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全球经济迅猛发展,经济时代顺应着历史潮流而来,低碳经济这种新型势必定会成为这个时代的必然。在近期的经济发展中,环境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人们在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之后,也对经济增长的方式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农业是世界各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底,对国家的平稳发展来说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因此,迅速的转变农业经济的发展模式已经是这个时代农业经济的发展主题之一。
关键字:低碳经济时期;农业经济;现况;问题;方法
中图分类号:F323.22 文献标识码:A
1 农业的经济发展模式状况
1.1 牺牲环境,发展经济
由于许多地方的土地资源少,导致了许多类似围湖造田之类的现象发生。随着人口的增长、工业化进程的迅速加快,人口与耕地、水资源等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耕地资源的流失严重,草地资源数量少、质量低,退化、酸化、沙化日益严重;农业用水浪费现象严重,农业灌溉用水的利用率只有40%是发达国家的一半,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进一步加重了资源和环境的压力。
1.2 基础设施和技术弱后
我国目前某些地方依旧在使用原始的传统耕作方式。由于西方工业革命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我国效仿后导致长期以来的政策都是农业的发展支持工业的发展。这就导致了国家对农业的经济投入少,农村的基础农业设备落后,土地的平均产出率都不高。
2 农业经济在其特有的发展模式上的困难
现阶段的农村经济结构需要一定的改善,各种浪费和污染现象严重。因此,必须在协调农村产业结构的基础上,提高农村的生产效率、土地出产率、最终达到农业方面的可持续效益和经济效益。然而,现阶段的农业经济的发展存在如下障碍:
2.1 农业的环境污染严重
对于大多数农村来说,风景优美,环境都比较好,而且大多数的农民知识相对匮乏,没有主观的环境保护意识,这就导致了很多污染环境的现象。我国目前的农村大部分没有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在农业的有效管理方面几乎处于真空状态,这就导致了我国现阶段的农业技术水平、出产率都比较低。而且几千年来继承的传统习俗,农民们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低。
2.2 资源的浪费现象和生态环境的日益破坏
由于对经济的过分追求,许多相关的环境污染现象频繁出现,有水土流失、草原退化减少、土地的荒漠化以及土壤的板结,森林面积急剧减少。并且随着人口增长与工业化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耕地、水资源3者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不利于提升耕地资源的利用率。
2.3 农业的各项技术水平以及劳动力整体素质较低
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政策的影响下。农村基础设施没有达到高水平,许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比较低,农民的综合素质也弱,在生产管理方面的水准比较缺乏,这就导致了农业科技人才的缺乏。
3 走一条独特的低碳可持续道路
在这个低碳时代,农业经济发展走可持续的道理势在必行,应当以低碳作为核心理念,科学合理地对農业的产业结构等进行调整,走出一条独特的道路。
3.1 走一条循环利用资源的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泱泱大国,960万km2,然而可以利用的土地资源在面对着十几亿人口的时候仍然有些偏少,而在这有限的资源上,如何去养活这么多的人口,就需要走农村土地生产的循环的可持续道路。以减量、重复利用、资源利用为原则,号召农民要节水、节能、节地、节材,资源的回收产出率以及综合利用的效率要提高,保护好农村的优美环境,走低排放、低投入、低消耗的循环经济模式。
3.2 走一条有机化农业经济发展道路
有机农业要遵循自然发展规律,正确使用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技术,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发展脱石油农业,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保证农产品的安全,通过发展有机农业,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我国农产品出口,提高经济效益。
3.3 综合各种产业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
综合化是合理利用各种资源,通过乡村的特色,营造自然生态的气息,吸引城市人来享受,体验自己的劳动成果,在厌倦城市的喧嚣后寻找一种安宁和轻松。
3.4 走利用科技力量发展农业经济的道路
科技的技术是强大的,而在农业当中,科技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科技对提升农业生产的效率、产品的质量都有非常巨大的作用。因此,一种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是必不可少的。政府应当在农业的科技教育上加大投入,增强农民的科技意识,对他们的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管理水平等进行培训。
4 结 论
农业的生产不应该与低碳可持续相违背,走出一条顺应时代的道理,全面的改变和改善传统的农业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使农业经济朝着科技密集的方面发展,走循环型,综合型,科技型,资源节约型的独特道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参考文献
[1] 周玉新.低碳经济时代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探析[J].农业经济,2010(04):3-5.
[2] 原茵.低碳经济时代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探析[J].商场现代化,2013(10):188.
关键字:低碳经济时期;农业经济;现况;问题;方法
中图分类号:F323.22 文献标识码:A
1 农业的经济发展模式状况
1.1 牺牲环境,发展经济
由于许多地方的土地资源少,导致了许多类似围湖造田之类的现象发生。随着人口的增长、工业化进程的迅速加快,人口与耕地、水资源等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耕地资源的流失严重,草地资源数量少、质量低,退化、酸化、沙化日益严重;农业用水浪费现象严重,农业灌溉用水的利用率只有40%是发达国家的一半,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进一步加重了资源和环境的压力。
1.2 基础设施和技术弱后
我国目前某些地方依旧在使用原始的传统耕作方式。由于西方工业革命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我国效仿后导致长期以来的政策都是农业的发展支持工业的发展。这就导致了国家对农业的经济投入少,农村的基础农业设备落后,土地的平均产出率都不高。
2 农业经济在其特有的发展模式上的困难
现阶段的农村经济结构需要一定的改善,各种浪费和污染现象严重。因此,必须在协调农村产业结构的基础上,提高农村的生产效率、土地出产率、最终达到农业方面的可持续效益和经济效益。然而,现阶段的农业经济的发展存在如下障碍:
2.1 农业的环境污染严重
对于大多数农村来说,风景优美,环境都比较好,而且大多数的农民知识相对匮乏,没有主观的环境保护意识,这就导致了很多污染环境的现象。我国目前的农村大部分没有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在农业的有效管理方面几乎处于真空状态,这就导致了我国现阶段的农业技术水平、出产率都比较低。而且几千年来继承的传统习俗,农民们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低。
2.2 资源的浪费现象和生态环境的日益破坏
由于对经济的过分追求,许多相关的环境污染现象频繁出现,有水土流失、草原退化减少、土地的荒漠化以及土壤的板结,森林面积急剧减少。并且随着人口增长与工业化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耕地、水资源3者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不利于提升耕地资源的利用率。
2.3 农业的各项技术水平以及劳动力整体素质较低
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政策的影响下。农村基础设施没有达到高水平,许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比较低,农民的综合素质也弱,在生产管理方面的水准比较缺乏,这就导致了农业科技人才的缺乏。
3 走一条独特的低碳可持续道路
在这个低碳时代,农业经济发展走可持续的道理势在必行,应当以低碳作为核心理念,科学合理地对農业的产业结构等进行调整,走出一条独特的道路。
3.1 走一条循环利用资源的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泱泱大国,960万km2,然而可以利用的土地资源在面对着十几亿人口的时候仍然有些偏少,而在这有限的资源上,如何去养活这么多的人口,就需要走农村土地生产的循环的可持续道路。以减量、重复利用、资源利用为原则,号召农民要节水、节能、节地、节材,资源的回收产出率以及综合利用的效率要提高,保护好农村的优美环境,走低排放、低投入、低消耗的循环经济模式。
3.2 走一条有机化农业经济发展道路
有机农业要遵循自然发展规律,正确使用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技术,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发展脱石油农业,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保证农产品的安全,通过发展有机农业,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我国农产品出口,提高经济效益。
3.3 综合各种产业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
综合化是合理利用各种资源,通过乡村的特色,营造自然生态的气息,吸引城市人来享受,体验自己的劳动成果,在厌倦城市的喧嚣后寻找一种安宁和轻松。
3.4 走利用科技力量发展农业经济的道路
科技的技术是强大的,而在农业当中,科技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科技对提升农业生产的效率、产品的质量都有非常巨大的作用。因此,一种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是必不可少的。政府应当在农业的科技教育上加大投入,增强农民的科技意识,对他们的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管理水平等进行培训。
4 结 论
农业的生产不应该与低碳可持续相违背,走出一条顺应时代的道理,全面的改变和改善传统的农业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使农业经济朝着科技密集的方面发展,走循环型,综合型,科技型,资源节约型的独特道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参考文献
[1] 周玉新.低碳经济时代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探析[J].农业经济,2010(04):3-5.
[2] 原茵.低碳经济时代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探析[J].商场现代化,2013(10):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