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对社会的认知更多都是来源于生活中的直观感受和体验,是他们看到、听到、感知到的人和事对其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只有融入生活的教学才会让学生更能身临其境得到深刻的体验和社会认同感,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生活环境对孩子的教育影响,荀子也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些都说明了生活化的教学对学生的成长和教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生活化;实践;分组;角色
【中图分类号】 G62.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7)13-00-01
一、走进生活、丰富实践活动
在人们没有吃柠檬的时候并不知道有多酸,真正吃了之后再看到都会觉得酸,小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过程也是同样的道理。对于他们来说,言传的东西并不一定都能真正理解,也更容易忘记;而身教则会让他们产生更多的共鸣;若是能让其参与其中,就会有深刻的明白和感悟。因此,在教学中要多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其中,把知、情、意、行有效的结合起来。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们参加小小志愿者活动,到社会上的一些养老院和福利院等去体验半日的志愿服务,在照顾老人和孤儿同时,孩子们会自然而然的体会到帮助他人的重要性,同时也更能珍惜自己的幸福生活,更能理解学校和老师的良苦用心。再或者定期组织师生一起到郊外拾捡塑料垃圾的活动,这样做既对环保进了一份力,又让学生们体验到了环卫工人的不容易,进而明白了什么是环保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把这种意识真正建立到每个人的内心深处。还可以带领学生们参观历史博物馆,来了解华夏历史文明,只有了解历史才能更好的展望未来。增强下一代的民族意识,为将来祖国的发展奠定基础,加强爱国主义情怀。在融入社会的生活化教学中,能同时促进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协作意识,从而削弱当今独生子女都过于自我的现状。实践活动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导他们在体验中提高认识,形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为自身更好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思想基础。
二、组织活动小组,进行课内外研讨
孔子说过: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一个人学习事物,就不如一组人一起来研究更让人有参与的热情。同时也能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让有组织领导能力的学生充分展示其才华,有效的组织开展组内活动;还能带动内向的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融入小组,增强表达能力;更能在协调合作中加强团队意识。每个人虽有独立的性格,但在社会和集体中又必须要有协作意识,要从早期就培养少年儿童的合作观念,这是为了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让其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中每到一个新的团队中都知道如何去发挥自己的角色。可以按照作座位来进行分组,6-8个人为一组,在课堂上布置话题让各个小组来进行讨论和陈述。小组内要设置组长,这样可以让一些能力强的孩子施展出特长,为了均衡发展,还可以轮流来做组长,每换一个新的课题就重新安排一位组长,让每个人都得到锻炼。分组学习可分为课上和课下两个环节,课上讨论每节课的话题,课下实践活动也按照各小组组内明确分工来完成。在活动后组内再一起做总结报告并积累经验。都说零零后是更加自私的一代,这有一定的误区和偏见,只要教育者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他们就会有更好的发展,树立正确的思想意志。因此,分组合作学习显得十分必要。能培养团队意识的,逐步淡化个人中心主义。既能强调个人的发展,又能促进整个下一代的共进意识。
三、课堂教学生活化
除了课外实践活动要适当的融入社会生活之外,课堂上的教学也是重中之重,毕竟不是每节课都能把课堂搬到外面上,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要生活化,并且多方式多角度的進行。
一是要用贴近生活实际的话题来对学生进行提问,来引起共鸣。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知识经验少,但是教学时如果教师能注意引导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唤起他们对生活对周围环境的所见所闻,这时同学们的发言会特别积极。这就要求教师设计。如教学科技带来的改变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科技对于现代生活的划时代影响,知道新时代科技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这时可让学生谈一谈身边看到的科技带来的改变。这种情况下一般同学们发言会非常积极,争先恐后,抢着回答:“现在去超市消费都不用拿现金了,只要带着手机用支付宝和微信都可以消费,都省掉了找零钱的环节,特别方便。”有的会说:“现在有了平板电脑,手一触就可以完成各项操作,过去就只有按键的,包括手机也是,触屏的特别省事,而且都是大屏看着特别舒服”。有的说:“现在网购发达,什么都可以在网上买,又快又便宜。各种票包括机票、电影票、火车票、门票等都可以在网上订,省了排队的麻烦。”……这时老师再引导大家说一说,科技的改变大大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和效率,我们应该怎么做来为科技的发展做出贡献呢?这时,同学们又踊跃的发言了,有的说:“我要多看科技书籍,争做小小发明家。”有的说:“我要好好学习,将来设计出比苹果品牌更好的手机和电脑”。有的说:“我要研究出智能机器人,来代替人类做一些高危工作”。就这样,在同学们热烈的发言中,课堂效果非常好,充分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
二是要角色扮演,加强真实感。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品德与社会、品德教学要体现活动化。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一篇故事完整、情节生动、表象鲜明的课文,可以让学生自己分角色来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表演出整个故事情节。通过一台有血有肉、情节生动的课本剧,学生可从中领悟到课文中的思想内涵。这是一种以社会经验为基础而设计出的教育模式。它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增强社会中的角色意识,唤起责任感。这样在评演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言行,认识到想要的和能要的之间的区别、差距,加上老师的点拨和激励,学生的道德认识不知不觉内化为学生的行动而外显出来。生品德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必须在立足课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模拟生活,让品德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拓展教学时空。
四、结束语
品德与社会课本身就是一门理论与实践,意识和行动相结合的一门学科。这一门课程的设置目的就是让小学生们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又能形成正确的思想品德和对社会的正确认知。而品德的形成和社会发展又都是在生活中实现的,这就要求教学要更加生活化,把實用性和功能性更好的贯彻到教育过程中。通过贴近生活的教学,让少年儿童积极健康的成长,为未来社会发展更好的做出贡献。
【关键词】 生活化;实践;分组;角色
【中图分类号】 G62.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7)13-00-01
一、走进生活、丰富实践活动
在人们没有吃柠檬的时候并不知道有多酸,真正吃了之后再看到都会觉得酸,小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过程也是同样的道理。对于他们来说,言传的东西并不一定都能真正理解,也更容易忘记;而身教则会让他们产生更多的共鸣;若是能让其参与其中,就会有深刻的明白和感悟。因此,在教学中要多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其中,把知、情、意、行有效的结合起来。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们参加小小志愿者活动,到社会上的一些养老院和福利院等去体验半日的志愿服务,在照顾老人和孤儿同时,孩子们会自然而然的体会到帮助他人的重要性,同时也更能珍惜自己的幸福生活,更能理解学校和老师的良苦用心。再或者定期组织师生一起到郊外拾捡塑料垃圾的活动,这样做既对环保进了一份力,又让学生们体验到了环卫工人的不容易,进而明白了什么是环保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把这种意识真正建立到每个人的内心深处。还可以带领学生们参观历史博物馆,来了解华夏历史文明,只有了解历史才能更好的展望未来。增强下一代的民族意识,为将来祖国的发展奠定基础,加强爱国主义情怀。在融入社会的生活化教学中,能同时促进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协作意识,从而削弱当今独生子女都过于自我的现状。实践活动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导他们在体验中提高认识,形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为自身更好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思想基础。
二、组织活动小组,进行课内外研讨
孔子说过: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一个人学习事物,就不如一组人一起来研究更让人有参与的热情。同时也能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让有组织领导能力的学生充分展示其才华,有效的组织开展组内活动;还能带动内向的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融入小组,增强表达能力;更能在协调合作中加强团队意识。每个人虽有独立的性格,但在社会和集体中又必须要有协作意识,要从早期就培养少年儿童的合作观念,这是为了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让其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中每到一个新的团队中都知道如何去发挥自己的角色。可以按照作座位来进行分组,6-8个人为一组,在课堂上布置话题让各个小组来进行讨论和陈述。小组内要设置组长,这样可以让一些能力强的孩子施展出特长,为了均衡发展,还可以轮流来做组长,每换一个新的课题就重新安排一位组长,让每个人都得到锻炼。分组学习可分为课上和课下两个环节,课上讨论每节课的话题,课下实践活动也按照各小组组内明确分工来完成。在活动后组内再一起做总结报告并积累经验。都说零零后是更加自私的一代,这有一定的误区和偏见,只要教育者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他们就会有更好的发展,树立正确的思想意志。因此,分组合作学习显得十分必要。能培养团队意识的,逐步淡化个人中心主义。既能强调个人的发展,又能促进整个下一代的共进意识。
三、课堂教学生活化
除了课外实践活动要适当的融入社会生活之外,课堂上的教学也是重中之重,毕竟不是每节课都能把课堂搬到外面上,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要生活化,并且多方式多角度的進行。
一是要用贴近生活实际的话题来对学生进行提问,来引起共鸣。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知识经验少,但是教学时如果教师能注意引导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唤起他们对生活对周围环境的所见所闻,这时同学们的发言会特别积极。这就要求教师设计。如教学科技带来的改变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科技对于现代生活的划时代影响,知道新时代科技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这时可让学生谈一谈身边看到的科技带来的改变。这种情况下一般同学们发言会非常积极,争先恐后,抢着回答:“现在去超市消费都不用拿现金了,只要带着手机用支付宝和微信都可以消费,都省掉了找零钱的环节,特别方便。”有的会说:“现在有了平板电脑,手一触就可以完成各项操作,过去就只有按键的,包括手机也是,触屏的特别省事,而且都是大屏看着特别舒服”。有的说:“现在网购发达,什么都可以在网上买,又快又便宜。各种票包括机票、电影票、火车票、门票等都可以在网上订,省了排队的麻烦。”……这时老师再引导大家说一说,科技的改变大大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和效率,我们应该怎么做来为科技的发展做出贡献呢?这时,同学们又踊跃的发言了,有的说:“我要多看科技书籍,争做小小发明家。”有的说:“我要好好学习,将来设计出比苹果品牌更好的手机和电脑”。有的说:“我要研究出智能机器人,来代替人类做一些高危工作”。就这样,在同学们热烈的发言中,课堂效果非常好,充分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
二是要角色扮演,加强真实感。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品德与社会、品德教学要体现活动化。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一篇故事完整、情节生动、表象鲜明的课文,可以让学生自己分角色来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表演出整个故事情节。通过一台有血有肉、情节生动的课本剧,学生可从中领悟到课文中的思想内涵。这是一种以社会经验为基础而设计出的教育模式。它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增强社会中的角色意识,唤起责任感。这样在评演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言行,认识到想要的和能要的之间的区别、差距,加上老师的点拨和激励,学生的道德认识不知不觉内化为学生的行动而外显出来。生品德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必须在立足课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模拟生活,让品德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拓展教学时空。
四、结束语
品德与社会课本身就是一门理论与实践,意识和行动相结合的一门学科。这一门课程的设置目的就是让小学生们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又能形成正确的思想品德和对社会的正确认知。而品德的形成和社会发展又都是在生活中实现的,这就要求教学要更加生活化,把實用性和功能性更好的贯彻到教育过程中。通过贴近生活的教学,让少年儿童积极健康的成长,为未来社会发展更好的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