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师生冲突的形式很多,我们要学会调控,利用和化解教学冲突。
一、课堂教学冲突的类型
语文教学中的教学冲突和师生冲突的主体都是教师和学生,但在性质上是不同的,师生冲突大多属于情感冲突,教学冲突一般都是思维冲突和理解差异的冲突。
1.按冲突内容分类
(1)知识冲突。知识冲突指在教学互动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由于知识的分歧而引发的冲突。语文学科知识体系涉及文学、美学、哲学、文字学等诸多范畴。近年来的诸多语文教材均选取涉及多学科领域的各种体裁的文章,内容更是涵盖古今、广及宇宙。现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学生可以通过各种媒介获取各种知识。教师单方面传播给学生的知识量在学生可接受的知识信息总量中所占比重逐渐下降,而且由于兴趣、时间、适应能力等多方面的原因,教师在储备新知识方面,往往不是先学于学生,而是同学甚至后学于学生。这类冲突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对某一具体知识点的分歧而引发的冲突;由教师知识储备数量多少而引发的冲突;由文化背景知识差异而引发的冲突。
(2)价值观冲突。学生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维方式,有自己的价值观。所以在教学互动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在价值观念上发生的冲突就是价值观冲突。记得曾聆听一位老师执教苏教版四年级的《“蚁国英雄”》,当大家都在为外层蚂蚁被大火烧焦依旧坚守岗位保护里层蚂蚁的精神所感动,赞美之辞源源不断时,一个学生说:“我会选择做最里层的,因为我还没有活够。”声音一出,议论声骤起。四年级的学生年龄还小,“我还没有活够”说出了他的心声。学生们有自己内心独特的想法,也许还会有学生想做中间层蚂蚁。但在老师觉得学生的选择过于利己,太自私,与课文所要表达的主旨大相径庭,这是万万不能容忍的,于是轻易地否定这个学生的想法。
2.按冲突过程分类
(1)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之间的冲突。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我探究的精神,教师需要采用先进、有效的教学方式。但是必须明确,任何时候,学生都不是被动接受教师指导和帮助的机器人,而是有着明确的自我意识和鲜明的自我人格的能动的主体,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课堂教学若由老师一人主宰,师生之间缺乏平等的交流,遏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求知的欲望,必将导致教学冲突的产生。
(2)教学进度和接受程度之间的冲突。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讲得很好可学生无法接受,或者教师教学进度和学生接受程度不一致,这样的教学都是失败的。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只有和学生的需要及特点耦合了,才能被学生接受和内化,否则就会发生矛盾和冲突。
(3)教师的评价和学生的期望之间的冲突。学生期望多元评价体系,使自身的各方面潜能得以发挥。但是,当前多数学校教育还是以知识论英雄,成绩依然是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教师过于单一的评价方式和学生希望被认可之间必然会产生冲突。
3.按冲突是否具有预设性进行分类
根据课堂教学冲突是否具有预设性,存在以下两种冲突:一是教师为教学需要设计的教学冲突,有很强的目的性,是一种教学手段和教学策略。精心设计的冲突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教学环节的一部分,其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所教知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二是学生与教师之间由于认识的不同及各方面的差异而产生的分歧和矛盾。这类冲突偶发性极强,不是设计的,不具有目的性。
二、应对课堂教学冲突的策略
1.教师要正确认识、接纳冲突
教学并非线性的连续过程,而是内含各种矛盾、冲突的,是复杂的非连续过程。所以要想顺利化解课堂教学冲突,教师必须从改变自己的观念和内心出发,以正确的态度认识并接纳冲突,加强自我学习和自我更新,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共生互学、共同成长。
2.教师要有教学智慧
如果课堂教学中出现很多事先没有预料到的细节,教师能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巧妙地去应对,那么,教师具有的这种能力就是教学智慧。面对课堂教学冲突,教师要利用教学智慧使教学冲突转化成教学和谐。同时在教学冲突中历练自身的教学智慧。教师必备的教学智慧体现在两个方面:善于即时捕获信息并作出决策的智慧,使混乱的课堂,从无序转变成有序的、可控的课堂;巧妙点拨、合理引导的智慧,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引者和有效点拨者。
许玲,教师,现居江苏连云港。
一、课堂教学冲突的类型
语文教学中的教学冲突和师生冲突的主体都是教师和学生,但在性质上是不同的,师生冲突大多属于情感冲突,教学冲突一般都是思维冲突和理解差异的冲突。
1.按冲突内容分类
(1)知识冲突。知识冲突指在教学互动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由于知识的分歧而引发的冲突。语文学科知识体系涉及文学、美学、哲学、文字学等诸多范畴。近年来的诸多语文教材均选取涉及多学科领域的各种体裁的文章,内容更是涵盖古今、广及宇宙。现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学生可以通过各种媒介获取各种知识。教师单方面传播给学生的知识量在学生可接受的知识信息总量中所占比重逐渐下降,而且由于兴趣、时间、适应能力等多方面的原因,教师在储备新知识方面,往往不是先学于学生,而是同学甚至后学于学生。这类冲突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对某一具体知识点的分歧而引发的冲突;由教师知识储备数量多少而引发的冲突;由文化背景知识差异而引发的冲突。
(2)价值观冲突。学生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维方式,有自己的价值观。所以在教学互动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在价值观念上发生的冲突就是价值观冲突。记得曾聆听一位老师执教苏教版四年级的《“蚁国英雄”》,当大家都在为外层蚂蚁被大火烧焦依旧坚守岗位保护里层蚂蚁的精神所感动,赞美之辞源源不断时,一个学生说:“我会选择做最里层的,因为我还没有活够。”声音一出,议论声骤起。四年级的学生年龄还小,“我还没有活够”说出了他的心声。学生们有自己内心独特的想法,也许还会有学生想做中间层蚂蚁。但在老师觉得学生的选择过于利己,太自私,与课文所要表达的主旨大相径庭,这是万万不能容忍的,于是轻易地否定这个学生的想法。
2.按冲突过程分类
(1)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之间的冲突。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我探究的精神,教师需要采用先进、有效的教学方式。但是必须明确,任何时候,学生都不是被动接受教师指导和帮助的机器人,而是有着明确的自我意识和鲜明的自我人格的能动的主体,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课堂教学若由老师一人主宰,师生之间缺乏平等的交流,遏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求知的欲望,必将导致教学冲突的产生。
(2)教学进度和接受程度之间的冲突。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讲得很好可学生无法接受,或者教师教学进度和学生接受程度不一致,这样的教学都是失败的。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只有和学生的需要及特点耦合了,才能被学生接受和内化,否则就会发生矛盾和冲突。
(3)教师的评价和学生的期望之间的冲突。学生期望多元评价体系,使自身的各方面潜能得以发挥。但是,当前多数学校教育还是以知识论英雄,成绩依然是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教师过于单一的评价方式和学生希望被认可之间必然会产生冲突。
3.按冲突是否具有预设性进行分类
根据课堂教学冲突是否具有预设性,存在以下两种冲突:一是教师为教学需要设计的教学冲突,有很强的目的性,是一种教学手段和教学策略。精心设计的冲突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教学环节的一部分,其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所教知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二是学生与教师之间由于认识的不同及各方面的差异而产生的分歧和矛盾。这类冲突偶发性极强,不是设计的,不具有目的性。
二、应对课堂教学冲突的策略
1.教师要正确认识、接纳冲突
教学并非线性的连续过程,而是内含各种矛盾、冲突的,是复杂的非连续过程。所以要想顺利化解课堂教学冲突,教师必须从改变自己的观念和内心出发,以正确的态度认识并接纳冲突,加强自我学习和自我更新,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共生互学、共同成长。
2.教师要有教学智慧
如果课堂教学中出现很多事先没有预料到的细节,教师能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巧妙地去应对,那么,教师具有的这种能力就是教学智慧。面对课堂教学冲突,教师要利用教学智慧使教学冲突转化成教学和谐。同时在教学冲突中历练自身的教学智慧。教师必备的教学智慧体现在两个方面:善于即时捕获信息并作出决策的智慧,使混乱的课堂,从无序转变成有序的、可控的课堂;巧妙点拨、合理引导的智慧,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引者和有效点拨者。
许玲,教师,现居江苏连云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