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农作物主要生物灾害发生趋势浅析

来源 :新农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ya_tu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根据今年北安农作物病虫草鼠有效越冬基数、作物种植结构、气象分析及历史资料,综合预测出农作物主要病虫草鼠害的发生程度,为指导农民提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2011年;农作物;生物灾害;发生;趋势
  根据我市2010年病虫草鼠害冬前越冬基数调查结果、农作物品种种植结构、栽培技术措施及气象条件等综合分析,预测2011年全市农作物主要病虫害总体为偏重发生。
  
  一、突发性及杂食性害虫:总体为中等偏重发生
  
  1.草地螟
  根据全国测报网监测调查,国内草地螟越冬总虫量是1996年以来第三个周期内较低的年份。我省和我市都未查到越冬虫源,但作为我省草地螟主要虫源地的俄罗斯克拉斯诺雅尔斯克、伊尔库茨克、西伯利亚等区域内及蒙古共和国东部等境外越冬虫量不明,同时根据草地螟发生周期规律特点分析,今年草地螟仅有局部发生的可能。
  2.蝗虫
  越冬卵量平均平方米0.4块,低于去年。如果冬后存活率和孵化率高,且发生期气象条件有利,将达中等发生。
  3.迁飞性害虫粘虫
  近年来随着种植结构的变化,粘虫虽在我市没有发生,但它属于迁飞性害虫,且我省及江淮等一代粘虫发生区小麦播种面积呈回升趋势,利于粘虫发生危害。加之今年我市小麦面积也比往年增大,因此要密切注意发生动态。
  4.地下害虫与苗期害虫
  今年春季气温正常略低,降水略多,以二条叶甲、蓟马、跳甲、黑绒金龟、斑须蝽为主的苗期害虫发生程度将接近常年,以地老虎、蛴螬、金针虫为主的地下害虫将重于常年。
  
  二、水稻病虫害:预计为中等发生
  
  由于空育131等感病品种局部发生较重,严重地块穗颈瘟病株率达30%以上,使得田间菌源基数充足,且空育131、稻花香2号、垦稻12、龙粳系列等水稻品种单一化种植比例较大,增加了大面积流行的风险,且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夏季后夏降水比较集中,加大了稻瘟病尤其是穗颈瘟大面积发生的危险性,预计今年水稻稻瘟病有中等偏重趋势。尤其应注意前期叶瘟轻,后期穗颈瘟重的现象。水稻潜叶蝇、水稻负泥虫在山区、半山区的稻田将中等发生。由于今年春季气温变幅较大,初春和后春有阶段性强降温过程,加大了水稻苗床管理难度,一些管理水平较差的中、小育苗棚水稻苗床青(立)枯病会重发生。
  
  三、大豆病虫害
  
  以大豆食心虫、大豆蚜、大豆根部病害为主的大豆病虫总体为中等至中等偏重发生。
  1.大豆食心虫
  去年秋季调查,我市大豆食心虫虫食率平均为0.85%,属于较低年份。若今年夏季气候条件有利于幼虫的上浮、化蛹,且8月上中旬没有大到暴雨天气,预计大豆食心虫将达中等发生程度。
  2.大豆蚜、大豆红蜘蛛
  夏季降水正常略少,利于大豆蚜虫、大豆红蜘蛛发生,预计将达中等发生程度。
  3.大豆根绒粉蚧
  在部分乡镇将达中等发生。
  4.大豆菌核病
  大豆菌核病在局部涝洼地及重迎茬地块将达中等发生。
  5.大豆孢囊线虫
  由于大豆种植面积大,重迎茬面积多,因此大豆孢囊线虫等根部病害仍将中等偏重发生。
  6.大豆根腐病
  由于今年春季降水略多,后春降水有偏多趋势,因此根腐病将达中等偏重发生程度。
  
  四、玉米病虫害:预计为中等偏重发生
  
  1.玉米螟
  根据2010年秋季扒杆调查,玉米螟百杆活虫为207头,高于常年,平均冬前存活率100%,如果越冬虫体质量好、冬后存活率高、气象条件又利于玉米螟化蛹羽化及存活。预计玉米螟将偏重发生。
  2.玉米大(小)斑病
  玉米大(小)斑病田间病株率接近常年,但受密植栽培及前重后轻施肥方式与后夏雨水较集中的气象条件影响将中等偏重发生。
  3.玉米丝黑穗病
  玉米丝黑穗病平均病株率4.6%,历史最高,加之气象条件有利,预计将中等偏重发生。
  
  五、马铃薯与蔬菜病虫害:预计为偏重发生
  
  马铃薯晚疫病是影响马铃薯产量的主要病害,近年田间发病较重,田间菌源丰富,且生产中缺少抗病品种。由于夏季降水集中期与马铃薯易感病的花蕾期基本同步,预计今年马铃薯晚疫病仍将达到偏重发生程度。今年春季保护地蔬菜病虫害将偏重发生,预计温室以番茄叶霉病、灰霉病、黄瓜角斑病、菜豆疫病等低温性病害为主,大棚以霜霉病、晚疫病等高温性病害为主。棚室集中连片的地区斑潜蝇、白粉虱等将偏重发生。露地蔬菜小菜蛾、甘蓝夜盗、菜青虫危害将重于常年。
  
  六、小麦病害:预计中等偏轻至中等发生
  
  由于冬季降雪多,土壤湿度大,加之初春、后春气温较低,小麦腥、散黑穗病、根腐病会重于常年,预计将达中等程度发生。夏季气温略高,降水较集中,局部地区将发生小麦赤霉病。
其他文献
林木容器育苗造林具有种子省、苗期短、节约圃地,苗木抗逆性强、造林季协长、成活率高,造林后苗木生长快、林分质量好等优点。尤其对于造林成活率低、种子昂贵的造林树种,必须采用容器育苗。    一、育苗季节及种子处理    1.育苗季节  一年可选择春育雨季(5、6月)造林和秋育冬季(春节前后)造林。但宜提倡春育夏造,选择2月底(赣南)至3月上中旬(赣北),即霜期过后,日均温达10℃以上进行春播;9月底(
期刊
[摘要] 本实验分为两组试验组。一组对90只国产母蓝狐进行人工授精,结果显示平均受胎率达88.3%,产胎率达93.3%,胎平均产仔9.7只。对母狐受配次数进行统计分析,配一次的受胎率为70%,配2次的受胎率达95.0%,配3次的受胎率达100%;另一组对90只国产母蓝狐进行自然交配,结果显示平均受胎率达82.0%,产胎率达84.4%,胎平均产仔7.8只。对母狐受配次数进行统计分析,配一次的受胎率为
期刊
[摘要] 影响“飞播”造林成败的主要因素是:(1)树种的选择;(2)种子质量和技术措施;(3)立地条件;(4)降雨时机和量数;(5)经营管理措施。根据这些因素,采取相应的对策,是确保“飞播”造林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 “播种”;造林;成败;因素;对策  朝阳市位于辽宁省西部,属温带亚干旱气候区,年平均气温8.4,年平均降水量471mm,并且多集中在7~8月份,春、秋两季少雨多风,造林不易成活。
期刊
造林整地是造林六项基本措施之一,是造林成活的关键环节。而通过节水抗旱综合整地技术不仅可以改善土壤条件、提高土壤含水量,还可以为林木的成活、生长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达到提高造林成活率的目的,现就以上技术性措施论述如下:    一、整地方法    整地的方法应根据造林的地形、土壤、植被和气候等条件的不同,通常采用以下几种。全面整地、带状整地、块状整地。  在干旱地区造林整地中,主要是以带状整地为主,带
期刊
森林是国家的重要资源,它不仅为社会提供木材及其他原材料,同时又具有净化空气、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气等功能,并在改造自热、保护环境、保护自然界生态平衡等方面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各地造林绿化任务逐年增加。然而,造林难以成林,究其主要原因,除没有做到适地适树和管护不良外,还有苗木质量差和栽植技术不当等因素。造林质量是造林绿化工程的生命线,事关绿化工程的成败,因此,如何提高造林质
期刊
[摘要] 作者通过多年生产实践总结出了沙枣高效繁育技术,从采种、贮藏、土壤处理、整地、播种、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苗木分级提出了一系列的措施和标准。对沙枣育苗生产具有很强指导意义。  [关键词] 沙枣;苗木;繁育;技术  沙枣苗木既耐寒、旱,又较耐盐碱,一直是西北干旱区各地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工程、“三北”防护林、防沙治沙等林业重点工程的造林先锋树种,每年用苗量极大。目前各地每年出圃的沙枣苗木
期刊
岫岩县位于辽东半岛北部腹地,隶属于辽宁省鞍山市。东及东南与凤城市、东港市毗连,西与大石桥市、盖州市为邻,南与庄河市相接,北及西北与海城市、辽阳县接壤。地处北纬40~40.49°,东经122.52~123.41°,总面积4507km2。  岫岩境内全县地形北高南低,平均海拨79.6m,以低山、丘陵为主,间有小块冲积平原和盆地。低山占全县总面积的44%,丘陵占22%。  岫岩满族自治县地处辽宁省东部低
期刊
[摘要] 近年来,随着气候环境、耕作制度、种植模式的改变,大豆田出现了大豆羞萎病、大豆根绒粉蚧、豆小卷叶蛾等新病虫危害,且发生面积逐年加大,为害越来越重,对北安市大豆生产造成严重威胁。据我们调查,大豆羞萎病危害严重地块发病率达70%,减产50%左右;大豆根绒粉蚧危害株比正常株荚少10~14个、株高矮5~10㎝,秕荚率占10%左右,减产10%~35%;豆小卷叶蛾危害后植株枯死,造成缺苗断条,严重影响
期刊
加强农机管理,发挥农业机械的重要作用,促进农村经济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就成了农机管理部门的历史使命。笔者根据多年的基层农机管理工作经验探讨我国基层农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基层农机管理服务组织的地位和作用    基层农机管理服务组织是指以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站为骨干的乡村农机服务组织。基层农机管理服务组织具有稳定、健全的乡镇农机管理服务体系,是农机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基层农机管理服务组
期刊
在闽西北山区的建宁县是著名的“中国黄花梨之乡”黄花梨适应山坡或半山坡地,每年的防虫、治病、施肥、除草等是生产过程中的主要作业量,因此,“FT-3WZB系列动力喷雾机”在当地倍受欢迎,目前几乎是家家户户都有该机器,笔者就该系列产品使用中集累的点滴经验供参考:    一、FT-3WZB系列动力喷雾机的优点    (1)FT-3WZB系列动力喷雾机型号品种齐全。就目前该系列机器品牌型号繁多,适应各类劳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