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香犹存的诗卷 精神家园的皈依

来源 :大理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xmot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老的地理书《山海经》上记载着一条洪荒年代就有的黑水河。在黑水河上段泾流过的区间,有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版图上的弹丸小镇,她就是地处滇西北大山深处的剑川县沙溪古镇。沙溪盆地四周星罗棋布地散落着一色的青砖、灰瓦、白墙营造的白族村舍,又众星捧月似地拱卫着跨越了两千多年时间的古道上的寺登街。寺登街这个跨越二千多年时间、连结西藏和东南亚近万里的茶马古道上唯一幸存下的古集市,因了四千年白族文化历史的见证,于2001年10月11日被世界性建筑保护基金会(WMF)在美国纽约公布并录入了值得关注的101个“世界濒危建筑遗产名录”。她和我国古长城、陕西大秦基督教宝塔及修道院和上海欧黑尔——雷切犹太大教堂位列伯仲之间。
   蜚声海内外的国务院第一批公布的剑川石窟也就盘结在沙溪古镇紧倚的石钟山间。由于沙溪隶属的剑川县紧邻著名的玉龙雪山,境内又有老君山和海拔4212米的雪斑山,终年积雪,水冷草枯,农作物生长不济,故历史上一直比较寒苦贫脊,但是这里却文风鼎盛,四千年来人才辈出,星汉灿烂,源远流长。在这清一色白族聚居的坝子里,聚结着一个全国乡镇一级罕见的文学团体——沙溪诗社。沙溪诗社创立于1990年。现有社员近百人,其中虽有部分离退休干部和职工,但绝大多数是在田间陌上扶犁牵牛、春播秋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粮农。诗社社员中不但有年近九秩的乡里学究,也有稚气未脱的村童,儿孙绕膝的白族农家大妈。就是这样一个滇西北高原上水冷草枯的地方,这样一群稼穑田陌的白族子孙,由于二千年儒家文化的薰陶,白族诗书礼乐、耕读传家的美好风化,尽管他们的物质生产相对滞后,物质生活还正在温饱向小康的路上,但是他们却超越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一般规律,遵从孔子“不学诗无以言”的教化,在诗歌王国里构筑和追求着精神家园的皈依。
   白族。不但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同时也是能诗善文的民族。不论是耕种、读书、欢度传统节日,重大社会活动,抑或是红白喜事、喜怒哀乐、七情六欲都在他们口中笔下流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苦、乐者歌其心、爱者歌其情。或长歌当哭或放歌抒情,沙溪诗社15年中创作了近万首诗,编选出版了《沙溪诗草》15集。《“古镇新韵”》集中反映了沙溪人文历史自然风物。这对于一个城市衣食足而礼仪兴的科班出身的诗歌团体也许并不是什么大的成果,但对于躬耕陇亩,汗水浇禾的农家诗社来说,就实在是难能可贵的了。特别是在当今麻将风靡,不屑诗书的时下,更显得凤毛麟角。在他们的诗作中,既有反映重大的政治事件,如歌颂中共“十六大”、“构建和谐社会”、“神舟上天”、“西部开发”、“建设文化大州”等重大题材;也有“自然风光”、“农村精神文明”、“故乡揽胜”、“七彩人生”的吟咏;同时还有相互之间的“题赠唱和”、“言事抒怀”、“校园诗歌”。似乎诗歌在沙溪的白族农民中已经成了生活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甚至连孙子考上大学这样的家事也赋诗志喜。在文学的特色上,沙溪诗社创作的作品不但大都遵从近体诗的对仗、平仄、韵律,其中还保留了不少独具特色的古老的白族“三七一五”的山花体诗作。即便是部分格律稍宽的古体诗,也大都上口押韵,特别是诗作大都吟咏人间情,身边事,读来又格外亲切,大有《诗经·十五国风》的遗韵。正如毛泽东主席生前给陈毅元帅谈诗的《信》中所说一样,《古镇新韵》中的诗歌善于从民歌中吸收养料,这正应了一方水土产生一方文化的规律。剑川一年一度的石宝山万人歌会就在沙溪镇境内。届时万人云集,数千歌者都是独具才情的农民诗人,他们见景生情,随口咏唱,满山曲韵辞章。因此,从这一点上讲,沙溪诗社的应运而生和不断壮大,《沙溪诗草》的年年结集出版就是白族文化的新时代的必然。他们的诗作以及在诗作中的诗言志、歌咏情,是当代白族农民文化的一个窗口之一,是白族农村文化生活的一个缩影和折射!
   沙溪诗社的创立和发展,《沙溪诗草》的年年集结出版,凝结着州、县(乡)镇三级党委政府以及关心支持他们的有关部门的心血,凝结着诗社全体社员的共同汗水和智慧的结晶。诗社的成长过去、现在和将来都离不开这些关爱。
   让我们共同祝愿《沙溪诗草》这株大理文学园中的山茶傲雪绽放,花枝不断四时春。
其他文献
王毅然的小说,大多是纪实性的,以写人记事为主。或追忆亲人朋友,或俯拾旧日往事。无论内容怎样的不同,都统摄在从容、博大的气度之下,以平缓、自然、客观的笔调来追念至亲至爱之人,叙写大喜大悲之事,可谓“恬淡自然”。其作品不事雕琢,随意自然,不刻意追求主题的精深、语言的精巧或感情的波澜,又可谓是大巧不工。    一、精巧的结构,完美的构思    见多识广、儒雅潇洒的马如云,省级某边境贸易口岸“绿云”休闲山
期刊
一    村子脚的磨房,始终在记忆中时隐时现。  村子通电之前,磨面靠的就是水磨。故乡山高箐深,水资源异常丰富,差不多每个寨子都有一到二座磨房,甚至有些冒尖儿的人家自己就拥有一座磨房。这些磨房在河谷里零散地藏着。十冬腊月粮食晒干了,磨房就忙了起来。整个河谷滚着闷雷似的声音,那是村里的人在轮流着磨刚晒干的玉麦、小麦、豆子。  我们社里就只有一座磨房。这座磨房大约有百十年的历史了。爹说,连爷爷都不知道
期刊
七十六年的风雨兼程    “洱水西源第一流,川名沃野稻先秋”。洱源,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民风淳厚、风光绮丽、物产丰富的地方。30万各族人民在这里世代繁衍生息,十个乡镇星星点点散落在这阡陌交通、汊港交错、河流如织、湖泊众多的洱海源头。洱源美丽迷人,像一颗绚丽的宝石镶嵌在滇西北高原,以其灿烂的历史文化、古朴神奇而极富诗情画意的人文景观著称于世。素有“神话王国”、“白族文化宝库”、“仙女撒歌的地方
期刊
三    世纪初某个多雨的秋季,我站在这个高楼林立的城市,用含义复杂的目光,回望千里彝山深处,五十年前古寨暮色苍茫的那个夏日黄昏,我看到灾难的阴影像一只硕大无朋的乌鸦,正缓缓向古寨上空逼近。  苍老的毕摩纳洛嘎苦拄着拐杖,矗立在落日黄昏里,像一只衰老的山羊,用阴沉的目光凝视着暮色苍茫中的古寨,他的目光心事重重,充满了忧虑,他还听到灾难破空的萧萧嘶鸣声从远方断断续续传来。但老毕摩纳洛嘎苦无法判定灾难
期刊
我曾经并不喜欢玫瑰,觉得玫瑰媚俗,还多少有些矫情。在每年的某些特别的日子里,也会收到一些玫瑰,寓满关爱和祝福。但我一直固执地认为,真情与玫瑰无关。  刚从外国语学院到对外汉语教育学院时,常常听到教留学生的老师们抱怨他们的学生如何不遵守纪律,如何难以进行教学。早上八点上课,每天都是老师一个人在教室里等学生,到八点半左右才陆续有人来,并且毫无愧意,似乎他们从来不知道学校是一个有规则的地方。由于语言的障
期刊
我叫杨清峰,这个名字是爷爷取的,小的时候我问爷爷“清峰”的意思,他很耐心地解释,可我还是云里雾里。我不怎么喜欢这个名字,有时候我问自己“为什么我会叫杨清峰?而不是别的名字?”我的爷爷不但会读还会写汉语的繁体,他说要想真正明白这几个字的意思就要学习汉语,因为我的名字来自于汉语。现在我很遗憾爷爷在世的时候没有跟他好好学习汉语。随着一天天长大,我想知道爷爷取名的用意,想了解汉语的愿望越来越迫切。  在越
期刊
题记:如果说喜洲是一位白须飘飘的长者,那么,镜庐则是喜洲聪明的三儿子。在喜洲,我像风中的一片叶子,被大理的风吹着,托着,飘荡着,满怀的阳光,使我的心里溢满了一种温暖。在喜洲弯弯曲曲的巷道里,我的想象如同一片辽阔的森林,被大理的微风吹着,仿佛那洱海里鱼鳞一样的波涛,层出不穷。喜洲的巷道,在它的曲折里,把我送到了镜庐的门前,惊喜,书页一样翻开了,那泛黄的纸张,敞开了一个院落的魂。    1、水缸里的大
期刊
和熙的阳光中,小镇开始躁动不安了。  孩子们的书声从校园的上空升起,  来自桥头村方向早发的客车的鸣号声  传入每一扇刚刚开启的窗棂,  卖菜,卖早点,卖烧酒的吆喝声此起彼伏。   这是沉寂了一夜的小镇,  在晨光中,伴着人们的苏醒复又沸腾起来。  农人们扛着犁耙,赶着健壮的耕牛,  穿过街道,走向田野,他们  腰间的酒壶散发着阵阵醉人的香味。   小贩们似乎又忙碌了起来,他们  没有忘记这是乡下
期刊
大理国时期,文学创作较之南诏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保存下来的资料更加丰富。大理国受中原文化影响很深。开宝元年(公元968年),大理致书宋朝廷,要求通好。大理国多次向宋索求经籍,并于边市大量购买汉文书籍,用汉字抄写了大批佛经,均说明大理国人运用汉字相当熟练。宋仁宗皇祐五年(公元1053年),侬智高兵败逃入大理国,其部属大多投靠大理,其中就有广州进士黄玮,以擅长文学而得到了大理国的重用。宋崇宁二年(公元1
期刊
曾读过辛弃疾“点火樱桃”之美句,常神往那种意境。岁末来到大理,突然有了那份体验。  樱花开了,冬天的樱花。  腊月的大理点着了火,像雪山下的一个火盆,热力四射。古城引来了避寒的天边客。  谁也不记得从什么时候这樱花开始开得这么惹眼,也许是那古老的青石板铺下第一块的时候,先祖们就下了种。也许苍山洱海混沌初开时,花仙子便撒了籽 。也许第一道石墙砌下时,樱花树便亭亭玉立在墙边,和古城相生相伴。  翻遍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