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6年11月14日,当邓小平将“飞乐音响”股票赠予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的约翰·凡尔霖后,俗称“小飞乐”的“中国第一股”让世界为之轰动。上海飞乐音响公司1984年发行的股票(通称“小飞乐”),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公开发行的第一支股票。其后,因缘际会,“小飞乐”见证了太多的第一:第一张被外国人拥有的股票、上海第一批柜台交易的股票、上海证券交易所第一批上市流通的股票。“小飞乐“后来的壮大过程与中国股市的发展同步。而这“中国第一股”究竟是怎样勇敢地横空出世的呢?1984年,雄心勃勃的秦其斌被任命为上海飞乐电声总厂厂长,他不甘于仅仅为仪表系统的产品做配套,开始带领电声总厂开拓经营。秦其斌在参加上海市工商联的集会时,受到老工商业者集资入股办企业的事启发,爱琢磨的秦其斌提出了股份制的构想。然而,毕竟是在那个改革开放初期的特定年代,冲破计划经济藩篱的无形阻力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人说,搞股份制?这不是要培养一批“食利阶层”吗?好在对于政治并不十分敏感的秦其斌也没有多想,他只是觉得党委已经作了决议,厂里已经作了动员,已是箭在弦上,势必要发了。他相信鲁迅那句话--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1984年首发“小飞乐”时,总股本仅1万股,每股面值50元,共筹集50万元。2008年,总股本已达到5.599亿股(每股面值1元)。24年间,总股本翻了1000多倍。中国的股票市场也因之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