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孩子从来都是被摄影的对象,年轻的父母都想用更多的胶片将孩子欢乐的童年记录下来。孩子在各种指令的摆布中,完成了一个个茫然的过程,他们只是为了实现亲人快乐的工具,完全没有快乐的感受。
在我家的相册里,有许多水平很“臭”的照片,那都是女儿彤彤的作品和她自己快乐的记忆。不过这些水平很“臭”的照片中也有数张让人眼前一亮的佳照。
女儿今年5岁,按照常规,还不到玩相机的年龄,可每次我们为她拍照,她都以拿照相机为快事,不达目的小嘴就噘得能挂油瓶。我从不让她失望,把照相机交给她保管不说,还经常拖上妻子,摆好造型,请她为我们也来一张。
女儿太小,刚开始我给她讲摄影的知识,全是对牛弹琴,拍出来的照片要么人物脑袋被削掉半个,要么景物歪歪斜斜。只要听见女儿按快门的声音,妻子就说:“又浪费一张!”但我仍然坚持让女儿为我们拍照。
像我这样在农村长大的人,幼时家境不是很殷实,做什么事都谨小慎微。为什么?怕动手闯祸。我的大哥就是因为弄丢了父亲的一支钢笔而被父亲用扁担打破了头。我吸取了教训,对父亲的“上海表”敬而远之,直到初中毕业,我还不认识钟点。
贫穷使得我遇事畏畏缩缩,以至于影响了后天的发展。在中学的实验室里,我不敢碰精密的仪器,在单位的电子设备前,我不敢摸红红绿绿的揿钮,在日常生活中我缺少必要的冒险精神……
我要让女儿从小得到尽可能多的动手机会,而不是过早地知道什么叫担心和畏缩。
我教会女儿使用相机上的变焦,但又一直提醒她,比变焦更好使的是自己的双腿,如果能走近拍摄对象,效果更好。我告诉她只有多练习才能拍出好照片,没有“一幅作品的天才”。与孩子一起分享她的作品,提出意见并及时鼓励,女儿因此更积极地去发现身边美好的事物,然后用相机记录下来。
在大胆的摸索中,女儿知道了举握相机的方式(竖拍或横拍)不同,拍摄出来的效果也不同。竖着拍摄的照片强调对象的高度(比如拍摄森林),而横拍强调的是拍摄对象的宽度(比如拍摄连绵的山脉)。通过一次次的成功和失败,女儿学会了观察事物,什么时候合适照相,什么地方合适照相。她还因此产生了探究光学和化学奥妙的兴趣。
当其他家长把相机锁在孩子摸不到的柜子里时,我的女儿充分享受到了自由“喀嚓”的乐趣。孩子渐渐学会发现美丽,手指轻轻一按,收获了一串的精彩瞬间,培养出良好的审美情趣,这份成就感直接促进了她心灵的成长。
作者简介:李实刚,新华社和《解放军报》特约摄影记者,现供职于江苏卫视,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摄影协会会员。
在我家的相册里,有许多水平很“臭”的照片,那都是女儿彤彤的作品和她自己快乐的记忆。不过这些水平很“臭”的照片中也有数张让人眼前一亮的佳照。
女儿今年5岁,按照常规,还不到玩相机的年龄,可每次我们为她拍照,她都以拿照相机为快事,不达目的小嘴就噘得能挂油瓶。我从不让她失望,把照相机交给她保管不说,还经常拖上妻子,摆好造型,请她为我们也来一张。
女儿太小,刚开始我给她讲摄影的知识,全是对牛弹琴,拍出来的照片要么人物脑袋被削掉半个,要么景物歪歪斜斜。只要听见女儿按快门的声音,妻子就说:“又浪费一张!”但我仍然坚持让女儿为我们拍照。
像我这样在农村长大的人,幼时家境不是很殷实,做什么事都谨小慎微。为什么?怕动手闯祸。我的大哥就是因为弄丢了父亲的一支钢笔而被父亲用扁担打破了头。我吸取了教训,对父亲的“上海表”敬而远之,直到初中毕业,我还不认识钟点。
贫穷使得我遇事畏畏缩缩,以至于影响了后天的发展。在中学的实验室里,我不敢碰精密的仪器,在单位的电子设备前,我不敢摸红红绿绿的揿钮,在日常生活中我缺少必要的冒险精神……
我要让女儿从小得到尽可能多的动手机会,而不是过早地知道什么叫担心和畏缩。
我教会女儿使用相机上的变焦,但又一直提醒她,比变焦更好使的是自己的双腿,如果能走近拍摄对象,效果更好。我告诉她只有多练习才能拍出好照片,没有“一幅作品的天才”。与孩子一起分享她的作品,提出意见并及时鼓励,女儿因此更积极地去发现身边美好的事物,然后用相机记录下来。
在大胆的摸索中,女儿知道了举握相机的方式(竖拍或横拍)不同,拍摄出来的效果也不同。竖着拍摄的照片强调对象的高度(比如拍摄森林),而横拍强调的是拍摄对象的宽度(比如拍摄连绵的山脉)。通过一次次的成功和失败,女儿学会了观察事物,什么时候合适照相,什么地方合适照相。她还因此产生了探究光学和化学奥妙的兴趣。
当其他家长把相机锁在孩子摸不到的柜子里时,我的女儿充分享受到了自由“喀嚓”的乐趣。孩子渐渐学会发现美丽,手指轻轻一按,收获了一串的精彩瞬间,培养出良好的审美情趣,这份成就感直接促进了她心灵的成长。
作者简介:李实刚,新华社和《解放军报》特约摄影记者,现供职于江苏卫视,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摄影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