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由于生源下滑,江苏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遭遇到了危机。本文通过分析江苏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状况和江苏城市职业学院2017级新生问卷调查情况,从学生视角探索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学生视角;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8-4649(2018)03-0083-06
On th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udents——Based on the Survey of the 2017 Freshmen at the City Vocational College of Jiangsu
You Yang
(Jiangsu Radio & TV Univercity, Nanjing 210036)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Jiangsu has been in crisis because of the decline of the student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Jiangsu and the survey of 2017 freshmen at the City Vocational college of Jiangsu,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udents.
Key word:Students' perspectiv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Development; Strategies
高等职业院校作为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载体,影响和决定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非常值得去探索和思考其未来的前进道路。学生是学校的主体,是检验高校教育是否成功的可靠标准。从学生的视角探索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策略更具有现实意义,更符合社会价值取向。
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的需求和信息来源,给学生提供全面优质的服务,提高招生宣传效果,促进学校健康可持续发展,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对2017届新生开展了入学问卷调查活动。本次调查采取网上无记名问卷方式,充分尊重学生的隐私权。
一、调查结果及分析
1.生源来源分析。 在2017届新生中,江苏省生源占78.9%,且每个學院都是江苏考生居多。相对于江苏省,外省招生总数比例不足25%。其中,安徽因为人口和地理因素,招生量在外省中名列前茅。在13个外省中,招生比例超过1%的只有8个省份,且招生情况欠佳。
2.了解该学校的渠道分析。调查数据显示,64.6%的学生都是通过招生考试报了解学校信息,凸显了其较强的权威性,其他大众媒体很难与其宣传效果相媲美。在参加调查的学生中,只有不足10%的学生参加招生咨询会,这与在各地招生咨询会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不成正比,后期如何定位招生咨询会在招生宣传过程中的作用值得去反思,同时,大学老师进校园在招生宣传中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学生不足1%,究其原因还有待探究。
3.身边的亲友了解学校或录取信息的渠道分析。学生身边的亲友通过“学校网页”、“微信”、“电话”了解该校的分别占61.0%、37.4%、19.4%,是了解信息的主要渠道。对于学生自身或者其亲友来说,浏览学校网页都是他们比较乐意选择的一种获取信息的方式。微信作为一种新型宣传手段,拥有超大的客户群,越来越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逐渐体现了强有力的市场价值,使用排名第二。现场咨询会和微博在使用上处于劣势,只有11.3%和6.4%的占比。
4.选择该校的原因分析。 “地理位置好”、“父母亲人的建议”、“专业多”、“就业率高”是学生选择该校的四大主因,分别占比52.8%、20.4%、17.3%和16.3%。作为江苏的省会,南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发展优势,相对于省内其他市县的大学,更容易获得学生青睐。学生比较年轻,缺乏社会经验,更多的选择还是依赖于父母,针对这种情况,校方必须选择多样化、人性化的宣传方式,努力获得家长们和社会各界人士的认可。专业的选择关系到未来的就业方向,对人的一生影响比较大。
5.最影响志愿填报的因素分析。在学生填报志愿过程中,“学校专业”和“往年录取分数线”是最影响志愿填报的因素,分别占比28.5%和24.7%。因为对所填报学校的录取分数线不够了解,很多学生随意和盲目填报志愿,最终导致滑档,与期望的高校失之交臂。“往年录取分数线”为学生填报志愿提供了可靠的选择依据,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录取几率,这就要求高校把“往年录取分数线”公布在相应网页上面供学生查看。专业决定了未来的就业方向,这使很多学生在专业选择上比较谨慎,一般专业的就业前景和个人兴趣为导向。对于高校来说,丰富专业类型,开设特色专业并做大做强非常重要。
6.选择所学专业的原因分析。反馈问卷中显示,“自己感兴趣”和“父母家人的意见”是影响学生选择所学专业的两大因素,大部分学生主要还是按照个人兴趣进行选择,自主性较强,占比超过了60%。对于将要告别高中,迎接大学的学生来说,能够选择自己向往的工作和生活显得尤为重要。还有9.7%的学生是被动地选择所在专业。10%左右的学生在选择专业时是听取了身边朋友和老师的建议。 7.对所选择学院的期望分析。超过60%的大一新生,希望进入学校后,学院能够对他们进行人性化的管理,给予更多的弹性学习时间。也有很少部分的学生对自身自主学习能力的信心不足,希望学校能够进行军事化管理。超过40%的学生期望学院在“多渠道提供就业信息”、“老师对学生一视同仁,认真负责”、“提供丰富的课外活动”等方面满足他们的需要。总之,各学院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诉求,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不断完善自我和发展自我,获得学生的认可和肯定。
二、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策略
1.招生宣传方面
(1)充分利用新媒体,丰富招生宣传方式。新媒体技术信息量更大、覆盖面更广、使用更加便捷,而且客户群基数大,特别容易获得“90后”、“00后”的青睐。同时,新媒体能够较好地通过图片、文字、音频、视频等的多样组合进行更立体、更生动地宣传,让学生更容易、更直觀感受学校的风采,并留下深刻印象。微信公众号作为新媒体技术之一,自2012年创设以来,因其传播方式的多样性、功能使用的简便性、信息推送的及时性,全国已有很多高校建立了微信公众平台,在江苏省,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建立了微信公众号,在招生宣传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因其服务功能、运营管理方面的不完善,微信公众号的价值并没有完全体现。在加强使用微信公众号的过程中,反思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对于招生宣传来说,只会锦上添花。手机已经成为了生活必需品,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手机的频繁使用率进行招生宣传的移动化和微型化。招生微网站实现了招生pc端和手机端的同步进行,在具有微信公众号优势的同时,还能进行报名信息的登记和生源追踪,版面设计更符合手机用户,浏览网页更加轻松和便捷。目前为止几乎没有专属的高校App。高校可以在这方面进行探索,借鉴他人的经验,创设具有该校特色的App,丰富招生宣传。
(2)对学校门户网站进行更人性化和便利化的设计。 从这次问卷调查可知,学校网页是学生及其亲朋好友了解招生信息的最主要渠道,网页设计的好与坏直接影响招生宣传的效果。这就要求学校在设计网页板块的时候,要专门设计一栏关于招生宣传工作方面,让学生可以最快、最清晰地查找到该校的招生计划、招生条件、专业介绍、往年录取分数线等信息,为学生填报志愿提供科学的依据。学校的校园环境、地址、联系方式要放在网页显目的地方,便于学生上门咨询或者电话咨询。同时,在网站维护方面,要随时保持系统的稳定性,避免出现系统瘫痪的现象。当登录网址不成功时,容易引起学生的质疑与反感。同样,要及时对信息进行更新,使用更加简洁易懂的文字进行描述,保证新闻的及时性与有效性。在与学生进行互动方面,设计灵活、生动、高清的回复界面,第一时间进行回复,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
(3)认清当前生源形势,扩大招生地域。在江苏省适龄人口下降的情况下,高职院校应该在全国范围内做好宣传,扩大招生地域范围,增加省外的招生计划,拓宽生源来源。在对2017级新生调查得知,超过20%的学生来自于外省,安徽、甘肃、山西、贵州招生量占了外省招生总量的64%,对于招生情况良好的省份,应该争取更多的招生计划,抓住更多潜在的生源。有的省份因是第一次参加招生,人数虽不太多,但整体上还存在着一定的上升空间,这时加强宣传,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学校就显得尤为迫切。同时,参加高考人数较多的省份和部分贫困的省份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相比与其他省份,入学需求量更大,有利于解决当前的生源问题。
(4)对招生工作人员加强培训,培养招生宣传能手,建立高素质的宣传团队。学生是学校生存的基础,没有学生,学校无法存活,学生的多与少与学校、教职工的发展息息相关。如今,招生情况日益严峻,招生已经不仅仅是招生部门的事情了,需要各个部门进行协同合作。而且作为学校的一分子,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为学校招生工作献出一份力。招生宣传熟识学校的各项政策,能够给学生详细介绍学校各专业的主要课程、职业面向、执业资格、就业岗位等,给学生在专业选择上提供更可靠的依据。招生工作人员代表了学校的形象,给予学生的答复必须有理有据,避免误导学生,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在招生过程中,招生工作人员的工作,不仅仅是宣传,更多的应该是扮演说服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向学生展示学校的优势,让对方接受和选择该校。
2.专业课程设计方面
(1)专业设计与市场需求相适应。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是找到理想的工作,很多学生在填报专业时会选择一些热门专业。这就要求学校在专业设计方面,不能凭空想象,也不能完全依赖于相关专业的专家,要充分进行市场调研,结合国家政策导向,发掘社会需要的人才类型。同时,对该校近几年的招生专业录取情况、就业情况进行调查和总结,并按照学校实际教学情况、学生和家长的意见等,把连续几年招生情况较差、就业情境不看好的专业进行淘汰,开设一些新兴的、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专业,而且要对不同专业进行的招生计划数量进行科学合理地制定。
(2)课程设计要注重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在理论课程的基础上加入更多专业实践教学的环节,让学生参加更多的顶岗实习和企业见习,做好自身的职业发展规划。专业考核除了理论知识的考核以外,再加入专业技能考核,加强学生的技能、技巧训练,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以致用。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还需要实行“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在获得职业资格的过程,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同时,学校要制定严格的课程评价体系,获取学生对课程的反馈信息,不断进行完善,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3)打造品牌专业,提升社会影响力。 地方高校的发展靠的是社会认可度和知名度,也就是品牌效应,而认可度和知名度首先体现在专业方面。打造品牌专业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多方面的通力配合。首先,要有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师资队伍,作为建设品牌专业的前提。同时,学校还要具备良好的教学、实训环境,加强与政府、企事业单位的合作,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投资,规范教学管理,提升社会影响力。 3.教师团队建设方面
(1)加强自身专业素养。 高校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还要不断进向国内外的优秀教师进行学习,总结经验,提高自身科研能力,掌握所属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未来发展趋势,更好地为学生传授知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率,让教学形式更加丰富化、多样化和形象化,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吸收,从而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2)提高教师职业道德。 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才能真正为学生树立好的榜样。作为教师,必须首先加强道德理论修养,认真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培养和教育学生作为毕生事业。在教学过程中,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不仅传授学生知识,也教育他们如何成人,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多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加强人文关怀,了解他们的困难,关爱和帮助他们。
4.学生就业方面
(1)及时提供最新、最详尽的就业信息,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 对于临近毕业或者在校大学生而言,获得好的工作是他们努力学习的最大动力。学校应该通过多种渠道,为学生搜集最新、最详尽的就业信息,让学生能够有更多的就业选择,主动出击,提高就业率。当前很多学生在临近毕业的时候才考虑就业问题,这往往导致在选择工作时没有针对性,比较盲目。所以在学生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学校可以开设就业指导课,为学生提供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的机会,让学生能够更清晰地了解国内外的一些就业政策和职业结构,形成正确的就业观。
(2)加强校企合作,拓宽就业渠道。作为高校,应该坚持走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促进资源优势互补,开设符合企业需求的专业,设立特色企业学院,与企业共同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为学生提供实验实训、毕业实习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竞争力,更好地参加就业。一些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高职院校还应该与其他院校、企业进行联合,建立职教集团,以市场为导向,走集约化发展之路,拓宽高校学生的就业渠道。
5.校际合作方面
(1)探索中职、高职、本科院校的合作新模式,满足学生的学历和学习需求。在当前状况下,探索中职、高职、本科院校的新型合作模式更加具有现实意义,能够使职业教育机构更加优化,各类教育能够相互贯通,与终身学习能够有效对接,满足学习型社会下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很多学校都建立了中高职的“3+2”模式,同时,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的衔接有高本“3+2”、高本协同“2+2”、课程注册等,但还不够完善与成熟。在当前生源萎缩的情况下,高职院校要充分抓住与中职、本科院校的合作机会,锁定潜在生源,满足学生的学历提升需求的同时,也要保证生源质量,利于学校综合实力的提高。
(2)基于“一带一路”战略,提升国际竞争力。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应该促进教育的对外开放,加强与国外高校的合作与交流,充分利用国际化带来的优质教育资源和人才资源,吸收和借鉴国外的优秀教学成果、先进教学理念和成功经验,加强高校自身的内涵发展,促进高校建设的特色化。同时,在教师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上,要坚持走与国情相结合的特色国际化道路,为高职院校的对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提升国际竞争力,让中国职业教育走出国门。
6.校园建设方面
(1)加强校园安全监管,建设和谐校园。只有建设了和谐校园,才能真正地建设和谐社会,在加强校园安全监管方面,政府和学校都要制定相应的安全规章制度,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和权益,对影响校园和谐稳定的行为,严惩不贷。同时,学校要开设与安全相关的课程,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从自己做起,自觉维护他人和自身的利益,爱护校园,致力于校园的稳定与和谐。
(2)丰富校园文化,增强学生幸福感。作为学生来说,学校是他的第二个家。丰富的校园文化可以增加學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减少学生们那种远离家乡的忧愁与焦虑。学校要注重校园环境的净化,打造具有特色的建筑文化,处处体现学校的精神美。同时,打造学校独特的社团文化,举办丰富多样的校园活动,让学生能够有展现自我的平台,更好地认清自身的价值,发展自我,突破自我。作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应该为人师表,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在做一个倾听者的同时,也能做学生实现愿望的实施者。
[参考文献]
[1] 郭静. 江苏省高校微信公众号发展现状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6(20):19-20.
[2] 潘琦.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手机App[J].青年记者,2015(8):64-65.
[3] 曹翔. 地方高校品牌专业建设:重要性、内涵、路径[J].教育探索,2017(1):33-36.
[4] 王根虎,杨恩福.中职、高职、本科教育有效衔接运行机制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7(3):47-50.
[关键词]学生视角;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8-4649(2018)03-0083-06
On th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udents——Based on the Survey of the 2017 Freshmen at the City Vocational College of Jiangsu
You Yang
(Jiangsu Radio & TV Univercity, Nanjing 210036)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Jiangsu has been in crisis because of the decline of the student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Jiangsu and the survey of 2017 freshmen at the City Vocational college of Jiangsu,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udents.
Key word:Students' perspectiv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Development; Strategies
高等职业院校作为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载体,影响和决定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非常值得去探索和思考其未来的前进道路。学生是学校的主体,是检验高校教育是否成功的可靠标准。从学生的视角探索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策略更具有现实意义,更符合社会价值取向。
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的需求和信息来源,给学生提供全面优质的服务,提高招生宣传效果,促进学校健康可持续发展,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对2017届新生开展了入学问卷调查活动。本次调查采取网上无记名问卷方式,充分尊重学生的隐私权。
一、调查结果及分析
1.生源来源分析。 在2017届新生中,江苏省生源占78.9%,且每个學院都是江苏考生居多。相对于江苏省,外省招生总数比例不足25%。其中,安徽因为人口和地理因素,招生量在外省中名列前茅。在13个外省中,招生比例超过1%的只有8个省份,且招生情况欠佳。
2.了解该学校的渠道分析。调查数据显示,64.6%的学生都是通过招生考试报了解学校信息,凸显了其较强的权威性,其他大众媒体很难与其宣传效果相媲美。在参加调查的学生中,只有不足10%的学生参加招生咨询会,这与在各地招生咨询会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不成正比,后期如何定位招生咨询会在招生宣传过程中的作用值得去反思,同时,大学老师进校园在招生宣传中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学生不足1%,究其原因还有待探究。
3.身边的亲友了解学校或录取信息的渠道分析。学生身边的亲友通过“学校网页”、“微信”、“电话”了解该校的分别占61.0%、37.4%、19.4%,是了解信息的主要渠道。对于学生自身或者其亲友来说,浏览学校网页都是他们比较乐意选择的一种获取信息的方式。微信作为一种新型宣传手段,拥有超大的客户群,越来越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逐渐体现了强有力的市场价值,使用排名第二。现场咨询会和微博在使用上处于劣势,只有11.3%和6.4%的占比。
4.选择该校的原因分析。 “地理位置好”、“父母亲人的建议”、“专业多”、“就业率高”是学生选择该校的四大主因,分别占比52.8%、20.4%、17.3%和16.3%。作为江苏的省会,南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发展优势,相对于省内其他市县的大学,更容易获得学生青睐。学生比较年轻,缺乏社会经验,更多的选择还是依赖于父母,针对这种情况,校方必须选择多样化、人性化的宣传方式,努力获得家长们和社会各界人士的认可。专业的选择关系到未来的就业方向,对人的一生影响比较大。
5.最影响志愿填报的因素分析。在学生填报志愿过程中,“学校专业”和“往年录取分数线”是最影响志愿填报的因素,分别占比28.5%和24.7%。因为对所填报学校的录取分数线不够了解,很多学生随意和盲目填报志愿,最终导致滑档,与期望的高校失之交臂。“往年录取分数线”为学生填报志愿提供了可靠的选择依据,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录取几率,这就要求高校把“往年录取分数线”公布在相应网页上面供学生查看。专业决定了未来的就业方向,这使很多学生在专业选择上比较谨慎,一般专业的就业前景和个人兴趣为导向。对于高校来说,丰富专业类型,开设特色专业并做大做强非常重要。
6.选择所学专业的原因分析。反馈问卷中显示,“自己感兴趣”和“父母家人的意见”是影响学生选择所学专业的两大因素,大部分学生主要还是按照个人兴趣进行选择,自主性较强,占比超过了60%。对于将要告别高中,迎接大学的学生来说,能够选择自己向往的工作和生活显得尤为重要。还有9.7%的学生是被动地选择所在专业。10%左右的学生在选择专业时是听取了身边朋友和老师的建议。 7.对所选择学院的期望分析。超过60%的大一新生,希望进入学校后,学院能够对他们进行人性化的管理,给予更多的弹性学习时间。也有很少部分的学生对自身自主学习能力的信心不足,希望学校能够进行军事化管理。超过40%的学生期望学院在“多渠道提供就业信息”、“老师对学生一视同仁,认真负责”、“提供丰富的课外活动”等方面满足他们的需要。总之,各学院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诉求,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不断完善自我和发展自我,获得学生的认可和肯定。
二、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策略
1.招生宣传方面
(1)充分利用新媒体,丰富招生宣传方式。新媒体技术信息量更大、覆盖面更广、使用更加便捷,而且客户群基数大,特别容易获得“90后”、“00后”的青睐。同时,新媒体能够较好地通过图片、文字、音频、视频等的多样组合进行更立体、更生动地宣传,让学生更容易、更直觀感受学校的风采,并留下深刻印象。微信公众号作为新媒体技术之一,自2012年创设以来,因其传播方式的多样性、功能使用的简便性、信息推送的及时性,全国已有很多高校建立了微信公众平台,在江苏省,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建立了微信公众号,在招生宣传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因其服务功能、运营管理方面的不完善,微信公众号的价值并没有完全体现。在加强使用微信公众号的过程中,反思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对于招生宣传来说,只会锦上添花。手机已经成为了生活必需品,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手机的频繁使用率进行招生宣传的移动化和微型化。招生微网站实现了招生pc端和手机端的同步进行,在具有微信公众号优势的同时,还能进行报名信息的登记和生源追踪,版面设计更符合手机用户,浏览网页更加轻松和便捷。目前为止几乎没有专属的高校App。高校可以在这方面进行探索,借鉴他人的经验,创设具有该校特色的App,丰富招生宣传。
(2)对学校门户网站进行更人性化和便利化的设计。 从这次问卷调查可知,学校网页是学生及其亲朋好友了解招生信息的最主要渠道,网页设计的好与坏直接影响招生宣传的效果。这就要求学校在设计网页板块的时候,要专门设计一栏关于招生宣传工作方面,让学生可以最快、最清晰地查找到该校的招生计划、招生条件、专业介绍、往年录取分数线等信息,为学生填报志愿提供科学的依据。学校的校园环境、地址、联系方式要放在网页显目的地方,便于学生上门咨询或者电话咨询。同时,在网站维护方面,要随时保持系统的稳定性,避免出现系统瘫痪的现象。当登录网址不成功时,容易引起学生的质疑与反感。同样,要及时对信息进行更新,使用更加简洁易懂的文字进行描述,保证新闻的及时性与有效性。在与学生进行互动方面,设计灵活、生动、高清的回复界面,第一时间进行回复,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
(3)认清当前生源形势,扩大招生地域。在江苏省适龄人口下降的情况下,高职院校应该在全国范围内做好宣传,扩大招生地域范围,增加省外的招生计划,拓宽生源来源。在对2017级新生调查得知,超过20%的学生来自于外省,安徽、甘肃、山西、贵州招生量占了外省招生总量的64%,对于招生情况良好的省份,应该争取更多的招生计划,抓住更多潜在的生源。有的省份因是第一次参加招生,人数虽不太多,但整体上还存在着一定的上升空间,这时加强宣传,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学校就显得尤为迫切。同时,参加高考人数较多的省份和部分贫困的省份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相比与其他省份,入学需求量更大,有利于解决当前的生源问题。
(4)对招生工作人员加强培训,培养招生宣传能手,建立高素质的宣传团队。学生是学校生存的基础,没有学生,学校无法存活,学生的多与少与学校、教职工的发展息息相关。如今,招生情况日益严峻,招生已经不仅仅是招生部门的事情了,需要各个部门进行协同合作。而且作为学校的一分子,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为学校招生工作献出一份力。招生宣传熟识学校的各项政策,能够给学生详细介绍学校各专业的主要课程、职业面向、执业资格、就业岗位等,给学生在专业选择上提供更可靠的依据。招生工作人员代表了学校的形象,给予学生的答复必须有理有据,避免误导学生,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在招生过程中,招生工作人员的工作,不仅仅是宣传,更多的应该是扮演说服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向学生展示学校的优势,让对方接受和选择该校。
2.专业课程设计方面
(1)专业设计与市场需求相适应。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是找到理想的工作,很多学生在填报专业时会选择一些热门专业。这就要求学校在专业设计方面,不能凭空想象,也不能完全依赖于相关专业的专家,要充分进行市场调研,结合国家政策导向,发掘社会需要的人才类型。同时,对该校近几年的招生专业录取情况、就业情况进行调查和总结,并按照学校实际教学情况、学生和家长的意见等,把连续几年招生情况较差、就业情境不看好的专业进行淘汰,开设一些新兴的、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专业,而且要对不同专业进行的招生计划数量进行科学合理地制定。
(2)课程设计要注重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在理论课程的基础上加入更多专业实践教学的环节,让学生参加更多的顶岗实习和企业见习,做好自身的职业发展规划。专业考核除了理论知识的考核以外,再加入专业技能考核,加强学生的技能、技巧训练,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以致用。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还需要实行“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在获得职业资格的过程,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同时,学校要制定严格的课程评价体系,获取学生对课程的反馈信息,不断进行完善,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3)打造品牌专业,提升社会影响力。 地方高校的发展靠的是社会认可度和知名度,也就是品牌效应,而认可度和知名度首先体现在专业方面。打造品牌专业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多方面的通力配合。首先,要有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师资队伍,作为建设品牌专业的前提。同时,学校还要具备良好的教学、实训环境,加强与政府、企事业单位的合作,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投资,规范教学管理,提升社会影响力。 3.教师团队建设方面
(1)加强自身专业素养。 高校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还要不断进向国内外的优秀教师进行学习,总结经验,提高自身科研能力,掌握所属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未来发展趋势,更好地为学生传授知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率,让教学形式更加丰富化、多样化和形象化,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吸收,从而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2)提高教师职业道德。 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才能真正为学生树立好的榜样。作为教师,必须首先加强道德理论修养,认真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培养和教育学生作为毕生事业。在教学过程中,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不仅传授学生知识,也教育他们如何成人,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多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加强人文关怀,了解他们的困难,关爱和帮助他们。
4.学生就业方面
(1)及时提供最新、最详尽的就业信息,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 对于临近毕业或者在校大学生而言,获得好的工作是他们努力学习的最大动力。学校应该通过多种渠道,为学生搜集最新、最详尽的就业信息,让学生能够有更多的就业选择,主动出击,提高就业率。当前很多学生在临近毕业的时候才考虑就业问题,这往往导致在选择工作时没有针对性,比较盲目。所以在学生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学校可以开设就业指导课,为学生提供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的机会,让学生能够更清晰地了解国内外的一些就业政策和职业结构,形成正确的就业观。
(2)加强校企合作,拓宽就业渠道。作为高校,应该坚持走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促进资源优势互补,开设符合企业需求的专业,设立特色企业学院,与企业共同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为学生提供实验实训、毕业实习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竞争力,更好地参加就业。一些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高职院校还应该与其他院校、企业进行联合,建立职教集团,以市场为导向,走集约化发展之路,拓宽高校学生的就业渠道。
5.校际合作方面
(1)探索中职、高职、本科院校的合作新模式,满足学生的学历和学习需求。在当前状况下,探索中职、高职、本科院校的新型合作模式更加具有现实意义,能够使职业教育机构更加优化,各类教育能够相互贯通,与终身学习能够有效对接,满足学习型社会下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很多学校都建立了中高职的“3+2”模式,同时,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的衔接有高本“3+2”、高本协同“2+2”、课程注册等,但还不够完善与成熟。在当前生源萎缩的情况下,高职院校要充分抓住与中职、本科院校的合作机会,锁定潜在生源,满足学生的学历提升需求的同时,也要保证生源质量,利于学校综合实力的提高。
(2)基于“一带一路”战略,提升国际竞争力。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应该促进教育的对外开放,加强与国外高校的合作与交流,充分利用国际化带来的优质教育资源和人才资源,吸收和借鉴国外的优秀教学成果、先进教学理念和成功经验,加强高校自身的内涵发展,促进高校建设的特色化。同时,在教师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上,要坚持走与国情相结合的特色国际化道路,为高职院校的对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提升国际竞争力,让中国职业教育走出国门。
6.校园建设方面
(1)加强校园安全监管,建设和谐校园。只有建设了和谐校园,才能真正地建设和谐社会,在加强校园安全监管方面,政府和学校都要制定相应的安全规章制度,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和权益,对影响校园和谐稳定的行为,严惩不贷。同时,学校要开设与安全相关的课程,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从自己做起,自觉维护他人和自身的利益,爱护校园,致力于校园的稳定与和谐。
(2)丰富校园文化,增强学生幸福感。作为学生来说,学校是他的第二个家。丰富的校园文化可以增加學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减少学生们那种远离家乡的忧愁与焦虑。学校要注重校园环境的净化,打造具有特色的建筑文化,处处体现学校的精神美。同时,打造学校独特的社团文化,举办丰富多样的校园活动,让学生能够有展现自我的平台,更好地认清自身的价值,发展自我,突破自我。作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应该为人师表,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在做一个倾听者的同时,也能做学生实现愿望的实施者。
[参考文献]
[1] 郭静. 江苏省高校微信公众号发展现状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6(20):19-20.
[2] 潘琦.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手机App[J].青年记者,2015(8):64-65.
[3] 曹翔. 地方高校品牌专业建设:重要性、内涵、路径[J].教育探索,2017(1):33-36.
[4] 王根虎,杨恩福.中职、高职、本科教育有效衔接运行机制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7(3):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