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也许没有人记得他的长相,也许没有人熟知他的名字;却没有人不熟悉他的声音……
那些曾经在新闻界、在影坛影响深远的优秀新闻纪录片作品,令无数人记忆犹新:
《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永垂不朽》获第三届百花奖最佳纪录片奖
《刘少奇同志永垂不朽》获1980年文化部优秀影片奖,第一届金鸡奖最佳纪录片奖
《莫让年华付水流》获1981年文化部优秀影片奖,第二届金鸡奖最佳纪录片奖
《毛泽东》获1985年文化部优秀影片奖,第四届金鸡奖特别奖
《零的突破》获第五届金鸡奖最佳纪录片奖
《抗日烽火》获1985年文化部优秀影片奖,第六届金鸡奖最佳纪录片奖
《我们的邓大姐》获广电部1988年优秀影片奖
《历史并不遥远》获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第八届“星光奖”
《蔡畅》获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第九届“星光奖”
《我们走向未来》获广电部1991年优秀艺术片特别奖……
那些久远的故事,让我们翘首回望、感动不已;那配合着重重光影飘荡出来的声音,引人侧耳、震颤心弦……那个为影视纪录片解说工作奉献了全部青春和热情的人,那个用声音见证了无数历史沧桑的人,正慢慢地、清晰地走进我们的视线——他,就是窦春起。
“学者梦”中的艺术之路
他有着一副上天恩赐的华美嗓音,却从没想过自己会与影视结缘;他想在历史的长河里寻找真知,却从没想到会用声音诠释人性的善恶和历史的悲伤……
窦春起因为生就了好嗓子,在小学时就任少先队的主持工作。那时只是完全利用了自己的先天条件和优势而被人瞩目。新中国第一代播音员刘淮是他在北京师范学院念预科时的语文老师,也是窦春起真正懂得如何运用声音上的启蒙恩师。听著名播音员讲课,经常朗诵课文,使窦春起的朗诵、播音水平在听的细致里、在读的领悟中逐渐提高。
1963年,著名的朗诵艺术家殷之光办了一个朗诵学习班,授课的老师也都是苏民这样的朗诵名家,报名的学员不计其数,几番角逐后,窦春起成为名师之徒……
然而,在窦春起的心中,这个并非人人都有条件具备的兴趣却不是他真正的梦想。那个引领他找到梦想的人,是他的历史老师李春平。中国的五千年文明、埃及的古老传说、希腊的美丽神话……那世界的历史长河中,有他的追求和热爱。因此,他在高考时充满向往、坚决果断地选择了北京大学历史系。
成为北大历史系学生的窦春起,在追求自己人生目标的日子里,并没有放弃朗诵方面的爱好。1965年,在庆祝“一二·九”运动三十周年首都青年集会上,窦春起在三百名学生表演《为革命而学习》的朗诵中,担当领诵,并在人民大会堂演出八场,又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音大厅实录了一遍。这些经历,在几年之后,给窦春起带来另一种人生机遇。
六十年代末,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拍摄了纪录片《新沙皇的反华暴行》,因为当时的男解说员声音不合适,周恩来总理同意更换解说员。新影厂就开始地毯式地寻找合适的声音。当时窦春起的同学佟玉珍在新影厂帮忙解说电影,她找到因朗诵才能在校园里人气极高的窦春起,请他一起解说《新少皇的反华暴行》。新影厂的领导们对窦春起在这部纪录片的解说中表现出来的凛然正气赞赏有加。窦春起毕业后,似乎是顺理成章地被调到了新影厂,由此在窦春起孜孜以求的“学者梦”中,本是“无心插柳”的他却在声音的世界与魅力中为自己铺就了一条宽广的艺术之路……
灰色年代塑造的解说艺术家
作为北大历史系的毕业生,到新影厂任电影解说员,对窦春起来说,这并不是他的最终理想。特殊的岁月里,他的许多同学被分到农村下乡劳动,而他本应该留校任教,但在那所有人都不知路在何方的年代,窦春起真切地感觉到,自己离梦想越来越远。在灰色天空笼罩下的日子里,他曾经一度怅然若失,偶然的一次,他听到自己朗诵的由周恩来总理亲自修改过解说词的《新少皇的反华暴行》的录音,过往行人都驻足倾听,这突然激起了窦春起心中的万丈豪情,这声音似乎是黑暗里的一盏灯,为他照亮了前进的方向。
坚持基本功训练,坚持朗读报刊杂志,博采众长,虚心求教……窦春起不断学习充实自己的同时,在《人民日报》、《大众电影》等报刊上发表数十篇新闻纪录片、电影解说方面的文章与同行们进行交流。
在从事解说工作的生涯中,他辛勤地积累着各种解说经验和技巧,那些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那些与时代环境息息相关的精神、文化……那种亲临现场体验人物心理的真挚;那种用执着信念传达真实情感的细腻……使他的解说技巧日趋成熟,并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在新影厂工作期间,厂里拍摄的重大影片都是由他解说,从一九七二年十一月尼泊尔首相比斯塔来访,到一九七五年十二月美国总统福特访华,以及毛泽东主席的外事活动……当天会见的内容往往要求连夜制作成片,作为纪念品送给翌日起程的外宾。而窦春起经常是深夜或凌晨录音,并都是一次通过,出色地完成这些突击性的重要任务。他从事解说的时间跨度集中于六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那时,新闻纪录电影在我国的新闻传播与文化传播扮演着重要角色。窦春起是这段时间中极具代表性的新闻纪录电影解说家。为了那些影片的成功,为了充分发挥解说在纪录片中的作用,为了深化影片的主题思想,为了增强艺术感染力,他付出了自己的全部青春和激情……
八十年代,邓颖超曾三次接见窦春起,在继《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永垂不朽》之后,窦春起又为邓颖超反映自己人生经历的纪录片《我们的邓大姐》作了解说。
在影视解说的实践与理论方面的成就,使窦春起享受到政府的特殊津贴,获得了播音指导正高级职称。并被后人尊誉为“影视解说艺术家”……
在阴霾重重的岁月里,他用声音让我们铭记那些英雄人物的光辉形象和血泪斑斑的断壁残垣;在离开解说的日子里,他带领职工坚守儿童电影的阵地;在担任广电总局电影审查委员时,他每周至少要看十二部影片……
个为人民的电影事业奋斗一生的解说艺术家,在他隐含着点点忧伤和遗憾的鬓发间,在他深刻岁月风霜的皱纹里,在他装着沉重历史和数十个春夏秋冬的眼眸中,留给我们的是神话一般的红色记忆,是那么悠远绵长而又让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