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所以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而面对广大高职院校学生的各类技能大赛就成了试金石,也备受各院校领导,老师和学生的重视。
关键词:我校;会计技能大赛
从去年10月,到今年3月底,历时近半年,我带领学生参加了“新道杯”重庆市大学生会计信息化大赛和重庆市会计技能大赛,期间有一些感悟。
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所以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而面对广大高职院校学生的各类技能大赛就成了试金石,也备受各院校领导,老师和学生的重视。
去年10月末的行业赛,我们就在会计学院发出通知,开展了院系的选拔,從报名的100多名学生中选取了12名优秀的,将12名学生集中在一起指导练习,并且告知他们最终会从中选取8名,分成两个队参加比赛。行业赛由于各种原因,学校没有给参赛学生停课,我们只能利用晚上和周末的时间来练习。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我们两个队获得了一个二等奖一个三等奖,并且两名指导老师均被评为“优秀指导老师”。放寒假之后,我们将参赛学生留下来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集训。开学之前,我们又提前将学生集中起来进行了一周的集训,随之三月5号正式行课以后,参赛学生停课集训。经过近半年的努力,我们于3月30号参加了重庆市教委主办的“巴渝工匠杯”重庆市会计技能大赛,取得了两个二等奖。
相比较于去年的成绩,今年有了长足的进步。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与其他优秀的学校,优秀的选手相比,我们的差距还很大。主要表现在,会计信息化部份特殊业务处理,手工账部份团队赛成本会计部份。会计信息化比赛使用的是用友公司的“U8”财务软件,这个财务软件在平时上课就讲解过,也操作过,所以学生相对而言有一定基础。但是,比赛的目的就是要拉开差距,因此难度肯定比课堂大。而手工账部份涉及到诸多会计知识,比如成本核算,财务管理,纳税申报,这些都是对学生基本功的考验。具体分析如下:
一、参赛学生方面的原因
(1)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通过整个比赛过程的观察,发现学生对一些最基本的知识掌握都存在问题。比如根据题目分析做会计分录,最典型的例子,在练习的过程中,有一个题目是交易性金融资产购入,发现学生连购入时哪些应该计入成本确认,哪些应该计入投资收益都分不清楚。
(2)学生对老师反复强调的业务重视不够。在练习过程中,我将一些常遇到的特殊业务进行了总结,例如销售定金业务,以旧换新业务,债务重组业务(以货抵债),附有销售条件退回(无法估计退货率)业务,单到补差业务,销售直运业务,销售零售日报(赠品通过其他出库单处理)业务等等。特别是今年比赛前,我反复强调附有销售条件退回(无法估计退货率)业务,结果比赛中真的出现了这个特殊业务,其中两个学生说没有做出来。
(3)学生到练习后面时,出现了心理疲惫现象。我们比赛是3月30日,3月份前半段时,能够感受到学生状态比较好,每天布置的任务都能够保质保量的完成。我一般是上午考一套题,下午针对错题进行练习,隔一天再考同一套,看分数有没有进步。为什么说前半段学生状态好呢?因为每一套题隔一天分数都能够看到进步,但到了后面,每套题分数看不到进步,特别是晚上如果组织考试,考试分数会回到刚开始练习的水平。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了手工账里面。
二、指导老师方面的原因
(1)指导老师掌握的资源不够。去年10月是我第一次接触到比赛,关于比赛的规则,比赛题目的侧重点,学生在比赛过程中应注意的技巧,比赛过程中的战略运用。所有这些都是一片空白,直到2018年1月21号,我和另外一个带比赛的老师去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会计信息化研讨会”,才积累了带比赛以来的第一手资料,对比赛也有了新的认识。
(2)指导老师教学任务繁重,无法静下心来钻研比赛。上学期行业赛的时候,学生没有停课集训,指导老师也是白天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晚上利用休息时间辅导学生,当时我每周的教学任务是20节课。这学期为了备战重庆市教委的比赛,学生倒是停课了,但是指导老师依然有繁重的教学任务,本学期我除了完成18节课,整个3月没有休息。我家住南坪,每天下班后还要花3小时辅导学生比赛,到家基本上就11点,第二天一早又要赶来学校上班,十分疲惫。最关键的是每天晚上辅导学生是无偿的,没有相应报酬。繁重的教学任务会影响指导老师的积极性。
三、学校层面的原因
(1)保障措施严重不足。去年寒假,为了备战3月份的重庆市会计技能大赛,我们将参赛学生留下了集训。在集训期间,由于学生放假,食堂基本处于关闭状态,到最后两天的时候,每天晚餐只能由我自己出资来给学生喊外卖。放假后,公交车也开不进学校门口,给留校学生出行造成不便。这里所说的保障措施,仅仅是指最基本的吃饭和出行,都不能保障。
(2)学校的激励制度不健全。从指导老师的角度来说,指导过程全部是无偿的,没有报酬,这种制度短期内不会打击老师的积极性,但是从长远来说,不利于挖掘指导老师潜力。可能有人会说,得了奖有奖金。我举个例子,去年11月,我们取得了二等奖,指导老师和学生一共5个人,将金1000元。从参赛学生的角度来说,他们参加比赛,肯定是带着自己的目的来,这一部分学生也肯定算是优秀的,但是他们没有周末,没有晚上休息时间,客观讲坚持下来非常不容易。拿二等奖后,精神方面的鼓励仅仅只有免修一门专业课。这些针对指导老师和参赛学生的激励制度是远远不够的。
各项技能比赛成绩是每个高职院校都看重的,我们如果想要在今后的比赛中突破自己,有更多的比赛冲进国赛,甚至在国赛中取得好的成绩,那就要针对每一届已经参加过的比赛进行理性的分析,找到差距。
(作者单位:重庆商务职业学院会计学院)
关键词:我校;会计技能大赛
从去年10月,到今年3月底,历时近半年,我带领学生参加了“新道杯”重庆市大学生会计信息化大赛和重庆市会计技能大赛,期间有一些感悟。
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所以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而面对广大高职院校学生的各类技能大赛就成了试金石,也备受各院校领导,老师和学生的重视。
去年10月末的行业赛,我们就在会计学院发出通知,开展了院系的选拔,從报名的100多名学生中选取了12名优秀的,将12名学生集中在一起指导练习,并且告知他们最终会从中选取8名,分成两个队参加比赛。行业赛由于各种原因,学校没有给参赛学生停课,我们只能利用晚上和周末的时间来练习。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我们两个队获得了一个二等奖一个三等奖,并且两名指导老师均被评为“优秀指导老师”。放寒假之后,我们将参赛学生留下来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集训。开学之前,我们又提前将学生集中起来进行了一周的集训,随之三月5号正式行课以后,参赛学生停课集训。经过近半年的努力,我们于3月30号参加了重庆市教委主办的“巴渝工匠杯”重庆市会计技能大赛,取得了两个二等奖。
相比较于去年的成绩,今年有了长足的进步。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与其他优秀的学校,优秀的选手相比,我们的差距还很大。主要表现在,会计信息化部份特殊业务处理,手工账部份团队赛成本会计部份。会计信息化比赛使用的是用友公司的“U8”财务软件,这个财务软件在平时上课就讲解过,也操作过,所以学生相对而言有一定基础。但是,比赛的目的就是要拉开差距,因此难度肯定比课堂大。而手工账部份涉及到诸多会计知识,比如成本核算,财务管理,纳税申报,这些都是对学生基本功的考验。具体分析如下:
一、参赛学生方面的原因
(1)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通过整个比赛过程的观察,发现学生对一些最基本的知识掌握都存在问题。比如根据题目分析做会计分录,最典型的例子,在练习的过程中,有一个题目是交易性金融资产购入,发现学生连购入时哪些应该计入成本确认,哪些应该计入投资收益都分不清楚。
(2)学生对老师反复强调的业务重视不够。在练习过程中,我将一些常遇到的特殊业务进行了总结,例如销售定金业务,以旧换新业务,债务重组业务(以货抵债),附有销售条件退回(无法估计退货率)业务,单到补差业务,销售直运业务,销售零售日报(赠品通过其他出库单处理)业务等等。特别是今年比赛前,我反复强调附有销售条件退回(无法估计退货率)业务,结果比赛中真的出现了这个特殊业务,其中两个学生说没有做出来。
(3)学生到练习后面时,出现了心理疲惫现象。我们比赛是3月30日,3月份前半段时,能够感受到学生状态比较好,每天布置的任务都能够保质保量的完成。我一般是上午考一套题,下午针对错题进行练习,隔一天再考同一套,看分数有没有进步。为什么说前半段学生状态好呢?因为每一套题隔一天分数都能够看到进步,但到了后面,每套题分数看不到进步,特别是晚上如果组织考试,考试分数会回到刚开始练习的水平。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了手工账里面。
二、指导老师方面的原因
(1)指导老师掌握的资源不够。去年10月是我第一次接触到比赛,关于比赛的规则,比赛题目的侧重点,学生在比赛过程中应注意的技巧,比赛过程中的战略运用。所有这些都是一片空白,直到2018年1月21号,我和另外一个带比赛的老师去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会计信息化研讨会”,才积累了带比赛以来的第一手资料,对比赛也有了新的认识。
(2)指导老师教学任务繁重,无法静下心来钻研比赛。上学期行业赛的时候,学生没有停课集训,指导老师也是白天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晚上利用休息时间辅导学生,当时我每周的教学任务是20节课。这学期为了备战重庆市教委的比赛,学生倒是停课了,但是指导老师依然有繁重的教学任务,本学期我除了完成18节课,整个3月没有休息。我家住南坪,每天下班后还要花3小时辅导学生比赛,到家基本上就11点,第二天一早又要赶来学校上班,十分疲惫。最关键的是每天晚上辅导学生是无偿的,没有相应报酬。繁重的教学任务会影响指导老师的积极性。
三、学校层面的原因
(1)保障措施严重不足。去年寒假,为了备战3月份的重庆市会计技能大赛,我们将参赛学生留下了集训。在集训期间,由于学生放假,食堂基本处于关闭状态,到最后两天的时候,每天晚餐只能由我自己出资来给学生喊外卖。放假后,公交车也开不进学校门口,给留校学生出行造成不便。这里所说的保障措施,仅仅是指最基本的吃饭和出行,都不能保障。
(2)学校的激励制度不健全。从指导老师的角度来说,指导过程全部是无偿的,没有报酬,这种制度短期内不会打击老师的积极性,但是从长远来说,不利于挖掘指导老师潜力。可能有人会说,得了奖有奖金。我举个例子,去年11月,我们取得了二等奖,指导老师和学生一共5个人,将金1000元。从参赛学生的角度来说,他们参加比赛,肯定是带着自己的目的来,这一部分学生也肯定算是优秀的,但是他们没有周末,没有晚上休息时间,客观讲坚持下来非常不容易。拿二等奖后,精神方面的鼓励仅仅只有免修一门专业课。这些针对指导老师和参赛学生的激励制度是远远不够的。
各项技能比赛成绩是每个高职院校都看重的,我们如果想要在今后的比赛中突破自己,有更多的比赛冲进国赛,甚至在国赛中取得好的成绩,那就要针对每一届已经参加过的比赛进行理性的分析,找到差距。
(作者单位:重庆商务职业学院会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