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加强实训基地建设,特别是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已成为高职院校彰显办学特色和提高办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现在各高职院校共同面临的难题之一。本文以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对校企共建共享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含义和基本特征进行了阐述,分析了校企共建共享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模式的构建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寻求充分发挥校企共建共享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强大功能,从而不断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
关键词: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共建共享 旅游管理专业
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高职教育区别于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显著特征,是学生学习技能的主课堂,是教师施展才能和得到锻炼的主阵地,是高职院校服务行业、社会的主渠道。加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是高职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 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对培养高级专门技能型人才起着关键性作用。2012年,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与包头市旅游集散中心合作开办了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包头旅游集散中心包头轻院分部,填补了学校旅游管理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校企共建共享的空白。
一、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共建共享的含义
校内生产性实训是指“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校企合作联合设计和系统组织实训教学的实践教学模式”。它是校企双方优势互补的结合体,是校企合作的一种模式。当下,随着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纵深发展,校企共建共享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正逐步成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发展方向。这里“共建”主要是指学校提供场地、师资等,企业提供资金设备、技术指导、市场运营等,各自利用优势所长,共同建成校内相对真实、完整的即可生产又可实训的基地。“共享”主要指学校利用企业提供的平台培养高水平的技能型人才,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和科研水平,从而提升办学水平和服务社会的能力,企业则利用学校的人员优势和科研成果,提高自己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和自身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基本特征
1、校中有厂,厂在校中。校企共建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既为学生营造了校园生活氛围,保障了学生学习、生活的便利性,又为学生提供了相对真实的行业、企业生产场景、情境。
2、学生与教师关系发生变化。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与一般的实训室、实验室不同的是,它是按照行业或企业真是生产的要求来制造产品的,同时对产品的质量要求同市场看齐,这样一来学生与教师在学校传统的师生关系就转变成真实生产车间的师徒关系,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授者又是生产车间的师傅,学生既是知识的接受者又是工厂的学徒。
3、实训内容与生产任务紧密结合。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实训任务大多是参与完成部分或全部生产过程,即在生产中实训、实训中生产。老师、学生与行业、企业零距离接触,教学用具与生产用具统一标准,课堂与车间合二为一,这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学生的操作水平,而且可以缩短学生由学校进入企业的磨合期,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企业人才需求目标的“零距离”对接。
4、“教学、科研、生产”一体化。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实现了“教学中完成科研—科研成果运用到生产实际—产品市场竞争结果反馈到教学、科研环节”的良性循环,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师资队伍建设水平和科研实力,企业节约成本、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和服务经济社会能力。
三、校企共建共享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模式创新
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与包头市旅游集散中心合作开办了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包头旅游集散中心包头轻院分部,目的在于通过引入企业真实、成熟的经营、管理模式,为学生搭建校内生产性实训的良好平台,为培养高质量的双师型教师寻找突破口,力求不断探索旅游管理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构建模式及途径,从而不断提高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水平。
1、互惠互利为校企合作牵线搭桥。互惠互利是校企合作的前提和基础,是校企双方合作的桥梁和纽带。通过校企共建的校内真实或仿真的实训基地,一是学校可以充分利用企业提供的相对成熟的生产、管理、经营等平台,为学生、教师最大限度的提供实训、实操、演练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生产能力,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二是企业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优势,获得学校提供的产品技术支持,既节约成本又提升实力。
2、规范管理为校企合作保驾护航。校企双方制定协议书等有效文件,明确双方责权,共同遵守,真正实现“有规可依、有规必依、违规必究、遵规必严”的规范管理。学校为基地提供场地、实训指导教师、实训学生,合作旅行社提供建设资金、运营平台、产品销售渠道等,每年接收一定数量的本专业优秀毕业生。
3、体制创新为校企合作注入活力。在地基建设资金筹措上学校面向社会,依据“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吸引合作者。在基地管理运营上,学校在充分满足学生实训、教师实践、岗位培训的前提下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经营方式。
4、师资、教材为校企合作添砖加瓦。学校支持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旅行社的运营、管理,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扩大旅游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规模;同时,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积极筹备编写适合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和校内基地实习实训使用的实习实训教材,加强教材建设。这样不仅提升了本专业的教学水平,同时为校企合作提供必要的人才保障,为基地建设添砖加瓦。
四、校企共建共享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1、基地作用发挥不理想。校企共建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既要满足学校的实践教学环节需要,又要满足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需求。但在实际操作中,多数实习实训会影响正常生产,反之正常生产又不适合开展实习实训,学生缺乏实践能力的现实情况往往无法满足企业生产需要,企业经常以时间紧、任务重、责任大等理由减少学生参与实际生产的机会,学生也因为不能真正参与高水平的生产性实训,只是从事无关紧要、技术含量低甚至毫无关联的工作而渐渐失去了兴趣。 2、基地功能开发不充分。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不仅可以用来实践教学、生产经营,还可以作为社会培训、技能鉴定、考证辅导、技术科研等基地,但就目前情况看来,校企共建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大多只局限于满足校内的实习实训和企业的生产经营,其他功能还未被开发利用。
3、实践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实践教学水平偏低。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开设的实训课程往往局限于实训基地建设本身,即基地有什么样的设施、设备、条件就开设什么样的课程,加之大多数指导教师缺乏一线工作或实践经验,实践教学水平普遍偏低,对本专业或行业生产经营实际情况了解不充分,实践教学要求与企业或行业要求有一定差距,导致课程开设基本上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与专业建设、教学团队建设、核心课程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没有很好的协调统一,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和连贯性,实践教学效果也就大打折扣。
五、关于校企共建共享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模式的几点建议
1.要突出师生是实践主体的特点。校企共建共享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归根到底还是实训基地,实训基地的特点是师生是整个实训过程的主体。除涉密、涉法、安全等因素外要尽最大可能让师生参与到生产经营实际中,给师生提供一线生产经营实践的平台和机会。可以考虑在一定条件下允许企业在实训班级中聘用优秀的师生到企业兼职,企业给与一定的薪金报酬,学校可以对积极参与实践教学、并对学校教学科研有一定贡献的教师和优秀的兼职学生予以奖励,这样既鼓励其他师生积极参与实践教学、提高本领,又使师生成为企业经营生产的一部分,在与企业同生产共经营的过程中学到本领获得回报。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校要想发挥校企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作用,真正实现共享,就必须提高自身实力和水平,加强校内师资队伍的建设,使教师既是课堂教学、传到授业解惑的专家学者,又是企业生产经营、产品研发的行家里手,这样企业合作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必将大大增强。
3、不断开发实训基地的强大功能。正如本文在基地存在问题中提到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还有除校内实习实训外的其他功能可以开发,利用,校企双方可以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达成协议,共同开发、建设基地,在不断提高基地知名度的基础上还可实现创收。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教司.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2006-11-16.
[2] 教育部,财政部.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Z].教高[2006]14号,2006-11-3.
[3]马树超.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办学的实践与思考[J].求是,2006(5).
作者简介:付文超(1980-),女,内蒙古包头人,大学本科,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旅游与酒店管理.
基金项目: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校级人文社科、教育科研项目“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校企共建共享模式构建研究——以旅游管理专业为例”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编号:QY2014-2-18,课题主持人:付文超
关键词: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共建共享 旅游管理专业
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高职教育区别于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显著特征,是学生学习技能的主课堂,是教师施展才能和得到锻炼的主阵地,是高职院校服务行业、社会的主渠道。加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是高职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 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对培养高级专门技能型人才起着关键性作用。2012年,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与包头市旅游集散中心合作开办了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包头旅游集散中心包头轻院分部,填补了学校旅游管理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校企共建共享的空白。
一、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共建共享的含义
校内生产性实训是指“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校企合作联合设计和系统组织实训教学的实践教学模式”。它是校企双方优势互补的结合体,是校企合作的一种模式。当下,随着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纵深发展,校企共建共享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正逐步成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发展方向。这里“共建”主要是指学校提供场地、师资等,企业提供资金设备、技术指导、市场运营等,各自利用优势所长,共同建成校内相对真实、完整的即可生产又可实训的基地。“共享”主要指学校利用企业提供的平台培养高水平的技能型人才,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和科研水平,从而提升办学水平和服务社会的能力,企业则利用学校的人员优势和科研成果,提高自己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和自身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基本特征
1、校中有厂,厂在校中。校企共建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既为学生营造了校园生活氛围,保障了学生学习、生活的便利性,又为学生提供了相对真实的行业、企业生产场景、情境。
2、学生与教师关系发生变化。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与一般的实训室、实验室不同的是,它是按照行业或企业真是生产的要求来制造产品的,同时对产品的质量要求同市场看齐,这样一来学生与教师在学校传统的师生关系就转变成真实生产车间的师徒关系,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授者又是生产车间的师傅,学生既是知识的接受者又是工厂的学徒。
3、实训内容与生产任务紧密结合。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实训任务大多是参与完成部分或全部生产过程,即在生产中实训、实训中生产。老师、学生与行业、企业零距离接触,教学用具与生产用具统一标准,课堂与车间合二为一,这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学生的操作水平,而且可以缩短学生由学校进入企业的磨合期,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企业人才需求目标的“零距离”对接。
4、“教学、科研、生产”一体化。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实现了“教学中完成科研—科研成果运用到生产实际—产品市场竞争结果反馈到教学、科研环节”的良性循环,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师资队伍建设水平和科研实力,企业节约成本、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和服务经济社会能力。
三、校企共建共享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模式创新
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与包头市旅游集散中心合作开办了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包头旅游集散中心包头轻院分部,目的在于通过引入企业真实、成熟的经营、管理模式,为学生搭建校内生产性实训的良好平台,为培养高质量的双师型教师寻找突破口,力求不断探索旅游管理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构建模式及途径,从而不断提高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水平。
1、互惠互利为校企合作牵线搭桥。互惠互利是校企合作的前提和基础,是校企双方合作的桥梁和纽带。通过校企共建的校内真实或仿真的实训基地,一是学校可以充分利用企业提供的相对成熟的生产、管理、经营等平台,为学生、教师最大限度的提供实训、实操、演练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生产能力,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二是企业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优势,获得学校提供的产品技术支持,既节约成本又提升实力。
2、规范管理为校企合作保驾护航。校企双方制定协议书等有效文件,明确双方责权,共同遵守,真正实现“有规可依、有规必依、违规必究、遵规必严”的规范管理。学校为基地提供场地、实训指导教师、实训学生,合作旅行社提供建设资金、运营平台、产品销售渠道等,每年接收一定数量的本专业优秀毕业生。
3、体制创新为校企合作注入活力。在地基建设资金筹措上学校面向社会,依据“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吸引合作者。在基地管理运营上,学校在充分满足学生实训、教师实践、岗位培训的前提下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经营方式。
4、师资、教材为校企合作添砖加瓦。学校支持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旅行社的运营、管理,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扩大旅游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规模;同时,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积极筹备编写适合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和校内基地实习实训使用的实习实训教材,加强教材建设。这样不仅提升了本专业的教学水平,同时为校企合作提供必要的人才保障,为基地建设添砖加瓦。
四、校企共建共享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1、基地作用发挥不理想。校企共建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既要满足学校的实践教学环节需要,又要满足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需求。但在实际操作中,多数实习实训会影响正常生产,反之正常生产又不适合开展实习实训,学生缺乏实践能力的现实情况往往无法满足企业生产需要,企业经常以时间紧、任务重、责任大等理由减少学生参与实际生产的机会,学生也因为不能真正参与高水平的生产性实训,只是从事无关紧要、技术含量低甚至毫无关联的工作而渐渐失去了兴趣。 2、基地功能开发不充分。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不仅可以用来实践教学、生产经营,还可以作为社会培训、技能鉴定、考证辅导、技术科研等基地,但就目前情况看来,校企共建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大多只局限于满足校内的实习实训和企业的生产经营,其他功能还未被开发利用。
3、实践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实践教学水平偏低。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开设的实训课程往往局限于实训基地建设本身,即基地有什么样的设施、设备、条件就开设什么样的课程,加之大多数指导教师缺乏一线工作或实践经验,实践教学水平普遍偏低,对本专业或行业生产经营实际情况了解不充分,实践教学要求与企业或行业要求有一定差距,导致课程开设基本上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与专业建设、教学团队建设、核心课程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没有很好的协调统一,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和连贯性,实践教学效果也就大打折扣。
五、关于校企共建共享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模式的几点建议
1.要突出师生是实践主体的特点。校企共建共享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归根到底还是实训基地,实训基地的特点是师生是整个实训过程的主体。除涉密、涉法、安全等因素外要尽最大可能让师生参与到生产经营实际中,给师生提供一线生产经营实践的平台和机会。可以考虑在一定条件下允许企业在实训班级中聘用优秀的师生到企业兼职,企业给与一定的薪金报酬,学校可以对积极参与实践教学、并对学校教学科研有一定贡献的教师和优秀的兼职学生予以奖励,这样既鼓励其他师生积极参与实践教学、提高本领,又使师生成为企业经营生产的一部分,在与企业同生产共经营的过程中学到本领获得回报。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校要想发挥校企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作用,真正实现共享,就必须提高自身实力和水平,加强校内师资队伍的建设,使教师既是课堂教学、传到授业解惑的专家学者,又是企业生产经营、产品研发的行家里手,这样企业合作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必将大大增强。
3、不断开发实训基地的强大功能。正如本文在基地存在问题中提到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还有除校内实习实训外的其他功能可以开发,利用,校企双方可以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达成协议,共同开发、建设基地,在不断提高基地知名度的基础上还可实现创收。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教司.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2006-11-16.
[2] 教育部,财政部.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Z].教高[2006]14号,2006-11-3.
[3]马树超.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办学的实践与思考[J].求是,2006(5).
作者简介:付文超(1980-),女,内蒙古包头人,大学本科,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旅游与酒店管理.
基金项目: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校级人文社科、教育科研项目“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校企共建共享模式构建研究——以旅游管理专业为例”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编号:QY2014-2-18,课题主持人:付文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