,由主持人在节目中完成此项任务。和音乐一样,有声语言在广播音乐专题节目中也起着决定性作用。笔者认为在有声语言的表达上应有以下几点:
1.2.1 语言状态与思想性的结合。
在广播音乐专题节目当中,有声语言的状态应与专题节目所要表达的思想性相结合,而不只是“为了说而去说”。有声语言在节目中应该为主题的表达起到推动作用,而不仅仅是在节目中起到单线条的陪伴性作用。在我指导的以台湾民歌四十周年歌曲介绍为主题的音乐专题节目《民歌四十》中,要表达对台湾民歌的追忆,在状态的设计上,要求主持人在语言状态上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例如突出声音中的“情感”的表达,在感受上做文章,用慢语速的“娓娓道来”、声音虚实结合,并借鉴台湾主持人的语言表达中更加“感性化”的用词特点,在文案的撰写时更有温度,在实践中营造出了一种“怀旧”气氛,节目的个性特点与思想性都得到了彰显。
1.2.2 有声语言与音乐的结合。
在广播专题节目当中,有声语言与音乐的结合是必然的,它们之间的结合应该是自然的结合,而不是生硬的拼凑。在节目中,利用有声语言引出相关的音乐;同时利用相关的音乐烘托有声语言的气氛,二者相互影响、相互推动。如在我的获奖作品《蝴蝶与梦想》中,使用了歌剧《蝴蝶夫人》的片段,文字语言的表达,尽量与这个片段的情节与情感相吻合。在歌剧的旋律中,压混入“脑海中,巧巧桑化成了一只艳丽的蝴蝶,她没有穿行在万花丛中,而是飞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停留在远航的船舷上,停留在浪尖儿上,一阵狂风暴雨,它漂浮在水中。一个美丽的梦由此而破碎了,这只是一个梦吗?”这段文字是在一遍遍的音乐的聆听中,根据音乐的节奏和色彩,而尝试着写的,最终的效果证实了音乐节目的语言的节奏、表现要结合所介绍的音乐的特点来诠释。
1.2.3 有声语言与音乐在节目中的比例。
有声语言与音乐在节目中的比例没有完全标准的分配,节目题材、主题以及体裁的不同都会使得二者的比例不尽相同。所以,在编辑时不用太过考虑二者所占比例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广播音乐专题节目是音乐节目,所以音乐作品在专题节目当中始终是基础,而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民歌四十》的节目总时长为19分20秒,其中歌曲时长大约为12分钟,作为介绍的人声部分犹如二声部的“旋律”般与音乐和谐交织,在听觉上更为自然,更具感染力。
2. 广播音乐专题节目的现状
经过几代广播人在业务上的辛苦耕耘,我国的广播事业取得的一片繁华的景象,但在这其中依然存在一些不好的现象。例如大多数优秀节目只存在于评奖当中,广播音乐专题节目就是其中的一类。中国播音与主持作品奖、中国广播文艺奖,类似的奖项还有很多,我们每年都能在这之中发现许多优秀的音乐专题节目。根据笔者的观察以及资料收集,虽然音乐广播发展繁荣,市场所占份额较大,但是在各大广播电台中,播出的基本都是前文所提到的线性音乐广播节目,普遍缺少新意。在全国的音乐广播电台的日播节目中,越来越难听到音乐专题节目了,这类节目的数量依然很少,且影响力不大。这样的现状让听众走入误区,主持人轮为“报幕员”,做节目就是“放歌”降低了节目的技术含量,以至于听众对广播音乐节目的兴趣在递减,也束缚了音乐节目“多元化”的发展,拉低了受众对音乐节目的欣赏品味,作为音乐的传播载体,也不利于我国音乐的发展。
而在另一个新型的传播载体——网络电台的播出平台上,节目的表现形式却显得百花齐放。如蜻蜓FM、喜马拉雅出现了大量的广播音乐专题节目,题材广泛、多样,在一定数量的有主题的节目中,可以找到流行、摇滚、民歌等专题节目,这一现象和网络电台的开放性有很大的关系,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有声语言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看法,通俗地来说就是每个人都是一个频率的主播,可以尽情发挥。但是这一点因素也导致的网络平台的一个弊端:数量上取胜,质量上水平偏低。
其实不管是在传统的广播电台还是新兴的网络电台,广播音乐专题节目都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音乐知识不专业、结构混乱、表达不清等许多弊病依然十分严重。而在这之中最致命的一点就是主题不明确,许多主持人在最开始就没有弄清楚想要表达的是什么,以至于在节目进行的过程中大主题偏离方向。例如在许多节目中主持人偏重介绍歌手,有时候甚至会关注到歌手的情感经历,然后根据外界的猜测以及自己的主观感觉,将音乐作品与歌手的情感联系在一起,表现的十分不专业。音乐专题节目应该是围绕着音乐作品展开的。
所以纵观整个广播行业,不管是广播电台还是网络电台,不管是节目数量还是节目质量,广播音乐专题节目的发展现状都不尽如人意,需要在日后进行进一步的创新与发展。
3. 广播音乐专题节目的编辑方法和特点
近年来, 广播音乐节目数量的日益增加,导致了节目质量的良莠不齐,同时,听众对节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于是,节目的编辑就显得至关重要,它几乎决定着一档节目的生死。对于电台音乐类节目来说,它的节目灵魂就是编辑工作。在当下的广播电台,广播音乐节目主持人队伍几乎都是集采、编、播于一体的应用型人才,于是,主持人如何在编辑上掌握主动权、寻求突破至关重要。笔者将广播音乐专题节目的编辑方法以及特点概括为以下内容:
3.1 广播音乐专题节目的编辑方法 3.1.1 确定主题
主题是一档节目的灵魂所在,专题节目制作的第一步就是确定主题,创作者对自身的表达愿望和对制作素材如何运用要胸有成竹,经过一定的素材挑选和简单的组合尝试之后再确定音乐主题。在音乐专题节目《民歌四十》中,主持人刘剑松在编辑最初就已经确定主题,想要通过专题节目来纪念台湾民歌运动四十年,用音乐来怀念1975年—2015年的过往,让人们不要忘却那些尘封在心底的声音。为此而查阅了大量的文字资料,聆听了几乎台湾民歌时期所有的创作歌曲,了解了作曲者、演唱者的生平及歌曲的创作背景,分析了音乐风格,对自己想要的节目效果有了明确的制作方向后,在进一步的编辑、制作。
3.1.2 选择音乐
在确定主题之后,选择节目的基础——音乐。音乐包括纯音乐以及歌曲,二者都需要和主题相匹配,不能只作为音乐而存在于节目中,成为了陪衬。在《民歌四十》中,选择的歌曲都是台湾民歌的代表作,以符合专题节目的主题。例如《恰似你的温柔》、《细说往事》等,无论年代还是歌曲的寓意都能代表《民歌四十》的主题。在挑选音乐的过程中,一定要本着“淘金”思想,花时间选择最好的音乐。因为这是一个在时间上较为漫长的环节,编辑者不仅可以丰富音乐储备,提高审美,与此同时还能多积累,多发现,有利于进一步的发现更多的主题,为创优、创新找到灵感。
3.1.3 有声语言的编辑
在有声语言的编辑上,应注意和前两个步骤的结合,达成有机的统一,而不是胡乱的拼凑。讲述的相关语句、故事应该和主题、音乐相搭配,相辅相成的完成文艺广播的播讲。同时,在编辑时要注意有声语言在播讲时的状态,要叙述什么样的故事、表达什么样的主题就要选择什么样的主持语言来表达,这就需要有平时的积累,在对声音表达和声音塑造方面下功夫,播音的感觉与节目的音乐风格要相适应,如何适应,并没有成文的方法,更多的是个人的艺术感觉的体现,衡量的标准就是听觉上的和谐、内心的情感跟随状态的变化等。
3.1.4 突出主题
在编辑的过程中,没有明显的步骤来完成这项任务,广播音乐专题节目需要通过前三者的结合来完整的表达主题。当然,在编辑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一些其他有效的手段来突出主题,如片花的设计、故事的穿插、音效的运用等。在文字的编辑中,加入了著名作家三毛的情感故事,为突出主题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这些内容在本文的后半部分将会涉及研究。
3.2 广播音乐专题节目的特点
历年来在与音乐广播相关的音乐节目的评奖活动中,大部分的优秀作品都是专题节目,节目的编辑和主持都突出艺术性、思想性,有别于我们在各种电台里听到的日播节目。当然,获奖作品也不出意外的基本是这类节目。这说明这类节目相较于其他音乐节目难度更大,同时也更要求主持人在编辑以及播讲上的业务水平。广播音乐专题节目相较于其他节目,从自身的特点来看,有以下几个特点:
3.2.1 节目更具灵活性
如果将音乐节目比作文章的话,那么广播音乐专题节目则不是一篇平铺直叙的记叙文,它更像是一篇充满了故事与情怀的散文。同时,专题节目不像线性节目那样很容易寻找到一个切入点,还让听众不感觉到突兀;专题节目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紧扣的,每一个环节都是经过精密的设计,缺少一步便失去了节目的完整性与美感。在某档收听率较高的节目当中,基本都是“一段话加一首歌”的模式,整档节目平铺直叙,毫无美感。
3.2.2 节目更具专业性
正如文章开头所说,广播音乐专题节目是音乐节目,音乐作品在专题节目当中始终是基础,而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那就说明音乐是节目的主要题材,节目的专业性也体现在音乐上。音乐的专业性包括很多方面:作品、乐器、音乐人、歌手、音乐活动等,他们都属于音乐的范畴。这一点是由节目属性决定的,同时在编辑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专业性,要让节目成为纯粹的音乐节目,而不是掺杂了其他元素的节目。例如在我的一档以“环保”为主题的获奖节目《蝴蝶与梦想》中使用了不同类型、曲风的表现“蝴蝶”的音乐,如民族交响乐《梁祝》、歌剧《蝴蝶夫人》中的唱段、流行音乐人张洪量的《美丽的花蝴蝶》等,巧妙结合,在音乐的编辑手法上突出了专业性,这也应该是音乐专题节目的一个特点——有主题的再现、整合作品,突出“专业性”,利用编辑手法呈现好的节目,给受众以新颖的收听感受。
3.2.3 节目更具欣赏性
音乐专题节目注重展现音乐的主题性和欣赏性,音乐作为重要的表现手段,多数情况,是以主体的形式出现在节目中,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背景垫乐。同时,它也区别于大多数的陪伴性音乐节目,不以陪伴为目的,只以表现音乐、解读音乐为目的,这一点更加增加了节目的欣赏性。
3.2.4 节目更具思想性
广播音乐专题节目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通过音乐、有声语言、音效等表现手段,围绕某个主题来进行艺术创作。这说明广播音乐专题节目最大的特征是有主题,这一点也将它与一般的音乐节目完全区分开来。有主题、有思想是音乐专题节目最大的特点及优势。观察历年来音乐专题节目中的获奖作品,都是立意鲜明、主题突出、独具内涵的优秀作品。
4. 广播音乐专题节目的创新与发展
进入21世纪后,传统媒体受到了新媒体的猛烈抨击,后者在音乐节目的数量上较为庞大,而且每天都有新节目出现,想让音乐专题节目在这当中寻求到自己的位置,并且很好地进行发展,首先就要从自身下手。新媒体时代的来临,对此类节目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前进的过程中,传统节目中的专题节目需要汲取新媒体的养分,探索新形式的创新与发展。
4.1 廣播音乐专题节目的创新
4.1.1 节目素材的创新
节目素材仿佛是一档节目的灵魂,是它最核心的组成部分。就广播音乐专题节目来说,它的主要节目素材就是歌曲、音乐以及音效。许多主持人在编辑的过程中,往往将选择素材的环节看的太过简单了,如何选择符合主题而且流行度适中的音乐是一门大学问,需要在日常的积累以及磨练当中慢慢掌握它的技巧。可听性、流行性、传唱度都是在选择素材时应该考虑的东西。简单来说,应该选择旋律动听、流行度不会过广、使用率不会太高以及曲风有所创新的音乐或者歌曲。例如2014年底,王菲演唱了电影主题曲《匆匆那年》大受欢迎,一时间基本上所有的广播电台都在播出这首歌。虽然旋律动听且歌曲的故事性强,可如此高频率的播出容易使听众产生听觉疲劳,所以在素材的选择上一定要斟酌而行。 4.1.2 节目中融入相关的故事元素
在广播音乐专题节目中融入故事元素,可以使节目具有专业性的同时增加可听性,让听众更加有欲望来欣赏节目。再举音乐专题《民歌四十》的例子,作者在介绍上世纪的台湾民歌时加入女作家三毛的情感故事,同时将故事与齐豫的相关歌曲相结合,使听众在回味那个年代的音乐同时也能感受三毛与荷西的爱情故事。如若不加入一些故事性的元素,通篇都是平铺直叙的叙述以及平淡的专业介绍,则会使得节目可听性不高,平庸、无趣。不过需要注意的一点则是故事元素不能太多,不能影响音乐在节目中的主体地位。
4.1.3 节目片花的设计与创新
片花是为广播节目的宣传、说明和内容过渡等传播需求,特别制作的形式多样的简短的音频。广播音乐专题节目应该是在节目开始前和进行中,間隔插播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短宣传音频。片花虽然时间短,可要求却十分高,需要在最短的时间传递最多的信息,同时需要兼具美感。特别是音乐节目,需要追求灵活多样,创意丰富,讲究语言与音乐的和声效果。所以说,制作一个好的片花,能为专题节目增添一个很大的优点,它能增添节目的影响力,成为有主题节目的特殊声音符号。
4.1.4 节目表现形式的创新
在音乐节目当中有许多的表现形式,而在专题节目当中,人们对其表现形式的认知较为单一,多为讲述型的表现形式。而在新媒体冲击传统媒体的大环境下,此类节目必须在节目的表现形式上寻求创新。在创新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娱乐、话题、情感等不同的表现形式来完成这类节目,而不是局限在传统的讲述框架内。
5. 广播音乐专题节目的发展
正如本文第三部分所述,广播音乐专题节目存在许许多多的问题,但它频繁出现在评奖活动中,同时在网络电台的数量于种类繁多,说明不论是广播电台、网络电台亦或是官方机构都对广播音乐专题节目寄予厚望,同时也说明他们对音乐专题节目的拥有浓厚的兴趣。只要还有期待,说明广播音乐专题节目就拥有很大的发展前景;依然有问题存在,说明拥有很大的进步空间。虽然前景是光明的,可它离不开广播人的辛勤与付出,他需要更多的创意、新意以及诚意,只有这样广播音乐专题节目才能在广播界拥有属于自己的“江湖地位”。
总而言之,广播音乐专题节目在发展和创新的过程中,需要广播人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地探索与实验,制作出更具新意的节目,本文主要阐述了两位笔者对此类节目的一些心得体会,在很多方面还有所欠缺,仅希望在音乐节目的编辑与创新上能够对创作者提供一些参考。广播是一门需要不断探索的艺术,在许多方面都有待挖掘,需要学习的内容也永无止境,相信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在新时代广播发展的新的需求中,通过广播人的努力,广播音乐专题节目在创新的过程中会发展的更好,听众或许也将会感受到音乐广播的多元化、体会音乐背后更多的内涵,用音乐的力量打动人心,用导向正确、寓教于乐的好节目,加强受众审美、推动社会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颂.《中国播音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1
[2]陈京生.《华语广播电视媒体语言研究》[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3
[3]彭菊华.《广播电视写作教程》[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4
[4]张颂.《主持人节目驾驭艺术》[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1.1
[5]李皖.《听者有心》[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3
[6]刘习良.《中国广播文艺精品系列 》[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8.12
【关键词】广播;专题节目 ;编辑;创新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348(2020)09-120-05
我国的广播音乐节目在广播节目中占有很大比重,在各种类型的电台节目中,几乎都会有一档或多档音乐节目。纵观目前的栏目特点,这类节目大多制作简单,通常在语言类节目之间穿插播出,对整体节目的播出起到轻松的调节效果。随着我国音乐电台在九十年代的崛起,以及流行音乐的辉煌时期佳作辈出,我国的音乐电台在一定时期达到了空前的繁荣,音乐DJ一夜爆红的现象比比皆是,人们对音乐的热爱,也催生了音乐节目的高品位、高质量,伴随着几年前类型化广播的发展,广播音乐节目无论是数量还是类型都在各大电台中占有很大的优势。但近几年,随着新媒体的冲击,以及电台规范化的管理和不同的发展理念、以及广告经营下滑等诸多不利因素,导致人才流失,对新入行的从业者在专业素质的要求上往往不达标,节目的质量下降,节目类型单一,音乐节目的专业性淡化、节目大多存在单线条和套路化的问题,缺乏主题与创新,以往节目中主题突出、思想性丰富的广播音乐专题节目似乎也渐渐淡出。笔者认为音乐专题节目这种最具音乐审美特色,最能通过广播节目的形式寓教于乐的形式不应该在电波中消失,而是应该以更符合时下的广播受众心理需求的方式回归,让广播音乐专题节目通过更科学的编辑手法和表现形式,最终在表现音乐审美的同时也凸显出独具内涵的思想性,因此,本文将重点分析和研究这一内容。
在我国,从广播事业发展最初至今,几代广播人辛勤劳作,创作出现了一大批的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主持人和他们制作主持的广播音乐专题节目。历年来,在我国广播类的文艺评奖当中不乏佳作,如历届中国广播各类评奖中都会涌现出让人耳目一新、生命力强的获奖作品,这些优秀的作品都为广播文艺节目的多元化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在浩瀚的音乐广播节目中只宛如沧海一粟,对于广播音乐专题节目来说,更需要音乐节目主持人提高编辑能力和创新意识,为广播音乐专题节目开垦出一片新的天地。
随着当今自媒体电台音乐节目从流行”到“泛滥、广播音乐节目主持人在节目中的角色也从“专业主导性”淡化为“伴随性”,音乐节目变得“模式化”,让受众对音乐节目的理解片面化,很多人以为,播者有感而发,串联一首歌就是音乐节目,对音乐节目的审美、教化等功能也一无所知,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研究音乐节目的编辑与创新 :
1. 广播音乐专题节目
广播音乐专题节目是广播文艺节目当中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它区别于单线条的陪伴性音乐节目,通过一定的线索用语言将音乐进行串联,同时有目的性的凸显主题与节目的内涵。简而言之,它是在音乐范畴内主要通过言语与音乐特点的结合以表现某个主题的广播音乐节目形式。它是音乐广播中更具创造性、更体现编辑能力的一种独具魅力的音乐节目形式。例如:《乐海万里觅知音》、《歌声飘过六十年》等。
在广播中,广播音乐专题节目是通过有声语言与音乐的主题来表达独具思想性的主题。音乐与有声语言是广播音乐专题节目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编辑上,二者各自完成自身的编辑,在完整的节目中,需要二者完美結合,而不是随意地混搭,更不是简单地说一段话,配一首歌的单一模式。
1.1 广播音乐专题节目中的音乐
音乐是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了节目的属性与状态。笔者认为在选择音乐上,特别需要注意的有以下三点:
1.1.1 音乐需要与主题贴合
音乐需要贴合主题,如果选择的音乐偏离方向,则会导致整个专题节目偏离主题,成为一档不专业的流行音乐节目。在编辑上用音乐来表现作者的主题意图是一种最好的表达方式,例如在我2001年参加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DJ大赛的获奖作品《踏歌寻源彩云间》中,我以“音乐采风”的形式,在音乐的指引和反思中,寻找生命的本源,我将创作民歌和原生态的少数民族歌曲结合,融合“采访民间歌手”、音乐工作坊制作的“新民歌”,如云南民歌《小河淌水》选了三个版本——原始的、流行歌手的翻唱、音乐人有技法改编的版本,以此表现歌曲的发展和音乐审美的转变,也用民间歌手在乡间坝子清唱的民歌小调,如《打歌调》、《送朗调》等原生态民歌,来表现“寻源”的本质,在素材的选择上与节目主题方向统一,更能烘托主题。
1.1.2 音乐需要符合时间性,而不是时效性。
在前期的编辑工作中,应留意音乐对应的时间以及所要表达主题对应的时间,二者应该在时间性上保持一致。例如在我以云南老电影的音乐、歌曲为主题的专题节目《岁月的歌》中,歌曲的选择是以“时间”为线索,选取了电影《五朵金花》、《阿诗玛》中脍炙人口的歌,作品感人至深的原因是“年代感”的“怀旧元素”,在老歌的渲染下更容易感染受众,音乐的本质是传播,以时间来说,好的音乐作品不会以音乐创作者的逝去而停止传播,不会因为时间的改变而改变,时间可以早就好音乐,因此,在节目音乐的选择上,除了受到栏目定位的限制,在时间上,时效性并不是聆听的标准。
1.1.3 音乐的选择要抵制低俗,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随着流行音乐的发展,越来越多庸俗、低俗的音乐作品出现在音乐市场上,在编辑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分清通俗与庸俗。庸俗的音乐不只会影响专题节目的美感,更多的也会对受眾的音乐审美造成不良的影响,另一方面,我们在编辑的过程中所挑选的音乐也代表着主持人的专业素养,高于听众又融入听众,也是自身品味的体现。因此,节目的编辑一定要有选择的组织音乐,兼顾音乐创作的艺术性和审美、以及寓教于乐的作用,用好的文艺作品来打动受众,发挥音乐的力量。
1.2 广播音乐专题节目中的有声语言
这里的有声语言指的是广播传播中所采用的一种语言形态,由主持人在节目中完成此项任务。和音乐一样,有声语言在广播音乐专题节目中也起着决定性作用。笔者认为在有声语言的表达上应有以下几点:
1.2.1 语言状态与思想性的结合。
在广播音乐专题节目当中,有声语言的状态应与专题节目所要表达的思想性相结合,而不只是“为了说而去说”。有声语言在节目中应该为主题的表达起到推动作用,而不仅仅是在节目中起到单线条的陪伴性作用。在我指导的以台湾民歌四十周年歌曲介绍为主题的音乐专题节目《民歌四十》中,要表达对台湾民歌的追忆,在状态的设计上,要求主持人在语言状态上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例如突出声音中的“情感”的表达,在感受上做文章,用慢语速的“娓娓道来”、声音虚实结合,并借鉴台湾主持人的语言表达中更加“感性化”的用词特点,在文案的撰写时更有温度,在实践中营造出了一种“怀旧”气氛,节目的个性特点与思想性都得到了彰显。
1.2.2 有声语言与音乐的结合。
在广播专题节目当中,有声语言与音乐的结合是必然的,它们之间的结合应该是自然的结合,而不是生硬的拼凑。在节目中,利用有声语言引出相关的音乐;同时利用相关的音乐烘托有声语言的气氛,二者相互影响、相互推动。如在我的获奖作品《蝴蝶与梦想》中,使用了歌剧《蝴蝶夫人》的片段,文字语言的表达,尽量与这个片段的情节与情感相吻合。在歌剧的旋律中,压混入“脑海中,巧巧桑化成了一只艳丽的蝴蝶,她没有穿行在万花丛中,而是飞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停留在远航的船舷上,停留在浪尖儿上,一阵狂风暴雨,它漂浮在水中。一个美丽的梦由此而破碎了,这只是一个梦吗?”这段文字是在一遍遍的音乐的聆听中,根据音乐的节奏和色彩,而尝试着写的,最终的效果证实了音乐节目的语言的节奏、表现要结合所介绍的音乐的特点来诠释。
1.2.3 有声语言与音乐在节目中的比例。
有声语言与音乐在节目中的比例没有完全标准的分配,节目题材、主题以及体裁的不同都会使得二者的比例不尽相同。所以,在编辑时不用太过考虑二者所占比例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广播音乐专题节目是音乐节目,所以音乐作品在专题节目当中始终是基础,而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民歌四十》的节目总时长为19分20秒,其中歌曲时长大约为12分钟,作为介绍的人声部分犹如二声部的“旋律”般与音乐和谐交织,在听觉上更为自然,更具感染力。
2. 广播音乐专题节目的现状
经过几代广播人在业务上的辛苦耕耘,我国的广播事业取得的一片繁华的景象,但在这其中依然存在一些不好的现象。例如大多数优秀节目只存在于评奖当中,广播音乐专题节目就是其中的一类。中国播音与主持作品奖、中国广播文艺奖,类似的奖项还有很多,我们每年都能在这之中发现许多优秀的音乐专题节目。根据笔者的观察以及资料收集,虽然音乐广播发展繁荣,市场所占份额较大,但是在各大广播电台中,播出的基本都是前文所提到的线性音乐广播节目,普遍缺少新意。在全国的音乐广播电台的日播节目中,越来越难听到音乐专题节目了,这类节目的数量依然很少,且影响力不大。这样的现状让听众走入误区,主持人轮为“报幕员”,做节目就是“放歌”降低了节目的技术含量,以至于听众对广播音乐节目的兴趣在递减,也束缚了音乐节目“多元化”的发展,拉低了受众对音乐节目的欣赏品味,作为音乐的传播载体,也不利于我国音乐的发展。
而在另一个新型的传播载体——网络电台的播出平台上,节目的表现形式却显得百花齐放。如蜻蜓FM、喜马拉雅出现了大量的广播音乐专题节目,题材广泛、多样,在一定数量的有主题的节目中,可以找到流行、摇滚、民歌等专题节目,这一现象和网络电台的开放性有很大的关系,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有声语言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看法,通俗地来说就是每个人都是一个频率的主播,可以尽情发挥。但是这一点因素也导致的网络平台的一个弊端:数量上取胜,质量上水平偏低。
其实不管是在传统的广播电台还是新兴的网络电台,广播音乐专题节目都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音乐知识不专业、结构混乱、表达不清等许多弊病依然十分严重。而在这之中最致命的一点就是主题不明确,许多主持人在最开始就没有弄清楚想要表达的是什么,以至于在节目进行的过程中大主题偏离方向。例如在许多节目中主持人偏重介绍歌手,有时候甚至会关注到歌手的情感经历,然后根据外界的猜测以及自己的主观感觉,将音乐作品与歌手的情感联系在一起,表现的十分不专业。音乐专题节目应该是围绕着音乐作品展开的。
所以纵观整个广播行业,不管是广播电台还是网络电台,不管是节目数量还是节目质量,广播音乐专题节目的发展现状都不尽如人意,需要在日后进行进一步的创新与发展。
3. 广播音乐专题节目的编辑方法和特点
近年来, 广播音乐节目数量的日益增加,导致了节目质量的良莠不齐,同时,听众对节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于是,节目的编辑就显得至关重要,它几乎决定着一档节目的生死。对于电台音乐类节目来说,它的节目灵魂就是编辑工作。在当下的广播电台,广播音乐节目主持人队伍几乎都是集采、编、播于一体的应用型人才,于是,主持人如何在编辑上掌握主动权、寻求突破至关重要。笔者将广播音乐专题节目的编辑方法以及特点概括为以下内容:
3.1 广播音乐专题节目的编辑方法 3.1.1 确定主题
主题是一档节目的灵魂所在,专题节目制作的第一步就是确定主题,创作者对自身的表达愿望和对制作素材如何运用要胸有成竹,经过一定的素材挑选和简单的组合尝试之后再确定音乐主题。在音乐专题节目《民歌四十》中,主持人刘剑松在编辑最初就已经确定主题,想要通过专题节目来纪念台湾民歌运动四十年,用音乐来怀念1975年—2015年的过往,让人们不要忘却那些尘封在心底的声音。为此而查阅了大量的文字资料,聆听了几乎台湾民歌时期所有的创作歌曲,了解了作曲者、演唱者的生平及歌曲的创作背景,分析了音乐风格,对自己想要的节目效果有了明确的制作方向后,在进一步的编辑、制作。
3.1.2 选择音乐
在确定主题之后,选择节目的基础——音乐。音乐包括纯音乐以及歌曲,二者都需要和主题相匹配,不能只作为音乐而存在于节目中,成为了陪衬。在《民歌四十》中,选择的歌曲都是台湾民歌的代表作,以符合专题节目的主题。例如《恰似你的温柔》、《细说往事》等,无论年代还是歌曲的寓意都能代表《民歌四十》的主题。在挑选音乐的过程中,一定要本着“淘金”思想,花时间选择最好的音乐。因为这是一个在时间上较为漫长的环节,编辑者不仅可以丰富音乐储备,提高审美,与此同时还能多积累,多发现,有利于进一步的发现更多的主题,为创优、创新找到灵感。
3.1.3 有声语言的编辑
在有声语言的编辑上,应注意和前两个步骤的结合,达成有机的统一,而不是胡乱的拼凑。讲述的相关语句、故事应该和主题、音乐相搭配,相辅相成的完成文艺广播的播讲。同时,在编辑时要注意有声语言在播讲时的状态,要叙述什么样的故事、表达什么样的主题就要选择什么样的主持语言来表达,这就需要有平时的积累,在对声音表达和声音塑造方面下功夫,播音的感觉与节目的音乐风格要相适应,如何适应,并没有成文的方法,更多的是个人的艺术感觉的体现,衡量的标准就是听觉上的和谐、内心的情感跟随状态的变化等。
3.1.4 突出主题
在编辑的过程中,没有明显的步骤来完成这项任务,广播音乐专题节目需要通过前三者的结合来完整的表达主题。当然,在编辑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一些其他有效的手段来突出主题,如片花的设计、故事的穿插、音效的运用等。在文字的编辑中,加入了著名作家三毛的情感故事,为突出主题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这些内容在本文的后半部分将会涉及研究。
3.2 广播音乐专题节目的特点
历年来在与音乐广播相关的音乐节目的评奖活动中,大部分的优秀作品都是专题节目,节目的编辑和主持都突出艺术性、思想性,有别于我们在各种电台里听到的日播节目。当然,获奖作品也不出意外的基本是这类节目。这说明这类节目相较于其他音乐节目难度更大,同时也更要求主持人在编辑以及播讲上的业务水平。广播音乐专题节目相较于其他节目,从自身的特点来看,有以下几个特点:
3.2.1 节目更具灵活性
如果将音乐节目比作文章的话,那么广播音乐专题节目则不是一篇平铺直叙的记叙文,它更像是一篇充满了故事与情怀的散文。同时,专题节目不像线性节目那样很容易寻找到一个切入点,还让听众不感觉到突兀;专题节目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紧扣的,每一个环节都是经过精密的设计,缺少一步便失去了节目的完整性与美感。在某档收听率较高的节目当中,基本都是“一段话加一首歌”的模式,整档节目平铺直叙,毫无美感。
3.2.2 节目更具专业性
正如文章开头所说,广播音乐专题节目是音乐节目,音乐作品在专题节目当中始终是基础,而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那就说明音乐是节目的主要题材,节目的专业性也体现在音乐上。音乐的专业性包括很多方面:作品、乐器、音乐人、歌手、音乐活动等,他们都属于音乐的范畴。这一点是由节目属性决定的,同时在编辑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专业性,要让节目成为纯粹的音乐节目,而不是掺杂了其他元素的节目。例如在我的一档以“环保”为主题的获奖节目《蝴蝶与梦想》中使用了不同类型、曲风的表现“蝴蝶”的音乐,如民族交响乐《梁祝》、歌剧《蝴蝶夫人》中的唱段、流行音乐人张洪量的《美丽的花蝴蝶》等,巧妙结合,在音乐的编辑手法上突出了专业性,这也应该是音乐专题节目的一个特点——有主题的再现、整合作品,突出“专业性”,利用编辑手法呈现好的节目,给受众以新颖的收听感受。
3.2.3 节目更具欣赏性
音乐专题节目注重展现音乐的主题性和欣赏性,音乐作为重要的表现手段,多数情况,是以主体的形式出现在节目中,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背景垫乐。同时,它也区别于大多数的陪伴性音乐节目,不以陪伴为目的,只以表现音乐、解读音乐为目的,这一点更加增加了节目的欣赏性。
3.2.4 节目更具思想性
广播音乐专题节目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通过音乐、有声语言、音效等表现手段,围绕某个主题来进行艺术创作。这说明广播音乐专题节目最大的特征是有主题,这一点也将它与一般的音乐节目完全区分开来。有主题、有思想是音乐专题节目最大的特点及优势。观察历年来音乐专题节目中的获奖作品,都是立意鲜明、主题突出、独具内涵的优秀作品。
4. 广播音乐专题节目的创新与发展
进入21世纪后,传统媒体受到了新媒体的猛烈抨击,后者在音乐节目的数量上较为庞大,而且每天都有新节目出现,想让音乐专题节目在这当中寻求到自己的位置,并且很好地进行发展,首先就要从自身下手。新媒体时代的来临,对此类节目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前进的过程中,传统节目中的专题节目需要汲取新媒体的养分,探索新形式的创新与发展。
4.1 廣播音乐专题节目的创新
4.1.1 节目素材的创新
节目素材仿佛是一档节目的灵魂,是它最核心的组成部分。就广播音乐专题节目来说,它的主要节目素材就是歌曲、音乐以及音效。许多主持人在编辑的过程中,往往将选择素材的环节看的太过简单了,如何选择符合主题而且流行度适中的音乐是一门大学问,需要在日常的积累以及磨练当中慢慢掌握它的技巧。可听性、流行性、传唱度都是在选择素材时应该考虑的东西。简单来说,应该选择旋律动听、流行度不会过广、使用率不会太高以及曲风有所创新的音乐或者歌曲。例如2014年底,王菲演唱了电影主题曲《匆匆那年》大受欢迎,一时间基本上所有的广播电台都在播出这首歌。虽然旋律动听且歌曲的故事性强,可如此高频率的播出容易使听众产生听觉疲劳,所以在素材的选择上一定要斟酌而行。 4.1.2 节目中融入相关的故事元素
在广播音乐专题节目中融入故事元素,可以使节目具有专业性的同时增加可听性,让听众更加有欲望来欣赏节目。再举音乐专题《民歌四十》的例子,作者在介绍上世纪的台湾民歌时加入女作家三毛的情感故事,同时将故事与齐豫的相关歌曲相结合,使听众在回味那个年代的音乐同时也能感受三毛与荷西的爱情故事。如若不加入一些故事性的元素,通篇都是平铺直叙的叙述以及平淡的专业介绍,则会使得节目可听性不高,平庸、无趣。不过需要注意的一点则是故事元素不能太多,不能影响音乐在节目中的主体地位。
4.1.3 节目片花的设计与创新
片花是为广播节目的宣传、说明和内容过渡等传播需求,特别制作的形式多样的简短的音频。广播音乐专题节目应该是在节目开始前和进行中,間隔插播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短宣传音频。片花虽然时间短,可要求却十分高,需要在最短的时间传递最多的信息,同时需要兼具美感。特别是音乐节目,需要追求灵活多样,创意丰富,讲究语言与音乐的和声效果。所以说,制作一个好的片花,能为专题节目增添一个很大的优点,它能增添节目的影响力,成为有主题节目的特殊声音符号。
4.1.4 节目表现形式的创新
在音乐节目当中有许多的表现形式,而在专题节目当中,人们对其表现形式的认知较为单一,多为讲述型的表现形式。而在新媒体冲击传统媒体的大环境下,此类节目必须在节目的表现形式上寻求创新。在创新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娱乐、话题、情感等不同的表现形式来完成这类节目,而不是局限在传统的讲述框架内。
5. 广播音乐专题节目的发展
正如本文第三部分所述,广播音乐专题节目存在许许多多的问题,但它频繁出现在评奖活动中,同时在网络电台的数量于种类繁多,说明不论是广播电台、网络电台亦或是官方机构都对广播音乐专题节目寄予厚望,同时也说明他们对音乐专题节目的拥有浓厚的兴趣。只要还有期待,说明广播音乐专题节目就拥有很大的发展前景;依然有问题存在,说明拥有很大的进步空间。虽然前景是光明的,可它离不开广播人的辛勤与付出,他需要更多的创意、新意以及诚意,只有这样广播音乐专题节目才能在广播界拥有属于自己的“江湖地位”。
总而言之,广播音乐专题节目在发展和创新的过程中,需要广播人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地探索与实验,制作出更具新意的节目,本文主要阐述了两位笔者对此类节目的一些心得体会,在很多方面还有所欠缺,仅希望在音乐节目的编辑与创新上能够对创作者提供一些参考。广播是一门需要不断探索的艺术,在许多方面都有待挖掘,需要学习的内容也永无止境,相信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在新时代广播发展的新的需求中,通过广播人的努力,广播音乐专题节目在创新的过程中会发展的更好,听众或许也将会感受到音乐广播的多元化、体会音乐背后更多的内涵,用音乐的力量打动人心,用导向正确、寓教于乐的好节目,加强受众审美、推动社会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颂.《中国播音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1
[2]陈京生.《华语广播电视媒体语言研究》[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3
[3]彭菊华.《广播电视写作教程》[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4
[4]张颂.《主持人节目驾驭艺术》[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1.1
[5]李皖.《听者有心》[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3
[6]刘习良.《中国广播文艺精品系列 》[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