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比对事实与统计数据,发现纸质期刊向电子期刊转变过程中,出版机构日益集中而图书馆书刊选购任务更为重要。随着电子期刊发展而出现的开放获取期刊,早先被认为能够解决传统商业期刊的价格昂贵问题,然而图书馆经费紧张的局面始终未变。
[关键词]开放存取 电子期刊 出版集中 捆绑交易 价格危机
1 前 言
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大学图书馆的学术期刊馆藏量难以跟上世界学术期刊总量的增长;期刊价格上涨率数倍于物价指数。到80年代末,经费短缺状况日趋严重,期刊采购数量呈负增长,出现所谓“期刊经费危机”。上世纪90年代,美国研究型大学图书馆联盟(ARL)讨论如何采取行动对抗大出版商的期刊价格垄断,于1997年建立“学术出版与学术界资源联盟(SPARC)”,推动和支持创办高质量平价学术期刊,以取代价格过高的出版商期刊[1]。这一举措得到美国大学协会(AAU)和美国大学出版社协会(AAUP)的支持,后者拥有100多个非营利出版社成员[2]。
1998年由Pew基金会、ARL和AAU主持召开各大学和图书馆行政高层的“Pew高等教育圆桌会议”, 讨论了期刊经费危机并提出5项应对措施:①不过分追求论文数量;②改进议价策略和精选采购书刊;③处理好作者版权;④投资电子模式的学术交流设施;⑤论文发表与评定终身教职或职位晋升脱钩[3]。有评论认为:这个看似“简单明确”的图书馆问题,解决途径却像“伦巴舞步——前进、后退、侧移、回转,然后重复……”[3]。当时北美地区研究型图书馆每年书刊采购经费总金额为6.8亿美元,如果各图书馆能够协调行动目标一致,将对出版市场产生强有力的影响;与会者更希望新兴的电子期刊能改变出版市场的面貌。
2 期刊经费危机与开放存取运动
2.1 向大出版商的抗争行动
本世纪初,开放存取(OA)运动引起对传统期刊模式“革命”还是“改进”的热烈讨论[1]。在著名期刊Nature的OA运动讨论专栏中,美国加州大学图书馆馆长撰文“西线并不平静”(“西线”引自著名反战小说《西线无战事》书名)[4],文章中谈到了2003-2004年经过激烈抗争和艰苦的谈判,加州图书馆与出版商Elsevier签订了费用上涨少许缓和的期刊捆绑订阅和付费使用协议;对于OA期刊,尽管存在不少疑问,希望它能缓解图书馆面临的期刊“价格承受危机(affordable crisis)”。这代表了当时图书馆界的看法与愿望[5]。然而图书馆与大出版商抗争的拉锯性谈判事例,迄今仍不断涌现[6]。
2.2 OA运动的新动向
2011年11月的Berlin 9(“柏林宣言”第9届)年会上,诺贝尔奖获得者华默斯(Harold Varmus)说:学者相信开放存取对于科学发展有益,但实际采纳时有所迟疑,“因为事关他们的职业前途”; 他指出“应该改变学者们相互评价的方式”,而这种改变的进展不够理想[7]。与2010年Berlin 8会议的气氛不同,这次会议被评论为:“不去浪费时间评击(bashing)”出版商及其期刊价格昂贵问题,而是着重讨论“科学知识共享的重要影响(impact)”[7-8]。回顾12年前华默斯发表激进的公开信,号召科学家签名“抵制”向传统期刊投稿、支持新型“廉价”的OA期刊,则是另一番景象[1]。
近年来,OA运动侧重于促进学术研究成果公开获取,向政府和大学部门宣导“强制执行(mandate)”的开放存取政策,低调对待大出版商的期刊费用高昂问题。这种趋势的背景情况是:OA期刊与传统期刊似乎在平行发展[9],论文开放仓储迄今未减少图书馆对传统期刊的采购需求[1]。
3 出版机构的集中化趋势
3.1 出版商的兼并扩大
表1中的期刊出版机构以及引用指标数据,取自SCI(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10],这些数据表明:随着电子期刊的普遍使用,出版机构不断兼并集中,2005年左右(当时图书馆电子期刊数量开始超过纸质期刊[11])这种兼并情况更为明显。
出版商兼并扩大,增强了竞争实力,而进一步排挤较小的出版机构,并且更有能力创办新期刊以适应新学科分支的要求。大出版商“捆绑”的期刊种类逐渐增加,在图书馆期刊采购中的重要性随之增加。现今全球约有2 000家出版机构,每年发行约150万篇论文于23 000种期刊上;4家最大的出版商——Elsevier、Wiley-Blackwell、Springer和Taylor & Francis所出版的论文数量,占全球出版论文数量的50%(2010年)[12]。 在SCI收录的约10 000种期刊中,四大出版商所占份额接近一半,如见表1所示:
3.2 期刊捆绑订阅模式
上世纪90年代,随着电子期刊的推广,图书馆对大型出版商的期刊采取“大宗捆绑交易(the big deal)”的订购方式,它降低了期刊单本平均价格(“优惠”的捆绑折扣价),使相同经费可订阅较多期刊,于是期刊订购费用挤占其他采购费用的程度稍许减轻,也表现在单本著作采购量从2000年起止跌回升[1]。然而,“大宗捆绑交易”是一把双刃剑:①受合约限制,期刊“捆绑”不能部分剔除,于是在经费和需求变动时,图书馆失去期刊订购取舍选择的自由;②合约期满期刊续订费用上涨多少,仍需艰苦谈判。
大型出版商以“捆绑交易”的批量化和折扣价为手段,针对各图书馆不同经费情况区别定价,尽可能榨取其经费的大部分。这是因为捆绑交易中各核心期刊不能用其他期刊替代,形成一种“非弹性”的市场(购买需求不随价格提高而改变),谈判的议价空间不大。应对大出版商捆绑交易的期刊价格过度上涨,除了抗争抵制、舆论诘问评击以外,便是各图书馆组成图书馆联盟进行旷日持久的艰辛谈判。
4 经费短缺情况下的书刊采购
4.1 学术期刊的重要性
学者在研究和教学工作中,阅读学术期刊论文多于其他文献资料;无论在传统纸质期刊时代或现今期刊基本电子化的时代,都是如此。据北美地区统计:大学内工作成就较高的学者,论文的阅读量要比平均阅读量高出20%-33%;在其他机构中获得荣誉与奖励的学者,论文阅读量甚至高出60%以上[11]。即便在现今学术交流数字化、网络化的环境下,大学内仍然“提醒年轻学者不要花费过多精力在网站、博客等非正规学术传播交流活动”[11]。 图1出自“出版研究联盟(PRC)”的一项研究结果(2009年)[12];通过对1 000多名不同背景的学者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他们大多数认为在获取的各种资料中,学术期刊的原创性论文以及综论对于研究和教学工作最为重要,并且“容易获取”。这个结论与2004年大出版商Elsevier在英国议会作证时的论点相似[1]。然而,大出版商的捆绑交易,使经费长期紧缺的图书馆无力选购其他高质量书刊资料,形成学者获取学术文献的经济障碍。以最大限度满足学者所需文献资料为职责的图书馆,直接感受到日益沉重的经费压力,迄今尚未见到缓解迹象。
4.2 图书馆的期刊采购任务
1981年物理、化学期刊的平均价格,为1963年的近10倍[13];2002年物理、化学、医学期刊的平均价格,为1984年的近7倍[14]。另一方面,图2显示近30年来大学内图书馆经费所占的份额逐年减少[15]。期刊价格不断上涨而图书馆经费份额不断降低,使书刊采购任务显得更为艰难和重要。
近年来的调查研究也反映了图书馆采购任务的重要性。美国研究型大学图书馆于1995年起大量添置数字化设施,到2006年电子期刊的数量开始超过纸质期刊数量[11]。在此过程中图书馆的工作环境产生很大变化。其中比较突出的是,以往对于阅读和研究题目的起始指引工作(gateway)有减少趋势,而图书、期刊和文献库等的选购工作显得日益重要。根据Ithaka学院战略与研究部(ITHAKA S+R)的一份调研报告(2010年),美国高校教学研究人员将书刊和文献库等的采购工作,在图书馆各项工作的重要性评价中列为首位(见图3)[16]。根据2003、2006和2009年的统计数据,将书刊采购工作评为“重要”的人数逐渐递增,分别占调查对象的82%、84%和90%[16]。
4.3 经济危机时期的应对措施
2008年全球经济衰退以来,图书馆经费大都没有增长甚至紧缩[17],而期刊价格继续以每年6%-7%(2009-2011年)的速度上涨[18],难免有图书馆必须拆散捆绑。于是有人提出“衰退(产生的要求)是革新之母(recession is the mother of invention)” [19],积极应对形势改变。例如,书刊采购由“常备(just in case)”模式转为“及时(just in time)”模式,改进服务、多使用单篇付费获取(pay per view),精选必要期刊采取小范围“捆绑”交易(tiny-bundle),更多选购平价的高质量非营利期刊与文库,并加强选购集成文库和参考检索性文库等。
4.4 国内情况
2008年6月3日“中国青年报”报道:“出版巨鳄期刊大幅提价,部分高校面临学术断粮”,在国内学术界引起很大震动。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对于期刊“经费危机”的由来和复杂情况缺乏宣传和普遍了解,而大出版商的中国通们善于运用各种推销策略,使得国内图书馆在谈判中处于非常被动的局面。虽然与Elsevier谈判是由“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出面,但实际上各图书馆没有做到步调一致和显示集体力量。“中国青年报”同时报道了台湾地区通过高校集体抵制,Elsevier产品价格(2008年)不升反降的情况。
上述报道中还提到:高校师生从Elsevier数据库下载的论文数量(2006年),占我国高校全部外文科技论文下载量的59%。Elsevier数据库的期刊数量最大(占期刊总量的20%-25%),但总体质量并不是最高的。例如,另一大出版商Wiley-Blackwell所出版的1 500种期刊,有73%收录于SCI数据库(2010年),收录比值高于其他出版商期刊[20]。此外,欧盟委员会的一份报告(2006年)指出:对于近3 000种“顶级(top-tier)”核心期刊(科技医学类),传统非营利机构出版的期刊(数量占到33%)比出版商期刊引用率高和阅读量大,并且价格是出版商期刊的数分之一[1]。因此,过多地采用Elsevier文献库(论文下载量竟达到全国总量一半以上),而忽视了其他有价值的文献来源,使有限的图书经费未达到尽可能高效的使用。
5 结 语
纸质期刊向电子期刊转变过程中,出版商兼并倾向更加显著,学术期刊的出版日益集中于大型出版机构;调查显示:在此过程中,图书馆从事书刊采购(和付费使用)的任务比以往更为重要。开放获取期刊的发展不足以满足图书馆对于期刊的需要,图书馆购买核心期刊经费短缺的压力现今仍然很大。
存在近40年的期刊经费短缺议题,历经OA运动关于期刊模式的大讨论,现在好似伦巴舞步廻转到过去。上世纪末已认识到期刊经费短缺不仅是图书馆的问题;本世纪初出现向大出版商更激烈的抗争行动。期刊电子化和网络化使学术论文有可能开放获取,但10年来推广过程过于依靠政令措施。某些大学把作者论文开放存取作为“规定(mandate)”制度,对那些难以奉行“规定”的情况,只是被动地允许其“另选(opt-out)”[21],缺乏对学术群体内部的运作规律的深入探讨。现今学者群体依然缺乏自审,缺少明确措施应对大出版商期刊的昂贵费用;上世纪末对于期刊经费危机的讨论仍有现实意义。当初SPARC支持下创立的BioOne文献库[1],仍然是现今众多小型出版机构的集团化发展(出版高质量平价期刊、对抗大出版商竞争压力)的范例。
全球性经济危机以来,在讨论书刊“订购(subscription)模式”是否“衰退(erosion)” 时,一位资深图书馆工作者以“降落和升起的订购模式”为标题总结说:“订购”模式依然“活跃(alive and well)”;图书馆仍然承担着各种类型的文献读者获取费用,“其中包括:图书馆经费用于支付“经过精减的期刊订购费用,OA期刊的年度会员费,文献数据库年费,打包电子书籍年费,改善文献读者获取的‘服务费用’,新期刊模式(例如OA、SCOAP3等)试验费用,教研人员购买散篇文献费用,以及其他广义的‘订购’费用”[22]。 参考文献:
[1] 崔丽芬.社会因素对于学术期刊出版模式的影响——向电子期刊转变过程中的问题讨论[J/OL].图书情报工作网刊,2012(2):40-54.[2012-03-10].http://159.226.100.150:8085/lis/netjournal/LIS_NET/2012-2/7-2011-5278_3.pdf.
[2] SPARC founding endorsements [EB/OL].[2012-03-10].http://www.arl.org/sparc/about/endorsements/index.shtml.
[3] ARL, AAU, Pew Higher Education Roundtable. Publish and perish [J]. Policy Perspectives, 1998, 7 (4): 1-12.
[4] Greenstein D. Not so quiet on a Western front[EB/OL].[2012-03-10]. http://www.nature.com/nature/focus/accessdebate.
[5] Van Orsdel L, Born K. Periodicals price survey 2004: Closing in on open access [J]. Library Journal, 2004, 129 (7): 45-50.
[6] Scudellari M. Support for UC-Nature ban [EB/OL]. [2012-03-10]. http://classic.the-scientist.com/blog/display/57491.
[7] Howard J. At open-access meeting, advocates emphasize the impact of sharing knowledge[EB/OL].[2012-03-10]. http://www.chronicle.com.
[8] Smith K. The unexpected reader [EB/OL]. [2012-3-10]. http://www.berlin9.org.
[9] Anderson K. Are open access and traditional publishers in the same business [EB/OL].[2012-3-10].http://scholarlykitchen.sspnet.org.
[10] Didegah F, Gazni A. The extent of concentration in journal publishing [J]. Learned Publishing, 2011, 24(4): 303-310.
[11] 崔丽芬.电子期刊对于学术交流模式的影响:转变过程中的问题讨论[J].浙江高校图书情报工作,2010 (4): 1-12.
[12] Access to research outputs:A UK success story,2010[EB/OL].[2012-03-10].http://www.publishers.org.uk.
[13] Mobley E R.Ruminations on the sci-tech serials crisis[J/OL].[2012-03-10].http://www.istl.org/98-fall/index.html.
[14] Morgan Stanley. Scientific publishing: Knowledge is power [R/OL]. [2012-03-10].http://www.econ.ucsb.edu/~tedb/Journals/morganstanley.pdf.
[15] Davis P. Libraries receiving a shrinking piece of university pie [EB/OL].[2012-03-10].http://scholarlykitchen.sspnet.org.
[16] Schonfeld R C, Housewright R. Faculty survey 2009: Key strategic insights for libraries, publishers, and societies [R]. ITHAKA S+R, 2010.[2012-03-10]. http://www.sr.ithaka.org/research-publications/ f aculty-survey-2009.
[17] Bosch S, Henderson K, Klusendorf H. Periodicals price survey 2011:Under pressure, times are changing [J]. Library Journal, 2011, 136(8): 30-34.
[18] Peine M. 2010 study of subscription prices for scholarly society journals [R]. Lawrence: Allen Press, 2010.
[19] Recession is the mother of invention [EB/OL]. [2012-03-10]. http://www.subscription-agents.org
[20] Wiley-Blackwell announces continued growth in impact factor journals[EB/OL]. [2012-03-10]. http://as.wiley.com/WileyCDA/PressRelease/pressReleaseId-96757.html.
[21] Young J R. MIT professors approve campuswide policy to publish their scholarly articles free online [EB/OL]. [2012-03-10].http://www.chronicle.com.
[22] Okerson A. The fall and rise of the subscription model [EB/OL]. [2012-03-10].http://library.yale.edu/~llicense/ListArchives/1111/msg00063.html.
[关键词]开放存取 电子期刊 出版集中 捆绑交易 价格危机
1 前 言
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大学图书馆的学术期刊馆藏量难以跟上世界学术期刊总量的增长;期刊价格上涨率数倍于物价指数。到80年代末,经费短缺状况日趋严重,期刊采购数量呈负增长,出现所谓“期刊经费危机”。上世纪90年代,美国研究型大学图书馆联盟(ARL)讨论如何采取行动对抗大出版商的期刊价格垄断,于1997年建立“学术出版与学术界资源联盟(SPARC)”,推动和支持创办高质量平价学术期刊,以取代价格过高的出版商期刊[1]。这一举措得到美国大学协会(AAU)和美国大学出版社协会(AAUP)的支持,后者拥有100多个非营利出版社成员[2]。
1998年由Pew基金会、ARL和AAU主持召开各大学和图书馆行政高层的“Pew高等教育圆桌会议”, 讨论了期刊经费危机并提出5项应对措施:①不过分追求论文数量;②改进议价策略和精选采购书刊;③处理好作者版权;④投资电子模式的学术交流设施;⑤论文发表与评定终身教职或职位晋升脱钩[3]。有评论认为:这个看似“简单明确”的图书馆问题,解决途径却像“伦巴舞步——前进、后退、侧移、回转,然后重复……”[3]。当时北美地区研究型图书馆每年书刊采购经费总金额为6.8亿美元,如果各图书馆能够协调行动目标一致,将对出版市场产生强有力的影响;与会者更希望新兴的电子期刊能改变出版市场的面貌。
2 期刊经费危机与开放存取运动
2.1 向大出版商的抗争行动
本世纪初,开放存取(OA)运动引起对传统期刊模式“革命”还是“改进”的热烈讨论[1]。在著名期刊Nature的OA运动讨论专栏中,美国加州大学图书馆馆长撰文“西线并不平静”(“西线”引自著名反战小说《西线无战事》书名)[4],文章中谈到了2003-2004年经过激烈抗争和艰苦的谈判,加州图书馆与出版商Elsevier签订了费用上涨少许缓和的期刊捆绑订阅和付费使用协议;对于OA期刊,尽管存在不少疑问,希望它能缓解图书馆面临的期刊“价格承受危机(affordable crisis)”。这代表了当时图书馆界的看法与愿望[5]。然而图书馆与大出版商抗争的拉锯性谈判事例,迄今仍不断涌现[6]。
2.2 OA运动的新动向
2011年11月的Berlin 9(“柏林宣言”第9届)年会上,诺贝尔奖获得者华默斯(Harold Varmus)说:学者相信开放存取对于科学发展有益,但实际采纳时有所迟疑,“因为事关他们的职业前途”; 他指出“应该改变学者们相互评价的方式”,而这种改变的进展不够理想[7]。与2010年Berlin 8会议的气氛不同,这次会议被评论为:“不去浪费时间评击(bashing)”出版商及其期刊价格昂贵问题,而是着重讨论“科学知识共享的重要影响(impact)”[7-8]。回顾12年前华默斯发表激进的公开信,号召科学家签名“抵制”向传统期刊投稿、支持新型“廉价”的OA期刊,则是另一番景象[1]。
近年来,OA运动侧重于促进学术研究成果公开获取,向政府和大学部门宣导“强制执行(mandate)”的开放存取政策,低调对待大出版商的期刊费用高昂问题。这种趋势的背景情况是:OA期刊与传统期刊似乎在平行发展[9],论文开放仓储迄今未减少图书馆对传统期刊的采购需求[1]。
3 出版机构的集中化趋势
3.1 出版商的兼并扩大
表1中的期刊出版机构以及引用指标数据,取自SCI(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10],这些数据表明:随着电子期刊的普遍使用,出版机构不断兼并集中,2005年左右(当时图书馆电子期刊数量开始超过纸质期刊[11])这种兼并情况更为明显。
出版商兼并扩大,增强了竞争实力,而进一步排挤较小的出版机构,并且更有能力创办新期刊以适应新学科分支的要求。大出版商“捆绑”的期刊种类逐渐增加,在图书馆期刊采购中的重要性随之增加。现今全球约有2 000家出版机构,每年发行约150万篇论文于23 000种期刊上;4家最大的出版商——Elsevier、Wiley-Blackwell、Springer和Taylor & Francis所出版的论文数量,占全球出版论文数量的50%(2010年)[12]。 在SCI收录的约10 000种期刊中,四大出版商所占份额接近一半,如见表1所示:
3.2 期刊捆绑订阅模式
上世纪90年代,随着电子期刊的推广,图书馆对大型出版商的期刊采取“大宗捆绑交易(the big deal)”的订购方式,它降低了期刊单本平均价格(“优惠”的捆绑折扣价),使相同经费可订阅较多期刊,于是期刊订购费用挤占其他采购费用的程度稍许减轻,也表现在单本著作采购量从2000年起止跌回升[1]。然而,“大宗捆绑交易”是一把双刃剑:①受合约限制,期刊“捆绑”不能部分剔除,于是在经费和需求变动时,图书馆失去期刊订购取舍选择的自由;②合约期满期刊续订费用上涨多少,仍需艰苦谈判。
大型出版商以“捆绑交易”的批量化和折扣价为手段,针对各图书馆不同经费情况区别定价,尽可能榨取其经费的大部分。这是因为捆绑交易中各核心期刊不能用其他期刊替代,形成一种“非弹性”的市场(购买需求不随价格提高而改变),谈判的议价空间不大。应对大出版商捆绑交易的期刊价格过度上涨,除了抗争抵制、舆论诘问评击以外,便是各图书馆组成图书馆联盟进行旷日持久的艰辛谈判。
4 经费短缺情况下的书刊采购
4.1 学术期刊的重要性
学者在研究和教学工作中,阅读学术期刊论文多于其他文献资料;无论在传统纸质期刊时代或现今期刊基本电子化的时代,都是如此。据北美地区统计:大学内工作成就较高的学者,论文的阅读量要比平均阅读量高出20%-33%;在其他机构中获得荣誉与奖励的学者,论文阅读量甚至高出60%以上[11]。即便在现今学术交流数字化、网络化的环境下,大学内仍然“提醒年轻学者不要花费过多精力在网站、博客等非正规学术传播交流活动”[11]。 图1出自“出版研究联盟(PRC)”的一项研究结果(2009年)[12];通过对1 000多名不同背景的学者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他们大多数认为在获取的各种资料中,学术期刊的原创性论文以及综论对于研究和教学工作最为重要,并且“容易获取”。这个结论与2004年大出版商Elsevier在英国议会作证时的论点相似[1]。然而,大出版商的捆绑交易,使经费长期紧缺的图书馆无力选购其他高质量书刊资料,形成学者获取学术文献的经济障碍。以最大限度满足学者所需文献资料为职责的图书馆,直接感受到日益沉重的经费压力,迄今尚未见到缓解迹象。
4.2 图书馆的期刊采购任务
1981年物理、化学期刊的平均价格,为1963年的近10倍[13];2002年物理、化学、医学期刊的平均价格,为1984年的近7倍[14]。另一方面,图2显示近30年来大学内图书馆经费所占的份额逐年减少[15]。期刊价格不断上涨而图书馆经费份额不断降低,使书刊采购任务显得更为艰难和重要。
近年来的调查研究也反映了图书馆采购任务的重要性。美国研究型大学图书馆于1995年起大量添置数字化设施,到2006年电子期刊的数量开始超过纸质期刊数量[11]。在此过程中图书馆的工作环境产生很大变化。其中比较突出的是,以往对于阅读和研究题目的起始指引工作(gateway)有减少趋势,而图书、期刊和文献库等的选购工作显得日益重要。根据Ithaka学院战略与研究部(ITHAKA S+R)的一份调研报告(2010年),美国高校教学研究人员将书刊和文献库等的采购工作,在图书馆各项工作的重要性评价中列为首位(见图3)[16]。根据2003、2006和2009年的统计数据,将书刊采购工作评为“重要”的人数逐渐递增,分别占调查对象的82%、84%和90%[16]。
4.3 经济危机时期的应对措施
2008年全球经济衰退以来,图书馆经费大都没有增长甚至紧缩[17],而期刊价格继续以每年6%-7%(2009-2011年)的速度上涨[18],难免有图书馆必须拆散捆绑。于是有人提出“衰退(产生的要求)是革新之母(recession is the mother of invention)” [19],积极应对形势改变。例如,书刊采购由“常备(just in case)”模式转为“及时(just in time)”模式,改进服务、多使用单篇付费获取(pay per view),精选必要期刊采取小范围“捆绑”交易(tiny-bundle),更多选购平价的高质量非营利期刊与文库,并加强选购集成文库和参考检索性文库等。
4.4 国内情况
2008年6月3日“中国青年报”报道:“出版巨鳄期刊大幅提价,部分高校面临学术断粮”,在国内学术界引起很大震动。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对于期刊“经费危机”的由来和复杂情况缺乏宣传和普遍了解,而大出版商的中国通们善于运用各种推销策略,使得国内图书馆在谈判中处于非常被动的局面。虽然与Elsevier谈判是由“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出面,但实际上各图书馆没有做到步调一致和显示集体力量。“中国青年报”同时报道了台湾地区通过高校集体抵制,Elsevier产品价格(2008年)不升反降的情况。
上述报道中还提到:高校师生从Elsevier数据库下载的论文数量(2006年),占我国高校全部外文科技论文下载量的59%。Elsevier数据库的期刊数量最大(占期刊总量的20%-25%),但总体质量并不是最高的。例如,另一大出版商Wiley-Blackwell所出版的1 500种期刊,有73%收录于SCI数据库(2010年),收录比值高于其他出版商期刊[20]。此外,欧盟委员会的一份报告(2006年)指出:对于近3 000种“顶级(top-tier)”核心期刊(科技医学类),传统非营利机构出版的期刊(数量占到33%)比出版商期刊引用率高和阅读量大,并且价格是出版商期刊的数分之一[1]。因此,过多地采用Elsevier文献库(论文下载量竟达到全国总量一半以上),而忽视了其他有价值的文献来源,使有限的图书经费未达到尽可能高效的使用。
5 结 语
纸质期刊向电子期刊转变过程中,出版商兼并倾向更加显著,学术期刊的出版日益集中于大型出版机构;调查显示:在此过程中,图书馆从事书刊采购(和付费使用)的任务比以往更为重要。开放获取期刊的发展不足以满足图书馆对于期刊的需要,图书馆购买核心期刊经费短缺的压力现今仍然很大。
存在近40年的期刊经费短缺议题,历经OA运动关于期刊模式的大讨论,现在好似伦巴舞步廻转到过去。上世纪末已认识到期刊经费短缺不仅是图书馆的问题;本世纪初出现向大出版商更激烈的抗争行动。期刊电子化和网络化使学术论文有可能开放获取,但10年来推广过程过于依靠政令措施。某些大学把作者论文开放存取作为“规定(mandate)”制度,对那些难以奉行“规定”的情况,只是被动地允许其“另选(opt-out)”[21],缺乏对学术群体内部的运作规律的深入探讨。现今学者群体依然缺乏自审,缺少明确措施应对大出版商期刊的昂贵费用;上世纪末对于期刊经费危机的讨论仍有现实意义。当初SPARC支持下创立的BioOne文献库[1],仍然是现今众多小型出版机构的集团化发展(出版高质量平价期刊、对抗大出版商竞争压力)的范例。
全球性经济危机以来,在讨论书刊“订购(subscription)模式”是否“衰退(erosion)” 时,一位资深图书馆工作者以“降落和升起的订购模式”为标题总结说:“订购”模式依然“活跃(alive and well)”;图书馆仍然承担着各种类型的文献读者获取费用,“其中包括:图书馆经费用于支付“经过精减的期刊订购费用,OA期刊的年度会员费,文献数据库年费,打包电子书籍年费,改善文献读者获取的‘服务费用’,新期刊模式(例如OA、SCOAP3等)试验费用,教研人员购买散篇文献费用,以及其他广义的‘订购’费用”[22]。 参考文献:
[1] 崔丽芬.社会因素对于学术期刊出版模式的影响——向电子期刊转变过程中的问题讨论[J/OL].图书情报工作网刊,2012(2):40-54.[2012-03-10].http://159.226.100.150:8085/lis/netjournal/LIS_NET/2012-2/7-2011-5278_3.pdf.
[2] SPARC founding endorsements [EB/OL].[2012-03-10].http://www.arl.org/sparc/about/endorsements/index.shtml.
[3] ARL, AAU, Pew Higher Education Roundtable. Publish and perish [J]. Policy Perspectives, 1998, 7 (4): 1-12.
[4] Greenstein D. Not so quiet on a Western front[EB/OL].[2012-03-10]. http://www.nature.com/nature/focus/accessdebate.
[5] Van Orsdel L, Born K. Periodicals price survey 2004: Closing in on open access [J]. Library Journal, 2004, 129 (7): 45-50.
[6] Scudellari M. Support for UC-Nature ban [EB/OL]. [2012-03-10]. http://classic.the-scientist.com/blog/display/57491.
[7] Howard J. At open-access meeting, advocates emphasize the impact of sharing knowledge[EB/OL].[2012-03-10]. http://www.chronicle.com.
[8] Smith K. The unexpected reader [EB/OL]. [2012-3-10]. http://www.berlin9.org.
[9] Anderson K. Are open access and traditional publishers in the same business [EB/OL].[2012-3-10].http://scholarlykitchen.sspnet.org.
[10] Didegah F, Gazni A. The extent of concentration in journal publishing [J]. Learned Publishing, 2011, 24(4): 303-310.
[11] 崔丽芬.电子期刊对于学术交流模式的影响:转变过程中的问题讨论[J].浙江高校图书情报工作,2010 (4): 1-12.
[12] Access to research outputs:A UK success story,2010[EB/OL].[2012-03-10].http://www.publishers.org.uk.
[13] Mobley E R.Ruminations on the sci-tech serials crisis[J/OL].[2012-03-10].http://www.istl.org/98-fall/index.html.
[14] Morgan Stanley. Scientific publishing: Knowledge is power [R/OL]. [2012-03-10].http://www.econ.ucsb.edu/~tedb/Journals/morganstanley.pdf.
[15] Davis P. Libraries receiving a shrinking piece of university pie [EB/OL].[2012-03-10].http://scholarlykitchen.sspnet.org.
[16] Schonfeld R C, Housewright R. Faculty survey 2009: Key strategic insights for libraries, publishers, and societies [R]. ITHAKA S+R, 2010.[2012-03-10]. http://www.sr.ithaka.org/research-publications/ f aculty-survey-2009.
[17] Bosch S, Henderson K, Klusendorf H. Periodicals price survey 2011:Under pressure, times are changing [J]. Library Journal, 2011, 136(8): 30-34.
[18] Peine M. 2010 study of subscription prices for scholarly society journals [R]. Lawrence: Allen Press, 2010.
[19] Recession is the mother of invention [EB/OL]. [2012-03-10]. http://www.subscription-agents.org
[20] Wiley-Blackwell announces continued growth in impact factor journals[EB/OL]. [2012-03-10]. http://as.wiley.com/WileyCDA/PressRelease/pressReleaseId-96757.html.
[21] Young J R. MIT professors approve campuswide policy to publish their scholarly articles free online [EB/OL]. [2012-03-10].http://www.chronicle.com.
[22] Okerson A. The fall and rise of the subscription model [EB/OL]. [2012-03-10].http://library.yale.edu/~llicense/ListArchives/1111/msg00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