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变迁和消费升级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gerwes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促进消费升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探析产业结构升级和消费升级之间的互动机制。利用1999-201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联立方程模型实证检验了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通过消费总量和消费结构两个方面衡量的消费升级都能显著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结构升级也能反过来促进消费总量和消费结构升级;两者之间能够形成有效互动,但从作用强度上来看,消费升级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效果更大,而产业结构升级对消费结构升级的作用相对有限。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关键在于坚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力量配置资源,避免资源错配造成结构上的过剩和短缺。
  关键词: 产业结构;消费升级;互动机制;高质量发展
  中图分类号: F063.2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3963/j.issn.1671-6477.2019.03.0017
  消费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随着近年来经济增速放缓,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收入差距扩大、“产能过剩”和“供给缺口”等深层次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严重影响经济发展的质量。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投资和进出口也不同程度地显现出了乏力态势,增强消费在国民经济中的带动作用对于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意義。
  一、 问题的提出
  2018年,我国人均GDP达到6.46万元人民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 228元,较上年实际增长了6.5%,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中等收入群体也在不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带来消费规模的持续扩大,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旅游和影视等服务业、奢侈品行业和家用电器和通讯器材行业需求快速上升。但国内有效供给不足导致大量消费外流,没有形成供给和需求的有效转化,导致需求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大打折扣。从产业的角度来看,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是消费升级的基本保障,供给侧的产业结构升级直接影响市场供给结构,为消费升级提供基础性的保障。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归宿,不同产业只有敏锐地适应和捕捉市场需求的变化,才能获得持续的动力,即消费者需求和支出也在引导社会资源的流动,对于产业结构调整也会产生影响。产业结构升级和消费升级反映了市场供求的两个方面,那么消费升级能否有效带动产业结构升级以及产业结构升级是否能有效满足社会产品需求,进而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回答这两个问题对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消费结构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增强消费对经济的带动作用提供政策上的依据。
  消费升级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消费总量扩张,二是消费结构升级。消费总量扩张是消费的总规模不断增长,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国民经济发展由传统的投资驱动型主导转向需求拉动型主导。消费结构升级是指遵循马斯洛需求演化路径,不断从生存性消费支出向发展与享受型消费的演化,居民对消费品需求不断从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向发展、享受和自我实现等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转变,同时也更加关注消费品质,更加注重产品的安全性、环保型和智能化等多种特点。
  从现有研究成果来看,学术界对于消费升级的研究比较丰富。例如,刘子兰、姚健[1]认为消费升级通常表现为消费水平的提升,消费结构优化,消费质量改善,消费需求逐步由低级向高级变革的过程。依绍华[2]分析了美日韩等国消费升级的路径和特点,通过对比我国消费品结构和消费内容的增长变化指出我国消费总体处于升级阶段。Addessi和William[3]从人口年龄结构的角度评估了其对家庭总体消费支出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口的动态变化对模型拟合的贡献高度相关,仅略低于收入效应的贡献。唐琦、夏庆杰和李实[4]使用CHIP城市随机入户调查数据发现,1995-2013年中国城镇家庭消费结构出现了极大的转变,消费总量没有显著增加但消费结构变化明显,食品和家庭用品消费所占份额不断下降。Huang[5]分析了不同类型城镇化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口城市化对农村居民发展型消费支出产生负面影响,工业城市化对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产生负面影响,同时对农村居民的服装和交通通信消费产生积极影响,而土地城市化对医疗保健产生负面影响。章平和刘启超[6]通过研究居民收入、消费结构和恩格尔系数的关系指出,随着消费结构的改变,用传统恩格尔系数已经不能准确反应居民生活水平。消费升级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邹红、彭争呈和栾炳江[7]认为,发展新消费,推动居民消费升级,实现居民消费领域平衡、充分发展,是解决新时代居民美好生活消费需要不断提高与有效供给不足矛盾的主要途径。宋毅[8]以广东省为例研究消费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指出消费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樊轶侠[9]指出推动消费升级有利于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也为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动力。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9年 第3期第3期
  王云航等: 产业结构变迁和消费升级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在注意到我国新一轮消费结构变化以及其在经济增长中发挥的作用后,不少学者也开始关注消费升级的影响因素。孙早、许薛璐[10]认为提升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是推动消费增长和消费结构改善的关键因素。在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吸收能力不变的情况下,改善不同部门的劳动力配置对于总消费增长率的影响并不显著。金晓彤和黄蕊[11]通过理论机制分析也指出技术进步能有效促进消费需求。关于消费升级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目前研究大多集中在消费升级对产业结构的带动作用上。吴瑾[12]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了2000-2015年中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指出,居民消费结构优化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的诱导作用,而第三产业的大力发展即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有利于实现我国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杨天宇和陈明玉[13]也指出消费升级可以通过恩格尔效应和鲍莫尔效应带动产业升级,有利于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   综合来看,以往学者对于我国消费结构以及消费结构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并且也有部分学者关注了消费升级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但关于产业结构与消费升级的互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拓展,并且很少有学者关注两者的互动关系。从理论上来看,产业结构和消费升级作为供求的两端,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着相互的作用关系,以往学者从单向因果关系进行研究可能存在实证结果上的误偏。故本文将在分析消费升级与产业结构变迁互动机制的基础上,采用联立方程模型研究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尝试对现有研究进行有益补充。
  二、 产业结构与消费升级的互动机制分析
  产业结构与消费结构分别代表社会经济活动中生产和消费环节内部的构成和联系。产业结构代表着市场的供给结构,决定了再生产的比例关系、生产要素使用效率、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地位和竞争力;而消费结构则决定需求结构,是生产的落脚点以及社会再生产的重要推动力。现代经济学的普遍观点供给和需求是市场中的两股力量,两者相互影响共同决定市场均衡,对于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两者也存在相互的作用机制。
  (一) 消费升级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机理
  市场经济的特点是以需定产。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对于消费品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从企业角度来看,消费需求作为一种信号机制对引导企业进行生产具有强烈的导向作用,企业只有充分地把握消费者的需求偏好,不断地从产品的创意、设计和用户体验等多个环节进行不断深入的改进和创新,甚至完全贴合消费者需求设计新产品,才能完成从投入、产出、销售到再生产的流程。在这个过程中,供需矛盾得以解决,消费需求得到满足,企业获得了维持运转的资金和利润。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促使企业做出改变,消费需求层次越高,对企业不断进行创新的要求也越高。企业不断进行工艺改进、技术创新,不断从产品的安全性、环保性、智能化、个性化等多个方面全面提升产品品质,当市场上企业都在进行同样活动时,能够及时捕捉消费者需求信息,能够在工艺和技术水平上领先同行业的企业才能适应市场,而没有及时做出改变,仍然沿用旧工艺技术的企业将逐渐被淘汰。整个过程持续不断进行,在消费需求的引导下,产业结构将会不断改善。
  从产业角度来看,伴随人们消费理念的不断改变,传统供给可能难以满足消费需求,需要市场供给新的产品,这一过程可能催生新的产业。消费者的消费结构正逐渐从基本的生活必需品消费向服务型消费转变。对于消费品的需求逐渐从量向质转变,更加追求个性化消费、品质消费和价值消费,消费观念也逐渐向休闲、绿色、环保转变,更加追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相应地,传统的产业多是以第二产业为主,以高污染、高能耗为主要特点,难以满足新兴的市场需求,新的消费需求加快了第三产业发展和以制造业为主的高技术产业发展。同时,消费需求也会引导资源在产业间流动,加速产业结构的调整。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迅速积累生产要素,而传统产业生产要素逐渐流失,直至消亡。需求旺盛的行业必然有着更大的利润,受市场需求的导向,资本、劳动、技术、知识等要素会逐渐从衣食住行等低端供给向边际报酬更高的医疗、娱乐、交通、通讯等服务性行业产业转移,最终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
  (二) 产业结构对消费升级的影响机理
  产业结构是市场上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决定着社会的产出结构,是实现供求之间有效转化的关键因素,对消费升级起着基础性作用。产能过剩和供给缺口是我国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反映出我国的产业结构无法满足市场上的消费需求结构,造成供需之间的错配,阻碍消费结构升级。从理论上来看,产业结构升级往往伴随着新技术、新发明和新产品的出现,通过提升供给产品和服务水平,可以满足消费者对产品品质的需求,还可能创造新的需求,形成新的消费热点,从而促进消费结构的改变。
  产业结构升级还可能通过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的路径促进消费升级。产业结构升级意味着资源在产业间进行重新分配,生产要素从边际报酬较低的产业流向边际报酬较高的产业,使资源配置效率提升,进而促进国民经济增长。随着要素的边际报酬上升,劳动、知识、技术等依附于人的生产要素会给居民带来更高的收入。根据恩格尔效应,随着家庭和个人收入增加,收入中用于食品方面的支出比例将逐渐减小。由于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支出是购买需求收入弹性较低的商品,一般不会随着收入水平增加而发生很大改变。但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会增加对收入弹性较高商品的需求,而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环保、智能等需求的消费品多是需求收入弹性较高的商品,即收入水平提高能改善居民消费结构,促进消费升级。从整个过程来看,产业结构升级可以通过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带来要素收入的增加从而增加居民的收入水平,促进消费升级。
  三、 模型与数据
  (一) 变量选择
  消费升级与产业结构是本文关注的核心变量。对于消费升级,本文主要考虑从总量和结构两方面进行衡量。关于消费总量的衡量,现有文献中如杨天宇和陈明玉[13]采用人均可支配收入来衡量消费升级,即认为收入越高消费也越高。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有直接的联系,但是收入并不是消费的直接反应,根据凯恩斯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收入增加到一定程度,消费的增加是十分缓慢的,两者之间并不是线性的相关关系。根据现有可得的数据,本文选择居民消费水平来衡量居民消费总量,居民消费水平是反应居民消费物质产品和劳务的总体指标,能够直接反应居民整体消费总量的变化。关于居民消费结构的衡量,本文根据居民消费支出分类中非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要的消费支出作为反应居民消费結构的指标,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统计分类,主要将消费分为食品消费支出、衣着消费支出、居住消费支出、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医疗保健消费支出、交通和通信消费支出、教育文化娱乐和服务消费支出,本文将居民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医疗保健消费支出、交通和通信消费支出、教育文化娱乐和服务消费支出占整个消费支出的比重作为衡量消费结构变化的指标,即剔除衣、食、住等基本生活需要的消费,剩余的部分的占比即为消费结构变化的指标。具体构建方法为居民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医疗保健消费支出、交通和通信消费支出、教育文化娱乐和服务消费支出的总和占整体消费的比重,来反应居民消费由满足衣、食、住等基本生活需要向满足教育、健康和服务等精神文化需要的转变。   产业结构变迁的指标选择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增加值之比来衡量,主要原因是我国产业结构正在逐渐由工业转向服务业,用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的增加值之比来衡量可以充分反应产业结构的服务化趋势,同时该指标可以反应二、三产业的相对变化趋势。该指標值越大表明服务业相对于工业发展更快,反之,则是工业发展快于服务业。另外,由于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增加值之比是一个相对指标,无法反映产业结构的绝对变化,本文还选择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总增加值的比重作为产业结构升级的替代指标,作为对相对指标的补充。
  对于消费升级控制变量的选择,除了产业结构变量,本文参考俞剑、方福前和程冬[14]的研究选择居民收入水平、人力资本水平、城镇化水平作为影响消费升级的控制变量。对于产业结构控制变量的选择,参考韩永辉、黄亮雄和王贤彬[15]的研究,选择政府支出、对外开放程度、技术创新、投资需求、制度变化等因素作为影响产业结构变迁的控制变量。本文采用人均可支配收入来反映居民收入水平,居民收入水平是居民消费的基础,通常收入水平越高,居民消费的总量和多样性也会越高;采用就业人员中高中文化程度就业人员占比来衡量人力资本水平,人力资本水平是反映居民知识、技能和体力等质量因素的总和,人力资本水平越高,一方面说明相应的要素报酬会更高,另一方面也间接表明居民的知识水平更高,其消费需求、消费观念也可能更加个性化;城镇化水平反映一个地区城镇化所达到的程度,采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衡量;采用政府一般预算支出衡量政府支出,政府支出反映政府的消费需求,对于产业结构发展也会产生一定影响;采用进出口额来衡量对外开放程度,对外开放可以有效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和发展理念,对于产业结构变迁也有直接的影响;技术创新通常用专利申请量来衡量,考虑到我国专利申请包含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这两者并不直接体现技术进步,故本文采用发明专利申请量作为衡量技术创新的指标;投资需求是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采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作为衡量指标;产业发展也很大程度受制度变化的影响,制度变化通常难以量化,参考高远东、张卫国和阳琴[16]的方法,采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非国有经济比重作为制度变化的量化指标。具体的变量设置和表示以及计算方法如表1所示。
  (二) 模型设定
  根据前文的分析,产业结构变迁与消费升级之间可能存在相互的影响,运用单方程模型进行估计会产生内生性问题造成回归系数失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考虑建立同时包含产业结构升级和消费升级变量的联立方程模型,将产业结构和消费升级视为内生变量来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模型包括两部分,分别是产业结构升级对消费升级的影响模型和消费升级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模型。考虑到各变量数据之间的差异可能造成异方差的问题,本文对所有变量进行了对数处理,具体的模型设定如式(1)和(2):lnConsi,t=α0+α1lnIndi,t+α2lnInci,t+α3lnHumi,t+α4lnUrbi,t+μi,t
  (2)  上式中,i和t分别为省份和年度标识,α和β为截距项,μ和ν为随机扰动项,各变量定义同表1。本文对消费升级的衡量是分为消费总量和消费结构两个方面,在模型设定上是分别将两个变量带入式中进行回归,即分别用相应的变量替换式(1)和(2)中的Cons变量。
  (三) 数据说明
  本文的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选取时间为1999-2016年,截面为全国29个省份,由于新疆、西藏和港澳台地区的统计数据缺失较多,故在选取截面时没有考虑这些地区。对于部分缺失值采用对前后两年取平均值的方法作为近似替代。另外,在计算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非国有经济比重时,出现部分年份国有经济固定资产投资超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现象,导致该指标计算结果为负值,明显与实际不符,可能为统计上的误差,对于这些数据的处理本文按缺失值进行填补,最后共得到522个样本。原始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如表2所示。
  四、 实证分析
  (一) 回归结果与分析
  根据前文的理论分析,产业结构升级和消费升级之间可能存在双向的影响,单方程模型的估计方法得出的结果可能是有偏的,故本文建立了联立方程模型从系统的角度来研究两者的关系。在回归之前,首先对联立方程模型的识别问题进行判断,本文构建的联立方程模型共包含两个内生变量,八个前定变量,根据联立方程识别的阶条件可以看出两个方程都是过度识别的,可以得到唯一解。对于联立方程模型的估计,本文从系统估计的角度采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3SLS),其基本原理是对每个方程进行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估计后,根据方程组的扰动项协方差矩阵对整个方程组再采用一次GLS估计,其效率往往优于2SLS。
  本文对于消费升级是从消费总量和消费结构两方面来衡量的,通过分别将两个指标放入方程组中,来研究其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表3中(1)和(2)给出的是第三产业/第二产业增加值与消费总量之间关系的回归结果。出于稳健性考虑,(3)和(4)列给出的是第三产业占比与消费总量之间关系的回归结果,作为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增加值之比与消费总量回归结果的对照,具体结果如表3所示。
  从回归结果来看,用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增加值之比衡量的产业结构升级对消费总量升级的影响为正,且在1%的显著水平上显著。产业结构每变动1%,相应的消费总量将增加0.125个百分点。该模型中产业结构指标反应的是产业结构的服务化,表明产业结构服务化的提升能有效促进消费总量的增加,这与当前对服务性消费需求增加的趋势一致,增加服务业的供给可以有效推动消费总量升级。从消费升级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来看,消费总量对产业结构升级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消费总量每增加1%,产业结构将变化0.329个百分点。表明消费总量增加对于产业结构升级,尤其是第三产业增长有显著的拉动作用。消费总量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一方面由于产业之间的关联性,消费总量的增加会对各个产业都存在一定的带动作用,但由于产业之间的差异,会导致部分带动作用强的产业发展更快,而带动作用弱的产业发展较慢,从而产生结构上的变化,这个过程称为总量效应;另一方面,消费总量的变化中也存在消费结构的变化,由于消费对不同产业需求的变化导致了生产要素在产业间重新分配,使得需求较大的产业发展较快,从而产生结构的变化,这个过程称为结构效应,但是消费总量指标并不直接反应消费结构,该观点还需要进一步论证。   从整体上来看,产业结构升级和消费升级存在显著的互动关系,两者之间能够有效相互促进。从产业结构与消费总量之间的关系来看,产业结构和消费总量两者之间依然表现为显著的互动关系。从系数上来看,第三产业占比对消费总量的影响系数大于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增加值之比对消费总量的影响系数,表明在剔除第二产业的影响后,第三产业对消费总量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一定程度上印证了第三产业对拉动消费增长的重要性。消费总量对第三产业占比的影响系数相对较小,可能的原因是在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增加值之比与消费总量的回归中,产业结构的衡量指标是第三产业相对第二产业变动的值,第三产业占比的增加,通常伴随着第二产业占比的减少,而通过用两者的比值,分子第三产业占比增加时,分母第二产业的占比同时在减少,相当于放大了该指标的数值,故从回归结果上来看消费总量对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增加值之比的影响系数会更大。
  表4中,(1)和(2)列给出的是用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增加值之比衡量的产业结构与消费结构之间的关系。从回归结果来看,产业结构升级对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为正,且在1%的显著水平上显著,产业结构每增加1%,消费结构会变化0.046%。产业结构反应社会上产品的供给结构,是供需有效转化的关键因素。回归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升级能有效推动消费结构升级,我国产业结构逐渐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对消费结构逐渐从基本生活需求消费向服务型消费转变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从消费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来看,消费升级对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在1%的显著水平上显著,消费结构变化1%,相应的产业结构将变化3.946%,消费结构变动对产业升级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从整体上来看,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之间也有明显的互动效应,两者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
  从产业结构与消费结构的互动关系来看,产业结构每变动1%,消费结构将变动0.046%,而消费结构每变动1%,产业结构将变动3.946%,两者之间的带动作用存在较大的差异。消费需求的小幅度变动将引起产业结构很大的改变,而产业结构变动对消费结构的拉动作用却相对较小。分析其可能的原因首先是由于供需之间的决定机制导致的。虽然市场经济依靠供给和需求共同决定市场均衡,但市场总体是以需求为导向的。从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可以看出,解决供给端的有效供给问题,是为了满足市场变化的需求,故在需求的导向下,需求的小幅度变动可能引起供给端强烈的反应。另一方面,有效供给不足是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消费结构的变化意味着消费需求更加趋向于服务化、品质化、智能化和个性化等高端产品市场,如果产业结构的升级带来的产品结构大部分仍停留在低端供给,那么这种结果仍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这就意味需要更多的投入,产生的结果是高端产品市场仍等不到满足,而低端产品市场出现产能过剩,从回归结果中来看即是消费结构的小幅变动,需要产业结构发生大的调整。
  表4中,(3)和(4)列给出的是第三产业占比与消费结构之间的关系。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各系数的数值和显著性并没有发生明显的改变,且各系数的大小与表3中所呈现的规律相同,在此就不再赘述。
  (二) 稳健性检验
  原模型设定的是静态模型,并没有考虑产业结构升级和消费升级之间的长期的动态关联性。产业结构升级和消费升级从长期来看是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可能存在时滞性,故稳健性检验的主要思路是考虑主要变量的滞后影响。做法是将主要解释变量滞后一期的指标替换相应解释变量,再进行回归,回归的具体结果如表5和表6。
  五、 结论和启示
  本文在消费升级与产业结构机制分析的基础上,运用1999-201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联立方程模型,运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实证检验了产业结构和消费升级之间的互动关系,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一是产业结构升级对消费总量和消费结构升级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通过稳健性检验可以得出一致结论。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可以改善供给结构,弥补供需之间的缺口,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供需错配的问题。
  二是消费总量和消费结构升级对于产业结构升级也有显著的带动作用,其中消費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带动作用更加明显,消费结构每变动1%,产业结构变动将超过1%。
  三是产业结构升级和消费升级之间存在显著的互动关系,但从带动强度上来看,消费升级对于产业结构升级的带动作用更加明显,而产业结构升级对消费升级的作用则相对有限,主要是由于产业结构升级创造的供给只能部分满足消费需求,供需错配问题是两者带动作用差异的原因。
  从本文理论分析和实证结果可以得出以下几点政策启示:一是应坚持推动供给侧改革,完善产业政策的顶层设计仍是当前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选择。我国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实现产业体系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产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的供给结构,我国产业发展中,有效供给不足和产能过剩问题并存,说明产业结构发展并不能满足现阶段的市场需求,低端供给过剩和高端供给不足是突出的结构问题。必须通过供给侧改革,完善产业政策,通过市场机制引导资源流向,改善供给结构从量到质的转化,减少低端供给,才能有效实现供求之间的转化。二是要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力量,通过市场经济引导资源流动,进而实现产业结构调整,才能充分保证供给的有效性。由于我国市场规模庞大,卖方市场竞争是十分激烈的,很难在某个产业内形成垄断。在市场存在要素流动壁垒的情况下,生产要素无法自由流动,就会造成生产要素和产品在产业和地区间局部过剩和短缺的结构性问题,从而产生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不匹配的问题。通过市场力量引导资源流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结构性问题。三是应鼓励企业科技创新,推动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改善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错配的重要途径。创新是产业升级的根本动力,技术创新能通过新技术的应用,提升产品品质,增加高端产品市场供给,解决我国低端产品市场供给过剩和高端产品市场供给不足的结构性问题。同时,技术创新可能创造新的需求,形成新的消费热点,促进产业升级。   [参考文献]
  [1]  刘子兰,姚健.基于ELES模型的大中城市消费升级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51(05):55-59.
  [2] 依绍华.从发达国家消费发展规律看中国消费变化走势[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8(10):26-28.
  [3] Addessi W.Population age structure and consumption expenditure composition:evidence from European countries[J].Economics Letters,2018,168:18-20.
  [4] 唐琦,夏庆杰,李实.中国城市居民家庭的消费结构分析:1995—2013[J].经济研究,2018,53(02):35-49.
  [5] HUANG.Empirical Study on Effects of Different Types of Urbanization on Consumption Structure of Rural Residents inChina[J].亞洲农业研究:英文版,2017(6):30-34.
  [6] 章平,刘启超.居民收入、物价水平和消费结构对恩格尔系数的影响:来自深圳市的实证[J].统计与决策,2017(19):91-94.
  [7] 邹红,彭争呈,栾炳江.新时代我国新消费的发展与挑战[J].消费经济,2018,34(05):3-8.
  [8] 宋毅.消费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互动关系分析:以广东省为例[J].改革与战略,2018,34(09):49-52,64.
  [9] 樊轶侠.助推居民消费升级的税收政策优化研究[J].税务研究,2018(12):16-19.
  [10]孙早,许薛璐.产业创新与消费升级: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的经验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8(07):98-116.
  [11]金晓彤,黄蕊.技术进步与消费需求的互动机制研究:基于供给侧改革视域下的要素配置分析[J].经济学家,2017(02):50-57.
  [12]吴瑾.居民消费结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J].经济问题探索,2017(12):18-22,180.
  [13]杨天宇,陈明玉.消费升级对产业迈向中高端的带动作用:理论逻辑和经验证据[J].经济学家,2018(11):48-54.
  [14]俞剑,方福前,程冬,郑文平.消费结构升级、要素价格扭曲与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J].经济评论,2018(01):47-61.
  [15]韩永辉,黄亮雄,王贤彬.产业政策推动地方产业结构升级了吗?:基于发展型地方政府的理论解释与实证检验[J].经济研究,2017,52(08):33-48.
  [16]高远东,张卫国,阳琴.中国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因素研究[J].经济地理,2015,35(06):96-101,108.
  (责任编辑 王婷婷)
其他文献
节约和集约使用耕地,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了解耕地变化的趋势特点,从而更好地实现耕地资源的保护及持续利用。通过从耕地集约利用的内涵、方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选取原则等方
在伊犁河流域垂直高差近2000m的研究区域内分海拔段进行植物样方调查,归纳出15种植被带类型。指出了各植被带的海拔与经纬度范围,详细阐述了各植被带类型中各层片的植物种类以
煤矿安全问题严重威胁着我国煤炭资源的安全开采,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风险预控的煤矿安全管理是一种新兴的管理模式,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推崇。本文结合作者多年的实
通过剖析草原养羊业的现状,找到了草原养羊业最落后的生产方式就是大群羊过冬。在改变其落后的生产方式,调整过冬羊的数量、解决草畜矛盾的过程中,经过反复的对比生产实验,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