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逆向教学设计探索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jian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教育评估专家格兰特·威金斯(Grant Wiggins)和杰伊·麦克泰格(Jay McTighe)在其著作《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1](《Understanding by Design》)一书中提出了“逆”于常态教学设计的“逆向设计”方法,为教学设计提供了更关注学习本质的设计方法。受此启发,我以高中语文第五册“家园亲情”单元的古诗词教学为例进行了逆向教学设计的尝试。
  一、什么是逆向设计
  逆向设计(Backward Design)强调课堂、单元和课程在逻辑上应该从想要达到的最终的学习结果导出,而不是从我们所擅长的教法、教材和活动中导出。学习从教师(最好还有学生)期望的结果开始,然后逆向运行到学生开始上课的状态。也就是说,教学设计是从“终点”(学生的学习结果)出发,逆推到教学活动。而非一般的语文教学设计从“起点”(依据教学内容出发,确定教学目标)出发,然后设计教学活动,最后通过作业或者单元测验进行检测。逆向教学设计过程中的重要问题是:学习目标达成的预期学习结果(Desired Results)究竟是什么?哪些评量证据(指标)能证明学生取得了预期的学习结果?设计哪些学习体验和活动能帮助学生取得预期的学习结果?
  二、逆向设计的三个阶段
  我在高三第五单元的古诗词教学中,使用逆向设计模板来进行这个单元5个课时的整体设计,设计分为三个阶段。
  阶段1:确定预期的学习结果
  这个阶段要确定学习结果,包括以下要素:1.预期的迁移;2.学生将要持续思考的问题;3.预期的理解;4.将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5.学习结果依据的标准。
  为了保证学习结果的科学和严谨,对于要素5,我依据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和上海市高中语文学科教学基本要求(实验本)[2]来确定学习结果,从有利于学生获得学科核心素养、达到学科教学基本要求的角度来思考教学。同时,为了学习内容与要求更为集中,我将这一单元的文言文篇目调出,将第六册课本中的《国殇》合理下移,最终单元由《国殇》《采薇》《诗词三首》三篇课文构成。本单元的学习结果如下。
  1.预期的迁移:能够调动阅读积累对没有学过的同类诗歌进行拓展性准确地解读,能够模仿本单元的诗作,发挥想象,虚实相生,选取恰当的意象,用律诗或绝句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完成探索式的写作练习。
  【依据的核心素养目标】:审美鉴赏与创造——能运用语言文字表现和创造自己心中的美好形象,具有创新意识。
  【依据的教学基本要求】:掌握古诗阅读的基本方法和策略,形成阅读古诗的语感。
  2.学生将要持续思考的问题:
  在交通不便、通信艰难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古人的家园亲情具体有哪些丰富内涵?
  【依据的核心素养目标】:思维发展与提升——能够辨识、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基本的语言现象和文学形象,并能有依据、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发现;能运用批判性思维审视言语作品,探究和发现语言现象和文学现象,形成自己对语言和文学的认识
  【依据的教学基本要求】:理解作品内容及其情感内涵。
  3.预期的理解:
  (1)理解和分析作品中蕴含的人物形象和多重情感;体会同一单元主题“家园亲情”在三篇作品中的不同表现。
  三篇课文在情感上都指向家园亲情,但具体内容又有区别。《国殇》以一场失败的战争表现出征战士为国捐躯的悲壮和忠诚;《采薇》则塑造了一个更为丰满立体的战士形象,他走在回家的路上,又饿又渴,充满伤悲,再也无法抑制对亲人的思念,深深感慨那征战的残酷折磨,他也许隐隐担忧家中亲人是否安康,还夹杂着类似于“近乡情怯”的复杂感受;《月夜》抒发诗人对妻子儿女的离情,含蓄蕴藉,诗人身陷囹圄,望月思家,感人至深。《夜雨寄北》明白如话又独具特色,诗人反复使用“巴山夜雨”这一意象,既带来音韵上回环往复的美感,又表达出诗人归家前的孤寂感伤,在想象之中,归家絮语是那么的温暖美好。《水调歌头》词前小序云“兼怀子由”,词中怀人之意也表达得很明显,但“兼怀子由”说明诗人之意不仅止于此,还有诗人在出世与入世之间矛盾徘徊终归于旷达洒脱的心路历程。
  (2)预期的理解:理解和鉴赏三篇课文在艺术形式上的异同。三篇课文都体现出虚实相生的艺术境界,现实充满种种束缚,然而借助想象或回忆虚写却可以“想落天外”,完成对现实的告慰,对未来的期盼,对往日的追忆。但《国殇》中的虚写是基于历史史实的想象,《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是战士对往日的回忆,《诗词三首》中的虚写则多是由期盼引发的想象;同时,三篇课文又有不同的藝术特色、各具佳处,《国殇》悲壮慷慨的风格、《采薇》中意象的丰富与统一等等这些都值得引导学生细细体味。
  【依据的核心素养目标】:思维发展与提升——能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和探究活动中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自己对现实生活和文学形象的感受和理解。审美鉴赏与创造——应该能感受和体验语言文字作品所表现的形象美和情感美,能欣赏、鉴别和评价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语言和文学作品,分析其思想情感和语言特点。文化传承与理解——初步形成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
  【依据的教学基本要求】:理解作品内容及其情感内涵;结合语境,理解作品中重要词句的含义。分析作品常用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评价作品的思想意义和艺术特色。
  4.学生将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1)学生将深入体会和掌握这些文体特点与文学常识:楚辞善用“兮”字抒发情感、形成节奏;《诗经》多用四言的语言特点以及结构上的重章叠句;律诗中间两联对仗的特点和绝句的押韵;相关三位诗人生平身世的了解。
  (2)能够背诵《采薇》最后一节和《诗词三首》,增加名句积累。
  【依据的核心素养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能积累较为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言语活动经验,具有良好的语感。   【依据的教学基本要求】:背诵并默写一定数量的名篇、名句;了解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基本特征,区分诗、词、曲的形式特点;了解课文涉及的著名作家作品及与之相关的古代文学、文化常识。
  阶段2: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
  这个阶段主要思考的问题是,我们如何判断学生已经达到了预期结果?哪些证据能够证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逆向设计需要我们根据收集的评估证据来思考单元或课程,而不是简单地根据要讲的内容。
  本单元逆向设计阶段2的内容包括:
  1.表現性任务(Performance task )
  ①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诗作。朗读时能够注意到诗作的形式特点,并准确把握诗作的情感内涵。(将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②学生能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从自己的课外阅读诗作中选取三首诗词,自编一篇名为《诗词三首》的课文。所选取的诗词能够在题材、写作手法、意象意境等多个维度上有相似性。(预期的迁移)
  ③创意写作。学生应能够模仿本单元的诗作,选取恰当的意象营造意境,发挥想象、创造虚实相生的艺术境界,用律诗或绝句的形式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预期的迁移)
  ④撰写短文。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分析“家园亲情”主题的相关作品所表达的丰富情感。(学生将持续思考的问题)
  2.根据预期结果,需要收集的其他证据(Other Evidence)
  ①小测验——能够准确完成本单元诗作的理解性默写。(将要掌握的知识与技能)
  ②问答题——在课堂上能否积极思考,并准确回答老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出来的有关诗作内容理解的问题。如:“何当共剪西窗烛”一句中“烛”经常在默写时被同学误写做“竹”,请你从意象和意境的角度谈谈为什么应该是“烛”而非“竹”。(预期的理解)
  ③作业——关于诗作内容理解的巩固性和拓展性作业。(预期的理解)
  如:本单元诗作《国殇》直接描写战场上的厮杀和战斗的惨烈,本学期学过的小说《荷花淀》则以诗意的笔触淡化战争,两种写法都获得了艺术上的成功,请你从写作意图的角度说说两位作者为何会选择这样不同的写法。
  3.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反馈
  ①学生从“我的态度”、“我的行动”、“我的成果”三个维度自评编写的课文《诗词三首》。
  ②组内互评上传的两次朗读录音和组内成员创作的诗作。重点关注前后两次朗读在情感把握上有没有进步
  阶段3: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活动
  现在,我们要根据前两个阶段的设计进行思考——设计哪些学习体验和教学活动,活动的顺序如何安排才有助于学生获得预期结果?
  为了便于把学习和教学活动按照优先次序进行排列,逆向教学设计以W、H、E、R、E、T、O等字母为活动编码。这些字母的含义是:
  W=了解学习的方向(Where)或者学习的结果(What)
  H= 把握(Hook)学生情况和保持(Hold)学生兴趣。
  E1=体验(Equip)主要观点、探索(Explore)问题。
  R=反思(Rethink)和修改(Revise)。
  E2=允许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Evaluate)。
  T=根据学生需求、兴趣和能力进行个性化设计(Tailored)
  O=组织(Organized)教学,最大程度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与持续参与的热情。
  本单元的学习活动顺序如下:
  1.以一些联系实际的问题如(你有过思乡或思亲之情吗?你是怎么抒发自己情感的?古人行程不便,他们的家园亲情似乎更为浓重和普遍,如何能把这种普遍的情感抒发得拥有感染他人的力量?)切入主题,引起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好奇和兴趣。H
  2.介绍和讨论本单元的最终表现性任务(上传两次录音、完成课文编写、拓展写作) W
  3. 组织学生在早读课上以齐读、自读、分组朗读等多种形式朗读本单元的诗作,感悟诗作中蕴含的丰富情感,并在课后上传第一次朗读录音到校园网络平台。E1
  4.开展课堂教学,探究文本。引导学生感悟诗作中蕴含的丰富情感,感受相同主题的个性化表达;了解本单元诗作共同运用虚写的写作特点,掌握从意象入手赏析诗作意境的方法,完成考察诗作内容理解的巩固性和拓展性作业。E1,R
  5.进行诗句默写的小测验。E1
  6.自编一篇名为《诗词三首》的课文并完成自评。活动描述:假设你寒假将为前来参加本校冬令营的小学高年级孩子们上一节古诗词鉴赏课《诗词三首》,你打算从自己的课外阅读诗作中选取哪三首?为什么?简要说明你的理由。E1,T,O,E2
  7.完成表现性任务3,并进行小组互评。活动描述:住校的这段日子里,你是否有过思念亲人或朋友的体验?请你模仿本单元的诗作,发挥想象,虚实相生,选取恰当的意象,用律诗或绝句的形式表达你的情感。E1,T,O,E2
  8.完成拓展写作并进行组内和小组间互评。活动描述:本单元的主题是“家园亲情”,请你以“归与不归”为话题写一段400字左右的短文,结合你的阅读谈谈“家园亲情”主题的相关作品所表达的丰富情感。E1,T,O,E2
  9.再次充满感情地朗读自己喜爱的诗作,录音并上传,组内互评。R,O,E2
  三、逆向教学设计的关键启示
  经过“家园亲情”单元的逆向教学设计探索,我的教学设计思维方式也发生了三个“逆向”翻转。
  1.“教学目标”与“学习结果”的逆向翻转。以往的教学设计看重教学目标的确定,却很少思考教学目标的最终产出——学习结果。逆向教学设计在第一阶段就要求设计者首先思考学生将会得到什么(学习结果)而不是教师打算教什么(教学目标),以学生的预期学习结果为起点来设计教学活动,引导老师从核心素养培育和课程标准的角度来思考学习结果的确定,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而非教师的教学思想。
  2.“教学活动”和“构建评估”的逆向翻转。在逆向教学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必须在设计教学活动之前,先思考如何开展评估,确定了合适的评估证据之后再设计教学活动,而不是在一个单元学习即将结束时才构建评估,从而使预期结果和教学体验之间产生更大的一致性。
  3.教学活动优先次序的标准逆向翻转。在逆向教学设计中,教学活动安排的次序确定的主要标准是,如果我们想让学生理解某个知识,必须先让他们学会哪些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也就是说依据学生的能力发展阶梯来确定教学活动的优先次序,而不是根据教师教学的偏好和教学习惯。
  注释:
  [1]【美】格兰特.威金斯,杰伊.麦克泰格著.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18.
  [2]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上海市高中语文学科教学基本要求[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9
其他文献
南黄海之滨,有着被誉为“中国海鲜之乡”、“南黄海旅游胜地”、“绿色能源之都”的江苏省如东县。网络平台上,有着“如东县实验中学博客”平台。在这样一个博客空间,有着两个江苏省特级教师的工作团队;在这样一个博客空间,获得了江苏省第二届基础教育优秀成果特等奖和二等奖;在这样一个博客空间,有一个拥有90个教学班、近6000名学生的规模庞大的卓越学校——江苏省如东县实验中学;在这样一个博客空间,有一个融合沪、
《陈情表》作为高中语文课本(人教版)的一篇课文,在教学中被视为古代抒情文学名篇,重在讓学生体会祖孙之情,促进学生对于中国传统孝道的理解。而对于写作技巧的讲解往往是一笔带过。其实它不仅是抒情散文,更是一篇应用文。高中语文新课标强调语言建构与运用和思维发展与提升。基于此,笔者以为教师可以从文章结构和语言两方面深入分析文章写作技巧,在此基础上以片段式的写作帮助学生内化这种“拒绝”技巧。  一、层层推进,
笔者曾担任成都市教育局直属学校公招考试的评委,在面试提问环节中,主考官特级教师刘朝纲就初中课文《社戏》向一考生提问,现转述如下:“本文的题目是“社戏”,但大部分篇幅写的是看戏前的场景,很少涉及“社戏”本身,这样是不是文不对题、离题万里呢?”面对这个突如其来的问题,考生显得不知所措,忽视了此问题隐含的逻辑陷阱:标题若没有和文章内容完全相关就是文不对题或者离题万里。公招面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考生的准备
审美教育,不仅是指通过艺术手段对人们进行教育,还包括运用自然、社会、物质与精神等一切美的形式给人们以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旨在达到美化人们言行举止,提高人们品德情操与心智美德。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则是教师通过语文教学这一平台,利用课本以及其他教学工具,对学生进行知识、思想、言行、情感等诸多美学教育。  一、语文教育中审美教育不可或缺  审美教育不可或缺,有政策层面原因,有学科因素,也有其实际
现有对《藤野先生》的解读文章,大多以先入为主的观念探讨此文的思想价值为主,而依从并沿着文字的路径步入其思想殿堂的研究却不多。比如关于“清国留学生”辫子的研究,有关资料都认为这是“民族压迫和封建统治”的象征:颜雄在《〈藤野先生〉三题》中写到:“……看到的是一群胸无救国之志、反以标志着民族压迫和封建统治的‘辫子’为荣、浑浑噩噩的‘大清’牌纨绔子弟的丑恶表演……”;邱文治在《〈藤野先生〉析疑》认为:“他
《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之一,阿Q在中国现代小说的人物画廊里,可谓大名鼎鼎。《陈奂生上城》是当代作家高晓声的代表作,是“陈奂生系列小说”中的第二篇。这两部小说虽然是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但这两部小说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分别塑造了不同时期的中国农民形象,阿Q是典型的旧式不觉悟农民形象,性格中带有极深的奴性,“精神胜利法”是其性格的主要特征,鲁迅用现实主义手法,冷峻尖锐地揭露了存在于阿Q身上的劣
从03年首开新材料作文先河,到2015年全国18套高考作文题全部是新材料作文,新材料作文已经在高考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新材料作文是语文课程改革里程碑式的转折点,优势显而易见,挑战不可小觑,难度明显增大的,是审题立意。新材料作文的材料是行文的出发点和归宿,即一切从材料出发,全面理解材料的思想,以材料为原始依据。考生是否能够全面审题,准确立意就成为了定生死的关键。根据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偏离题意38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有一篇为《苏轼词两首》,其中一首为《定风波》。此词是作者醉归遇雨的抒怀之作。词作本身在字词方面很浅显,诗歌篇幅又很短;从学情来看,学生对作者苏轼比较了解,对思想情感也比较确定;再加上作者在前面的小序中,将写作缘由写得很清晰,因此学生理解起来没有什么困难。而这却让很多教师苦恼万分。因为教师均知此词好,却不知该教给学生什么?如何教出广度?如何教出深度?  在此词的教学上,老师们在设
汪锋,2004年获香港城市大学中文、翻译及语言学系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后。主要从事语言学研究,兴趣集中于历史语言学、语言学与语文等领域,曾获李方桂语言学论著奖特优奖,第5届和第7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动语言学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现任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国培计划”语文课程开发及指导专家。  黄碧斋
1921年10月,第七届全国教育会联合会在广州开会,有11省提议改革学制,会议决定以广东省教育会所提草案为依据,征求全国意见。经过一年多的讨论,1922年11月,《学校系统改革案》公布,新学制正式诞生,史称壬戌学制。相对于1912-1913年颁布的壬子癸丑学制,壬戌学制“最大的变动只有两点:一为选科制的采用,二为美国中学三三制的模仿。”[1]1912-1922年的中学不分初高中,统一为四年。《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