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对现在的自己很满意,我又‘帅’又聪明……咳咳,言归正传。我的想象力丰富,喜欢挑战未知的事物,但有时比较粗心,会犯一些低级错误。”在进行自我介绍时,山东省临沂沂州实验学校初三学生魏安双铄言语中流露出满满的自信。
不论是日常学习中还是在激烈的赛场上,这份自信都如影随形,伴她一路前行,攻克一个又一个的难关。
“大师”?我也行
魏安双铄第一次接触科技创新是在小学三年级,她在学校科技节上提交了人生第一件作品——一辆太阳能小车。“制作这辆小车需要拼装的零件很多,实验过程中还烧坏了电路,但一波三折后居然成功了!”回想起来,她仍觉得不可思议。
一年后,魏安双铄又制作了一条“隐形的腿”。这条腿实际上就是一个万向轮,将其安装在家具底端,通过旋转可伸出或缩回,能方便地移动大型家具,又不会影响整体结构,简单实用。接着,她又对传统拖鞋进行了改良,在鞋底增加按摩颗粒,把鞋面做成胶带式。这样不仅提高了舒适度,还能调节大小。
经历两次成功后,魏安双铄对创新有了自己的理解:“创新就是把生活中的‘不方便’转化成‘方便’的过程。每次遇到麻烦,我都会积极想、大胆说、尽力做。我一直相信自己也能成为善于解决问题的‘大师’。”
五年级时,魏安双铄的弟弟出生了,妈妈变得比以前更辛苦。虽然爸爸也会帮忙,但有些事情还得妈妈亲自上阵。特别是喂奶时,刚出生的宝宝不习惯用奶瓶,每次都会嗷嗷大哭。“如果有一种像乳房一样的哺乳器代替传统奶瓶,妈妈就能多休息一会儿,宝宝也能感受到母爱。还可以让爸爸在给宝宝喂奶时体验当妈妈的辛苦。”
魏安双铄马上行动起来,前前后后花了近四个月的时间,终于制作出“奶爸哺乳器”。奶爸哺乳器采用具有弹性的无毒硅膠制作,形状和触感几乎与妈妈的乳房一致,足以以假乱真,而且这种材料还有一定的保温作用。使用时,先取出哺乳器的内胆进行消毒,再倒入温度适宜的牛奶,将内胆植入哺乳器中,最后将其固定在胸前。这样,宝宝就可以躺在爸爸怀里喝牛奶了。奶爸哺乳器既贴心又有趣,因此还被山东电视台《就你不知道》栏目评为2013年度十佳创意。
如今,这位“大师”又有了新点子。“挖耳勺很小,要用时每次都要找很久。我想把它放进圆珠笔里,在笔盖上安装一个小灯泡,这样,挖耳勺就不容易被弄丢。”魏安双铄想了想说,“下次我要用3D打印来试试。”
服输?我不会
自信但不自负,遇到困难不退缩,这是学校科技指导老师徐勤波对魏安双铄的评价。
四年前,学校的机器人俱乐部刚刚成立,魏安双铄成了里面年纪最小的成员。刚开始玩机器人,魏安双铄表现得“笨头笨脑”。由于对代码、变量的理解不足,她为机器人编写的程序老是出错:机器人要么一动不动,要么就我行我素。对此,她只能勤加练习。练习的次数越多,她对编程的理解越深,失败的次数越来越少,之前遇到的难题也就不攻自破了。
然而,在机器人的实际运行中,还存在许多不稳定因素,譬如电量、光线、场地等。
有一次,魏安双铄要让自制的机器人完成巡线任务,由于场地窄小,她做出的机器人体积较大,拐弯时容易走错。一遍遍地尝试后,不仅原来的问题没得到解决,还冒出了一个新“bug”。“机器人的电量发生变化时,传感器的敏感度、马达速度都会随之改变。特别是换完电池后,机器人就变得‘六亲不认’,之前设定好的数据全部要重新测试。”
虽然频发的状况令人抓狂,但魏安双铄依然有条不紊地冷静分析,还索性放慢了设定的速度,让机器人像蜗牛一样“爬”着前进,没想到原来的问题竞在“无心插柳柳成荫”中被解决了。
在参加第十四届山东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时,备战许久的魏安双铄本想好好表现一番,却因为没能正确理解比赛规则失落而归。
省赛上的失利没有影响魏安双铄的心情,在之后的第十六届国际机器人奥林匹克中国区竞赛上,她顺利获得了中学组机器人挑战赛项目一等奖。“在第十八届国际机器人奥林匹克中国区竞赛中,我还拿到了一枚微电影项目的铜牌。”魏安双铄喜滋滋地说,“下一个目标就是金牌啦。”
“质疑”?我擅长
“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发现与观察;在机器人比赛中,我学会了构思和钻研。”魏安双铄说,“简而言之,无论做什么,都要多动脑,多思考。”
在第六届全国中小学劳技教育创新作品邀请赛中,中国科学院空间中心研究员张厚英教授做了一场主题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应用纪实”的讲座。谈到太空种子时,张教授介绍道,农作物种子在太空中会发生变异,经培育后,长势更好的是有益变异,长势不好的则是有害变异。
正当大家听得津津有味时,魏安双铄却产生了疑问:“即便是同一片菜地中的同一个农作物品种,长大后也有大有小、有甜有苦,怎么能根据长势的好坏轻易地判断其有害或有益呢?”就这样,在近400人的讲座上,她毫不犹豫地举起小手,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张教授显然没有料到会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他将魏安双铄叫上讲台,对她大胆的质疑赞赏有加,并将中国科学院院徽作为奖励赠予她。
张教授的鼓励令魏安双铄备受鼓舞,她告诉自己,无论如何都要努力学习,不辜负每一寸光阴。
虽然科技创新活动占据了自己很多时间和精力,但魏安双铄并没有落下文化课的学习,每次考试都能进年级前十名。
她喜欢的大师是达·芬奇和鲁班,前者偏重于瑰丽的想象,后者着眼于锲而不舍的实践,两者各有所长。
“我想把他们的优点集于一身,努力把想象变成现实,‘创造’一个了不起的魏安双铄!”
不论是日常学习中还是在激烈的赛场上,这份自信都如影随形,伴她一路前行,攻克一个又一个的难关。
“大师”?我也行
魏安双铄第一次接触科技创新是在小学三年级,她在学校科技节上提交了人生第一件作品——一辆太阳能小车。“制作这辆小车需要拼装的零件很多,实验过程中还烧坏了电路,但一波三折后居然成功了!”回想起来,她仍觉得不可思议。
一年后,魏安双铄又制作了一条“隐形的腿”。这条腿实际上就是一个万向轮,将其安装在家具底端,通过旋转可伸出或缩回,能方便地移动大型家具,又不会影响整体结构,简单实用。接着,她又对传统拖鞋进行了改良,在鞋底增加按摩颗粒,把鞋面做成胶带式。这样不仅提高了舒适度,还能调节大小。
经历两次成功后,魏安双铄对创新有了自己的理解:“创新就是把生活中的‘不方便’转化成‘方便’的过程。每次遇到麻烦,我都会积极想、大胆说、尽力做。我一直相信自己也能成为善于解决问题的‘大师’。”
五年级时,魏安双铄的弟弟出生了,妈妈变得比以前更辛苦。虽然爸爸也会帮忙,但有些事情还得妈妈亲自上阵。特别是喂奶时,刚出生的宝宝不习惯用奶瓶,每次都会嗷嗷大哭。“如果有一种像乳房一样的哺乳器代替传统奶瓶,妈妈就能多休息一会儿,宝宝也能感受到母爱。还可以让爸爸在给宝宝喂奶时体验当妈妈的辛苦。”
魏安双铄马上行动起来,前前后后花了近四个月的时间,终于制作出“奶爸哺乳器”。奶爸哺乳器采用具有弹性的无毒硅膠制作,形状和触感几乎与妈妈的乳房一致,足以以假乱真,而且这种材料还有一定的保温作用。使用时,先取出哺乳器的内胆进行消毒,再倒入温度适宜的牛奶,将内胆植入哺乳器中,最后将其固定在胸前。这样,宝宝就可以躺在爸爸怀里喝牛奶了。奶爸哺乳器既贴心又有趣,因此还被山东电视台《就你不知道》栏目评为2013年度十佳创意。
如今,这位“大师”又有了新点子。“挖耳勺很小,要用时每次都要找很久。我想把它放进圆珠笔里,在笔盖上安装一个小灯泡,这样,挖耳勺就不容易被弄丢。”魏安双铄想了想说,“下次我要用3D打印来试试。”
服输?我不会
自信但不自负,遇到困难不退缩,这是学校科技指导老师徐勤波对魏安双铄的评价。
四年前,学校的机器人俱乐部刚刚成立,魏安双铄成了里面年纪最小的成员。刚开始玩机器人,魏安双铄表现得“笨头笨脑”。由于对代码、变量的理解不足,她为机器人编写的程序老是出错:机器人要么一动不动,要么就我行我素。对此,她只能勤加练习。练习的次数越多,她对编程的理解越深,失败的次数越来越少,之前遇到的难题也就不攻自破了。
然而,在机器人的实际运行中,还存在许多不稳定因素,譬如电量、光线、场地等。
有一次,魏安双铄要让自制的机器人完成巡线任务,由于场地窄小,她做出的机器人体积较大,拐弯时容易走错。一遍遍地尝试后,不仅原来的问题没得到解决,还冒出了一个新“bug”。“机器人的电量发生变化时,传感器的敏感度、马达速度都会随之改变。特别是换完电池后,机器人就变得‘六亲不认’,之前设定好的数据全部要重新测试。”
虽然频发的状况令人抓狂,但魏安双铄依然有条不紊地冷静分析,还索性放慢了设定的速度,让机器人像蜗牛一样“爬”着前进,没想到原来的问题竞在“无心插柳柳成荫”中被解决了。
在参加第十四届山东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时,备战许久的魏安双铄本想好好表现一番,却因为没能正确理解比赛规则失落而归。
省赛上的失利没有影响魏安双铄的心情,在之后的第十六届国际机器人奥林匹克中国区竞赛上,她顺利获得了中学组机器人挑战赛项目一等奖。“在第十八届国际机器人奥林匹克中国区竞赛中,我还拿到了一枚微电影项目的铜牌。”魏安双铄喜滋滋地说,“下一个目标就是金牌啦。”
“质疑”?我擅长
“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发现与观察;在机器人比赛中,我学会了构思和钻研。”魏安双铄说,“简而言之,无论做什么,都要多动脑,多思考。”
在第六届全国中小学劳技教育创新作品邀请赛中,中国科学院空间中心研究员张厚英教授做了一场主题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应用纪实”的讲座。谈到太空种子时,张教授介绍道,农作物种子在太空中会发生变异,经培育后,长势更好的是有益变异,长势不好的则是有害变异。
正当大家听得津津有味时,魏安双铄却产生了疑问:“即便是同一片菜地中的同一个农作物品种,长大后也有大有小、有甜有苦,怎么能根据长势的好坏轻易地判断其有害或有益呢?”就这样,在近400人的讲座上,她毫不犹豫地举起小手,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张教授显然没有料到会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他将魏安双铄叫上讲台,对她大胆的质疑赞赏有加,并将中国科学院院徽作为奖励赠予她。
张教授的鼓励令魏安双铄备受鼓舞,她告诉自己,无论如何都要努力学习,不辜负每一寸光阴。
虽然科技创新活动占据了自己很多时间和精力,但魏安双铄并没有落下文化课的学习,每次考试都能进年级前十名。
她喜欢的大师是达·芬奇和鲁班,前者偏重于瑰丽的想象,后者着眼于锲而不舍的实践,两者各有所长。
“我想把他们的优点集于一身,努力把想象变成现实,‘创造’一个了不起的魏安双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