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巫山的红》是章明导演的新片。此次的拍摄任务,是要为《巫山的红》拍摄电影纪录片。因为AG-AC160MC是松下AVCCAM系列中的最新旗舰设备,具有22倍变焦功能,感觉应该会很适合此次纪录片的抓拍。
因为大学本科时学的是电视新闻,用过几款机器,后来在798艺术区工作时,用过4万元级别的小高清,还拍过一个小纪录片,内容是一些独立电影导演的访谈,记得当时用的是全自动模式,效果自然不理想。
拿到AG-AC160MC后,首先关注外形,全黑机身,磨砂质感,符合我的喜好,操持感也非常好。之后为了配备用电池去了一趟中关村,到了松下的专卖店,因为这款机子刚出不久,机型太新,以致可选的电池品牌极为有限,问了几家,都只有一个叫“沣标”的牌子有相匹配的电池型号。好在用到现在,十天有余,它的表现还算给力,只是稍逊原装。
电池买好,32GB SD卡和2T硬盘配好,Final Cut Pro装好,并从影弟工作室借了三脚架、森海塞尔MKH416超指向电容话筒、森海塞尔监听耳机,硬件就齐备了,与摄影师朋友突击学习了半小时,关于白平衡、曝光控制、菜单、辅助对焦、声道、文件存储等一些基本操控,操作起来与我过去使用的业务类摄像机相像,很容易就掌握了如何使用。另外LCD屏对着的控制面板上每个按钮的功能,也都和我讲了一遍。半小时的培训之后,我就可以出山上阵了。
接着我就带着松下AG-AC160MC,前往巫山。
第一天的拍摄,我就果断放弃了三脚架,用脚架太不灵活,会错失太多精彩镜头。对于非长焦镜头而言,持机姿势正确,防抖打开,便可保证图像稳定。这一天基本是练手,但由于有点兴奋,拍得有点多,总共四个多小时,机子吃得消,作为人肉三脚架,我的腰有点吃不消。晚上检查素材的时候,发现不少问题。一是因为没有给外接话筒配话筒架,用了一根橡皮筋来固定话筒,不够稳固,导致产生不少噪音。二是由于我图方便快捷,用的是自动对焦,有时焦点并不是总在我想要的地方。三是Final Cut Pro无法直接导入松下的MTS格式文件。后来得知松下官网有相关的插件,下载安装后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第二天的拍摄开始,我开始全手动操作,虽然麻烦了点,但开始摸索到自己喜欢的影像风格,多少体会到一些创作的乐趣。
首先我把摄像机设定为电影风格。我个人喜欢暗调,所以在日光下,我一般把光圈控制在F9.0左右,阴天时,一般控制在F6.0左右。室内的场景,就直接开到最大光圈F1.7了。AG-AC160MC倾向于把色彩处理得很浓烈,强调反差。因为剧组经常拍夜戏,我可以蹭灯光用。还可以蹭用摄影组价值十几万元的云台加三脚架,摇起来还是很爽的,用它拍了个360度环摇镜头。
第三天,剧组进入小三峡拍摄,我们在一艘船上,穿行在青山绿水间。此时AG-AC160MC给了我惊喜,我发现拍出的画面特别有质感。也是在这一天,我开始充分利用它高达20倍的光学变焦能力,拍了很多长焦镜头,把人从狭小杂乱的环境中摘出来。至此,我找到了这部纪录片的主要视觉风格,那就是“暗调+长焦+特写”。以这样的风格拍摄,画面稳定性是一个问题,但我并不想把这部纪录片拍成四平八稳的“说明文”,还是想在视觉上更有“呼吸感”和表现力,而且要更关注人。面对这样一个团队,面对一个电影的拍摄工作,最吸引我的,就是处在劳动状态的每个人的脸,不仅是导演、摄影,还有场工等。AG-AC160MC以这种风格拍出的画面我非常喜欢,看起来很有“电影感”,以至于我非常想用它拍一部故事短片。
到目前为止,这个纪录片的拍摄已经10天有余,已经积累了差不多30小时的素材。在所有镜头中,上文提到电影风格居多,如果是一个大全景镜头,我就尽量让它有足够的完整性,以形成一个段落。现在设想的剪辑的思路是以这些小段落作为过场戏,主体由碎镜头构成,辅以采访的同期声。经过测试,AG-AC160MC加上森海塞尔MKH 416话筒,录音的表现也很给力的。
因为有大量的时间是通过松下AG-AC160MC的镜头来观察眼前的一切,用它的各种功能把普通的场景风格化,在这种潜移默化之中,对作品的构思得以非常具体可见的方式进行。
同时我也有了更多时间去更深入的“旁观”。如果让我去描述我理想中的这部纪录片的样子,我希望它能很好地呈现一部好的影片是怎么在一个很无聊的过程中生产出来的——那种结晶之前的漫长琐碎的演化。
因为大学本科时学的是电视新闻,用过几款机器,后来在798艺术区工作时,用过4万元级别的小高清,还拍过一个小纪录片,内容是一些独立电影导演的访谈,记得当时用的是全自动模式,效果自然不理想。
拿到AG-AC160MC后,首先关注外形,全黑机身,磨砂质感,符合我的喜好,操持感也非常好。之后为了配备用电池去了一趟中关村,到了松下的专卖店,因为这款机子刚出不久,机型太新,以致可选的电池品牌极为有限,问了几家,都只有一个叫“沣标”的牌子有相匹配的电池型号。好在用到现在,十天有余,它的表现还算给力,只是稍逊原装。
电池买好,32GB SD卡和2T硬盘配好,Final Cut Pro装好,并从影弟工作室借了三脚架、森海塞尔MKH416超指向电容话筒、森海塞尔监听耳机,硬件就齐备了,与摄影师朋友突击学习了半小时,关于白平衡、曝光控制、菜单、辅助对焦、声道、文件存储等一些基本操控,操作起来与我过去使用的业务类摄像机相像,很容易就掌握了如何使用。另外LCD屏对着的控制面板上每个按钮的功能,也都和我讲了一遍。半小时的培训之后,我就可以出山上阵了。
接着我就带着松下AG-AC160MC,前往巫山。
第一天的拍摄,我就果断放弃了三脚架,用脚架太不灵活,会错失太多精彩镜头。对于非长焦镜头而言,持机姿势正确,防抖打开,便可保证图像稳定。这一天基本是练手,但由于有点兴奋,拍得有点多,总共四个多小时,机子吃得消,作为人肉三脚架,我的腰有点吃不消。晚上检查素材的时候,发现不少问题。一是因为没有给外接话筒配话筒架,用了一根橡皮筋来固定话筒,不够稳固,导致产生不少噪音。二是由于我图方便快捷,用的是自动对焦,有时焦点并不是总在我想要的地方。三是Final Cut Pro无法直接导入松下的MTS格式文件。后来得知松下官网有相关的插件,下载安装后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第二天的拍摄开始,我开始全手动操作,虽然麻烦了点,但开始摸索到自己喜欢的影像风格,多少体会到一些创作的乐趣。
首先我把摄像机设定为电影风格。我个人喜欢暗调,所以在日光下,我一般把光圈控制在F9.0左右,阴天时,一般控制在F6.0左右。室内的场景,就直接开到最大光圈F1.7了。AG-AC160MC倾向于把色彩处理得很浓烈,强调反差。因为剧组经常拍夜戏,我可以蹭灯光用。还可以蹭用摄影组价值十几万元的云台加三脚架,摇起来还是很爽的,用它拍了个360度环摇镜头。
第三天,剧组进入小三峡拍摄,我们在一艘船上,穿行在青山绿水间。此时AG-AC160MC给了我惊喜,我发现拍出的画面特别有质感。也是在这一天,我开始充分利用它高达20倍的光学变焦能力,拍了很多长焦镜头,把人从狭小杂乱的环境中摘出来。至此,我找到了这部纪录片的主要视觉风格,那就是“暗调+长焦+特写”。以这样的风格拍摄,画面稳定性是一个问题,但我并不想把这部纪录片拍成四平八稳的“说明文”,还是想在视觉上更有“呼吸感”和表现力,而且要更关注人。面对这样一个团队,面对一个电影的拍摄工作,最吸引我的,就是处在劳动状态的每个人的脸,不仅是导演、摄影,还有场工等。AG-AC160MC以这种风格拍出的画面我非常喜欢,看起来很有“电影感”,以至于我非常想用它拍一部故事短片。
到目前为止,这个纪录片的拍摄已经10天有余,已经积累了差不多30小时的素材。在所有镜头中,上文提到电影风格居多,如果是一个大全景镜头,我就尽量让它有足够的完整性,以形成一个段落。现在设想的剪辑的思路是以这些小段落作为过场戏,主体由碎镜头构成,辅以采访的同期声。经过测试,AG-AC160MC加上森海塞尔MKH 416话筒,录音的表现也很给力的。
因为有大量的时间是通过松下AG-AC160MC的镜头来观察眼前的一切,用它的各种功能把普通的场景风格化,在这种潜移默化之中,对作品的构思得以非常具体可见的方式进行。
同时我也有了更多时间去更深入的“旁观”。如果让我去描述我理想中的这部纪录片的样子,我希望它能很好地呈现一部好的影片是怎么在一个很无聊的过程中生产出来的——那种结晶之前的漫长琐碎的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