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我国高校德育实效性的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随着我国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意识的不断改变,高校德育面临着许多新的形势和挑战。当今多数大学生存在着道德责任意识差,道德选择不明确,道德观念缺乏等问题。只有解决好高校德育过程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才能增强高校德育的实效性。本文围绕如何有效增强德育实效性这一课题,从德育的内涵、德育面临的问题和增强德育实效性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目标是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和道德行为实践能力。
关键词: 高校德育;教师;教育方法;时效性;改革
德育教育工作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探寻德育实效性的道路上,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德育的地位与实际效果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落差。面对当今高校频繁出现的学术不正和大学生素质低下等现实问题,提高其实效性是高校教育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提高德育实效性有助于了解新时期大学生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和现状,提高新时期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完善社会道德体系。
1. 德育及实效性内涵
在高校教育的领域内德育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成效如何不仅关系到个人素质的发展问题,而且对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有着更加深远的影响。“德育”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道德教育,是指教育者有意識的向受教育者传播社会道德文化,以促进受教育者的个性品德社会化的过程。德育的过程就是育德的最佳途径,德育实效性是育德成果的评价标准。对于德育实效性的内涵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指在一定阶段内德育工作的实际效果;二是指学校德育既能适应社会发展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要求,又能真正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的实际需要。总之,德育工作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在重视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道德观念的同时,更要注重在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2. 德育实效性问题的思考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德育,然而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并不理想,我国德育虽然在理论和实践上均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社会多元化的价值取向,人们道德观念普遍下降,重智轻德的育人观念依然普遍存在。在我国德育价值观强调德育的社会功能而忽视德育的育人功能,在高校德育过程中,重视学生成绩、忽视思想品德教育,导致学校德育只是单纯的停留在表面工作上。只有认真重视高校的德育教育,调动师生主动参与德育活动的积极性,树立新的德育观念,实施新的教育方法,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德育原则,才能培养和造就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
3. 德育实效性的增强方法
3.1 提高教师素质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应时刻树立良好形象,以对学生起到积极的榜样作用。德育方法的实施与智育不同,不能单纯依靠教具或现代化教学设备,它更多的是要依赖人格的力量,所以说搞好德育的关键是教师。教师在进行德育工作过程中,应充分了解学生所需,合理组织语言与学生交流,适时的进行心理诊断与辅导,在教育中既要善于严格要求学生,也要善于宽容学生;教师本人应具备较高的道德素养,必须提高教育能力,增强自身人格魅力,只有把“言教”、“身教”与教学环境有机结合,才能创设出有利于促进德育效果的良好教学环境。
3.2 优化德育目标
德育目标不明确是实效性不强的根本原因。近年来,我国高校德育的总体目标只强调片面的价值性,并没有在真实情境中去运用和实践,忽视了对道德认识的情感体验。在制定和优化德育目标时,要根据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群体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按照循序渐进的层进式方法,制定德育内容和目标。德育目标应具备可实施性和时代性,强调德育与个人幸福感之间的关系,这样可以增强个体道德内省能力和价值选择的判断能力,不仅可以调动德育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有利于和学校、社会的协调合作。只有使青年一代具备良好的道德敏感性,才能在一个多种价值观的社会共同体中实现和谐共赢的中国梦。
3.3 完善德育体系
目前我国的文化现状,迫切要求我们建立健全与之相适应的道德教育体系。德育工作不仅涉及校园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更是社会和家庭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和学校因素成为影响德育实效性的主要因素。根据新时期高校德育实施过程中呈现出的复杂性、渐进性和反复性等特征,在实施方案上,坚持激励和舆论相结合、榜样与集体影响相结合和启发诱导与自我教育结合的方法,在实践中丰富理论,努力把德育发展到班级学科教学的小环境中,更要争取得到校内外共同关注和指导,提倡全社会共同为增强德育实效性贡献力量,努力健全纵横交错的德育教育新模式。
4. 总结
新时期下高校德育工作既需要横向的延伸,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协调完善的德育系统;也需要纵向的深入,不能只停留在理论教学的层面上,更应该注重德育实践活动,将德育实效性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加强大学生的德育教育是构建和谐校园和和谐社会的基础,当今社会各界和各大高校日益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参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德育工作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从而促进当今高校大学生素质的整体提高。
参考文献
[1] 檀传宝. 德育美学观.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3月
[2] 梁启超. 德育鉴.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
[3] 袁桂林. 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 5月
[4] 孙彩平. 道德教育的伦理谱系.人民出版社,2005年10月
作者简介:
王娅楠(1987-),女,汉族,山东淄博人,山东理工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关键词: 高校德育;教师;教育方法;时效性;改革
德育教育工作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探寻德育实效性的道路上,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德育的地位与实际效果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落差。面对当今高校频繁出现的学术不正和大学生素质低下等现实问题,提高其实效性是高校教育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提高德育实效性有助于了解新时期大学生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和现状,提高新时期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完善社会道德体系。
1. 德育及实效性内涵
在高校教育的领域内德育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成效如何不仅关系到个人素质的发展问题,而且对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有着更加深远的影响。“德育”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道德教育,是指教育者有意識的向受教育者传播社会道德文化,以促进受教育者的个性品德社会化的过程。德育的过程就是育德的最佳途径,德育实效性是育德成果的评价标准。对于德育实效性的内涵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指在一定阶段内德育工作的实际效果;二是指学校德育既能适应社会发展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要求,又能真正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的实际需要。总之,德育工作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在重视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道德观念的同时,更要注重在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2. 德育实效性问题的思考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德育,然而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并不理想,我国德育虽然在理论和实践上均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社会多元化的价值取向,人们道德观念普遍下降,重智轻德的育人观念依然普遍存在。在我国德育价值观强调德育的社会功能而忽视德育的育人功能,在高校德育过程中,重视学生成绩、忽视思想品德教育,导致学校德育只是单纯的停留在表面工作上。只有认真重视高校的德育教育,调动师生主动参与德育活动的积极性,树立新的德育观念,实施新的教育方法,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德育原则,才能培养和造就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
3. 德育实效性的增强方法
3.1 提高教师素质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应时刻树立良好形象,以对学生起到积极的榜样作用。德育方法的实施与智育不同,不能单纯依靠教具或现代化教学设备,它更多的是要依赖人格的力量,所以说搞好德育的关键是教师。教师在进行德育工作过程中,应充分了解学生所需,合理组织语言与学生交流,适时的进行心理诊断与辅导,在教育中既要善于严格要求学生,也要善于宽容学生;教师本人应具备较高的道德素养,必须提高教育能力,增强自身人格魅力,只有把“言教”、“身教”与教学环境有机结合,才能创设出有利于促进德育效果的良好教学环境。
3.2 优化德育目标
德育目标不明确是实效性不强的根本原因。近年来,我国高校德育的总体目标只强调片面的价值性,并没有在真实情境中去运用和实践,忽视了对道德认识的情感体验。在制定和优化德育目标时,要根据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群体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按照循序渐进的层进式方法,制定德育内容和目标。德育目标应具备可实施性和时代性,强调德育与个人幸福感之间的关系,这样可以增强个体道德内省能力和价值选择的判断能力,不仅可以调动德育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有利于和学校、社会的协调合作。只有使青年一代具备良好的道德敏感性,才能在一个多种价值观的社会共同体中实现和谐共赢的中国梦。
3.3 完善德育体系
目前我国的文化现状,迫切要求我们建立健全与之相适应的道德教育体系。德育工作不仅涉及校园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更是社会和家庭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和学校因素成为影响德育实效性的主要因素。根据新时期高校德育实施过程中呈现出的复杂性、渐进性和反复性等特征,在实施方案上,坚持激励和舆论相结合、榜样与集体影响相结合和启发诱导与自我教育结合的方法,在实践中丰富理论,努力把德育发展到班级学科教学的小环境中,更要争取得到校内外共同关注和指导,提倡全社会共同为增强德育实效性贡献力量,努力健全纵横交错的德育教育新模式。
4. 总结
新时期下高校德育工作既需要横向的延伸,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协调完善的德育系统;也需要纵向的深入,不能只停留在理论教学的层面上,更应该注重德育实践活动,将德育实效性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加强大学生的德育教育是构建和谐校园和和谐社会的基础,当今社会各界和各大高校日益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参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德育工作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从而促进当今高校大学生素质的整体提高。
参考文献
[1] 檀传宝. 德育美学观.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3月
[2] 梁启超. 德育鉴.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
[3] 袁桂林. 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 5月
[4] 孙彩平. 道德教育的伦理谱系.人民出版社,2005年10月
作者简介:
王娅楠(1987-),女,汉族,山东淄博人,山东理工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