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时期是一个学生学习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决定一个学生是否能更好的接受知识的重要时期。在学习习惯中,倾听习惯也是学习习惯中最重要的一项,倾听习惯的好坏决定了一个学生是否能够更好的融入课堂,更好的吸收课本上的知识。然而如今大部分小学学生倾听习惯并不理想,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则是小学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本文将要从小学语文教育角度出发,从各个方面思考并研究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倾听习惯。
关键词:小学学生;倾听习惯;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1578( 2019) 08 - 0079 - 01
引言:据多项科学调查研究,在人的感知系统中,听力系统占的比例高达45%。在人与人之间的日常交往中,倾听也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习惯。倾听也是人们获取信息和了解知识的重要途径,让处于成长阶段的小学低龄儿童学会倾听,是每个小学教师应关注并思考的问题。
1.学生倾听习惯不佳的成因及解决方法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常常通过课本及面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但近几年来,随着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义务教育不断普及,小学学生人数不断提高。从而导致每个班级学生数量人数过多,而对于刚刚踏入学校的学生而言,刚刚结束幼儿园以游戏为主的教育方式,他们尚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枯燥无味的课本知识,学生便可能出现无法适应以及抵触心理,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学生便比较容易出现走神,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1]。又由于班级人数过多的原因,教师常常容易忽略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从而导致课堂效果不佳以及学生无法更好的吸收课本知识。
换者而言,家庭中不良的教育环境也会导致学生倾听习惯不佳,当今大部分的家庭教育以长辈教育为主,如爷爷奶奶等,在此种教育环境下的学生,极可能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父母的话爱听不听,沉浸电视以及手机游戏等不良习惯,形成此种不良习惯,极容易导致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做小动作等问题,尤其是面对小学语文这种相较理性课程而言更枯燥无味的文科类课程,更容易出现学生不愿意听讲,听课习惯差的问题。
针对语文课堂而言,如何提高学生倾听习惯,需要教师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例如:教师可以尝试在枯燥无味的课堂中添加适当的趣味因素,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再一步一步逐渐引导学生融入课堂,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才能使学生拥有上课的欲望,从而使学生拥有良好的倾听习惯,才能更好的让学生融人课堂,从而使学生更好的接受知识。
2.改变学生倾听习惯的策略及上课方式
小学时期的学生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最有效果的一段时期,教师要擅于观察学生,记录并思考对培养良好倾听习惯最有效果的讲课方式,然后根据最有效果的讲课方式改变教学策略[2]。
心智尚未成熟的小学学生具有从师性,即会本能性的去完成教师给予的命令,根据学生的这个特点,教师可以适当性的设置一点“规矩”来规范学生,但设置的“规矩”并非强制性的要求,而是建议性的要求,如果教师设置强制性的要求很大可能性上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从而无法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如何设置建议性的“规矩”则需要教师观察学生的日常习惯然后进行设置。例如:在日常上课中,以语文课堂为例,教育学生眼睛要看向教师。教师可以设置一个与教师相视的游戏,让学生与自己对视,班中最先笑的一个学生要站起来与班内同学分享自己最喜欢的一首古诗或句子等。教师借此游戏消除学生对自己的恐惧以及抵触感。从而使学生敢于在课堂中与教师对视,借此便可解决课堂中学生走神、注意力不集巾的问题。不仅更好的提高了课堂效果,而且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学生的倾听习惯,使学生能够更好的融入课堂,更好的接受课本上的知识,也使教师的教学质量得到了更好的效果。
3.改变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及上课方式
在传统的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缺乏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师生之间常存在隔阂与芥蒂,许多学生甚至会对教师产生敌对心理。针对此种情况,教师若想要提高学生的倾听习惯,就必须改变传统的师生角色,学着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相处。以语文课堂为例,如:在进行新课文的讲述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白行组成小组,进行角色扮演,而教师则充当讲述者的身份。教师可以多鼓励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参与活动,让参与活动的学生提前熟悉字词与课文,使学生可以更充分的融入活动,更好的接受知识。另外,在活动中要教育学生学会利用小组分工进行团队协作,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习慣,也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教师除了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扮演一个朋友的角色,也要扮演一个“倾听者”的角色,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细心观察,发现那些比较内向或学习习惯较差的学生,在课后及时与这些学生进行沟通,鼓励他们勇敢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循序渐进的告诉其学习的重要性,并布置一些简单的学习任务让这些学生完成,在他们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给予细心解答,并及时督促,在完成任务后也要对这些学生加以关注。使这些“问题”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明白学习的重要性。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也要及时与家长沟通,构成“家校合一”的良好关系,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个老师,教师也及时与家长沟通,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习惯,并督促家长在日常与学生交流中要多引导学生,保证连续性、统一性的教育原则,保证学生在离校期间,也能保证良好的倾听习惯。
4.结语
良好的倾听习惯并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培养出来的,需要教师的坚持与努力,小学低龄学生正是学习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教师要把握这个重要时期,采用正确的方法改变传统教学策略,从学生为何会形成不良的倾听习惯的本质人手,对症下药,改变传统的教学策略,引入新颖的教学方式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教师自身也要改变传统意义上的“严师”角色,学会做学生身边的“朋友”以及“倾听者”,一步步循序渐进,培养出具有良好倾听习惯的学生。
参考文献:
[1] 王彦玲,高素风.培养低年级学生倾听能力点滴[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6(9).
[2] 王轶红,陶晓慧.低年级语文课堂倾听习惯培养的研究[J]2017. 43-44(5).
关键词:小学学生;倾听习惯;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1578( 2019) 08 - 0079 - 01
引言:据多项科学调查研究,在人的感知系统中,听力系统占的比例高达45%。在人与人之间的日常交往中,倾听也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习惯。倾听也是人们获取信息和了解知识的重要途径,让处于成长阶段的小学低龄儿童学会倾听,是每个小学教师应关注并思考的问题。
1.学生倾听习惯不佳的成因及解决方法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常常通过课本及面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但近几年来,随着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义务教育不断普及,小学学生人数不断提高。从而导致每个班级学生数量人数过多,而对于刚刚踏入学校的学生而言,刚刚结束幼儿园以游戏为主的教育方式,他们尚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枯燥无味的课本知识,学生便可能出现无法适应以及抵触心理,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学生便比较容易出现走神,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1]。又由于班级人数过多的原因,教师常常容易忽略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从而导致课堂效果不佳以及学生无法更好的吸收课本知识。
换者而言,家庭中不良的教育环境也会导致学生倾听习惯不佳,当今大部分的家庭教育以长辈教育为主,如爷爷奶奶等,在此种教育环境下的学生,极可能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父母的话爱听不听,沉浸电视以及手机游戏等不良习惯,形成此种不良习惯,极容易导致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做小动作等问题,尤其是面对小学语文这种相较理性课程而言更枯燥无味的文科类课程,更容易出现学生不愿意听讲,听课习惯差的问题。
针对语文课堂而言,如何提高学生倾听习惯,需要教师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例如:教师可以尝试在枯燥无味的课堂中添加适当的趣味因素,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再一步一步逐渐引导学生融入课堂,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才能使学生拥有上课的欲望,从而使学生拥有良好的倾听习惯,才能更好的让学生融人课堂,从而使学生更好的接受知识。
2.改变学生倾听习惯的策略及上课方式
小学时期的学生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最有效果的一段时期,教师要擅于观察学生,记录并思考对培养良好倾听习惯最有效果的讲课方式,然后根据最有效果的讲课方式改变教学策略[2]。
心智尚未成熟的小学学生具有从师性,即会本能性的去完成教师给予的命令,根据学生的这个特点,教师可以适当性的设置一点“规矩”来规范学生,但设置的“规矩”并非强制性的要求,而是建议性的要求,如果教师设置强制性的要求很大可能性上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从而无法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如何设置建议性的“规矩”则需要教师观察学生的日常习惯然后进行设置。例如:在日常上课中,以语文课堂为例,教育学生眼睛要看向教师。教师可以设置一个与教师相视的游戏,让学生与自己对视,班中最先笑的一个学生要站起来与班内同学分享自己最喜欢的一首古诗或句子等。教师借此游戏消除学生对自己的恐惧以及抵触感。从而使学生敢于在课堂中与教师对视,借此便可解决课堂中学生走神、注意力不集巾的问题。不仅更好的提高了课堂效果,而且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学生的倾听习惯,使学生能够更好的融入课堂,更好的接受课本上的知识,也使教师的教学质量得到了更好的效果。
3.改变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及上课方式
在传统的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缺乏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师生之间常存在隔阂与芥蒂,许多学生甚至会对教师产生敌对心理。针对此种情况,教师若想要提高学生的倾听习惯,就必须改变传统的师生角色,学着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相处。以语文课堂为例,如:在进行新课文的讲述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白行组成小组,进行角色扮演,而教师则充当讲述者的身份。教师可以多鼓励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参与活动,让参与活动的学生提前熟悉字词与课文,使学生可以更充分的融入活动,更好的接受知识。另外,在活动中要教育学生学会利用小组分工进行团队协作,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习慣,也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教师除了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扮演一个朋友的角色,也要扮演一个“倾听者”的角色,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细心观察,发现那些比较内向或学习习惯较差的学生,在课后及时与这些学生进行沟通,鼓励他们勇敢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循序渐进的告诉其学习的重要性,并布置一些简单的学习任务让这些学生完成,在他们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给予细心解答,并及时督促,在完成任务后也要对这些学生加以关注。使这些“问题”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明白学习的重要性。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也要及时与家长沟通,构成“家校合一”的良好关系,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个老师,教师也及时与家长沟通,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习惯,并督促家长在日常与学生交流中要多引导学生,保证连续性、统一性的教育原则,保证学生在离校期间,也能保证良好的倾听习惯。
4.结语
良好的倾听习惯并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培养出来的,需要教师的坚持与努力,小学低龄学生正是学习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教师要把握这个重要时期,采用正确的方法改变传统教学策略,从学生为何会形成不良的倾听习惯的本质人手,对症下药,改变传统的教学策略,引入新颖的教学方式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教师自身也要改变传统意义上的“严师”角色,学会做学生身边的“朋友”以及“倾听者”,一步步循序渐进,培养出具有良好倾听习惯的学生。
参考文献:
[1] 王彦玲,高素风.培养低年级学生倾听能力点滴[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6(9).
[2] 王轶红,陶晓慧.低年级语文课堂倾听习惯培养的研究[J]2017. 43-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