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11月15日,《听说》一书在亚马逊和当当网一上架,便受到无数家长追捧,大家赞其是“有温度的书”。
作者黎铭是一位普通的南京妈妈。她历时180天,走访了国内5所顶尖高中,以及哈佛、耶鲁、斯坦福、牛津等24所世界名校,最终记录而成此书。
99个故事,暖心的、悲伤的、阳光的、消极的……谁的青春都曾迷茫,关键是你自己,愿不愿意走出来?
从不适应走出来,几乎是死里逃生
2015年3月6日,41岁的黎铭背着简单的行李,登上了飞往美国洛杉矶的航班。
两年前,黎铭16岁的儿子去了美国波士顿一所高中留学。然而这一次,黎铭不是为了看望儿子。
几个月前,跟家长们在QQ上热聊时,黎铭听到一个消息,一名中国留学生因压力较大,得了严重的抑郁症,只能回国住进精神病院。有家长接话:“孩子出国后,我们的距离远了,很多话他都不愿说,都不知道他心里想什么,真怕他也出事。”群里气氛凝重起来,黎铭心中酸涩,突然生出冲动,想去探访那些留学生,亲眼看看他们过得好不好。
这个想法越来越强烈,因为黎铭发现儿子总是报喜不报忧,这几乎是所有中国留学生的“通病”,想想挺可怕的。通过一所教育机构的帮助,黎铭联系上了一些留学生。此前,黎铭还走访了南京外国语学校、杭州外国语学校、成都外国语学校等5所国内高中,这些即将出国的孩子,心里也充满焦虑、疑问。
带着种种疑问,黎铭出发了。她准备了一份问卷,列出了家长最关注的问题。在美国的大学校园里,遇到中国留学生,黎铭都会主动攀谈,并把他们的故事记录下来。
在弗吉尼亚大学,黎铭遇到了帅小伙王田。王田毕业于上海市世界外国语中学,在校曾是响当当的学霸。他带着“特权学者”的身份来到美国,在大学里有优先选课的权利。
初来时,王田十分不适应。学校地处夏洛茨维尔,这里不像都市,倒更像古朴村落。看着去了纽约的同学发的各种照片,王田很羡慕,“夏村”生活枯燥无味,孤独和寂寞也会被无数倍放大。
他记得第一天的情景,“新生营结束后,独自拖着箱子回宿舍……周围安静极了,只听到自己的呼吸声。那一瞬间,有被孤独击败的感觉……不少留学生外表看起来很坚强,其实很小的一件事都会把你击垮。”
从前在中国,课业繁重,老师督促,父母监督,王田抓紧所有时间学习。到了这里,再也没人逼他,脑子里紧绷多年的弦一下松了,他散漫起来,打游戏,聚会喝酒。因为没按时交作业,几门课相继挂科,高中的IB学分也没按期转,一连串滞后给他带来极大困扰。终于,他的“特权学者”身份也被取消了。
王田被彻底惊醒。看看身边同学,不是泡图书馆,就是研究编程技术,而自己只顾沉浸在孤独里,沉迷游戏,用酒精麻醉自己,逃避现实,生活学业一团糟。他慢慢把心沉了下来,给自己设定了几个短期目标,一步步改变糟糕现状。
王田天天往教授办公室跑,痛表决心,终于要回了“特权学者”的身份。他还申请调换专业,转到更有竞争力的工程学院,以此激励自己。他开始注重时间管理,把每件事情安排得妥妥当当。
王田说:“很多人都会不适应,会迷茫,有些走出来了,有些没走出来。说句实在话,那个过程说是死里逃生也不为过。不过,只要心里有想做的事,就一定能走出来。”看着他灿烂的笑容,黎铭很欣慰。
挣到的不仅是学费,还有经历
随后几天,黎铭来到波士顿大学。探访时,恰好是午饭时间。没有饭卡,她无法就餐,犹豫着向一位中国留学生求助。
那男生看了她一眼,没回答,却跑到一边,找到食堂工作人员,嘀咕了一阵。不一会,男生跑回来,冲黎铭一笑,“搞定啦。”
黎铭好奇,“你跟食堂的人怎么这么熟?”“我刚来时就在食堂打工,负责炒亚洲菜啊。”
黎铭来了兴趣,和他聊起来。男生叫吴奕格,正读大三。当年,因为高考失利,他去了美国一所乡村大学读书。在那,他受到了种族歧视,常被捉弄。同学们会用马克笔把他宿舍的猫眼堵上,或套住门把手,把他锁在宿舍里,还经常语言攻击他。
吴奕格没有任人欺凌,勇敢地向学校汇报,最终恶作剧的学生被开除。“要勇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利用学校保护好自己。”这是他给所有留学生的建议。
当时身边没有朋友,吴奕格十分孤单。一次打篮球,他撕裂了韧带,脚肿得老高。他默默咬紧牙关,独自开车到了医院,躺了两个小时等待检查和治疗。赶回学校时,他从一楼爬到三楼,摔了很多次,才回到宿舍。
黎铭叹口气,“这些事,你父母知道吗?”吴奕格摇了摇头,“这些事我从不说。我们相隔这么远,他们也只能干着急。”
黎铭沉默了,的确,他们隔得太远,以至于这些孩子都忘了,父母是最坚实的依靠,父母即便做不了什么,也能宽慰心灵。吴奕格继续说:“后来,我努力读书,成功转到了波士顿大学。”
更好的大学意味着更高昂的学费,吴奕格不得不出去赚钱。同学趁春假出去旅行,他却在房产中介公司打工。靠着这份工,他赚够了学费,还邀父母来美国玩了一回。他微笑着说:“我挣到的不仅是学费,还有经历。”
然而,同样高考失利,来到美国乡村大学读书的李响没那么幸运。两个月前,他因多门学科挂科,已被退学。黎铭想去看看他。在李响之前所待的教室,黎铭只看见一张空荡荡的座位,就像李响从未来过这里一样,不留一丝痕迹。
带着沉重的心情,黎铭又去了耶鲁大学。4月16日,暂时完成了第一阶段探访,她回到了南京。
在家乡,感受到在国外一样的孤独
2015年5月22日,黎铭启程前往英国,开始了又一段旅程。黎铭选择了家长们最熟悉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作为目的地。
出国之前,黎铭联系到了无锡男生王阳,他在帝国理工学院机修工专业就读。王阳不仅接受采访,还热心地帮忙规划流程,“采访要有多样性,我再安排几个不同对象。” 在帝国理工学院大厅,黎铭等了不到3分钟,一个笑眯眯的男生就跑过来,随手从摄影师手中接过三脚架,扛在肩上,一边带路,一边介绍即将面对的采访对象。
采访前,王阳准备了相关材料,让黎铭提前熟悉采访对象。采访中,王阳还帮忙布置、打灯。他的细致周到让黎铭十分感动。
这一天的最后,王阳坐到了黎铭对面,开始讲述他的经历。第一句话就把黎铭惊呆了,“因为抑郁症,我休学了一年。”这个温暖妥帖的男生,怎会和抑郁症扯上关系?
原来,帝国理工的工程,与牛津的文科、剑桥的理科一同,在英国教育界堪称“三足鼎立”。盛名之下,学习压力也相当大,加上王阳还不能适应新环境,日积月累,焦虑和烦闷渐渐扩大。他变得不爱说话,也不爱和人交流,习惯关在房间里,整夜整夜睡不着。他也看了医生开了药,但吃完药后,他又整夜整夜昏睡。药物并不能根治他的状况。王阳鼓足勇气,把情况告诉了父母。
父母十分理解他,支持他休学一年,回国治疗。然而回国后,异样的目光却纷纷射向王阳。昔日他是人人羡慕的“学霸”,现在成了许多家长口中的反面教材。许多熟人都避着他,一些家长甚至嘱咐孩子不能和他交往。
王阳身边只剩下两个朋友。在熟悉的国内,王阳感受到了同在国外时一样的孤独。
王阳喜欢汽修,在上海的奥迪公司找了份实习工作。从顶尖学府的学生变身修车工,王阳找回了失落已久的快乐。家里也帮他找了医生,慢慢地,情况开始好转。一年后,王阳回到学校,开始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
王阳十分坦然,“我把经历说出来,希望让大家了解抑郁症,它不是一件可怕的事,关键是你愿不愿意被打倒。”
8月1日,黎铭结束了所有探访回国,记录了厚厚三大本资料。平时,翻看着这些资料,她总是久久不能平静。最终,她决定把故事集结成书,让天下父母都能看一看。
2015年11月15日,《听说》由现代教育出版社出版,好评如潮,尤其在北京和南京两地的家长群中流传很广。书里没有对顶尖名校的追捧,它关注的,正是当今家长们最关注的问题。从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到社交、工作,它用真实的事例、朴实的文字,给家长们提供了宝贵经验。
“希望这些故事让我们更了解国外教育,也能给我们自己的教育一些启示。”黎铭说,她期待每一个孩子都能选择更适合他们的未来。
(文中当事人除李响外均为真名。作者声明:未经作者同意,本文禁止转载,上网。)
(编辑 赵莹)
作者黎铭是一位普通的南京妈妈。她历时180天,走访了国内5所顶尖高中,以及哈佛、耶鲁、斯坦福、牛津等24所世界名校,最终记录而成此书。
99个故事,暖心的、悲伤的、阳光的、消极的……谁的青春都曾迷茫,关键是你自己,愿不愿意走出来?
从不适应走出来,几乎是死里逃生
2015年3月6日,41岁的黎铭背着简单的行李,登上了飞往美国洛杉矶的航班。
两年前,黎铭16岁的儿子去了美国波士顿一所高中留学。然而这一次,黎铭不是为了看望儿子。
几个月前,跟家长们在QQ上热聊时,黎铭听到一个消息,一名中国留学生因压力较大,得了严重的抑郁症,只能回国住进精神病院。有家长接话:“孩子出国后,我们的距离远了,很多话他都不愿说,都不知道他心里想什么,真怕他也出事。”群里气氛凝重起来,黎铭心中酸涩,突然生出冲动,想去探访那些留学生,亲眼看看他们过得好不好。
这个想法越来越强烈,因为黎铭发现儿子总是报喜不报忧,这几乎是所有中国留学生的“通病”,想想挺可怕的。通过一所教育机构的帮助,黎铭联系上了一些留学生。此前,黎铭还走访了南京外国语学校、杭州外国语学校、成都外国语学校等5所国内高中,这些即将出国的孩子,心里也充满焦虑、疑问。
带着种种疑问,黎铭出发了。她准备了一份问卷,列出了家长最关注的问题。在美国的大学校园里,遇到中国留学生,黎铭都会主动攀谈,并把他们的故事记录下来。
在弗吉尼亚大学,黎铭遇到了帅小伙王田。王田毕业于上海市世界外国语中学,在校曾是响当当的学霸。他带着“特权学者”的身份来到美国,在大学里有优先选课的权利。
初来时,王田十分不适应。学校地处夏洛茨维尔,这里不像都市,倒更像古朴村落。看着去了纽约的同学发的各种照片,王田很羡慕,“夏村”生活枯燥无味,孤独和寂寞也会被无数倍放大。
他记得第一天的情景,“新生营结束后,独自拖着箱子回宿舍……周围安静极了,只听到自己的呼吸声。那一瞬间,有被孤独击败的感觉……不少留学生外表看起来很坚强,其实很小的一件事都会把你击垮。”
从前在中国,课业繁重,老师督促,父母监督,王田抓紧所有时间学习。到了这里,再也没人逼他,脑子里紧绷多年的弦一下松了,他散漫起来,打游戏,聚会喝酒。因为没按时交作业,几门课相继挂科,高中的IB学分也没按期转,一连串滞后给他带来极大困扰。终于,他的“特权学者”身份也被取消了。
王田被彻底惊醒。看看身边同学,不是泡图书馆,就是研究编程技术,而自己只顾沉浸在孤独里,沉迷游戏,用酒精麻醉自己,逃避现实,生活学业一团糟。他慢慢把心沉了下来,给自己设定了几个短期目标,一步步改变糟糕现状。
王田天天往教授办公室跑,痛表决心,终于要回了“特权学者”的身份。他还申请调换专业,转到更有竞争力的工程学院,以此激励自己。他开始注重时间管理,把每件事情安排得妥妥当当。
王田说:“很多人都会不适应,会迷茫,有些走出来了,有些没走出来。说句实在话,那个过程说是死里逃生也不为过。不过,只要心里有想做的事,就一定能走出来。”看着他灿烂的笑容,黎铭很欣慰。
挣到的不仅是学费,还有经历
随后几天,黎铭来到波士顿大学。探访时,恰好是午饭时间。没有饭卡,她无法就餐,犹豫着向一位中国留学生求助。
那男生看了她一眼,没回答,却跑到一边,找到食堂工作人员,嘀咕了一阵。不一会,男生跑回来,冲黎铭一笑,“搞定啦。”
黎铭好奇,“你跟食堂的人怎么这么熟?”“我刚来时就在食堂打工,负责炒亚洲菜啊。”
黎铭来了兴趣,和他聊起来。男生叫吴奕格,正读大三。当年,因为高考失利,他去了美国一所乡村大学读书。在那,他受到了种族歧视,常被捉弄。同学们会用马克笔把他宿舍的猫眼堵上,或套住门把手,把他锁在宿舍里,还经常语言攻击他。
吴奕格没有任人欺凌,勇敢地向学校汇报,最终恶作剧的学生被开除。“要勇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利用学校保护好自己。”这是他给所有留学生的建议。
当时身边没有朋友,吴奕格十分孤单。一次打篮球,他撕裂了韧带,脚肿得老高。他默默咬紧牙关,独自开车到了医院,躺了两个小时等待检查和治疗。赶回学校时,他从一楼爬到三楼,摔了很多次,才回到宿舍。
黎铭叹口气,“这些事,你父母知道吗?”吴奕格摇了摇头,“这些事我从不说。我们相隔这么远,他们也只能干着急。”
黎铭沉默了,的确,他们隔得太远,以至于这些孩子都忘了,父母是最坚实的依靠,父母即便做不了什么,也能宽慰心灵。吴奕格继续说:“后来,我努力读书,成功转到了波士顿大学。”
更好的大学意味着更高昂的学费,吴奕格不得不出去赚钱。同学趁春假出去旅行,他却在房产中介公司打工。靠着这份工,他赚够了学费,还邀父母来美国玩了一回。他微笑着说:“我挣到的不仅是学费,还有经历。”
然而,同样高考失利,来到美国乡村大学读书的李响没那么幸运。两个月前,他因多门学科挂科,已被退学。黎铭想去看看他。在李响之前所待的教室,黎铭只看见一张空荡荡的座位,就像李响从未来过这里一样,不留一丝痕迹。
带着沉重的心情,黎铭又去了耶鲁大学。4月16日,暂时完成了第一阶段探访,她回到了南京。
在家乡,感受到在国外一样的孤独
2015年5月22日,黎铭启程前往英国,开始了又一段旅程。黎铭选择了家长们最熟悉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作为目的地。
出国之前,黎铭联系到了无锡男生王阳,他在帝国理工学院机修工专业就读。王阳不仅接受采访,还热心地帮忙规划流程,“采访要有多样性,我再安排几个不同对象。” 在帝国理工学院大厅,黎铭等了不到3分钟,一个笑眯眯的男生就跑过来,随手从摄影师手中接过三脚架,扛在肩上,一边带路,一边介绍即将面对的采访对象。
采访前,王阳准备了相关材料,让黎铭提前熟悉采访对象。采访中,王阳还帮忙布置、打灯。他的细致周到让黎铭十分感动。
这一天的最后,王阳坐到了黎铭对面,开始讲述他的经历。第一句话就把黎铭惊呆了,“因为抑郁症,我休学了一年。”这个温暖妥帖的男生,怎会和抑郁症扯上关系?
原来,帝国理工的工程,与牛津的文科、剑桥的理科一同,在英国教育界堪称“三足鼎立”。盛名之下,学习压力也相当大,加上王阳还不能适应新环境,日积月累,焦虑和烦闷渐渐扩大。他变得不爱说话,也不爱和人交流,习惯关在房间里,整夜整夜睡不着。他也看了医生开了药,但吃完药后,他又整夜整夜昏睡。药物并不能根治他的状况。王阳鼓足勇气,把情况告诉了父母。
父母十分理解他,支持他休学一年,回国治疗。然而回国后,异样的目光却纷纷射向王阳。昔日他是人人羡慕的“学霸”,现在成了许多家长口中的反面教材。许多熟人都避着他,一些家长甚至嘱咐孩子不能和他交往。
王阳身边只剩下两个朋友。在熟悉的国内,王阳感受到了同在国外时一样的孤独。
王阳喜欢汽修,在上海的奥迪公司找了份实习工作。从顶尖学府的学生变身修车工,王阳找回了失落已久的快乐。家里也帮他找了医生,慢慢地,情况开始好转。一年后,王阳回到学校,开始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
王阳十分坦然,“我把经历说出来,希望让大家了解抑郁症,它不是一件可怕的事,关键是你愿不愿意被打倒。”
8月1日,黎铭结束了所有探访回国,记录了厚厚三大本资料。平时,翻看着这些资料,她总是久久不能平静。最终,她决定把故事集结成书,让天下父母都能看一看。
2015年11月15日,《听说》由现代教育出版社出版,好评如潮,尤其在北京和南京两地的家长群中流传很广。书里没有对顶尖名校的追捧,它关注的,正是当今家长们最关注的问题。从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到社交、工作,它用真实的事例、朴实的文字,给家长们提供了宝贵经验。
“希望这些故事让我们更了解国外教育,也能给我们自己的教育一些启示。”黎铭说,她期待每一个孩子都能选择更适合他们的未来。
(文中当事人除李响外均为真名。作者声明:未经作者同意,本文禁止转载,上网。)
(编辑 赵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