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地时间6月14日凌晨,英国伦敦24层公寓大楼“格兰菲尔塔”发生火灾。现场目击者拍下燃烧的楼体上传至网络,迅速成为国际媒体关注的焦点。截至19日,英国警局公布了大楼内部的灾后照片;警方通报,已经推定有79人在此次火灾中遇难,且该数字仍可能攀升。对于政府的灾后处置,BBC评价其陷入“广泛的批评”,《纽约时报》指责其“缓慢而混乱”,法新社称其带来“越来越多的愤怒”,这场舆论大火,英国政府将如何扑灭?
发生了什么?这栋大楼在哪里?有何安全隐患?
突发事件初期,公众对信息的需求相当迫切。6月16日开始,舆论针对事故原因的探讨不断升级。表层原因最先浮出水面。外媒报道称,大楼建于20世纪70年代,缺乏消防设施,火灾发生当晚火警和自动喷水系统均未奏效,这是楼内部分居民未能逃离火海的直接原因;由于火舌躥升的路线是楼梯外墙,事发后大楼的外墙材料一直备受拷问。大楼在2016年刚刚完成了翻修工程,其外立面使用了造价较低却易燃的铝复合材料作为外包层,这为灾难发生提供了条件。
随着讨论深度的增加,这场火灾也被视为英国社会阶级不平等的象征。《纽约时报》17日发文称,大楼位于英国首都最富有的街区之一,而这栋楼系政府所建,相当于当地的“廉租房”,“就像是另一个世界”。另一篇评论《在英国生活的价值是什么?》写道,火灾留下一个问题:21世纪什么样的人生是值得的?答案似乎是,这取决于你的身份,你是多么富有,这跟许多年前没有太大变化。
当地民众作何反应?政府打算怎么办?
随着政府的调查和媒体的跟进,舆论场的震荡在所难免。而此时英国政府能做的,在于担起信息的权威提供方和应急管理者的责任。
6月16日,美联社报道“抗议风暴席卷市政厅”称,民众质疑因“人祸”造成惨重伤亡,他们也不满事隔多日后,政府依然无法提供失踪人数等具体信息。
16日至17日,另一事件抢占公众眼球,引发次生舆情。英国首相特蕾莎·梅在火灾隔天抵达了火场,只同消防局长和救援人员对话,而没有探视灾民,受到舆论不体恤的批评。有民众在BBC电视采访中指责她“冷得像一条鱼”。英国《周日电报》称:“在全国性的悲剧面前,我们的首相甚至还不如一个出了公关事故的企业执行官。”
有何安置和救助措施?调查和追责进展如何?
此前曾有遇难者家属指责政府对火灾预防不力、救援失当,而政府承诺的救助计划何时实施到位,并没有更详细的计划公布。数百名示威者聚集在唐宁街10号的首相府附近,要求首相辞职。
事发3天后的6月17日,特蕾莎·梅在首相官邸接见了火灾受害者、遇难者亲属、志愿者及当地社区负责人,她宣布建立500万英镑紧急基金。6月18日,伦敦市市长萨迪克汗发声,称火灾是由于“多年忽视”造成的“可预防的事故”,其公布了紧急基金的初步使用方案,表示加快安置工作将成为重中之重。英国警局称将对事件进行刑事调查。英国财政部部长和贸易部部长称大楼外墙的材料未来可能被禁止使用,政府正在对英国大约2500个类似的塔楼进行“紧急检查”,以评估其安全状况。
至此,此次事件引发的舆论讨伐和抗议示威暂告一段落。梳理这场突发事件的舆论演进及政府应对过程,不难看出,症结在于未能满足灾民和公众的关切。舆情降温在于政府和媒体为满足突发事件中公众的知情权,对火灾的原因不断深挖,而舆情止于追责的承诺和调查的进展,以及杜绝此类事故再次发生的具体实施方案。由此可见,突发事件的舆情引导在于推进解决问题,政府只有拿出安置和救助方案,才真正具有主动权。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特约舆情分析师 李思明)
发生了什么?这栋大楼在哪里?有何安全隐患?
突发事件初期,公众对信息的需求相当迫切。6月16日开始,舆论针对事故原因的探讨不断升级。表层原因最先浮出水面。外媒报道称,大楼建于20世纪70年代,缺乏消防设施,火灾发生当晚火警和自动喷水系统均未奏效,这是楼内部分居民未能逃离火海的直接原因;由于火舌躥升的路线是楼梯外墙,事发后大楼的外墙材料一直备受拷问。大楼在2016年刚刚完成了翻修工程,其外立面使用了造价较低却易燃的铝复合材料作为外包层,这为灾难发生提供了条件。
随着讨论深度的增加,这场火灾也被视为英国社会阶级不平等的象征。《纽约时报》17日发文称,大楼位于英国首都最富有的街区之一,而这栋楼系政府所建,相当于当地的“廉租房”,“就像是另一个世界”。另一篇评论《在英国生活的价值是什么?》写道,火灾留下一个问题:21世纪什么样的人生是值得的?答案似乎是,这取决于你的身份,你是多么富有,这跟许多年前没有太大变化。
当地民众作何反应?政府打算怎么办?
随着政府的调查和媒体的跟进,舆论场的震荡在所难免。而此时英国政府能做的,在于担起信息的权威提供方和应急管理者的责任。
6月16日,美联社报道“抗议风暴席卷市政厅”称,民众质疑因“人祸”造成惨重伤亡,他们也不满事隔多日后,政府依然无法提供失踪人数等具体信息。
16日至17日,另一事件抢占公众眼球,引发次生舆情。英国首相特蕾莎·梅在火灾隔天抵达了火场,只同消防局长和救援人员对话,而没有探视灾民,受到舆论不体恤的批评。有民众在BBC电视采访中指责她“冷得像一条鱼”。英国《周日电报》称:“在全国性的悲剧面前,我们的首相甚至还不如一个出了公关事故的企业执行官。”
有何安置和救助措施?调查和追责进展如何?
此前曾有遇难者家属指责政府对火灾预防不力、救援失当,而政府承诺的救助计划何时实施到位,并没有更详细的计划公布。数百名示威者聚集在唐宁街10号的首相府附近,要求首相辞职。
事发3天后的6月17日,特蕾莎·梅在首相官邸接见了火灾受害者、遇难者亲属、志愿者及当地社区负责人,她宣布建立500万英镑紧急基金。6月18日,伦敦市市长萨迪克汗发声,称火灾是由于“多年忽视”造成的“可预防的事故”,其公布了紧急基金的初步使用方案,表示加快安置工作将成为重中之重。英国警局称将对事件进行刑事调查。英国财政部部长和贸易部部长称大楼外墙的材料未来可能被禁止使用,政府正在对英国大约2500个类似的塔楼进行“紧急检查”,以评估其安全状况。
至此,此次事件引发的舆论讨伐和抗议示威暂告一段落。梳理这场突发事件的舆论演进及政府应对过程,不难看出,症结在于未能满足灾民和公众的关切。舆情降温在于政府和媒体为满足突发事件中公众的知情权,对火灾的原因不断深挖,而舆情止于追责的承诺和调查的进展,以及杜绝此类事故再次发生的具体实施方案。由此可见,突发事件的舆情引导在于推进解决问题,政府只有拿出安置和救助方案,才真正具有主动权。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特约舆情分析师 李思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