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种蛋孵化率的影响因素很多,主要有种鸡、种蛋、孵化条件控制等,需要多方面综合控制才能提高孵化率和雏鸡质量。笔者根据生产实践,对影响种蛋孵化率的因素详细分析如下,供参考。
一、种鸡因素
1. 品种。种鸡品种不同,种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也不相同。用来航鸡、寿光鸡、芦花鸡、澳洲黑鸡、浦东鸡等的种蛋进行孵化试验,来航鸡种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最高,其次是寿光鸡,其他品种鸡种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要比来航鸡和寿光鸡低2%~3%。
2. 年龄。种鸡的年龄不但影响繁殖力,而且还影响蛋的品质、孵化率和受精率,高产期过后年龄越大的种鸡种蛋孵化率和受精率越低。一般在产蛋高峰期所产种蛋的孵化率和受精率要高,而且健雏率要高于初产或者产蛋后期的种蛋。
3. 健康状况。种鸡健康状况会严重影响种蛋的孵化率,当患有沙门氏菌病、传染性支气管炎、产蛋下降综合征、新城疫、慢性呼吸道疾病等都会导致种蛋孵化率下降和雏鸡的品质降低。
4. 营养状况。种鸡开产前既要保证能量物质和蛋白质的适当比例,又要保证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不能缺乏,做到营养全面、均衡搭配。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要保证各种氨基酸的合理供应,以便于种鸡的消化和吸收。适量添加优质鱼粉,对保持高孵化率也是必要的。因开产前营养过剩或营养不足都会导致种蛋品质下降。
5. 用药情况。有些药物会影响种鸡的产蛋率和孵化率,如磺胺类药物可以与碳酸酐酶结合而降低酶的活性,从而使碳酸盐的形成和分泌减少,影响蛋壳的形成,进而影响产蛋率。
6. 养殖模式。种鸡养殖模式会影响种鸡体质和种蛋的受精率,从而影响种蛋品质和孵化率。网上养殖的种蛋孵化率要高于地面散养和笼养的。
7. 饲养环境。鸡舍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光照、有害气体含量、灰尘含量等都会影响种鸡体质,从而影响种蛋的受精率和品质,种蛋孵化率也随之受影响。
二、种蛋因素
1. 种蛋的储存。①温度。种蛋库的温度一般要控制在12~18℃,具体温度可以按储存天数而定,若储存的时间较短,可选择采用上限温度进行保存。②湿度。为了减少种蛋失水,湿度应保持在75%左右,湿度过低则种蛋失水太快,湿度过高则导致各种微生物的滋生,从而影响种蛋孵化率和雏鸡的品质。③储存天数。一般以储存3~5天最为合适。试验表明,储存天数达到7天后,贮存时间每增加1天,种蛋孵化率将下降0.5%~2%。
2. 种蛋的形态特征。①种蛋形状。按照种蛋长径和短径的比值(蛋形指数)分为3类:椭圆形(1.25~1.5)、长形(1.5以上)、圆形(1.23以下)。其中,椭圆形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最高,最适宜做种蛋。②种蛋大小。一般而言,重量50~60克的种蛋孵化率最高,重量高于60克或低于50克的种蛋孵化率都会有所下降,而且弱雏增多、死亡率升高。
三、孵化条件
1. 孵化器和种蛋的消毒。全方位的消毒是保证孵化成功的前提,因此孵化器每出一批鸡以后都要进行消毒,种蛋入库前进行熏蒸消毒(每立方米用14克高锰酸钾,加水14毫升,再加福尔马林28毫升),在落盘后再用上述方法进行消毒。
2. 孵化前的预热。为了防止种蛋从储存室转移到孵化室时形成水珠以及多批次的孵化箱中温度不均,一般要对种蛋进行预热,而且种蛋的预热可以使胚胎发育和孵化同步,有利于提高孵化率。种蛋一般需在22~24℃温度下预热6~8小时。
3. 孵化温度。孵化温度是孵化过程中影响孵化率和健雏率的最重要因素,一般最理想的孵化温度应控制在37.5~39℃。当温度过低时胚胎的发育过程会减慢,从而使得孵化时间延长;但当孵化温度过高时将会超过胚胎的耐受力,导致畸形率、弱雏率和死雏率升高。
4. 孵化湿度。孵化湿度的控制一般遵循“前高后低”的原则,即在孵化前期要减少水分的损耗,一般控制在55%~60%,入孵1周后保持在50%即可,而在落盘后由于胚胎发育快,湿度应适当提高到70%左右。
5. 通风。孵化过程中需要保持通风,冬天注意适量通风即可,而夏季要在保证孵化温度的前提下尽量增大通风量。
6. 凉蛋。凉蛋有利于胚胎中后期的散热,促进气体交换,但要注意凉蛋不能太频繁,淋水的温度也要严格控制。
7. 翻蛋。孵化前期要进行翻蛋,翻蛋既可以防止胚胎与蛋壳膜粘连,又可以使蛋受热均匀,有助于胚胎运动,保持正确的胎位,因此每1~2小时要进行1次翻蛋。孵化16天后停止翻蛋,以利于雏鸡啄壳而出。
(作者联系地址: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岱宗大街61号山东农业大学 邮编:271018)
一、种鸡因素
1. 品种。种鸡品种不同,种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也不相同。用来航鸡、寿光鸡、芦花鸡、澳洲黑鸡、浦东鸡等的种蛋进行孵化试验,来航鸡种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最高,其次是寿光鸡,其他品种鸡种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要比来航鸡和寿光鸡低2%~3%。
2. 年龄。种鸡的年龄不但影响繁殖力,而且还影响蛋的品质、孵化率和受精率,高产期过后年龄越大的种鸡种蛋孵化率和受精率越低。一般在产蛋高峰期所产种蛋的孵化率和受精率要高,而且健雏率要高于初产或者产蛋后期的种蛋。
3. 健康状况。种鸡健康状况会严重影响种蛋的孵化率,当患有沙门氏菌病、传染性支气管炎、产蛋下降综合征、新城疫、慢性呼吸道疾病等都会导致种蛋孵化率下降和雏鸡的品质降低。
4. 营养状况。种鸡开产前既要保证能量物质和蛋白质的适当比例,又要保证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不能缺乏,做到营养全面、均衡搭配。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要保证各种氨基酸的合理供应,以便于种鸡的消化和吸收。适量添加优质鱼粉,对保持高孵化率也是必要的。因开产前营养过剩或营养不足都会导致种蛋品质下降。
5. 用药情况。有些药物会影响种鸡的产蛋率和孵化率,如磺胺类药物可以与碳酸酐酶结合而降低酶的活性,从而使碳酸盐的形成和分泌减少,影响蛋壳的形成,进而影响产蛋率。
6. 养殖模式。种鸡养殖模式会影响种鸡体质和种蛋的受精率,从而影响种蛋品质和孵化率。网上养殖的种蛋孵化率要高于地面散养和笼养的。
7. 饲养环境。鸡舍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光照、有害气体含量、灰尘含量等都会影响种鸡体质,从而影响种蛋的受精率和品质,种蛋孵化率也随之受影响。
二、种蛋因素
1. 种蛋的储存。①温度。种蛋库的温度一般要控制在12~18℃,具体温度可以按储存天数而定,若储存的时间较短,可选择采用上限温度进行保存。②湿度。为了减少种蛋失水,湿度应保持在75%左右,湿度过低则种蛋失水太快,湿度过高则导致各种微生物的滋生,从而影响种蛋孵化率和雏鸡的品质。③储存天数。一般以储存3~5天最为合适。试验表明,储存天数达到7天后,贮存时间每增加1天,种蛋孵化率将下降0.5%~2%。
2. 种蛋的形态特征。①种蛋形状。按照种蛋长径和短径的比值(蛋形指数)分为3类:椭圆形(1.25~1.5)、长形(1.5以上)、圆形(1.23以下)。其中,椭圆形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最高,最适宜做种蛋。②种蛋大小。一般而言,重量50~60克的种蛋孵化率最高,重量高于60克或低于50克的种蛋孵化率都会有所下降,而且弱雏增多、死亡率升高。
三、孵化条件
1. 孵化器和种蛋的消毒。全方位的消毒是保证孵化成功的前提,因此孵化器每出一批鸡以后都要进行消毒,种蛋入库前进行熏蒸消毒(每立方米用14克高锰酸钾,加水14毫升,再加福尔马林28毫升),在落盘后再用上述方法进行消毒。
2. 孵化前的预热。为了防止种蛋从储存室转移到孵化室时形成水珠以及多批次的孵化箱中温度不均,一般要对种蛋进行预热,而且种蛋的预热可以使胚胎发育和孵化同步,有利于提高孵化率。种蛋一般需在22~24℃温度下预热6~8小时。
3. 孵化温度。孵化温度是孵化过程中影响孵化率和健雏率的最重要因素,一般最理想的孵化温度应控制在37.5~39℃。当温度过低时胚胎的发育过程会减慢,从而使得孵化时间延长;但当孵化温度过高时将会超过胚胎的耐受力,导致畸形率、弱雏率和死雏率升高。
4. 孵化湿度。孵化湿度的控制一般遵循“前高后低”的原则,即在孵化前期要减少水分的损耗,一般控制在55%~60%,入孵1周后保持在50%即可,而在落盘后由于胚胎发育快,湿度应适当提高到70%左右。
5. 通风。孵化过程中需要保持通风,冬天注意适量通风即可,而夏季要在保证孵化温度的前提下尽量增大通风量。
6. 凉蛋。凉蛋有利于胚胎中后期的散热,促进气体交换,但要注意凉蛋不能太频繁,淋水的温度也要严格控制。
7. 翻蛋。孵化前期要进行翻蛋,翻蛋既可以防止胚胎与蛋壳膜粘连,又可以使蛋受热均匀,有助于胚胎运动,保持正确的胎位,因此每1~2小时要进行1次翻蛋。孵化16天后停止翻蛋,以利于雏鸡啄壳而出。
(作者联系地址: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岱宗大街61号山东农业大学 邮编:27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