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难后的她更加美丽(评论)

来源 :延河·绿色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naz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识女诗人西楠是在2017年6月“海上丝绸之路文学采风”活动中,参加者都是广东省作协会员。西楠喜欢穿各种颜色端庄的裙子,喜欢在休息时吸烟。在海滩上给她照相的时候,我忽然觉得她好美好美,就把她写入了诗歌《中国大陆最南端的海滩》,作为惊鸿一瞥的结尾。我有幸同西楠喝过酒,酒桌上的她像古希腊的女诗人萨福,自由、浪漫、狂放不羁。后来我在她的微信上看到她昔日的照片,惊叹她原先异常美丽。直至读了西楠的组诗《在精神科》,我才知道她曾经是一位精神疾病患者。画家梵高、哲学家尼采、诗人荷尔德林都是世界上著名的精神病人。所患的精神病刺激了他们的想象力,使他们的作品惊世骇俗,具有超越常人的穿透力。然而,艺术家本人,因为疾病遭受了巨大痛苦。
  我最欣赏组诗中的这首《躁郁症患者手记》,有美国自白派诗歌的特点,坦然暴露内心深处隐藏的一切。开篇就很突兀:“我在精神病院里住着/企图记录下一些什么”,读者惊讶地发现,诗人住进了精神病院!诗人是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比较政治学硕士,曾获首届“紫金·人民文学之星”文学奖,让我们感叹一位才华横溢的女子遭遇了不幸,这是令人悲哀的。
  第二节诗写诗人由于服用了药物,她经常昏睡。诗人的心变得无助,想到了死亡。
  第三节诗写:“太不舍了/还有那么多未完成的事情/未完成的爱/所以就得,活下去/活下去,去爱,去创造”。诗人毕竟还年轻,还有许多的企望和不甘心,这一节诗写得让人揪心。
  第四节诗写诗人想象自己向后躺倒,大家正在身后接住她。诗人没有囿于自己的不幸,而是相信人间还有真爱。就像当年诗人食指写下的《相信未来》。
  第五节有诗句“我那用于创造的十指啊”,写诗人珍惜自己的创造力,诗人的十指是用来打字,用来写书美好篇章的。
  第六节诗写一个精神病院内的男孩认为自己住进了监狱,接下来是细节描写:“他耿耿于怀的是/每个人右手腕上系着一根塑胶纸条/那上面有我们的名字/年龄,性别,还有科室”。这一近乎自然主义的描写,让读者感同身受。人一旦住进了精神病院,感到最大的痛苦是自由的丧失。这里和监狱一样,门是紧锁着的。诗人写了病友们的群像,写了长廊上踱步的盛装女孩,写了戴着墨镜要与诗人交朋友的大妈,让人了解这一陌生世界的众生相。
  第七节诗写诗人感觉“第一次,我感到自己离死亡如此之近/我甚至開始考虑/死亡之后,将由谁谁来完成/我的作品出版”。诗人尽管失去了自由,最关心的还是自己的作品,读到此处,我不觉潸然泪下。是的,我也是这样九死不悔地追求文学的人。
  最后一节诗,诗人在苦难中寻找到了光明,明确地说:“现在我要活下去/很久,很久/去爱,去创造,去好好生活”。对未来充满了憧憬与期待。最后一句诗尤其让我动容。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不容易,任何人都有权利去爱一场,“去创造”则属于艺术家的特权,“去好好生活”,既是美好的愿景,又是诗人出院后必须努力去做的。
  《想写》是一篇作者的呐喊,诗人是如此热爱文学,虽然身患疾病,仍坚持创作,希望“在我的敏感神经消失之前/多留下些什么”。而在诗中出现的“小神仙”,是诗人的爱人,那是诗人的爱与创作的原动力之一。
  《死而后生》以一个小事件构建全诗,诗人的乙肝抗体过多了,说明“乙肝疾病曾经在我体内打了一仗”。看似平淡的诗句,表明了诗人战胜病魔的信心。
  《烟民们的惨淡生活》写了诗人困在精神病院,想抽支烟都十分困难的窘境。诗中还有一个细节,表明院内的病人是被限制人身自由的,需要“向护士要钥匙”一句,透漏了治病期间太多的无奈。最后诗人在厕所吸烟,诗中洋溢的依旧是不肯向命屈服的精神。
  《长镜头》是诗人记录在精神病院的生活的。诗人描写了精神病院的众生相,诗人着重描写了一位打羽毛球的老先生,住在精神病院的人们都渴望着出去,因为被关在里面失去了自由。所以老先生的姐姐欺哄他说:“明天就可以出院了哦,多好呀”。诗人写出了老先生一个人的心态,也是每个住精神病院的人的普遍心态——对自由的渴望。诗人又写了轮椅上听收音机的老太太,诗人匪夷所思地连用了两句:“简直浪漫死了”,在精神病院里面能看出浪漫,这或许是西楠独有的发现。患有精神疾病的人需要终身服药,而药物的副作用使作家丧失了大部分激情,我们不禁深深敬佩诗人西楠的顽强的意志,她能创作出如此优秀的诗篇来,让我们对自强不息的诗人无比崇敬。
  纵观组诗《在精神科》,诗人虽然不幸患上了精神疾病,但诗人并没有就此沉沦,而是积极面对人生,珍惜自己创造的能力。这一组诗读来哀而不伤,充满了内在的向上的力量。不是那种喊口号式的廉价乐观,而是历尽坎坷后的达观。此刻的诗人,是最美丽的。
  责任编辑|李 东
  李春辉,1974年生,广东省作协会员。作品散见于《诗刊》《诗歌月刊》《清明》《飞天》等多家报刊。曾在《中国校园文学》和《珠江晚报》开设评论专栏。
其他文献
所有的庄稼都在等待收割的那一天。但是,那一天到底是哪一天,我不知道。我还没有长到知道这些的年龄。我只知道,我们家特别穷,穷到连一分钱也没有了,袋子里只有很少的粮食,需要一粒一粒的安排,才能勉强对付到新粮脱粒。我曾听母亲说过,新粮一下来,我就会长高一尺。我是喜欢这个消息的,我太希望自己长高了,至少站在庄稼地里的时候,可以露出脑袋,看到有云彩飘过的天空。  我是在谷子地里听说二人转戏班子来的消息的。当
期刊
总认为那一个个细节最动人心魄,尽管有时就是一个瞬间、一个点,可就会在不经意间撩触我的心弦。一年四季,打动我的永远是一个个美好的细节。  惊蛰是藏在春泥中的细节。一声软绵绵的春雷,一场黏糊甜蜜的春雨,都如数灌进春泥中,于是春泥开始苏醒,从一只虫子开始,费力地顶开最后一块饱满鲜新的泥土,一点点轻柔寡淡的阳光,自然地流洒下来,从云的缝隙,落到它的眼睫上。映入它眼帘的是什么?一朵将开未开的酢浆草花儿?一蓬
期刊
竹子在我的家乡是最常见不过的植物,随意生长在沟涧陡坡,既能防止松软的红土垮塌,又能带来不错的经济效益。  苏轼说过:“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  在云南,我惊讶地发现:“有人家,必有竹。有竹,必有人家。”大多数人家直接把竹子种在房前屋后,少有离得远的。这样做,一来是为了点缀村庄,使得村子里看着春意盎然,营造出田野山乡的别趣。二来是为了方便日后砍伐竹子以供人使用。  竹叶形
期刊
鱼的文明  鱼的文明,曾經被我们不止一次地毁灭过  当那池水开始变得乌黑,淤泥堆积,且空气  中弥漫的臭气如同飞扑的虫子时  我们抽干水,用铁锹铲出鱼,铲出龟,   铲出水草与莲花  铲出深厚的淤泥,然后用水管冲刷池底  我们重新放满清澈的水  洒下最新的鱼苗和花草的种子  我们喜欢坐在岸边,看着飞快发展的水池  各种鱼:红的,白的,杂花色……  我们时常观看鱼的文明,也领略鱼的快乐  有时我们也
期刊
一  冬日的午后,站在禹王殿堡高大的门洞下,此时西风正紧,身体处在风口中,三九的寒风噎得我几乎不能呼吸。  苍老颓败的古堡,在寒风中也瑟瑟发抖,风吹落的土渣,带着一声声沉重的叹息,旋即化为灰尘,消失得无影无踪。  堡子与我,熟悉又陌生。从儿时起,家住马家岭村马家河小组的我,只要一睁眼,堡子总会出现在视野中。记忆中长方体的古堡,西南两面还保留有一人高的墙体,有很多因年岁而塌成的豁口,北城墙几乎保存完
期刊
童年是美好的。它宛如早晨花草上的露珠,那么晶莹地折射出人生斑斓的色彩。几乎每一个人都怀着惆怅的心绪谈起童年。而俄罗斯诗人叶赛宁面对飘飘的落叶,忧伤地叹息道:“金黄的落叶堆满我心间,我已不再是青春少年。”这更勾起人们对逝水年华的无限眷恋。  随着岁月的流逝,人们对于童年的记忆逾加清晰。而我对于那个水淋淋的夏日之晨的记忆,更是梦幻般长久地萦绕于心间。  那是一个夏日的早晨,太阳还没有从东方升出。我从居
期刊
(一)快乐童年  在我的心灵深处蕴藏着一本厚重而又温馨的亲情书卷,这书卷没有文字,没有墨香,没有翻动书页的喧哗。有的只是刻骨铭心的感动和阳光般宁静的温暖。這书名就叫我的父亲。  童年时,我家住在山里,靠种地为生。为了养活我们一大家子人,父亲承包耕种了许多山地,并东借西凑买了一台拖拉机。每到农忙季节,父亲开着拖拉机很省事地就把收获的庄稼运回来了。其他人家还要拉着架子车慢慢往回运。那时候,我特别佩服父
期刊
天堂在哪里?天堂有什么?天堂好吗?  相信大家如我一样都是向往着天堂的,但又都不知道天堂在哪里?更不知道天堂有什么?好还是不好?我们没人说得清楚,糊涂着的人还看得见,一些去了天堂的人,似乎就没回来过。这么说来,天堂像我们的人生路一样,是一张单程票了。为此我在想,可否把我们向往的天堂,看成我们自己的故乡?相信我们大家,一定都有自己的故乡;自己的故乡有什么,自己的故乡好不好,去到自己的故乡,也能很好地
期刊
很多人认为我的诗歌写作属于“先锋写作”范畴, 我认为,“先锋”至少有四个特点,自由、独立、前瞻性和人性化。我所认为的自由和独立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免于任何一种力量的控制或影响,当然完全的移除影响是不可能的,我们随时随地都会受到周围人和环境的影响,无论你是不是意识到,主动或被动,这就要求我们时刻保持一颗清醒和疏离的头脑,能够对所接收的信息进行再筛选和判断,我觉得一个先锋的写作者应当主动带着这种筛选和判
期刊
来卫峰见到郑晓吉的那一刻就有预感,何依琳会跟他走。  只是没想到会这么快。  那是郑晓吉跟他们认识的第二天。郑晓吉慢慢把奥迪停在路边,何依琳对他说:“郑总,我下去跟卫峰告个别吧。怎么说,我也是跟他一起来的。”郑晓吉戴上墨镜,打开车窗,说:“去吧,我等你。”  “卫峰哥,我走了。”何依琳的声音在风中有些抖动,这抖动让她好听的音色有些失真,像脱离服务区的手机信号一样,让人担心它底气不足。十二月的北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