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当代中国发展道路

来源 :当代中国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bok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中国发展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由五部分组成:时代特征与发展阶段是当代中国发展道路的坐标,时代特征即“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发展阶段即“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是当代中国发展道路的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蹲位一体的布局是当代中国发展道路的内涵;全面推进对外开放、
其他文献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对农民的认识不断地从简单到丰富,从感性到理性,基于广大农民的需求作出了一系列合理的政策安排:1985年“一号文件”的出台废除了存在20多年的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和农产品统购统销体制,并最终确立了农村家庭责任制,激发了农民劳动、投资、积累的热情和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巨大发展;此外,中共中央出于保护农民利益和自主权利的考虑,坚持实行鼓励乡镇企业发展的政策,使乡镇企业的发展有了前所未有的宽松的外部环境;国家还积极引导和鼓励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与推进、“大跃进”后对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总结和反思,形成了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积极成果。这些积极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继续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思想动力和智慧源泉。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1978年后,我国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其主要原因是: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使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日益突出,大量农民转向城市和第二、第三产业寻找就业机会;城乡分割体制逐渐被打破,国家允许农民进城务工,放宽了城镇对农民的户籍限制,自由流动的劳动力市场体系逐渐形成;第二、第三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稳步上升。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是农业走向现代化的基本前提和促进农村发展的有利杠杆。
20世纪50~80年代是我国工业化起步和奠基时期,城市化水平较低,工业基础薄弱,农村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全部来源于国家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投资数量和比重都很有限。80年代,我国的工业体系初步建立起来,工业化进程逐步转入中级阶段。但是工业化的进展并没有使农业基本建设投资比重下滑的态势得以逆转。90年代,农业投资主体进一步多元化,利用外资明显增加,促进了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农民个人投资有所增长,
20世纪50-70年代,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关系处于起步状态,中国积极支持非洲国家的民族独立,并对非洲国家进行了大量的援助建设。80年代,中国调整了整体外交战略,同时对非洲国家的政策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在政治上保持相对中立,尽量避免卷入非洲国家内部的事务与争端;中国与非洲国家建立了平等和伙伴关系,强调与非洲国家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进行经济合作。进入90年代,中非关系趋向成熟和务实,并逐步改革双边经济合作方式,拓展经贸合作新途径,将合作的主体从双方政府转为双方的企业。
中长铁路归还中国的交涉和谈判经历了艰难的历史过程。早在解放战争时期,中苏两党领导人就开始试探地交流有关包括中长铁路在内的苏联在中国东北特殊权益问题的看法。1950年2月,中苏签订了《中苏关于中长铁路、旅顺口及大连的协定》等文件,苏联将中长铁路归还中国。
期刊
期刊
期刊
冷战后美国国会出台的对华政治提案压倒性多数是不利于中美关系良性发展的干涉中国内政的提案。在绝大多数对华政治提案的表决上,美国国会通过率极高,并且国会两党议员易于跨越党派界线形成高度一致的立场。通过对华政治提案的不断提出与表决,美国国会以所谓的中国“人权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牵制了白宫对华政策,使得人权问题成为影响中美关系全面发展的结构性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