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志红:一起看见世界的美好

来源 :莫愁·智慧女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jk38830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蔡志红

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蔡志红记忆力很好,这种优势让后来成为专职心理老师的她能够准确、清晰地辨别不同学生的个性与心理,让她在工作中给孩子们一种天然的信任和亲近感。
  蔡志红至今对1983年9月的第一天记忆犹新,那是她作为大一新生到南京师范大学报到的日子。最让她印象深刻的是刚进入校园时见到的两排高大苍翠的梧桐树,树中间系着一条横幅,上面写着——“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
  “这是我进大学看到的第一句话。”这句话深深触动了蔡志红,在日后的很多时刻,总不经意地出现在她脑海中。
  蔡志紅读的是学前教育,这是她自己的主张。在她9岁时,母亲因病去世。父亲文化程度不高,让她按照自己的心意填报志愿。“我喜欢小朋友。”看到招生目录上“学前教育”几个字,她知道这一定是和小朋友在一起的工作。
  大学毕业后,蔡志红进入海门师范学校,此后历经中学文科老师、幼儿园副园长、职业学校副教导主任、教师进修学校心理学教育学教师等岗位,辗转之中,她和心理教育工作慢慢结下缘分。
  2001年4月,蔡志红被选派参加江苏省首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班,这是她第一次正式接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此后,她又自费报名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专业的函授班,进行深入系统的学习,随后通过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考试。2005年,她成为一名专业的心理咨询师。
  深知实践的重要性,蔡志红一边学习、考证,一边在学校的支持下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上课、开讲座、编教材、写论文……蔡志红的生活开启高倍转速。接触的学生和家长越来越多后,她发现重点高中的学生尤其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如果要深入心理教育研究,进入重点高中从事专职工作会更有成效。
  2005年,蔡志红带着厚厚一沓论文和证书,来到通州高级中学毛遂自荐。此前,通州地区还没有专职心理老师,放眼整个南通也没有几个。这是一项从无到有的填补工作,尽管心情忐忑,蔡志红决心坚定。出乎她意料的是,学校其实早已有意设置心理教师岗,无奈一直没找到合适人选,一拍即合,蔡志红于当年入职通州高级中学,成为一名专职心理老师。

最晚熄灭的那盏灯


  通州高级中学是省四星级高中,学生对自己的成绩要求普遍较高,每到考试前后,来找蔡志红咨询的学生甚至在办公室外排起队伍。学习压力大是蔡志红处理最多的问题,然而每个学生的情况不同,心理辅导没有一招吃遍天下的法子,只有耐心的听取、谨慎的判断和专业的应对。
  蔡志红回忆起一个有些特别的案例。一位班主任请蔡志红一同去看望一名学生,这个孩子因为成绩不理想,已经好久没来上学了。
  蔡志红当即和同事一起去了学生家,进门便看到孩子贴在房间门上的两张便利贴——“我房间里有刀,不要进来,否则后果自负!”“不要跟我谈学习,我不会再去学校了。”
  这下连蔡志红心里也有点犯怵。她轻轻敲敲门,“我想跟你说几句心里话,你把门开一下好吗?”有些意外,孩子把门打开了。蔡志红进去后便把门反锁,她承诺,这次谈话遵循保密原则,绝对不告诉第三个人。
  其实孩子厌学的原因并不意外,他觉得成绩跟不上,越怕越难,越难越怕,索性逃避。听了他的倾诉,蔡志红心里就有底了:这孩子问题不大,相反很体贴懂事,只不过有点“想得太多”。她先认真夸奖了孩子,能为自己和家庭考虑,只是他想前途、想未来、想人生的意义,却忘了自己目前只是个高二学生,只要关注眼前的学习就好。长谈之后,孩子若有所悟,下午就回了学校。
  学业问题之外,蔡志红需要处理的问题多种多样,有的不是一两次就能打开孩子的心结,需要一段时间慢慢疗愈。“蔡老师,我不想活了。”这是一个女孩脱口而出的话,当时就让蔡志红心下一紧。
  女孩的父母忙于事业,在她的记忆中,自小就没怎么在同一栋屋子里见过他们。女孩由外婆陪伴着长大,祖孙俩感情极深。初中时外婆突然离世,女孩久久不能释怀——“外婆不在人间了,我感觉自己的魂也没了。”她这样形容内心的感受。
  女孩来找过蔡志红很多次,通过谈话,她慢慢修复着女孩的感情。另一方面,她积极和孩子的父母沟通,希望家长多关注亲子关系,哪怕从多抱一抱、夸一夸孩子开始。
  女孩最后一次来时又是一次长谈,那天蔡志红也忍不住动情了,她剖开内心,试着去和孩子产生共鸣。“我不知道该怎么跟你讲生活的意义,我只知道自己作为一名癌症患者,感觉活着是那么美好的一件事。我的理想很简单,就是努力多活一天,再多看一眼这个美好的世界。”
  第二天,女孩送来一张卡片,上面写道:“蔡老师,昨天那番话深深感动了我,你放心,我会好好的。我想考医学院,将来做个医生,你一定要好好活着,毕业后我来找你。”
  高考结束,蔡志红得知女孩果然考取了某大学医学院。这几年虽然惦记,她仍旧决定不去打扰,“我心里盼着,她大学毕业之后来看我。”

疗愈他人,也疗愈自己


  2018年1月底的一天,蔡志红洗澡时摸到乳房有一处肿块,心下突然有种不好的预感。晚上上网查了查资料,自己的症状和乳腺癌高度符合。
  第二天蔡志红正常去了学校,如约处理了三个学生的咨询。第三天才独自去医院检查,2月,她被确诊为乳腺癌。
  2018年春节前,蔡志红完成手术,至今已历经21次化疗、28次放疗、一年的靶向治疗。确诊后的蔡志红有很长一段时间处在焦虑中,担心转移、复发。每天看着群里的病友悄无声息地沉寂下去,她心有戚戚。她试着用专业知识开解自己,也花大量的时间读书,但最后发现,能让自己恢复正常生活的办法还是继续工作。于是在病床上,蔡志红就开始零星接受一些学生的咨询,了解她的家人没多说什么,看到学生来,便悄悄离开病房,给他们谈话让出地方。
  第一个疗程刚结束,蔡志红就回到社区给家长做讲座。“能帮一个是一个。”抱着这样简单的信念,蔡志红一边接受治疗,一边疗愈他人。她并不把这件事看作是单向的付出,很多时候,她体会到的是互相治愈。
  除了住院,蔡志红没有多休息一天,生活按照自己的节奏往前走着。本职工作之外,2010年7月起,蔡志红便担任南通市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的志愿者,利用双休日为有需求的未成年人和家长提供免费心理咨询服务。到如今,她已经为学生、家长、市民、涉案未成年人、看守所在押犯罪嫌疑人等各类人群提供心理咨询超过8000小时,面对学生、家长、社区居民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场宣讲300多场,受益听众超过5万人。
  “我们无法控制生命的长度,因此只能努力提升生命的厚度。”今年3月,蔡志红本可以退休,但是学校心理辅导老师紧缺,她知道还不是离开的时候。于是,她选择留下来,一边发挥自己的余热,另一边加紧对青年心理教师的辅导与培训。
  最近,蔡志红正配合南通市关爱下一代委员会撰写南通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宣讲稿。每个月都需要报送一则宣讲稿到学校、社区进行科普,这几天她在构思第五个主题。“人们常说你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会先来到,所以我现在只能认真过好每一个确定的今天。”她曾经对学生说过,自己想努力多看看这个美好的世界,殊不知正是她这些年不停歇的热情与付出,让更多人看到了世界的美好。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钟健
其他文献
“爸,你说老家的竹子长得这么旺,怎么就没有熊猫呢?”  “傻丫头,这些都是毛竹,熊猫吃冷箭竹。”爸爸握紧方向盘,朝前方蜿蜒的山路按了几声喇叭。  雨刷在眼前不停地来回摆动,后座的妈妈已在颠簸中睡着了。还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我无聊地揉了揉眼睛。  “爸,陪我说说话吧。”  “那我给你讲个故事吧,曾祖母的故事。”  1.  一年春天,小雨下得正欢,滴答,滴答,像小孩在屋檐跳跃,在竹梢起舞。19岁的曾祖
期刊
屋里,阳光不倚不斜地反射到老人明亮的镜片上。镜片后的目光坚定又平和,专心注视着眼前剔透的白瓷瓶。沾墨,勾勒,上色,手指轻舞,笔锋在瓶身回转,描绘着老人心中的一方山水。  这位老人就是我的外公。外公毕生的爱好就是画瓷,他说,在望见那一方山水时就已决定要把一生托付给这青瓷,并且一托就是半个世纪。  对于外公画瓷的事情,家人们一直都不以为然。用我爸爸的话来说,画瓷磨时间,又不能发财,做这个有什么用。我对
期刊
顾城诗歌里的小巷,朦胧而充满灵性,她曾牵起我的回忆,带我到远方重温心灵童年里温暖而恬静的情愫,久久不能醒来……  老巷,我们总是这样称呼她,在这被岁月淘洗得熠熠闪光的巷子里,有童年的人、童年的事、童年的歌谣。巷子很窄,路径很曲折,幽深的远方似乎藏着不可告知的秘密,吸引着年幼的我。高高的围墙,雕花的屋檐,风雨磨损了老巷当年的模样,可历史仍在,记忆依旧,无法抹去。  童年的说书人  小巷青青的石板刻下
期刊
什么是教育?  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  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老师的辛勤培育,  每个人的记忆里都有老师的循循善诱。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幸运,  一个民族源源不断地出现好老师,  未来就有更多希望。  本期“总编策划”采访了四位女教师,  从幼儿园、小学到中学,  不同的人生阶段有着不同的教育方式,  一起看看她們用微光照亮学生的故事。
期刊
2049年,我从牛津大学火星分校毕业后,成为颇有些名气的科学家。我工作的地方在银河系之外,任务是探索宇宙,寻找火星人、月球人之外的新型生命体。因工作繁忙,我已有好多年没有回过家。今年国庆节,我央求领导给我放了假,回到了地球,回到了我的家乡重庆。  坐上前往重庆的宇宙列车,机器讲解员介绍说:“本车是由数十台超光速马达驱动的,既快速又安全。”很快,列车就从几百光年外来到了我的家乡。  刚下车,我就看见
期刊
找到一个好朋友  “大家起床喽,快起床!”小蚂蚁亮亮正在香甜的睡梦中,忽然被吵醒。“做蚂蚁真累,天天都要集体出去干活,天不亮就要起床。”亮亮不情愿地打了个滚,还没睁开眼睛,就被领头的蚂蚁摇晃了几下:“别偷懒,今天要搬家。”亮亮努力爬起来,跟在队伍后面。实在困得难受,它不知不觉就掉队了,独自落在后面。  迷迷糊糊中,他看见前面有一座山,眼皮像一块沉重的铅,他爬到山上,一下就睡着了。  亮亮从饥饿中醒
期刊
英国历史学家保罗·约翰逊在《知识分子》一书中,用充满怀疑的眼光把十一位知识分子的人生重新检视一遍,特别是他们的私生活,看看他们是否配得上头上的光环。于是,卢梭、雪莱、海明威、罗素等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惊诧不已,瞠目结舌。《纽约邮报》评论说:“任何人一拿起这本书就难以再放下。”  而我最近读了作家柯平的《都是性灵食色》时,不禁感叹,这不就是东方版的《知识分子》吗?  《都是性灵食色》是
期刊
1995年,安托瓦内特·福克在《两性》一书中,以精神分析為切入点,界定了女性真正的身份,确立了女性的真正价值,深入探讨了何为女性学,以及这一学科的未来。这本书也成为继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之后法国女性问题研究的旗帜性著作。  福克出生于1936年,父亲是“人民阵线”的活跃分子,母亲是目不识丁却很有才华的家庭妇女。福克出生前,母亲曾梦见即将出生的孩子没有脚。仿佛一语成谶,福克在17岁时患上多发
期刊
邓兰  无论是云光法师花落成雨的传说,抑或是氤氲着革命者英灵的历史,雨花台由古及今始终潜藏着一种诲人底色。这层底色浸润了前人的汗与血,随着历史慢慢延展、沉淀,化作了一种无形的力量,润物无声。坐落在雨花台腹地的南京市雨花台中学,便深深沉浸在涟漪的中央。  要读懂这块土地上生长起来的精神,就要回溯这片土地上的历史。邓兰曾是这里的学生,从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她又成为这里的历史老师,三十余年来,她用自己的
期刊
一个晴朗的春日上午。大片金黄色的油菜花,从湖畔一直延伸到丘陵上的桑园。数不清的蜜蜂在花田里飞来飞去,只有凑近花朵时才可以看清它们。  一只小蜜蜂不耐烦采蜜,离开了蜂群,顺着长满了矢车菊和狗尾草的小路往桑园飞去。它看见一只灰白色的胖蛾子,趴在草叶上一动不动。  “你好!这么好的天气!你怎么不四处逛一逛呢?”  “我刚从茧里出来。你知道的,我们蚕从蛹变为蛾的时候,就说明我们生命也快结束了!”胖蛾子有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