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研究高中化学导学案的现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blanseyou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采取文献检索法和归纳法,阅读整理分析了近十余年我国高中化学导学案的现状。笔者运用辩证法,以发扬优点摒弃不足为宗旨,全面总结了2000年到2017年导学案教学模式的主要研究成果,梳理了高中化学导学案各方面的主要观点,力求透彻理解导学案教学的实质,也为开展《高中化学导学案的优化策略研究》市级课题研究打下了基础。
  关键词:高中化学;导学案;研究现状
  一、 “导学案”概念的界定
  1997年秋,浙江省金华市一中的教师在全国首次提出“学案”一词。它主要用于指导学生抓住教材的重难点进行自主学习;课上师生积极参与,并以学案为操作材料进行教与学双边活动。自1999年5月《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报道了该校开展学案导学的研究成果后,全国各地掀起了一场学案研究的热潮。
  目前各研究者对“导学案”界定不一。笔者认为,导学案,相比于“学案”来说,更加突出一个“导”字,具有引导学生预习、引导学生建构知识、引导学生合作探究等功能,使学生的“学”更具创新性、发散性、合作性。无论“导”或者“学”,导学案追求的终极目标都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和创新思维的获得,即一份优秀的导学案,“先学后导,以导促学”都应体现在“案”。
  二、 导学案研究盛行的原因
  1. 新课程改革的需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大力推进了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纲要的具体目标中提到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纲要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全国各地的教育工作者展开了多种教学实践探究,以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学生全面、自主的发展,正是在这种探究趋势的指引下,掀起了导学案的热潮。
  2. 学生发展的需要。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指出:“未来社会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人的主体性发展水平的高低是人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也已经成为衡量一个社会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为了适应这个知识激增的信息技术化时代,适应21世纪的生存概念——终生学习,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具备学会学习的能力。
  3. 教学实践的优化。化学学科的特点是学科视野宽广,知识要点深遂。按照目前教育部新课程标准安排的课时,很难完成这样一门“繁、杂、深、难”的课程教学,更谈不上学生能对知识运用自如,融汇贯通,创新发展了。因此,课时少、课堂容量大、缺少时间自主思考内化已经成为化学课堂教学的最大难点。而课前教师编制导学案,能为学生预习课本提供知识框架,能為学生课堂学习提供思维线索,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导学案成为例题和拓展知识的载体,节省了时间,留下了更多的时间给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因此导学案的实施也对教师的专业素养,课前工作量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4. 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导学案的创造活动更为方便和快捷,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三、 导学案的编写机制研究
  关于导学案的编写机制研究,发表的文献较少。笔者认为这是由于导学案的编写创作者不同,内容不同,时间不固定,编写随意性大,多源于教师个人自发制作;真正有组织、有计划、有规模的编写很少导致的。
  闽南师范大学谭骥《中学化学导学案教学实践反思》一文中涉及了导学案的机制研究。他在文中阐述了导学案教学流程中教研组组长、导学案设计老师、化学课程任教老师和教学研究者四类人员之间的关系,也指出导学案教学模式一般包括学案个体初编、集体备课、设计审核、印刷备用、组织上课、课后反思评价等主要流程。但是通过个例研究发现,导学案教学主要的特色仍难发挥,仍面临诸多实际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四、 导学案的结构与内容研究
  笔者认为导学案应该是源于课本、高于课本的二次创作,而不是课本的替代品,更不能成为习题集和练习册。因此,在导学案的结构和内容上应该坚持保证与教材的一致性和补充性。
  通过对导学案的组成或结构相关文献的统计,归纳出导学案的构成主要包括9个部分:学习目标、重难点、课前准备、情境创设、学法指导、课堂探究、反思总结、达标测试、巩固提升。山东师范大学阮宝玲在硕士论文《中学化学导学案的构成与使用研究》一文中做的调研证明导学案中目标的引导、课前学习的准备以及对目标达成的效果是研究者较为重视的,重难点、学法指导、课堂探究、反思总结这4部分的编制、使用和普及情况可能还不够成熟,需要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情境创设部分没能得到研究者和学生较多的认同。
  在阅读研究文献的过程中还发现,不同作者对于导学案各部分的界定有所不同。例如:有的文献提出需要设置复习回顾环节,实际就是课前准备部分;有的文献提到需要教师精点、精讲点拨等环节,实际就是学法指导;有的文献中提到了热点聚焦、作业布置或者课后习题环节,实际是巩固提升部分,等等。
  谢增成在《化学总复习学案导学模式》中强调复习导学案的内容与新授课组成不同,每个学案包括以下内容:高考复习要求;基础知识回顾;知识要点;样板题;知识能力训练;跟踪训练。上述六点要根据复习内容有机结合,各有侧重。
  对于导学案的结构与内容研究,笔者认为相对来讲比较成熟,学生、一线教师和教育研究员都有了较统一的认识。
  五、 导学案的具体操作与实施
  导学案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理解教学内容的载体。导学案的实施实际上就是教师和学生的对话和互动。因此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应有机结合。
  在王益辉《“导学案”的设计与实施》、刘同萍《高中化学导学案的编写和运用》、王岳春《在化学教学中实施“学案导学”的一点体会》等文章中,有一个共同的观点,即导学案的实施要使教学效果最大效益化,必须处理好“学与导,学与教,点与面的关系”。具体做法包含:导学案有课前引导学生预习的“导”;课中根据教学内容和情境把握导的时机和导的艺术,帮助学生完成新知学习;课后要有对点练和提升练,以便使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得到有效发挥。   实践研究证明:导学案实施时,还要管理好导学案的收发。一般是课前将导学案发给学生,课上探究使用,经学生课后完善,再统一收上来老师督查知识落实。有时特殊内容也可当堂发。这样既可使学生思路清晰,掌握知识快,也有助于课堂上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对问题的深入理解上,同时还有利于解决化学教学课时少、新知识多、课后落实不到位的矛盾。
  六、 导学案的负面影响和不足
  对核心文献进行详细阅读,发现近几年的文章多以“导学案的问题与对策”为主题,可见导学案所产生的消极的影响正被重视。思路方面误区: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讲评”,轻“探究”;重学生的“学”,轻教师的“导”;重“结果评价”,轻“过程评价”。细节方面:(1)有些导学案生搬硬套,忽视学生的差异,无视课型的不同,属于典型的“拿来主义”;(2)有些导学案沦为书本知识的填空板,虽然对于知识的记忆帮助较大,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却不足;(3)上公开课就用,不上就不用,随意性很大,没有系统性和连续性;(4)计划性不强,没有考虑过不同内容不同课型课前发放好还是课上发放好;(5)设计和使用脱节,用起来反而成了累赘,打乱了内容的逻辑性;(6)忽略分层次使用问题,大多数没有根据用后反馈及时修正优化;(7)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地依赖导学案,从而弱化了教材的作用;(8)导学案不当使用使课堂教学“前移后延”,加重学生学业负担,即过分强调课前预习,导学案课后习题缺乏必要的甄选和精简,是重复机械训练;(9)有些导学案内容呈现形式较单一。
  七、 结语
  导学案,立足教与学的统一,关注课堂中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和教师的引导。如何提高导学案的编写质量,如何让导学案更好的发挥导学作用,尽最大努力克服导学案带来的消极影响等,成为高中化学导学案优化策略课题提出的出发点和主要研究内容,也是我们一线教师为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学会学习从而实现终生学习这一目标而不断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邓海英.高中化学教学中分层递进式导学案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04).
  [2]陈岩.高中化学学案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03).
  [3]杨仑.高中化学必修1导学案的比较研究[D].扬州大学,2014,(06).
  [4]王伟琴.高中化学概念原理学案的编写方法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03).
  [5]韩少晶.学案导学在化学教学课堂上的应用[J].校长阅刊,2006,(06):81.
  [6]谭骥.中学化学导学案教学实践反思[J].闽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1):114-119.
  [7]李蓉.渗透课标理念复习促进学生自主发展[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5,(11):26-27.
  [8]蒋南.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学案导学模式[J].2007,(7-8):126.
  [9]劉曼.利用学案实现化学课堂清晰授课的处理方式与策略[D].南京师范大学,2008,(05).
  [10]谢丽.浅谈初中数学导学案的编制与应用[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11,(22):3-4.
  [11]赵亚婷.导学案编制有效性研究初探[J].基础教育研究,2012,(18):22-24.
  [12]关士伟.新课程视野下中学化学学案设计的研究[J].化学教学,2005,(11):27-29.
  [13]阮宝玲.中学化学导学案的构成与使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03).
  [14]李藕莲.化学课堂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研究-长治十九中高中化学教学课题研究[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研究生论文专,2011,(06):40-41.
  [15]任俞玲.基于高中化学三大主题的学案编制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05).
  [16]谢增成.化学总复习学案导学模式[J].青海教育,2004,(1-2):82.
  [17]王益辉.导学案的设计与实施[J].课程与教学,2010,(10):11-13.
  [18]刘同萍.高中化学导学案的编写和运用[J].教学与管理,2010,(05):56-57.
  [19]王岳春.在化学教学中实施“学案导学”的一点体会[J].化学教学,2002,(06):21-22.
  [20]程凯虹.学案导学法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天津教育,2003,(04):40-41.
其他文献
摘 要:教师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尊重、善待每一位学生,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展开主动探索数学问题,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培养;拓展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进行学习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课堂教学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习到了课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体会到数学学习和
摘 要:车工是中职学校机电、机械、模具等专业必须学习的专业课,其实践课程也是众多实践课程的基础。在车工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与安全、秩序、实习效果等有关的问题,作者通过这些现象并围绕这些问题深入地进行调研,通过调研和实践的研究,提出了在车工实践教学中需要秉承的安全第一、以人为本、技能为上的实践教学理念,为广大从事车工实训教学的老师提供了良好的版本。  关键词:中职校;中职生;车工教学;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