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言】
引导学生赏析诗歌,首先要让学生了解诗歌语言的特征,即要懂得“诗家语”,懂得诗歌语言的变形。这是诗词鉴赏的基础。
诗歌艺术分析的依据首先是语言。严羽说“诗有别材”,其实诗也有“别语”。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练性、跳跃性。中国诗歌多半是短小的抒情诗,一首诗里词语数量并不多,其意蕴却非常丰富。要借助非常俭省的语言外壳来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不仅要符合音韵的需要,而且要对诗歌的语言作变形处理。实际上,没有人用平常说话的语言来做诗,如果有的话,也是可笑的打油诗。
中国诗歌语言的变形,在语法上主要表现为改变词性、颠倒词序、省略句子成分等,主要目的是建立格律以造成音乐美,给读者留下艺术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
一、把握词性的改变,体会诗人所炼之“意”
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地方往往就是一首诗的“诗眼”或一首词的“词眼”。例如周邦彦《满庭芳》“风老莺雏,雨肥梅子”,这里的“风”和“肥”都是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动用法)。对于前一句,读者可以想象出雏莺从昂首待哺的娇憨,在风中慢慢丰羽、展翅离巢、婉转鸣叫的情景。至于后一句的“肥”字,由其可以想见梅子成熟、果肉鲜圆、悬挂枝头、诱人馋涎欲滴的情景。“风”“肥”两个字,把江南初夏的景色摹写得生动迷人。又如常建的“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悦”既是鸟悦,也是诗人见到青山欢鸟后那种愉悦心情的写照;“空”则是说潭水涤除了尘世的杂念,使人心境空明。再如南北朝何逊的“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诗句渲染了与友人话别时的环境气氛。前一句写室外:夜深寂静,雨滴台阶,异常单调,虽未直接写人的活动和感受,但由此可体察到离人心中的凄凉。后一句写室内:用一“暗”字表现天刚破晓,油灯将尽,充满离愁的屋子显得昏暗。从“夜雨”到“晓灯”,暗示一夜未眠;由“空阶”和“离室”,渲染出人心的凄惶。
二、还原颠倒的语序,把握诗人的真实意图与情感侧重点
古诗词中为什么会出现倒装?第一,这是声律的要求。初唐成熟的“近体诗”和后来的词曲,除押韵和字数限制外,还要讲究平仄的调配和对仗的工稳。为了符合声律的要求,诗人便不得不在词序安排上作些变通。第二,出于修辞上的特殊需要。如王维《山居秋暝》的“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一联,按客观环境中的动作顺序,原是“浣女”之归造成“竹喧”,“渔舟”之下导致“莲动”。但如果就这样呆板地铺叙直陈为“浣女归喧竹,渔舟下动莲”,那么画面中心就归结于被动因素“竹”和“莲”——这是动作过程的终点。由于动作至此终结,画面也便归于静止。而按诗中顺序的安排,“竹喧”“莲动”便成为“浣女”“渔舟”入画的引子,于是画面中心移到了动作的主动因素“浣女”“渔舟”上。“浣女”“渔舟”之动,不仅远比“竹”“莲”之动鲜明可见,而且它们作为动作的起点和动力,使过程得以不断持续,这就大大增强了画面的动作性、鲜明性。又如杜甫《春夜喜雨》中的“花重锦官城”一句,定语“锦官城”移后,除了为符合五律的平仄格式外,目的还在于突出和强调春雨过后诗人想象中繁花坠落的景象。
三、注意诗词中的省略,用联想和想象填补诗人留下的空白
金开诚先生指出:诗词赏析始终离不开一个“想”字。吴世昌先生也说,读词须有想象。在诗词鉴赏中,根据作品规定的“再造条件”进行再造想象,可以补充诗人有意留下的空白,还原诗歌的场景,获得更为深入的审美享受。诗词的省略通常跟意象的组合有关。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明明是三番问答,至少要六句才能完成的对话,作者采用答话包孕问话的方法,精简为二十个字。在鉴赏本诗时就要根据答话,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发挥联想和想象,把省略的空白部分补出来。这就有如电影的蒙太奇手法,一个意象接一个意象,一个画面接一个画面,镜头之间留下大量的空白,让我们读者根据生活的逻辑、积累的经验、自身的修养去補充完善。
中国古典诗词意象的组合,往往借助汉语语法意合的特点,词语与词语之间、意象与意象之间可直接拼合,甚至可以省略掉起连接作用的词语。例如辛弃疾的“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温庭筠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全部是名词的连缀,“象”的方面看好像是孤立的,“意”的方面却有一种内在的深沉的联系,似离实合,似断实连,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和再创造的可能。又如杜牧《过华清宫》的后两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一骑红尘”和“妃子笑”之间没有任何关联词,直接拼合在一起,可以说是“一骑红尘”逗得“妃子笑”了;也可以说是妃子在“一骑红尘”中露出了笑脸,好像两个镜头的叠印。两种理解似乎都可以,但又都不太确切,诗人只是把两个具有对比性的意象摆在读者面前,意象之间的联系既要你去想象、补充,又不许将它凝固起来——一旦凝固下来,就失去了诗味;而诗歌的魅力,正在于诗句的多义性。
四、抓住能黏合情与景的实词、虚词,以“融合”诗歌的情与景,体会作品意境
诗歌作品或借景言情,或寓情于景,或缘情布景。鉴赏借景言情和缘情布景的诗歌,需要寻找到一个情景交融的“融合”点。比如《江汉》一诗这样写:“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在诗中,杜甫用“共”“同”“犹”“欲”四字,将客观景物与诗人的思想感情自然融合在一起:与天共远,与月同孤,心视落日而犹壮,病遇秋风而欲苏,老骥伏枥的情怀溢于笔端。而寓情于景的诗歌,则需要抓住诗中附着情感的“景语”,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比如《采薇》之“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依依”“霏霏”折射的正是怅然若失的征夫情怀。又如“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萧萧”“寒”满载的是壮士舍身报国的悲壮情愫。
引导学生赏析诗歌,首先要让学生了解诗歌语言的特征,即要懂得“诗家语”,懂得诗歌语言的变形。这是诗词鉴赏的基础。
诗歌艺术分析的依据首先是语言。严羽说“诗有别材”,其实诗也有“别语”。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练性、跳跃性。中国诗歌多半是短小的抒情诗,一首诗里词语数量并不多,其意蕴却非常丰富。要借助非常俭省的语言外壳来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不仅要符合音韵的需要,而且要对诗歌的语言作变形处理。实际上,没有人用平常说话的语言来做诗,如果有的话,也是可笑的打油诗。
中国诗歌语言的变形,在语法上主要表现为改变词性、颠倒词序、省略句子成分等,主要目的是建立格律以造成音乐美,给读者留下艺术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
一、把握词性的改变,体会诗人所炼之“意”
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地方往往就是一首诗的“诗眼”或一首词的“词眼”。例如周邦彦《满庭芳》“风老莺雏,雨肥梅子”,这里的“风”和“肥”都是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动用法)。对于前一句,读者可以想象出雏莺从昂首待哺的娇憨,在风中慢慢丰羽、展翅离巢、婉转鸣叫的情景。至于后一句的“肥”字,由其可以想见梅子成熟、果肉鲜圆、悬挂枝头、诱人馋涎欲滴的情景。“风”“肥”两个字,把江南初夏的景色摹写得生动迷人。又如常建的“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悦”既是鸟悦,也是诗人见到青山欢鸟后那种愉悦心情的写照;“空”则是说潭水涤除了尘世的杂念,使人心境空明。再如南北朝何逊的“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诗句渲染了与友人话别时的环境气氛。前一句写室外:夜深寂静,雨滴台阶,异常单调,虽未直接写人的活动和感受,但由此可体察到离人心中的凄凉。后一句写室内:用一“暗”字表现天刚破晓,油灯将尽,充满离愁的屋子显得昏暗。从“夜雨”到“晓灯”,暗示一夜未眠;由“空阶”和“离室”,渲染出人心的凄惶。
二、还原颠倒的语序,把握诗人的真实意图与情感侧重点
古诗词中为什么会出现倒装?第一,这是声律的要求。初唐成熟的“近体诗”和后来的词曲,除押韵和字数限制外,还要讲究平仄的调配和对仗的工稳。为了符合声律的要求,诗人便不得不在词序安排上作些变通。第二,出于修辞上的特殊需要。如王维《山居秋暝》的“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一联,按客观环境中的动作顺序,原是“浣女”之归造成“竹喧”,“渔舟”之下导致“莲动”。但如果就这样呆板地铺叙直陈为“浣女归喧竹,渔舟下动莲”,那么画面中心就归结于被动因素“竹”和“莲”——这是动作过程的终点。由于动作至此终结,画面也便归于静止。而按诗中顺序的安排,“竹喧”“莲动”便成为“浣女”“渔舟”入画的引子,于是画面中心移到了动作的主动因素“浣女”“渔舟”上。“浣女”“渔舟”之动,不仅远比“竹”“莲”之动鲜明可见,而且它们作为动作的起点和动力,使过程得以不断持续,这就大大增强了画面的动作性、鲜明性。又如杜甫《春夜喜雨》中的“花重锦官城”一句,定语“锦官城”移后,除了为符合五律的平仄格式外,目的还在于突出和强调春雨过后诗人想象中繁花坠落的景象。
三、注意诗词中的省略,用联想和想象填补诗人留下的空白
金开诚先生指出:诗词赏析始终离不开一个“想”字。吴世昌先生也说,读词须有想象。在诗词鉴赏中,根据作品规定的“再造条件”进行再造想象,可以补充诗人有意留下的空白,还原诗歌的场景,获得更为深入的审美享受。诗词的省略通常跟意象的组合有关。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明明是三番问答,至少要六句才能完成的对话,作者采用答话包孕问话的方法,精简为二十个字。在鉴赏本诗时就要根据答话,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发挥联想和想象,把省略的空白部分补出来。这就有如电影的蒙太奇手法,一个意象接一个意象,一个画面接一个画面,镜头之间留下大量的空白,让我们读者根据生活的逻辑、积累的经验、自身的修养去補充完善。
中国古典诗词意象的组合,往往借助汉语语法意合的特点,词语与词语之间、意象与意象之间可直接拼合,甚至可以省略掉起连接作用的词语。例如辛弃疾的“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温庭筠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全部是名词的连缀,“象”的方面看好像是孤立的,“意”的方面却有一种内在的深沉的联系,似离实合,似断实连,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和再创造的可能。又如杜牧《过华清宫》的后两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一骑红尘”和“妃子笑”之间没有任何关联词,直接拼合在一起,可以说是“一骑红尘”逗得“妃子笑”了;也可以说是妃子在“一骑红尘”中露出了笑脸,好像两个镜头的叠印。两种理解似乎都可以,但又都不太确切,诗人只是把两个具有对比性的意象摆在读者面前,意象之间的联系既要你去想象、补充,又不许将它凝固起来——一旦凝固下来,就失去了诗味;而诗歌的魅力,正在于诗句的多义性。
四、抓住能黏合情与景的实词、虚词,以“融合”诗歌的情与景,体会作品意境
诗歌作品或借景言情,或寓情于景,或缘情布景。鉴赏借景言情和缘情布景的诗歌,需要寻找到一个情景交融的“融合”点。比如《江汉》一诗这样写:“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在诗中,杜甫用“共”“同”“犹”“欲”四字,将客观景物与诗人的思想感情自然融合在一起:与天共远,与月同孤,心视落日而犹壮,病遇秋风而欲苏,老骥伏枥的情怀溢于笔端。而寓情于景的诗歌,则需要抓住诗中附着情感的“景语”,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比如《采薇》之“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依依”“霏霏”折射的正是怅然若失的征夫情怀。又如“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萧萧”“寒”满载的是壮士舍身报国的悲壮情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