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体验在音乐审美中的作用

来源 :教育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4995866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更是以全面育人为目的的教育。音乐体验是音乐审美的一种方式和手段,目的是使学生在音乐的审美过程中,通过自身的主动参与,并在音乐的激励中以不同的方式表现音乐,创造性的把音乐与自己的智慧结合起来,体验、体会由此升华而出的情感,在情与情的碰撞和交流中感悟音乐,鞭策人生,从而产生理性的美的享受——实际是人对其“个性化”人格魅力发现后的一种成就感的体现。
  体验的方式很多,这除了决定于音乐内容的丰富性、复杂性以外,还表现在体验形式,这表现在音乐家所要通过音乐表现的人类对自然探索的态度和精神上。在这里音乐是音乐家表现自然的工具,也是书写其哲学诊断的表现手段。音乐在这里具有双重性质。因为除了上述所说,在音乐的表现过程中间体现的确是音乐其身的发展规律和逻辑。即“工具的性质”,所以就目的而言,音乐是哲学的音乐,是人类认识世界,表现世界和创造世界的手段之一。但就过程和欣赏者而言,音乐是按照自身发展规律来建构人们外部精神世界的。因此,音乐素质应当重视整个音乐的过程,即音乐自身的发展逻辑,和人类的一般认识规律。在这里,音乐体验是我们认识音乐的重要手段。
  音乐自身的非语义性、模糊性、时间性、不可完全在现性等以及理解人群的非定性心理等,导致音乐难以用其他语言准确表达其内涵进而表现出的音乐的魅力就在于其不同人群相对于音乐的不同目的索取性上吧!因为我们现实了对音乐的“索取”,并和身身的需要相对应,或碰撞或获得某种心理暗示……这里当然包括作曲家本人的意图和行为。音乐在这里成了创造者的乐园,你我也成为音乐的直接感悟和体验者。以上是音乐在心理上的直接体验所表现出的形式之一。
  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音乐知识的产生来源于三方面:教科书、教师、师生互动。现代教育要求我们把音乐的材料(即知识)融入到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这应当是在音乐的欣赏和表现中自然透露给学生的。其实这可以看作是知识的“归位”,即相对于我们“知识点”在哪里,你就在哪里用巧妙的手段把知识化做学生的内在需求,进而转化做学生的直接感受。在体验中完成知识的感性化理解和表现。这为进一步学习和体验音乐做了知识上的准备。在这里,音乐知识的“多样化”、音乐常识的“多元化”以及音乐于边缘学科的“互渗性”,为学生进一步体验音乐提供了可观的物质条件。但是,“音乐是情感的艺术”,不是“干瘪”的文字、符号,作为欣赏者,即体验者,音乐是你“心灵的体操”,在对音乐的感悟中,在音乐的潜移默化的教化中,实现你崇高情趣和价值观的培养,从而实现完美人格的塑造。使我们在音乐的世界里认识自己,完美和反思我们的自身,这是音乐体验价值的又一种体现。是对“个性化”和音乐“大众化”的规律的审视和尊重。
  我们的活动大都是在情境中展开的,音乐体验也不例外。音乐是在时间里展开的,是运动的和谐的声音片断,我们的各种外在的体验形式,无非都是试图找到与音乐的某种和谐以达到一种多种“物质”或“意识”在此刻的某种特性“整合“,使们的意识充满一种内在张力和充实感。这种体验是客观存在的,是在不同的情境里展开的,具有”是时性“。音乐进行中的“是时感受”是音乐教学中核心内容,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不能脱离这种“客观性”和“是时性”,我们所要研究的是如何正视这种客观性和利用好这种“是时性”,并引导学生建立起高尚的欣赏目标,完善审美过程。
  音乐体验也存在着“代沟”现象,不同的年龄阶段也存在着不同的审美取向,我们可以相同的身份去评价学生的审美体验吗?不知道。但是我们不能忽略学生心理阶段和我们的守旧思想定式的客观存在。所以,音乐体验中,教师从音乐中得到的是我们守旧思想和认识定式前提下的经验,与学生不受此定式控制,而产生的鲜活的思想之间有着差异和矛盾。这种差异和矛盾。这种差异和矛盾,不同程度上洗刷着我们陈旧的思维定式。从长远的观点,这也是我们音乐发展的原动力之一,所以我们应当给学生的观点以相当的尊重才对,并且,给他们以音乐体验张扬的空间和“必要手段”。
  
其他文献
小学生作为成长中的个体,能力发展的基本趋势总是由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从“自我中心”到“逐步社会化”,从低级水平的“协调发展”到高级水平的“协调发展”。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所表现出来的好奇心和想象力,那种独立操作的能力,那种获得和运用新知识、新本领时呈现的智慧能动性,能够独立感受事物、独立分析问题、独立解决问题所表现出来的创造欲望,这正是学生创造性能力的萌芽和基础。而数学本身就是思维的体操,是一
期刊
【摘要】语文课堂教学语言关系到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的实现,关系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对学生语言表达的规范性、准确性甚至是思维能力都有影响,语言技能的训练就显得格外重要。  【关键词】教学语言;语文教师;课堂教学  针对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语言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主要从实践中分析那些优秀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特点,从中发现可借鉴的优点。为了便于研究,我们从教学语言的几个主要环节进行分析,即导入语、讲授语、
期刊
在高考考纲的能力要求中明确要求学生,能正确理解和分析图解、图、表格等表达的有关生物学方面的内容和意义,并能运用这些不同形式正确地描述或表达生物学基本事实和实验结果。在近年的高考中,识图(图表、曲线)、绘图(或表、曲线等)的试题往往占有一定的比重,且有增无减。它们在近年高考命题中的发展趋势是,试题中的图、表、曲线在表现形式上远离课本中(的插图或为其翻版)的知识,而又不脱离课本中的知识。生物图表和图解
期刊
【摘要】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未来社会的全部希望,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你们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将来是属于你们的,也是属于我们的,但是最终是属于你们的。然而,当代的青少年教育问题却让很多教育工作者和家长都感到非常棘手,尤其是在学校中的青少年教育工作者,每逢遇到青少年的教育问题,大家都一愁难展,甚而让广大教育工作者们有些望而却步。那么,青少年的教育为什么出现这种僵局呢?大概归
期刊
【摘要】《红楼梦》中的人物,给其留下深刻印象的好像无外乎是宝玉、黛玉、宝钗、熙凤……等等。可更多的人忽略了一个在那个封建大家庭里小心活着,细心为他人的女子——平儿。她忠诚、 机敏 、善良 、谨慎、 完美。她是封建社会塑造的完美人物。  【关键词】忠诚;机敏;善良;谨慎;完美   《红楼梦》的作者打破了传统的写人手法,不再是好人都好,坏人都坏。作者如实描写,从不讳饰,因而每个人物形象都是活生生的,有
期刊
合作学习是针对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活动形式而言的,相对的是“个体学习”。它是指在小组或团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它是有明确分工的相互性学习。开展合作学习,能积极地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使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地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让学生在宽松、和谐、合作、民主的课堂氛
期刊
我从教育战线上的一名新兵成为一名有着五年班主任工作经验的优秀教师,这几年来,凭着自己的学习、实践,自己对班主任工作越做越起劲儿,恨不得把所有的学生都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为此目标,我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怎样把班主任工作做好,我认为应归纳为以下几点:  1 抓好班风、班纪  班风引领着班级未来发展的方向,对于班级建设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良好的班风、班纪能够
期刊
【摘要】近年来,中学生校园暴力现象愈演愈烈,也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着重探讨了中学校园暴力的界定及其形成因素,为实施有效干预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校园暴力;暴力现象;形成因素  1 中学校园暴力概念  1996年在日内瓦召开的第49届世界卫生大会正式宣布暴力为危害健康的重要原因,并从医学的角度将暴力定义为:“暴力(violence)是指蓄意地运用躯体的力量或权利,对自身、他人、群体或社
期刊
【摘要】小学生的健康成长的技能导向,既是教育的融洽,也是教育的创新,正如教育家斯宾塞说的:“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就是真理。”指责中长大的孩子,学会埋怨;敌意中长大的孩子,学会争斗;嘲讽中长大的孩子,学会畏缩;鼓励中长大的孩子,学会自信;赞美中长大的孩子,学会感恩,友善中长大的孩子,学会关怀。  【关键词】导向;爱心;融洽;创新  1 爱心与关注的技能导向  关注小学生的健康是关注他们的学
期刊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或者城镇生活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上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或者城镇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