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适应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结合高职教育发展趋势,针对高职实训教学的企业化特色,应实现校企合作,实行全程企业实景化实训教学,提升管理方式,合理安排实习任务,做到因材施教,同时建立一定的激励机制;营造实训课堂企业文化环境氛围,实现全面职业化熏陶;调整实训教学评价体系,加强实训效果,从而实现企业和学校共赢的局面。
[关键词]校企交融 实训组织 氛围营造 评价体系
[作者简介]吴丽华(1975- ),女,山东潍坊人,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服装教育;曹新锋(1977- ),男,陕西渭南人,邢台职业技术学院,高级经济师,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王福娟(1979- ),女,黑龙江绥化人,邢台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艺术教育。(河北 邢台 054035)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5-0116-0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产业对一线高级技术工人需求量加大,为适应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许多高职院校做了很多理论与实践探索,如校企合作教育、顶岗实习、轮岗实习等,并已取得了相应成效。从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发展现状来看,也普遍体现出高职教学的企业化特色,具有企业化特点的工作过程式教学已成为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特征,已逐步成为全国公认的教育模式。但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怎样使校企合作更好地进行,使企业任务真正走进课堂,并没有形成完善的对接机制,许多院校的校企合作只流于形式,不能真正融入教学之中。企业顶岗实习中,大部分企业为保证正常运转不愿接收学生进入核心岗位实习,学生只能从事一线生产或其他技术含量较低的岗位。鉴于以上情况,为使高职教育企业化得到进一步加强,更好地服务于区域产业的发展,作者结合一线教学实践对高职实训教学进行了一些探索,以供探讨。
一、深入调研周边产业环境优势互补,校企共建实训课堂
许多高职院校以引进名企为荣,力求借助名企带动发展。但每个地域都有自己的产业优势,因此高职院校可充分依托周边地域产业环境,深入企业调研,与不同层次企业合作,特别是需要技术支持的中型或小微企业,联合进行生产或研发项目合作。也可把企业的部分生产线引到学校的实训课堂,校企交融共建实训课堂。深入调研分析著名企业机构设置及各岗位要求,设置与之相对应的机构及岗位,借鉴企业生产流程及管理方式,吸引企业人员参与实训教学计划制订,引进企业技术人员协助管理指导,校企共建完善的课堂企业化实训机制。河北邢台周边县市服装加工产业发达,如石家庄、辛集、保定、宁晋、清河等地,但独立品牌不多,多为订单加工,服装批发,出口外单,军工服装生产等,因此邢台职业技术学院与石家庄、宁晋等城市的多家企业进行不同层面的合作,将小型服装厂的加工生产线引进学校,并将企业生产任务作为实习载体,实施全境化的服装生产实训教学。为中小型技术薄弱的企业进行技术输出,也是校企合作的很好方式,邢台职业技术学院与际华轻工集团职业装研究中心合作联合开发职业装样品,将企业任务引进实训教学,丰富不同课程的实训内容,让学生能够接触到企业的核心岗位、核心任务,用企业项目将各门课程实训融于一体。
二、实行全程企业实景化实训教学,实现校企交融
高职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某一专项技能,还要培养学生全面的综合职业能力及整体的思维结构;在培养综合职业能力的同时,重点训练关键能力及积累技术、方法上的经验。如独立学习、独立计划、独立实施、独立控制与评价的能力,这是学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技术进步、岗位变换以及创业发展等必须具备的能力。因此在校企交融式实训教学中,确立以工作过程为核心的阶梯式实训组织结构。各课程实训教学遵循职业成长规律及公司生产流程排序,所有实训按统一项目组成生产或经营过程。因此课程实训的选择与编排,要更注重直接性的职业经验和职业过程训练。每一工作过程都要有对应载体,如产品、任务、部件等。具体组织实施分析如下:
(一)校企交融式实训教学组织管理方式
在设定实训教学计划前根据课程实训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企业岗位设置及生产组织流程调研,依据企业调研,结合教学实训内容的需求,设立相应的企业化实训机构及岗位构成,引进企业人员参与管理。以班级为单位组成模拟企业实体,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选择相应岗位,如部门经理、产品设计人员、产品生产人员、市场推广员等。实训学生具有双重身份,他们既是学生,又是模拟企业的工作人员。每个职能部门由一至两名能力强的学生当经理,指导教师安排好各部门的总体任务后,由部门经理负责安排实训顺序、分配任务,并监督实训过程,甚至组织讨论、处理实训结果等。这样,鼓励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实训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与创新意识。在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做各部门的总指导,起到引导和监督作用,在实习之前将各职能部门工作职责、纪律要求、工作时间及额定工作量讲解分配清楚,实习过程中指导、监督、巡查,协调解决实习中出现的问题,通过“传帮带”,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训能力以及互助协作的精神。实习作业既可以是与企业合作的工作任务,也可以是学校根据课程内容设计的自主研发课题项目。校企交融式实训教学将企业机制与生产流程引进到教学组织中,让学生成为模拟企业下的员工,班级变成虚拟企业实体,淡化课堂概念,强化了工作形式。以“企业项目任务”为载体,将实训教学变成企业工作过程,学生实训作业即是企业产品,使高职实训教学与企业有机结合,是校企共赢的有效组织形式。
(二)合理安排实训任务,因材施教
在实训过程中,实习任务的安排很重要,合理的任务安排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的个人基础、理解接受能力、动手能力都存在着差异,因此要以学生的实际水平和个人特点为依据,把实训任务分为不同难易程度的阶段任务,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结合学生的自我爱好进行合理任务分配,做到人尽其才。如接受能力慢基础差的学生可安排基础性生产环节任务,而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可参与综合项目的设计开发环节任务等。另外也可根据任务的性质及难易程度分流水线式操作管理,高中低不同基础层次的学生分成一个流水线式协作完成额定工作量,环环相扣,任何一环都不可忽视。通过合作完成工作任务,可避免差等生掉队和自卑心理的产生,团队成员相互协作与监督,可让学生建立团队荣誉感,锻炼协作能力,培养职业素养。 (三)校企交融式实训教学中的激励机制措施
合理的激励机制会使学生的实训效率提高,有效的竞争机制可以大大调动学生实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实习效果。指导教师在实训内容的安排和组织上,可有意营造竞争的气氛,比如开展部门小组之间的工作成果比赛、竞争上岗制度、晋级式岗位设置、额定工作量制工作时间管理等,给学生一定的激励管理,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舞台。如实训初期,所有学生先进入基础任务环节,按完成情况及学生表现出的潜质,分批次让学生晋级高级环节的实训。这样,可保证所有学生对基本技能的掌握,同时利用竞争心理调动学生实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平行部门之间进行工作效率比赛、技能比赛、产品创新比赛等,获胜的组可颁发一定数额的奖金,并给予加学分奖励。比赛可提高学生竞争意识,调动学生实习的热情,促进提高实习效果。对于指导教师也可给予一定的激励政策,如根据平行班级之间的实习成果比赛、技能大赛的评比结果,给予指导教师一定数额的奖金,教师职称晋级时给予等比例加分等政策,提高教师实训教学指导的热情与力度。
三、营造实训课堂企业文化环境氛围,实现全面职业化熏陶
学生创新精神和企业适应能力的培养,都是单纯课堂教学无法实现的,是一个长期熏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实景化工作环境的熏陶,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高职院校实训场所环境布置要融入职业文化的内涵,体现企业工作环境,从而体现企业风格和职业内涵。用企业文化理念来带动和引导课堂实训管理,使学生接受一些企业文化和价值理念的熏陶,在就业后能迅速适应岗位、融入企业文化。教学实训场所的环境布局、环境装饰、文化传播设施、文化展牌等物质环境,对师生有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因此,要布置一些与实习对应的规章制度、生产管理规定、岗位职责、操作流程标准、文化标语、文化展牌等,营造企业文化氛围。通过营造浓郁的企业文化氛围使教学实训环境进一步与企业工作环境接轨,有利于培养学生作为未来职业人所需要的综合职业素质。
四、调整实训教学评价体系,加强实训效果
考核是检验实训效果的手段之一。企业化实训教学应以职业岗位要求为标准,完善考核配套政策,调整考核标准、考核方式,才能促进实训教学效果的不断提高。考核应以工作过程中的岗位职责的称职度、工作内容完成的程度、工作结果的优良程度、对于工作完成产品的创新、团队协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方面进行考核。考核评委由教师、企业管理者、团队小组同学、学生本人等多方组成,完善评价体系。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的实训学习变被动为主动。评价标准也不一定体现为分数,可以分等级评价,如优秀、称职、不称职等,能够按时保质完成工作任务,遵守工作纪律者为称职;能够创新工作方法,高效超额完成工作任务,或创新改良产品,遵守工作纪律者为优秀。总之,高职企业化教学实训考核应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积极性为目的,以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和全面职业素质的提升为目标,辅助实训教学高效顺利进行。
五、校企交融式实训教学的意义
通过模拟企业制实训使课堂教学与企业零距离对接,使教师和学生深入了解市场和企业的需求,不出校门承担企业任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岗位,更有兴趣完成实训作业,有利于职业技能的提高。学生参与企业的产品开发,一方面可以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同时也可以充分了解自己的兴趣所在,为他们就业提供良好的参考。在企业制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亲手承接各类公司的生产任务,同时可以参与项目运行的策划和决策,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实训过程中,学生与企业技术人员通力合作,可以在学校体验未来工作,积累工作经验。模拟企业制实训组织,既不打乱企业的正常运作,又为企业提供了产品或技术服务;学生在实训中体验了企业的工作流程,在实践中职业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因此企业交融式实训教学的实施可使企业和学校共赢。
高职实训教学重点应缩小学校实训与企业工作之间的差异,以达到校企无缝隙融合。学校要与企业共同制订实训方案、编制实训计划,在实训和业务研讨中融进一定比例的企业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共同负责和承担实际的实训任务;充分利用地域产业环境,加强与周边企业的合作,有计划、深层次地融进企业管理与任务,借鉴企业组织模式及工作流程,有效改进实训教学,校企交融,才能更好地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企业输出高水平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关键词]校企交融 实训组织 氛围营造 评价体系
[作者简介]吴丽华(1975- ),女,山东潍坊人,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服装教育;曹新锋(1977- ),男,陕西渭南人,邢台职业技术学院,高级经济师,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王福娟(1979- ),女,黑龙江绥化人,邢台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艺术教育。(河北 邢台 054035)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5-0116-0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产业对一线高级技术工人需求量加大,为适应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许多高职院校做了很多理论与实践探索,如校企合作教育、顶岗实习、轮岗实习等,并已取得了相应成效。从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发展现状来看,也普遍体现出高职教学的企业化特色,具有企业化特点的工作过程式教学已成为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特征,已逐步成为全国公认的教育模式。但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怎样使校企合作更好地进行,使企业任务真正走进课堂,并没有形成完善的对接机制,许多院校的校企合作只流于形式,不能真正融入教学之中。企业顶岗实习中,大部分企业为保证正常运转不愿接收学生进入核心岗位实习,学生只能从事一线生产或其他技术含量较低的岗位。鉴于以上情况,为使高职教育企业化得到进一步加强,更好地服务于区域产业的发展,作者结合一线教学实践对高职实训教学进行了一些探索,以供探讨。
一、深入调研周边产业环境优势互补,校企共建实训课堂
许多高职院校以引进名企为荣,力求借助名企带动发展。但每个地域都有自己的产业优势,因此高职院校可充分依托周边地域产业环境,深入企业调研,与不同层次企业合作,特别是需要技术支持的中型或小微企业,联合进行生产或研发项目合作。也可把企业的部分生产线引到学校的实训课堂,校企交融共建实训课堂。深入调研分析著名企业机构设置及各岗位要求,设置与之相对应的机构及岗位,借鉴企业生产流程及管理方式,吸引企业人员参与实训教学计划制订,引进企业技术人员协助管理指导,校企共建完善的课堂企业化实训机制。河北邢台周边县市服装加工产业发达,如石家庄、辛集、保定、宁晋、清河等地,但独立品牌不多,多为订单加工,服装批发,出口外单,军工服装生产等,因此邢台职业技术学院与石家庄、宁晋等城市的多家企业进行不同层面的合作,将小型服装厂的加工生产线引进学校,并将企业生产任务作为实习载体,实施全境化的服装生产实训教学。为中小型技术薄弱的企业进行技术输出,也是校企合作的很好方式,邢台职业技术学院与际华轻工集团职业装研究中心合作联合开发职业装样品,将企业任务引进实训教学,丰富不同课程的实训内容,让学生能够接触到企业的核心岗位、核心任务,用企业项目将各门课程实训融于一体。
二、实行全程企业实景化实训教学,实现校企交融
高职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某一专项技能,还要培养学生全面的综合职业能力及整体的思维结构;在培养综合职业能力的同时,重点训练关键能力及积累技术、方法上的经验。如独立学习、独立计划、独立实施、独立控制与评价的能力,这是学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技术进步、岗位变换以及创业发展等必须具备的能力。因此在校企交融式实训教学中,确立以工作过程为核心的阶梯式实训组织结构。各课程实训教学遵循职业成长规律及公司生产流程排序,所有实训按统一项目组成生产或经营过程。因此课程实训的选择与编排,要更注重直接性的职业经验和职业过程训练。每一工作过程都要有对应载体,如产品、任务、部件等。具体组织实施分析如下:
(一)校企交融式实训教学组织管理方式
在设定实训教学计划前根据课程实训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企业岗位设置及生产组织流程调研,依据企业调研,结合教学实训内容的需求,设立相应的企业化实训机构及岗位构成,引进企业人员参与管理。以班级为单位组成模拟企业实体,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选择相应岗位,如部门经理、产品设计人员、产品生产人员、市场推广员等。实训学生具有双重身份,他们既是学生,又是模拟企业的工作人员。每个职能部门由一至两名能力强的学生当经理,指导教师安排好各部门的总体任务后,由部门经理负责安排实训顺序、分配任务,并监督实训过程,甚至组织讨论、处理实训结果等。这样,鼓励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实训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与创新意识。在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做各部门的总指导,起到引导和监督作用,在实习之前将各职能部门工作职责、纪律要求、工作时间及额定工作量讲解分配清楚,实习过程中指导、监督、巡查,协调解决实习中出现的问题,通过“传帮带”,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训能力以及互助协作的精神。实习作业既可以是与企业合作的工作任务,也可以是学校根据课程内容设计的自主研发课题项目。校企交融式实训教学将企业机制与生产流程引进到教学组织中,让学生成为模拟企业下的员工,班级变成虚拟企业实体,淡化课堂概念,强化了工作形式。以“企业项目任务”为载体,将实训教学变成企业工作过程,学生实训作业即是企业产品,使高职实训教学与企业有机结合,是校企共赢的有效组织形式。
(二)合理安排实训任务,因材施教
在实训过程中,实习任务的安排很重要,合理的任务安排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的个人基础、理解接受能力、动手能力都存在着差异,因此要以学生的实际水平和个人特点为依据,把实训任务分为不同难易程度的阶段任务,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结合学生的自我爱好进行合理任务分配,做到人尽其才。如接受能力慢基础差的学生可安排基础性生产环节任务,而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可参与综合项目的设计开发环节任务等。另外也可根据任务的性质及难易程度分流水线式操作管理,高中低不同基础层次的学生分成一个流水线式协作完成额定工作量,环环相扣,任何一环都不可忽视。通过合作完成工作任务,可避免差等生掉队和自卑心理的产生,团队成员相互协作与监督,可让学生建立团队荣誉感,锻炼协作能力,培养职业素养。 (三)校企交融式实训教学中的激励机制措施
合理的激励机制会使学生的实训效率提高,有效的竞争机制可以大大调动学生实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实习效果。指导教师在实训内容的安排和组织上,可有意营造竞争的气氛,比如开展部门小组之间的工作成果比赛、竞争上岗制度、晋级式岗位设置、额定工作量制工作时间管理等,给学生一定的激励管理,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舞台。如实训初期,所有学生先进入基础任务环节,按完成情况及学生表现出的潜质,分批次让学生晋级高级环节的实训。这样,可保证所有学生对基本技能的掌握,同时利用竞争心理调动学生实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平行部门之间进行工作效率比赛、技能比赛、产品创新比赛等,获胜的组可颁发一定数额的奖金,并给予加学分奖励。比赛可提高学生竞争意识,调动学生实习的热情,促进提高实习效果。对于指导教师也可给予一定的激励政策,如根据平行班级之间的实习成果比赛、技能大赛的评比结果,给予指导教师一定数额的奖金,教师职称晋级时给予等比例加分等政策,提高教师实训教学指导的热情与力度。
三、营造实训课堂企业文化环境氛围,实现全面职业化熏陶
学生创新精神和企业适应能力的培养,都是单纯课堂教学无法实现的,是一个长期熏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实景化工作环境的熏陶,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高职院校实训场所环境布置要融入职业文化的内涵,体现企业工作环境,从而体现企业风格和职业内涵。用企业文化理念来带动和引导课堂实训管理,使学生接受一些企业文化和价值理念的熏陶,在就业后能迅速适应岗位、融入企业文化。教学实训场所的环境布局、环境装饰、文化传播设施、文化展牌等物质环境,对师生有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因此,要布置一些与实习对应的规章制度、生产管理规定、岗位职责、操作流程标准、文化标语、文化展牌等,营造企业文化氛围。通过营造浓郁的企业文化氛围使教学实训环境进一步与企业工作环境接轨,有利于培养学生作为未来职业人所需要的综合职业素质。
四、调整实训教学评价体系,加强实训效果
考核是检验实训效果的手段之一。企业化实训教学应以职业岗位要求为标准,完善考核配套政策,调整考核标准、考核方式,才能促进实训教学效果的不断提高。考核应以工作过程中的岗位职责的称职度、工作内容完成的程度、工作结果的优良程度、对于工作完成产品的创新、团队协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方面进行考核。考核评委由教师、企业管理者、团队小组同学、学生本人等多方组成,完善评价体系。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的实训学习变被动为主动。评价标准也不一定体现为分数,可以分等级评价,如优秀、称职、不称职等,能够按时保质完成工作任务,遵守工作纪律者为称职;能够创新工作方法,高效超额完成工作任务,或创新改良产品,遵守工作纪律者为优秀。总之,高职企业化教学实训考核应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积极性为目的,以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和全面职业素质的提升为目标,辅助实训教学高效顺利进行。
五、校企交融式实训教学的意义
通过模拟企业制实训使课堂教学与企业零距离对接,使教师和学生深入了解市场和企业的需求,不出校门承担企业任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岗位,更有兴趣完成实训作业,有利于职业技能的提高。学生参与企业的产品开发,一方面可以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同时也可以充分了解自己的兴趣所在,为他们就业提供良好的参考。在企业制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亲手承接各类公司的生产任务,同时可以参与项目运行的策划和决策,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实训过程中,学生与企业技术人员通力合作,可以在学校体验未来工作,积累工作经验。模拟企业制实训组织,既不打乱企业的正常运作,又为企业提供了产品或技术服务;学生在实训中体验了企业的工作流程,在实践中职业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因此企业交融式实训教学的实施可使企业和学校共赢。
高职实训教学重点应缩小学校实训与企业工作之间的差异,以达到校企无缝隙融合。学校要与企业共同制订实训方案、编制实训计划,在实训和业务研讨中融进一定比例的企业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共同负责和承担实际的实训任务;充分利用地域产业环境,加强与周边企业的合作,有计划、深层次地融进企业管理与任务,借鉴企业组织模式及工作流程,有效改进实训教学,校企交融,才能更好地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企业输出高水平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