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开放”从浮华走向质朴

来源 :中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junai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放的教学在教师主导作用下,赋予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教学中我们常常迷失在教学形式的变革上,没有深入思考这种教学行为的实效。下面以小学数学苏教版第三册《认识乘法》课例为背景,就如何有效实施开放的教学作粗浅探讨。
  
  一、毋需素材多样,但应言之有物
  
  “认识乘法”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极其重要的内容,苏教版教材呈现了3组数量相等的小兔,4组数量相等的小鸡情境图,生动的情境中隐含了“几个几”的数量关系,既有利于学生理解相同加数连加算式的具体涵义,又利于培育学生乘法知识的生长点。然而,有的教师在教学时改变了教材图例,又增加了两种不同数量的小鸟和小鸭子,旨在出现多样的算法,然后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中发现乘法运算的简便,仿佛这样做教学就更开放了。
  杜威说过:“教师不应该注意教材本身的变化,而应注意教材和学生当前的需要和能力之间的相互作用。”教材提供了3组兔和4组鸡,对于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理解已经提供了足够的探究空间。教学的重点是在强烈对比中,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用加法算“太麻烦”,用乘法算“简便”,感悟到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若再增加两种不同数量的小鸟和小鸭子,学生的主要精力不能集中在相同加数的简便运算的理解上,五花八门的情境图吸引他们的是观赏,而不是思考。繁多的加法算式只会让学生对乘法意义的建构,停留在“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境地,并不利于学生开放思维的发展。
  儿童的认知特点告诉我们,简单的情境活动容易提供认知线索,复杂的情境反而会造成学习意义障碍,如果增加的内容无限制地超出学生认知的范围,多样的情境、纷繁的计算只会使学生如坠云雾,妨碍有效的教学。所以说,开放的课堂毋需追求“素材多样”,要适当控制教学内容的开放程度。
  
  二、除去形式开放,寻求循序渐进
  
  教材为教学提供了基本的内容,照本宣科、按图索骥式不可能造就开放的教学活动。当然,开放教学的理解并不是要“标新立异”,忽视必要的优化,我们要善于引导和调控学生开放思维走向,充分挖掘来自教材中利于知识建构所探究的问题。
  教学例1时,笔者借助原有教材情境图,分三步操作:
  (1)让学生先用铅笔圈出自己想要算的几组小动物。
  (2)学生独立计算并在小组内相互交流算法。
  集体展示算式:2 2=4,2 2 2=6,2 2 3=7,3 3 3=9,
   3 3 3 3=12,3 3 3 2=11,3 3 2 2=10……
  (3)观察上面的这些式子,在小组内说说怎样进行分类呢?
  生:我是按同类与不同类分的。
  第一类:2 2=4 ,2 2 2=6算的全都是兔。3 3 3=9,
  3 3 3 3=12算的全都是鸡。
  第二类:3 3 3 2=11,3 3 2 2=10……既有鸡又有兔。
  师:观察第一类的几道算式,这些式子有什么特点呢?把你的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在交流中惊喜地发现规律并脱口而出:“第一类的加数都相同,分别是几个几相加。”
  开放教学并不是漫无边际的、无序的、不加引导的开放,无节制的开放,教学中应该及时采用一种自然的收拢方法。在教者的几个问题的引领下,学生亲历了概念的形成过程,在整体介绍、比较强化的过程中产生了学习乘法的强烈需要,这时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算式的特点,使得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乘法算式的结构,进一步促进学生对乘法涵义的内化。
  第斯多惠说:“智力的发展是和渐进性的规律联系着的。”我们要抓住学生已有经验的立足点,把握学习材料的思维点,要适度改变教材开放的空间,既不能关闭空间不让学生思考,但也不能开放过多的空间,要顺应学生已有的经验基础,拓展学生开放的思维空间。
  
  三、谨防脱离基础 ,转为发展内核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从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人的发展,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主动发展、生动活泼的教育环境,为学生提供充分发展的空间。”开放的教学既要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又要强调学生的感受、体验与探索的过程;开放的教学来自数学知识的内部,其核心要素是需要数学思维内涵的提炼。
  学生圈画出自己喜欢的几组动物后,关注全体学生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路径差”,学生的想法顺应了自己的经验基础,随后的小组内合作辨析、分类过程,让学生能够按各自不同的目的、不同的选择、不同的能力、不同的兴趣获得不同的发展。当学生发现2个2是4,3个2是6,3个3是9……教师引导学生把“几个几”相加的连加算式从一组加法算式中分离出来,有利于学生感知乘法的实质,接下来摆方块的操作活动进一步催生了乘法意义的形成。
  活动要求1:每堆摆2个方块,摆4堆。
  活动要求2:每堆摆4个方块,摆2堆。
  请同桌的两个小朋友合作,一个小朋友说要求,另一个小朋友按要求摆方块。再互相说一说,你们摆了“几个几”?
  讨论:两种摆法有什么共同点?有什么好的计算方法?
  “几个几”相加是乘法的生长点,学习乘法需从认识“几个几”相加入手。这样,环环相扣,逐步深入,使学生在丰富、开放的活动中,对“几个几”相加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创造了建立乘法概念的条件,在规律指引下,学生从相同加数相加的角度去观察分析,呈现清晰的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搭建用乘法解决问题的思考平台,营造活泼开放的课堂教学氛围。开放的教学在追求朴素中不断激起学生探索、发现的愿望,让学生的思维、心态自觉处于开放状态,促使学生完成数学知识、思维、方法的主动建构。
  (责任编辑:李雪虹)
其他文献
为建立食品中转基因成分的快速检测方法,针对转基因大豆、玉米、油菜的多个相对稳定的转基因元件,包括35S、NOS、EPSPS、Cry1A、NPTⅡ等基因,同时选定植物本身固有的基因:大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对中老年患者睡眠状况改善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6例患者根据其中医分型,选择相应中药由院药剂科制成贴敷膏剂,选取相应腧穴贴敷治疗。每日敷药2次,每次2~4
目的观察与比较推拿与毫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和差异。方法 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30例。推拿组仅行推拿治疗,毫针组仅行毫针治疗,推拿毫针组用推
水资源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具有重大意义,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缺少的物质资源之一,人类对水的摄取发生于日常生活的各个阶段。正因其的意义重大,对水的质量检验
<正> 流通门武技中所称的斩腿法,实际就是矮腿技法;武林中常说"好腿不过膝"。其原因是,腿起得低,容易掌握身体的重心平衡,拳诀中有"起腿三分虚"诫言。抬腿过高,靠一条腿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