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体育教学,在高校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要以学生的发展和需求为目标,适应人才培养的要求,不断地进行创新。分析了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发展的方向。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创新一、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
现代化的高素质人才,不仅要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较强的专业技能,还应具备健康的体魄。“快乐体育”主张以全面育人为出发点和归宿,强调乐学、好学、育体与育心相结合,使学生在一个融洽的环境中,得到全面的发展,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学方法上,主张启发式的创造教学,强调教法的灵活多样性和学法的实用有效性。要求体育课必须情感交融和身体素质发展并举,强调多向交流和教学环境的优化。“俱乐部式教学”以“健康第一”“终身体育”作为指导思想,根据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开设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将学生重新组合上课;努力倡导开放式、探究式教学;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营造生动、活泼、主动的氛围。
二、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关注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并进行了积极探索,各种新型体育教学模式逐渐兴起,虽然有不少成功的经验,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教师方式单一,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由于受我国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我国部分高校还是采用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的单一教学方式,过于强调老师的权威性,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制约了他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各种体育活动与流程都是教师安排好的,学生只要按照老师说的步骤完成就可以,这就造成学生的积极性不高,缺乏主动参与的乐趣。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
目前,我国的很多高校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都是将所有学生看作一个整体,而忽视了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尤其是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之间身体素质方面的差异是很明显的,教师不能对所有学生都按照同一个标准进行锻炼,重点不突出,层次不明确,那样不仅制约了身体素质较好学生在体育方面真正水平的发挥,也给那些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带来了一定的不良影响,这样都会降低他们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在我国高校教学效果的评价体系中,体育教学也跟其他理论知识教学课程一样,按照学生考试成绩的好坏进行评价。体育教学重在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这种过于注重考试结果的评价方式,不适合实践性较强的体育教学,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方向
1.实施分层教学
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跟据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现阶段,由于部分高校在体育教学对所有学生进行统一训练的方式,严重制约了学生个性的发挥,这样不仅影响了他们上体育课的积极性,还降低了体育教学效率,开展体育教学的真正目的也就更加难以实现。所以,我们在进行体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要重点关注学生的差异性,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以及身体素质进行分层教学,不断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教学内容按照不同的难度分为不同的等级,一般可以分为初、中、高三个不同等级。高级班主要针对有一定体育实践能力和身体素质好的学生,班级整体要求目标高,内容多,进度快;中级班主要针对有一定体育基础,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班级要求目标适当,内容适中,进度适中;初级班主要针对体育基础差的学生,班级要求目标低,重基础,多重复,进度慢。按照学生素质、技能基础,打破原有的系别、班级建制,将学生重新分成不同的班级进行授课,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分层次教学使学生有了准确的定位,消除了大学生的自卑心理,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分层次教学中,所有学生都从自己的“起跑线”出发,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的学习潜能。分层次教学针对性强,注意有层次地传授知识、技术、技能,有利于教师进行有效指导,有利于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的个体进步。
2.改革评价方式
体育教学评价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对于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现阶段,我国高校的体育教学评价中所有的学生使用统一的考核标准,体育基础好、身体素质好的学生总是得高分,体育基础差、身体素质差的学生总是得低分。这一评价方式没有考虑学生的起点因素,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学生来说,这种评价方式更是不公平的。学生是体育教学的主体,体育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增强全体学生的体质,体育教学评价也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高校体育教学评价要建立一个体育运动的过程和结果结合起来的科学的、完善的评价体系。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体育基础,要将体能和运动技能的进步幅度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每个人都按照提高幅度和终结达标进行参照评价。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在每学期开始时记录学生的原始成绩,在期末考核时与原始成绩相对照,根据学生成绩的增幅作为学生进步分评定。需要注意的是,同一时期内不同运动水平的学生体能和运动技能进步幅度一般呈减速增长的规律,因此,学生成绩增长幅度评分表的设计应遵循生物进化“用进废退”的原则。这种评价方式于及时反馈,有利于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及时的解决问题;重视对学生进步的评价,避免了学生因为身体素质个体差异所造成的自卑情绪,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可以有效的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促进了身体素质、技术、技能、知识等全面发展。
3.注重理论教学
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是大学生获得体育理论知识的重要来源,可以让学生了解身体锻炼的原理、原则、方法等内容,对体育锻炼也会起到指导的作用。高校一般不怎么重视体育理论课的教学,大学生对体育健身的目的意义、健身方法认识不足。体育理论课教学可以直接影响大学生对体育的认识,是树立终身体育观念的有效途径。体育理论课教学加大学生对锻炼心肺功能重要性的认识,要让大学生了解到心肺功能不足的危害,了解到运动锻炼对改善心肺功能的作用。要教会学生增强心肺功能正确方法,要让大学生了解有氧运动的项目选择,强度安排及监控、运动时间、锻炼频率等因素。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模式,通过专题讲座、校园网络、广播、橱窗、板报等形式向学生进行体育理论知识的传播。要把体育理论成绩以合适的比例计算到体育成绩总分里,以体育论文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核。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搜集资料,结合自身情况及所学体育知识撰写论文,扩大知识面,逐步树立终身体育观。
参考文献:
[1]袁春杰.探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J].内蒙古体育科技,2010,(02):100-102.
[2]王慧麗,杨三军,胡立艳.以大学生健康为目标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J].体育教育,2010,(02):90-92.
[3]李振斌,李养丽.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模式改革及对策研究[J].西安外事学院学报,2010.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创新一、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
现代化的高素质人才,不仅要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较强的专业技能,还应具备健康的体魄。“快乐体育”主张以全面育人为出发点和归宿,强调乐学、好学、育体与育心相结合,使学生在一个融洽的环境中,得到全面的发展,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学方法上,主张启发式的创造教学,强调教法的灵活多样性和学法的实用有效性。要求体育课必须情感交融和身体素质发展并举,强调多向交流和教学环境的优化。“俱乐部式教学”以“健康第一”“终身体育”作为指导思想,根据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开设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将学生重新组合上课;努力倡导开放式、探究式教学;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营造生动、活泼、主动的氛围。
二、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关注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并进行了积极探索,各种新型体育教学模式逐渐兴起,虽然有不少成功的经验,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教师方式单一,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由于受我国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我国部分高校还是采用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的单一教学方式,过于强调老师的权威性,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制约了他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各种体育活动与流程都是教师安排好的,学生只要按照老师说的步骤完成就可以,这就造成学生的积极性不高,缺乏主动参与的乐趣。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
目前,我国的很多高校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都是将所有学生看作一个整体,而忽视了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尤其是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之间身体素质方面的差异是很明显的,教师不能对所有学生都按照同一个标准进行锻炼,重点不突出,层次不明确,那样不仅制约了身体素质较好学生在体育方面真正水平的发挥,也给那些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带来了一定的不良影响,这样都会降低他们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在我国高校教学效果的评价体系中,体育教学也跟其他理论知识教学课程一样,按照学生考试成绩的好坏进行评价。体育教学重在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这种过于注重考试结果的评价方式,不适合实践性较强的体育教学,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方向
1.实施分层教学
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跟据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现阶段,由于部分高校在体育教学对所有学生进行统一训练的方式,严重制约了学生个性的发挥,这样不仅影响了他们上体育课的积极性,还降低了体育教学效率,开展体育教学的真正目的也就更加难以实现。所以,我们在进行体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要重点关注学生的差异性,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以及身体素质进行分层教学,不断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教学内容按照不同的难度分为不同的等级,一般可以分为初、中、高三个不同等级。高级班主要针对有一定体育实践能力和身体素质好的学生,班级整体要求目标高,内容多,进度快;中级班主要针对有一定体育基础,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班级要求目标适当,内容适中,进度适中;初级班主要针对体育基础差的学生,班级要求目标低,重基础,多重复,进度慢。按照学生素质、技能基础,打破原有的系别、班级建制,将学生重新分成不同的班级进行授课,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分层次教学使学生有了准确的定位,消除了大学生的自卑心理,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分层次教学中,所有学生都从自己的“起跑线”出发,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的学习潜能。分层次教学针对性强,注意有层次地传授知识、技术、技能,有利于教师进行有效指导,有利于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的个体进步。
2.改革评价方式
体育教学评价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对于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现阶段,我国高校的体育教学评价中所有的学生使用统一的考核标准,体育基础好、身体素质好的学生总是得高分,体育基础差、身体素质差的学生总是得低分。这一评价方式没有考虑学生的起点因素,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学生来说,这种评价方式更是不公平的。学生是体育教学的主体,体育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增强全体学生的体质,体育教学评价也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高校体育教学评价要建立一个体育运动的过程和结果结合起来的科学的、完善的评价体系。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体育基础,要将体能和运动技能的进步幅度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每个人都按照提高幅度和终结达标进行参照评价。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在每学期开始时记录学生的原始成绩,在期末考核时与原始成绩相对照,根据学生成绩的增幅作为学生进步分评定。需要注意的是,同一时期内不同运动水平的学生体能和运动技能进步幅度一般呈减速增长的规律,因此,学生成绩增长幅度评分表的设计应遵循生物进化“用进废退”的原则。这种评价方式于及时反馈,有利于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及时的解决问题;重视对学生进步的评价,避免了学生因为身体素质个体差异所造成的自卑情绪,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可以有效的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促进了身体素质、技术、技能、知识等全面发展。
3.注重理论教学
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是大学生获得体育理论知识的重要来源,可以让学生了解身体锻炼的原理、原则、方法等内容,对体育锻炼也会起到指导的作用。高校一般不怎么重视体育理论课的教学,大学生对体育健身的目的意义、健身方法认识不足。体育理论课教学可以直接影响大学生对体育的认识,是树立终身体育观念的有效途径。体育理论课教学加大学生对锻炼心肺功能重要性的认识,要让大学生了解到心肺功能不足的危害,了解到运动锻炼对改善心肺功能的作用。要教会学生增强心肺功能正确方法,要让大学生了解有氧运动的项目选择,强度安排及监控、运动时间、锻炼频率等因素。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模式,通过专题讲座、校园网络、广播、橱窗、板报等形式向学生进行体育理论知识的传播。要把体育理论成绩以合适的比例计算到体育成绩总分里,以体育论文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核。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搜集资料,结合自身情况及所学体育知识撰写论文,扩大知识面,逐步树立终身体育观。
参考文献:
[1]袁春杰.探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J].内蒙古体育科技,2010,(02):100-102.
[2]王慧麗,杨三军,胡立艳.以大学生健康为目标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J].体育教育,2010,(02):90-92.
[3]李振斌,李养丽.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模式改革及对策研究[J].西安外事学院学报,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