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印(2)

来源 :中学生读写·考试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tf_phoeni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了一次大连,喜欢那里的海,那里的天,还有空气中略成的味道。但给我印象最深的,却是海滨广场上那一条长长的、铺满脚印的路。
  那是一条特殊的路——紫铜色的金属地上印满了深深浅浅、大大小小的脚印。导游称之为“世纪之路”。据说,脚印的主人就是最普通不过的大连市民。脚印歪歪斜斜,足见设计者的良苦用心——路的起点,是一位百岁老人的足迹;路的尽头,是一个新生婴儿浅浅的印迹。
  人的脚被束缚于鞋子的禁锢之中,很少有如此光鲜的亮相方式。而我也是第一次这么直观地去比较、欣赏各人的脚印,这是一次难得的体验。所以,我观察得格外仔细。
  我猜,那一定是一个旧社会妇女的脚印。它小得可怕,扭曲的形态似乎正在控诉一个扭曲的社会。它委屈地蜷缩着,好像无力舒展自己的身躯与思维。三寸金莲,多么病态的审美观,它束缚的不仅仅是中国妇女的一双脚,更是一个群体的思维,甚至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我猜,旁边那个一定是一位农民的脚印。它瘦削却强劲有力地印刻在“世纪之路”上。它那不同于常人的大脚趾,暗示着他背上的重担;清晰可见的纹路,让人联想到他额上的皱纹。这只脚,中国人应当敬重。它撑起了一个民族,却常被他人遗忘在社会的角落,正如它现在湮没在形形色色的脚印中一样。
  我猜,那一定是一个十多岁孩子的脚印。它漫不经心地点缀在各个大脚印中,格外地惹人爱怜。它圆润光滑,显然,没有受过生活的磨砺;它娇小而脆弱,让人不禁担忧它是否能承受将来的重担。但它跳跃般的灵动神态,似乎又让人燃起希望——那是充满活力、充满智慧的一代。
  ……
  我观看着,惊异着。我看到的不是各式各样的脚,而是芸芸众生的脸,是一个民族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在大连的沙滩上走过,我留下一串浅浅的足迹,可是潮水袭来——哪怕只是微弱的细浪,它们便都不复存在。
  人一生,都会留下自己的脚印,或多或少,或深或浅。但它们若不是刻印在历史的金器上,我们又能铭记多少?然而,历史的路就是千千万万的民众用双脚这样一步一步走来的,也是这样一步一步走向开阔的。
  [简评]
  本文以大连“世纪之路”上不同的脚印来折射中国社会颇具代表性的众生相,材料选择新鲜独特;描述时着抓特征,由此引发的议论言简意赅,起到了点睛作用,也使全文具备了较为厚实的内蕴。
  (以上文题由江苏江仓惠设计)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