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狮运动国际化传播原理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feizi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文化为视点,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龙狮运动国际传播中的原理(维模原理、优势扩散原理、传播“圈层现象”及文化适应原理、文化变迁增值与积淀原理),有利于龙狮运动在国际环境中的生存与发展,是建立科学传播体系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龙狮运动 传播学 国际传播
  
  前言
  
  随着我国国家龙狮总会和国际龙狮协会的成立,以及各项国际龙狮赛事的召开,龙狮运动的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机遇。龙狮运动要发展,普及与推广是根本,国际化传播是关键。目前,国际龙狮总会及各大洲龙狮运动协会的相继成立,为龙狮运动的国际传播搭建了一个发展平台,龙狮运动国际传播工作在世界范围内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但龙狮运动的国际传播并不是一种简单的输出过程,而是世界范围内的社会活動、社会互动现象。为了加快龙狮运动国际传播步伐,我们有必要对这种社会现象进行研究,也有必要从传播学的角度对龙狮运动国际传播中的原理进行分析和探索,以寻求龙狮运动国际传播的规律,建立科学的龙狮运动国际传播体系,为龙狮运动的美好前景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龙狮运动国际传播中的原理
  龙狮运动,从表象上看它是集健身、娱乐欣赏于一体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其孕育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且经过几千年的锤炼锻打,已经留下了深深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烙印,因而它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其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我们只有抓住这一本质属性对龙狮运动国际传播工作展开广泛研究,龙狮运动根植在世界各地才更具有生命力。
  
  1. 维模原理
  
  维模原理隶属于传播学范畴。所谓维模原理主要指的是当一种事物或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其它事物(文化)对该种事物(文化)的选择吸纳或对自我事物(文化)的保护原理。当外来事物(文化)有利于原来事物(文化)模式的发展和维护时,便容易接受,并被作为一种新的营养补充到原有的事物(文化)的肌肤之中;而当外来事物(文化)对原有的事物(文化)模式具有危害或破坏性时,维模原理便会起到一种防御作用,竭力阻止该事物(文化)的入侵。龙狮运动在国际传播中,维模原理决定着龙狮运动国际传播的最终效果,维模功能所起的作用对龙狮运动国际传播的影响受制于以下因素或条件:一是与国际社会大环境有关;二是与各国各地区的小环境有关;三是与各国各地区人的风格、气质、意识形态、价值观有关。当国际社会比较稳定,各个方面都比较协调,且整个国际社会都处于向上发展、比较开放时,维模功能相对于各国各地区的新鲜事物(文化)的输出表现出比较宽容:凡是先进的都愿意接受,甚至是主动接受;反之,当国际社会比较封闭保守时,维模功能就会对这种文化输出进行抵制。因此,在龙狮运动的国际传播中,我们应充分挖掘龙狮运动文化中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并为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认同的文化主题进行宣传。
  
  2. 优势扩散原理
  
  龙狮运动中蕴含着深刻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哲理,它是东方文化的一种象征。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乃至世界文化都存在着一定的共性和差异,共性是由文化的共同属性所决定的,而差异的产生则是思维方式、判断事物的标准、价值观、意识形态、生活方式等造成的。龙狮运动的国际传播,它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运动形式的传播,而且是一种中国传统文化的输出。在文化的传播过程中,会出现文化的碰撞、竞争、融合等,甚至会出现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状况。龙狮运动在国际传播过程中的效果如何,关键就是如何展示自己文化中最有优势的内容,让优势文化为世人接受。龙狮运动国际传播要实现优势扩散必须遵循相应的准则:一是龙狮运动的国际传播过程必须随着国际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二是龙狮运动及龙狮运动中蕴含的文化应当超前于国际社会文化的发展,保持其优势;三是龙狮运动及龙狮运动蕴含的文化必须沿着国际社会文化主流的发展而发展。总之,龙狮运动在国际传播中,与国际社会文化应是一种适应与超越的关系,否则,龙狮运动国际传播就没有生命力。
  
  3. 传播“圈层现象”及文化适应原理
  
  龙狮运动集健身、娱乐等多重价值于一体,同时也是一种民族文化。一种事物(文化)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区域中往往会形成不同的“圈层”,这种“圈层”不是重合的关系,而是交叉的关系。这就使得龙狮运动的国际传播产生了不同的“圈层”因果关联。这是由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年龄、心理需求等传播的相关因素所决定的。不同的“圈层”在向外传播或接受传播时,其表现也是不同的,它可能在这一个“圈层”中容易传播,而在另一个“圈层”中则不易传播。在我们研究龙狮运动国际传播的过程中,必须注意这种“圈层”性及其在国际传播中的影响。龙狮运动作为一种文化,在传播到另一国际文化圈时,它必须适应国际上不同文化圈的特殊性,即必须与世界其它文化具有共融性。这就好像把东方的植物移植到西方,必须先适应西方的土壤和气候,这样它才能生存。所以,龙狮运动的国际传播相对于世界各国文化而言它并不是一种征服,而是一种融合与适应,没有这种适应,国际传播便不能正常进行,甚至半途夭折。
  
  4. 文化变迁、增值与积淀原理
  
  文化变迁是指文化传播过程中,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文化彼此借鉴、吸收、认同、沟通、融合之后,出现了新的文化特质和新的文化模式。在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当较为落后的文化与较为先进的文化发生碰撞时,它所重构的新的文化受到新颖、先进文化的影响度就大一些。通俗地讲,通过文化传播,先进的文化得到了张扬与认同,落后的文化受到了淘汰与遏制,这种现象就是文化的重构与变迁。当然,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当人们接受到新的先进的价值观念时,不一定是简单地认同与接受,人们往往只愿意接受那些与自己信念相符合的东西,因此,文化的变迁在不同年龄层次和不同文化知识结构的人中的表现程度是不一样的。
  这一原理给龙狮运动国际传播工作带来一定的借鉴和启迪:(1)龙狮运动在国际传播过程中,产生了一些新的文化现象和文化特质,是一种正常的文化现象;(2)要充分挖掘龙狮运动中蕴含的带有鲜明特色的中国先进文化,也就是国际上人们所认同和需要的东西,诸如中国伦理等;(3)龙狮运动国际传播的内容组织要不拘一格,要适合于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的人,这样才能加快龙狮远动的国际推广与普及。
  文化增值是文化变迁后质的放大现象,是文化变迁的一种外在形式,即一种文化原有的价值或意义在传播过程中产生出新的价值或意义,或者一种文化随着传播面的扩大,从而使受传体文化相对于传体有了某些增值现象。这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相一致,即量变导致质变。就龙狮运动的国际传播而论,如果没有国际传播这一过程,龙狮运动就只能落得在国内孤芳自赏的结果。只有经过国际传播的推广和运用,使世界上更多的人了解和接受这一运动,才可以说它有量的放大。同样,龙狮运动经过国际传播推广,产生了新的社会与经济效益,或在国际推广过程中,龙狮运动成果得到了丰富与完善,那么传播前与传播后的价值相比,就有了增值。基于这方面考虑,龙狮运动的国际传播、推广势在必行。当然,龙狮运动在国际传播中能否得到增值和量的放大,这与龙狮运动本身的价值意义、传播方式及传播途径以及受体的状况都有很大的关系。文化是一种符号的积累,积淀的时间越久,文化就越深厚。
  文化的积淀不是一种封闭的、简单机械传递的过程,应是创造性的不断吸取外来优秀文化的传承过程。龙狮运动在国际传播过程中,可能有些东西会被淘汰,有些东西会被改造,有些东西会得到发扬,这种选择是基于国际社会对龙狮运动的要求。倘若龙狮运动的国际传播使这种要求变成了现实,我们大可不必大呼小叫。龙狮运动在其几千年的发展史中,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积淀,才能发展成为现在的内容繁多、种类齐全、各具特色。因此,在龙狮运动国际传播过程中,我们应保持一种冷静、全面思考的态度,站在一个新的制高点上,来正确对待出现的一些新生事物。
  
  参考文献:
  [1]张继生.现代中国舞龙的社会学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4.
  [2]吕斌.人际信息交流原理与技能[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3]丹尼斯·麦奎尔.大众传播模式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4]胡正荣.传播学总论[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分析了抚顺地区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应积极探索和借鉴国内外经验,采取相应策略,促进抚顺地区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抚顺 旅游经济 满族    抚顺地区风光秀丽,一派北国特色、山野风采突出。这里四季分明,春夏,河流两岸青翠欲滴,万仞青山草木葱茏;入秋,红叶满山,绵延百里;至冬,白雪皑皑,天地一色。人文景观的清前史迹独具一格,永陵、赫图阿拉城遗址、御路、古榆、古战
引言     看过电影《泰坦尼克号》的人,也许至今仍被电影中那极其逼真、场面浩大的音响效果所深深吸引。它就是当今世界最尖端的电脑音乐设备的产物。电脑音乐的巨大发展前景,深深吸引了一大批专业电脑音乐爱好者为之奋斗。一大批较早涉足电脑音乐制作的人,如今已成为国内电脑音乐制作的高手,领导着今日国内电脑音乐的发展潮流。中央音乐学院成立了现代电子音乐研究中心,专门研究电子音乐,并招收电子音乐创作研究生。但是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说话又是人们进行交际的手段。为此,小语教学大纲把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做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这就要求我们全体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几年的教学使我认识到说、演结合是进行低年级说话训练的有效途径。我是从以下几点进行这方面训练的。    一、兴趣引路,创设说的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即使有较高的智力,但如果对学习的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