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当把认识自然和物质世界的科学方法应用到管理领域中时,一个现实的问题就是这些科学标准究竟有多大的适用性。通过多年的理论发展和实践检验,可以看到,各种主要理论和学派都是特定历史阶段下的产物,其内涵和渊源都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烙印,因而也无法指导现代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建立完整的管理体系。
当前我国企业管理的缺陷
包括商业银行在内的我国很多企业,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工作成效,但在经营管理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亟待提高和完善的地方。
(1)管理的基础工作需加强。部分企业对工作分析和职位评价不够细致深入,部门分工不明确,统计不深入,管理者依靠个人经验进行管理,经常承担“救火队”的角色。
(2)规章制度执行力度不足。部分企业缺乏制度和流程的管理,企业内部的行为因为没有标准而显得混乱,从而降低了效率,也使整个企业陷入了“推一下,动一下”的被动无序状态。
(3)组织机构不规范。虽然有的企业管理水平、经营绩效有所提高,但其行政性管理格局未有实质性改变,不仅在继续支付高昂的创设成本,而且导致资源空间配置的分散化和低效率。
(4)企业管理存在不稳定性。企业在管理中以“人治”代替“法治”的现象较为普遍,管理方式和企业秩序受个人影响较大,导致管理的稳定性差。企业领导的更迭,易造成企业管理秩序发生波动。
(5)存在依靠直觉和经验决策的现象。企业在决策过程中调查研究工作做得不充分,没有严格遵循科学的决策程序,导致决策失误,给企业造成不良影响。
上述问题不解决,就会对我国企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具体到金融行业,由于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这一问题不解决,将不利于我国商业银行提升整体竞争力。本文借鉴前人的研究理论和经验,在笔者多年管理研究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制度和执行力两方面深入研究,提出了以“三化”、“三高”、“三严”为主要内容的科学化管理的概念,以期为我国企业尤其是商业银行提高整体管理能力,提升整体竞争力提供一些参考借鉴。
科学化管理理论的内涵
科学化管理的定义
科学化管理,就是把企业长期实践积累起来的知识、技能和成功的管理经验进行提炼和总结,并通过全面筛选、整理、归纳,建立制度、标准和规范,形成管理理论,从而在实际管理过程中达到制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的要求,使企业管理水平达到一定的管理阶段。
科学化管理的理论架构
科学化管理的理论架构,可以用三个“三”概括。
第一个“三”:“三化”(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
制度化: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标准化:针对每个岗位,制订详细的工作职责标准。衡量标准是“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
规范化:规范化的内容主要包括:管理规范、操作规范、服务规范、标准规范、制度规范等。
第二个“三”:“三高”(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
高质量:高质量是一个企业成功的核心,企业从事的各项工作,无论在产品、服务、人员和管理各方面,都要追求高质量。
高效率: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效率越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就越高。
高效益:效益一般体现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企业效益和个人效益等几方面。高质量、高效率最终落脚在高效益上,追求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高的回报。
第三个“三”:“三严”(严于律己、严格要求、严肃法规)
严于律己的管理作风:管理者对自身要做到严于律己。
严格要求的管理风格:管理者对下级要严格要求。
严肃法规的企业文化:树立依法合规意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三个“三”中,“三化”是核心,“三高”是标准,“三严”是要求。“三化”、“三高”、“三严”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科学化管理的理论体系。
科学化管理理论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应用
近年来,笔者根据科学化管理的内涵和具体标准,探讨了这一理论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中的适用性。根据在中国银行河南省分行公司业务方面的工作实践,运用科学化管理理论,在内部管理、流程梳理、资源整合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推行以“三化”、“三高”、“三严”为主要内容的科学化管理
通过在中国银行河南省分行公司业务板块推行以“三化”、“三高”、“三严”为主要内容的科学化管理模式,加强内部管理,整合系统资源,改变了公司条线存款大起大落、授信重贷轻管、部分员工执行意识淡薄等状况,有效提高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提升了条线整体竞争力。
(1)完善制度体系。全面梳理完善业务流程和规章制度,制订二级分行公司金融业务科学化管理实施方案和实施细则,实行百分制量化考核,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推动科学化管理实现“计划、执行、检查、总结、提高”的良性循环。
(2)明确管理策略。按季召开业务分析表彰会,强化经验信息交流,重视总量发展与结构平衡,强调发展节奏与动态调整,实施中、高端客户战略和产品带动战略,突出重点产品和优势业务,突出重点区域业务发展,综合运用表彰奖励、绩效奖惩、戒勉谈话、黄牌警告、任免建议等手段,强化板块督导激励。
(3)狠抓绩效考核。以总行战略为导向,突出财务、客户以及产品结构调整指标评价,建立条线综合评价体系。开展各类业务竞赛,把条线评价结果纳入二级分行主管行长和部门主任个人绩效考核,带动条线整体业务实现健康协调发展。
通过改革条线管理模式,中国银行河南省分行公司金融业务脱离了单一、狭隘的自营视野,对总行、分行发展战略的主动贯彻执行意识,对营销资源的整合管理和跨行级、跨部门的协同联动能力,对行业走势以及授信客户的评判识别能力,对授信业务的客户结构、行业结构、区域结构的调控能力,对产品的创新组合推广管理,对辖内公司金融业务条线的监管督导与考核评价水平等,均得到全面有效提升。
截至2010年第一季度末,中国银行河南省分行人民币公司存款四年翻了两番,市场份额累计提高了2.12个百分点,增量份额位居河南省全口径金融同业第一。存贷款发展速度和新增总量在当地四大国有银行中位居第一。外汇公司存款保持竞争领先地位,存款总量稳居河南省同业第一。多年来存贷款业务发展指标在全国中行系统中排名一直靠前,人民币存款连续两年排名二类行第一。工作进程绩效指标大幅提升,2009年,6个对公业务部门,有5个部门年度绩效被总行评为A+,一个部门被评为A。
建立“虚拟营销团队”架构,统筹重点客户营销
采取“三三六”组织架构(三级行、三个职级、六类部门),以中国银行河南省分行公司业务为龙头核心,组织和协调相关产品支持保障部门和各级分支机构,集中省行、市行、基层行多层次营销资源,对总行、分行级重点客户展开多角度、全方位立体营销,为优质客户和重点项目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
(1)突出营销规划管理。动态跟踪国家宏观政策走向,按照总行、分行部署,结合省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发展规划,在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省内经济发展走向和产业结构布局的基础上,对电力、电信、交通、煤炭、烟草、石油石化、冶金等支柱产业进行分析研究,定期形成统领全省的重点行业营销规划。
(2)注重营销资源共享。定期联系省发改委、商务厅、财政厅、外管局、海关等政府职能部门,关注国家行业政策变化以及省内重大产业重组动向,捕捉重点投资建设项目信息,筛选重点客户联动营销名单,实施营销跟踪责任制,明确贷款投放和储备的重点。
当前我国企业管理的缺陷
包括商业银行在内的我国很多企业,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工作成效,但在经营管理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亟待提高和完善的地方。
(1)管理的基础工作需加强。部分企业对工作分析和职位评价不够细致深入,部门分工不明确,统计不深入,管理者依靠个人经验进行管理,经常承担“救火队”的角色。
(2)规章制度执行力度不足。部分企业缺乏制度和流程的管理,企业内部的行为因为没有标准而显得混乱,从而降低了效率,也使整个企业陷入了“推一下,动一下”的被动无序状态。
(3)组织机构不规范。虽然有的企业管理水平、经营绩效有所提高,但其行政性管理格局未有实质性改变,不仅在继续支付高昂的创设成本,而且导致资源空间配置的分散化和低效率。
(4)企业管理存在不稳定性。企业在管理中以“人治”代替“法治”的现象较为普遍,管理方式和企业秩序受个人影响较大,导致管理的稳定性差。企业领导的更迭,易造成企业管理秩序发生波动。
(5)存在依靠直觉和经验决策的现象。企业在决策过程中调查研究工作做得不充分,没有严格遵循科学的决策程序,导致决策失误,给企业造成不良影响。
上述问题不解决,就会对我国企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具体到金融行业,由于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这一问题不解决,将不利于我国商业银行提升整体竞争力。本文借鉴前人的研究理论和经验,在笔者多年管理研究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制度和执行力两方面深入研究,提出了以“三化”、“三高”、“三严”为主要内容的科学化管理的概念,以期为我国企业尤其是商业银行提高整体管理能力,提升整体竞争力提供一些参考借鉴。
科学化管理理论的内涵
科学化管理的定义
科学化管理,就是把企业长期实践积累起来的知识、技能和成功的管理经验进行提炼和总结,并通过全面筛选、整理、归纳,建立制度、标准和规范,形成管理理论,从而在实际管理过程中达到制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的要求,使企业管理水平达到一定的管理阶段。
科学化管理的理论架构
科学化管理的理论架构,可以用三个“三”概括。
第一个“三”:“三化”(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
制度化: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标准化:针对每个岗位,制订详细的工作职责标准。衡量标准是“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
规范化:规范化的内容主要包括:管理规范、操作规范、服务规范、标准规范、制度规范等。
第二个“三”:“三高”(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
高质量:高质量是一个企业成功的核心,企业从事的各项工作,无论在产品、服务、人员和管理各方面,都要追求高质量。
高效率: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效率越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就越高。
高效益:效益一般体现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企业效益和个人效益等几方面。高质量、高效率最终落脚在高效益上,追求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高的回报。
第三个“三”:“三严”(严于律己、严格要求、严肃法规)
严于律己的管理作风:管理者对自身要做到严于律己。
严格要求的管理风格:管理者对下级要严格要求。
严肃法规的企业文化:树立依法合规意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三个“三”中,“三化”是核心,“三高”是标准,“三严”是要求。“三化”、“三高”、“三严”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科学化管理的理论体系。
科学化管理理论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应用
近年来,笔者根据科学化管理的内涵和具体标准,探讨了这一理论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中的适用性。根据在中国银行河南省分行公司业务方面的工作实践,运用科学化管理理论,在内部管理、流程梳理、资源整合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推行以“三化”、“三高”、“三严”为主要内容的科学化管理
通过在中国银行河南省分行公司业务板块推行以“三化”、“三高”、“三严”为主要内容的科学化管理模式,加强内部管理,整合系统资源,改变了公司条线存款大起大落、授信重贷轻管、部分员工执行意识淡薄等状况,有效提高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提升了条线整体竞争力。
(1)完善制度体系。全面梳理完善业务流程和规章制度,制订二级分行公司金融业务科学化管理实施方案和实施细则,实行百分制量化考核,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推动科学化管理实现“计划、执行、检查、总结、提高”的良性循环。
(2)明确管理策略。按季召开业务分析表彰会,强化经验信息交流,重视总量发展与结构平衡,强调发展节奏与动态调整,实施中、高端客户战略和产品带动战略,突出重点产品和优势业务,突出重点区域业务发展,综合运用表彰奖励、绩效奖惩、戒勉谈话、黄牌警告、任免建议等手段,强化板块督导激励。
(3)狠抓绩效考核。以总行战略为导向,突出财务、客户以及产品结构调整指标评价,建立条线综合评价体系。开展各类业务竞赛,把条线评价结果纳入二级分行主管行长和部门主任个人绩效考核,带动条线整体业务实现健康协调发展。
通过改革条线管理模式,中国银行河南省分行公司金融业务脱离了单一、狭隘的自营视野,对总行、分行发展战略的主动贯彻执行意识,对营销资源的整合管理和跨行级、跨部门的协同联动能力,对行业走势以及授信客户的评判识别能力,对授信业务的客户结构、行业结构、区域结构的调控能力,对产品的创新组合推广管理,对辖内公司金融业务条线的监管督导与考核评价水平等,均得到全面有效提升。
截至2010年第一季度末,中国银行河南省分行人民币公司存款四年翻了两番,市场份额累计提高了2.12个百分点,增量份额位居河南省全口径金融同业第一。存贷款发展速度和新增总量在当地四大国有银行中位居第一。外汇公司存款保持竞争领先地位,存款总量稳居河南省同业第一。多年来存贷款业务发展指标在全国中行系统中排名一直靠前,人民币存款连续两年排名二类行第一。工作进程绩效指标大幅提升,2009年,6个对公业务部门,有5个部门年度绩效被总行评为A+,一个部门被评为A。
建立“虚拟营销团队”架构,统筹重点客户营销
采取“三三六”组织架构(三级行、三个职级、六类部门),以中国银行河南省分行公司业务为龙头核心,组织和协调相关产品支持保障部门和各级分支机构,集中省行、市行、基层行多层次营销资源,对总行、分行级重点客户展开多角度、全方位立体营销,为优质客户和重点项目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
(1)突出营销规划管理。动态跟踪国家宏观政策走向,按照总行、分行部署,结合省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发展规划,在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省内经济发展走向和产业结构布局的基础上,对电力、电信、交通、煤炭、烟草、石油石化、冶金等支柱产业进行分析研究,定期形成统领全省的重点行业营销规划。
(2)注重营销资源共享。定期联系省发改委、商务厅、财政厅、外管局、海关等政府职能部门,关注国家行业政策变化以及省内重大产业重组动向,捕捉重点投资建设项目信息,筛选重点客户联动营销名单,实施营销跟踪责任制,明确贷款投放和储备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