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阐明了绿色技术创新对于发展循环经济的作用,分析了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大力开展绿色技术创新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循环经济 技术创新 绿色技术创新
循环经济是我国21世纪解决环境问题的最佳途径。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必须以绿色技术创新为手段。绿色技术创新在循环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没有绿色技术创新对循环经济的支撑,就不可能实现循环经济的目标。因此,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必须大力开展绿色技术创新。
1.发展循环经济必须依靠绿色技术创新
所谓的循环经济就是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范式,其实质是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发展效益。发展循环经济,必须要依靠科学技术,尤其是绿色技术的发展。循环经济的核心是物质的循环利用,目的是缓解人类经济活动对有限物质资源消耗的过度依赖和对环境产生的破坏。物质的循环利用必须在技术上具有充分的可能性才能实现。同时,作为一种经济模式,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物质的循环使用还必须与非循环经济相比具有更好的经济效益。效益的重要基础是技术的效率,因此,循环经济需要绿色技术支撑。
绿色技术创新是在技术创新的各个阶段中引入生态观念,使技术创新有利于资源、环境保护,使经济、社会、环境系统之间形成良性循环。绿色技术创新不再单纯追求经济效益,是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要追求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人的生存与发展效益。
发展循环经济,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环境,需要大力开展绿色技术创新,必须要集中科技力量研究如何利用太阳能、风力、潮汐和地热等可循环能源上来;研究如何开发使用可回收再利用的材料;研究如何尽可能地减少原材料的消耗和废弃物的排放,以把对环境污染的排放物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研究如何把有害环境的废弃物减少到最低限度;以及研究如何采用无害或低害新工艺、新技术,以实现少投入、高产出、低污染的良性循环;研究如何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使物质能循环利用等等,只有在这些技术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循环经济才有可能有效、快速地建立。
2.循环经济的三R原则是绿色技术创新活动目标
绿色技术创新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选择,循环经济具有三大操作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又称3R原则)呼唤绿色技术创新。
(1)“减量化”原则,是输入端方法,要求尽量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和能源,从而在输入端预防和减少污染物的产生;核心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量化原则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物质量,从源头上节约资源的使用和减少废物排放。要求企业转变传统“资源一产品一污染排放”物质单向流动的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的增长模式,通过绿色技术创新,在产品与服务设计中贯彻减量化原则,采取先进设备与工艺,保持产业优势,节约资源大大减少废弃物排放,生产绿色产品,提高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
(2)“再利用”原则,属于过程性方法,要求尽可能多次利用或以多种方式利用资源和物品,避免物品过早地成为垃圾;再利用原则要求不断进行绿色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目的是提高产品与服务利用效率。“再利用”原则要求产品与服务在生产制造过程中不断进行技术与制度创新,尽量延长设备、易耗品使用周期,采取清洁生产和绿色制造技术,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资源化”原则,属于输出端方法,要求尽可能把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
资源化(Resourses)是指将废弃物最大限度地转化为资源继续利用,化害为利,既减少自然资源消耗,又减少污染,属于输出端方法。要求物品完成使用功能后重新变成再生资源以减少末端处理的负荷。要求整个社会千方百计挖掘潜力变废为宝节约资源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每一个原则的贯彻都离不开先进的处理和转化技术,也离不开这些先进的载体一一设施、设备的开发和更新,绿色技术创新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决定性因素。
3.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大力开展绿色技术创新的基本思路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丰富,但人均资源占有量极少的国家。我国大力开展绿色技术创新,发展循环经济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3.1 以科学发展观引领绿色技术创新,发展循环经济
面对中国社会环境状况恶化的严峻的生态形势,不能采取“先破坏、后治理”、“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来发展经济,而要以科学发展观去寻求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要走依靠绿色技术创新发展循环经济的道路。因此,要彻底摒弃以往那种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观,必须纠正过去那种单纯靠投入,加大消耗实现发展和以牺牲环境增加产出的错误做法,要使发展更少地依赖地球有限资源,更多地与地球承载能力达到有机协调。在制定区域发展规划和各地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应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大力开展绿色技术创新,大力发展绿色技术,从根本上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产生,走绿色技术创新的发展之路。
3.2 提高全民生态环保意识的教育和普及
导致生态危机的根源之一,就是人类缺乏环境资源保护意识。所以,以各种形式开展的生态环保知识普及和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弘扬生态文化,强化大众的生态环保意识,必将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绿色技术创新取决于人的环境意识。可以说,是否形成适合于绿色技术创新的文化,直接关系到绿色技术创新实践的成败。生态文化是绿色技术创新的思想基础,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不良文化观念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具有负面影响。我国要通过加强环境宣传教育,大力倡导和推进绿色技术创新,积极引导企业自觉主动地转向绿色技术创新方向。把环保、无污染、有益健康、节能、与自然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等观念形成一种文化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加强全体社会成员生态观念、生态意识、生态价值观的转化和培养工作,营造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树立健康的消费观点,提高人与环境协调意识,形成强大公众环境舆论,社会公众舆论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具有促进作用。
3.3 绿色技术创新路径的选择应在系统化的基础上进行
绿色技术创新不能简单地建筑在单个技术最优的基础上,不能简单地局限于单个部门的技术革新,而是应从整个技术系统的角度进行统筹规划和选择,绿色技术创新应强调系统思维。当前我国资源和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发展绿色技术是突破这一瓶颈引领中国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单一部门和单一企业采用绿色技术不能实现预期的目标,只有通过企业间甚至产业层面的联合才能实现通过绿色技术创新发展循环经济的目的。我国政府要加大绿色技术创新投资,以企业为投资主体,加快构建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投资机制,拓宽投资来源,合理提高折旧率,增加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建立健全企业融资机制,大力推行资本经营,开拓证券投融资渠道和规模,建立企业绿色技术创新风险基金等。最终形成绿色技术创新投资的动力机制和建立绿色技术创新投资的资金支持体系,推进我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
3.4 建立绿色技术创新信息系统和绿色技术资源服务体系
我国应建立绿色技术创新信息系统,及时向社会发布有关发展绿色技术、管理和政策等方面的信息,开展信息咨询、技术推广、宣传培训等。通过建立高效的绿色技术信息网络和信息传递机制,及时了解国内外绿色技术创新和扩散的最新发展动态,提高绿色技术创新信息的传递效率和准确性,降低绿色技术创新的学习成本,提高创新效率,以加快我国绿色技术创新和扩散步伐。通过对发展循环经济的先进企业、行业的宣传,提高全民对循环经济的认识。培养高水平的绿色技术创新人才,增加绿色技术创新知识储备等,创立绿色技术创新的培育示范基地和扩散中心。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节能技术服务中心、清洁生产中心的作用,为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提供服务。发展循环经济不单单是企业的责任,更应是全民的责任。
关键词:循环经济 技术创新 绿色技术创新
循环经济是我国21世纪解决环境问题的最佳途径。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必须以绿色技术创新为手段。绿色技术创新在循环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没有绿色技术创新对循环经济的支撑,就不可能实现循环经济的目标。因此,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必须大力开展绿色技术创新。
1.发展循环经济必须依靠绿色技术创新
所谓的循环经济就是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范式,其实质是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发展效益。发展循环经济,必须要依靠科学技术,尤其是绿色技术的发展。循环经济的核心是物质的循环利用,目的是缓解人类经济活动对有限物质资源消耗的过度依赖和对环境产生的破坏。物质的循环利用必须在技术上具有充分的可能性才能实现。同时,作为一种经济模式,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物质的循环使用还必须与非循环经济相比具有更好的经济效益。效益的重要基础是技术的效率,因此,循环经济需要绿色技术支撑。
绿色技术创新是在技术创新的各个阶段中引入生态观念,使技术创新有利于资源、环境保护,使经济、社会、环境系统之间形成良性循环。绿色技术创新不再单纯追求经济效益,是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要追求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人的生存与发展效益。
发展循环经济,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环境,需要大力开展绿色技术创新,必须要集中科技力量研究如何利用太阳能、风力、潮汐和地热等可循环能源上来;研究如何开发使用可回收再利用的材料;研究如何尽可能地减少原材料的消耗和废弃物的排放,以把对环境污染的排放物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研究如何把有害环境的废弃物减少到最低限度;以及研究如何采用无害或低害新工艺、新技术,以实现少投入、高产出、低污染的良性循环;研究如何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使物质能循环利用等等,只有在这些技术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循环经济才有可能有效、快速地建立。
2.循环经济的三R原则是绿色技术创新活动目标
绿色技术创新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选择,循环经济具有三大操作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又称3R原则)呼唤绿色技术创新。
(1)“减量化”原则,是输入端方法,要求尽量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和能源,从而在输入端预防和减少污染物的产生;核心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量化原则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物质量,从源头上节约资源的使用和减少废物排放。要求企业转变传统“资源一产品一污染排放”物质单向流动的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的增长模式,通过绿色技术创新,在产品与服务设计中贯彻减量化原则,采取先进设备与工艺,保持产业优势,节约资源大大减少废弃物排放,生产绿色产品,提高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
(2)“再利用”原则,属于过程性方法,要求尽可能多次利用或以多种方式利用资源和物品,避免物品过早地成为垃圾;再利用原则要求不断进行绿色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目的是提高产品与服务利用效率。“再利用”原则要求产品与服务在生产制造过程中不断进行技术与制度创新,尽量延长设备、易耗品使用周期,采取清洁生产和绿色制造技术,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资源化”原则,属于输出端方法,要求尽可能把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
资源化(Resourses)是指将废弃物最大限度地转化为资源继续利用,化害为利,既减少自然资源消耗,又减少污染,属于输出端方法。要求物品完成使用功能后重新变成再生资源以减少末端处理的负荷。要求整个社会千方百计挖掘潜力变废为宝节约资源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每一个原则的贯彻都离不开先进的处理和转化技术,也离不开这些先进的载体一一设施、设备的开发和更新,绿色技术创新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决定性因素。
3.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大力开展绿色技术创新的基本思路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丰富,但人均资源占有量极少的国家。我国大力开展绿色技术创新,发展循环经济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3.1 以科学发展观引领绿色技术创新,发展循环经济
面对中国社会环境状况恶化的严峻的生态形势,不能采取“先破坏、后治理”、“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来发展经济,而要以科学发展观去寻求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要走依靠绿色技术创新发展循环经济的道路。因此,要彻底摒弃以往那种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观,必须纠正过去那种单纯靠投入,加大消耗实现发展和以牺牲环境增加产出的错误做法,要使发展更少地依赖地球有限资源,更多地与地球承载能力达到有机协调。在制定区域发展规划和各地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应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大力开展绿色技术创新,大力发展绿色技术,从根本上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产生,走绿色技术创新的发展之路。
3.2 提高全民生态环保意识的教育和普及
导致生态危机的根源之一,就是人类缺乏环境资源保护意识。所以,以各种形式开展的生态环保知识普及和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弘扬生态文化,强化大众的生态环保意识,必将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绿色技术创新取决于人的环境意识。可以说,是否形成适合于绿色技术创新的文化,直接关系到绿色技术创新实践的成败。生态文化是绿色技术创新的思想基础,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不良文化观念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具有负面影响。我国要通过加强环境宣传教育,大力倡导和推进绿色技术创新,积极引导企业自觉主动地转向绿色技术创新方向。把环保、无污染、有益健康、节能、与自然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等观念形成一种文化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加强全体社会成员生态观念、生态意识、生态价值观的转化和培养工作,营造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树立健康的消费观点,提高人与环境协调意识,形成强大公众环境舆论,社会公众舆论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具有促进作用。
3.3 绿色技术创新路径的选择应在系统化的基础上进行
绿色技术创新不能简单地建筑在单个技术最优的基础上,不能简单地局限于单个部门的技术革新,而是应从整个技术系统的角度进行统筹规划和选择,绿色技术创新应强调系统思维。当前我国资源和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发展绿色技术是突破这一瓶颈引领中国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单一部门和单一企业采用绿色技术不能实现预期的目标,只有通过企业间甚至产业层面的联合才能实现通过绿色技术创新发展循环经济的目的。我国政府要加大绿色技术创新投资,以企业为投资主体,加快构建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投资机制,拓宽投资来源,合理提高折旧率,增加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建立健全企业融资机制,大力推行资本经营,开拓证券投融资渠道和规模,建立企业绿色技术创新风险基金等。最终形成绿色技术创新投资的动力机制和建立绿色技术创新投资的资金支持体系,推进我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
3.4 建立绿色技术创新信息系统和绿色技术资源服务体系
我国应建立绿色技术创新信息系统,及时向社会发布有关发展绿色技术、管理和政策等方面的信息,开展信息咨询、技术推广、宣传培训等。通过建立高效的绿色技术信息网络和信息传递机制,及时了解国内外绿色技术创新和扩散的最新发展动态,提高绿色技术创新信息的传递效率和准确性,降低绿色技术创新的学习成本,提高创新效率,以加快我国绿色技术创新和扩散步伐。通过对发展循环经济的先进企业、行业的宣传,提高全民对循环经济的认识。培养高水平的绿色技术创新人才,增加绿色技术创新知识储备等,创立绿色技术创新的培育示范基地和扩散中心。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节能技术服务中心、清洁生产中心的作用,为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提供服务。发展循环经济不单单是企业的责任,更应是全民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