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国家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发展,国家对职业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现状,必须对其进行改革,建设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是当前职业教育的改革目标。工作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体现。本文将阐述职业教育改革中课程开发的原则,以及对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的构建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
关键字:工作过程 指导思想 职业教育 课程体系
职业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的一种教育模式。职业能力不仅是工作能力的体现,也是适应职业发展变化能力的体现。为了适应社会发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教学质量,职业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的改革,在职业教育改革中,课程改革是立足点,以工作工程为导向的教学课程是符合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特点的教育课程。
一、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
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通过产学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培养面向建设、生产、管理及服务等行业的一线技能人才。正是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学课程的特殊性,职业教育中教学课程的开发应当以工作过程作为导向。
工作过程在职业教育中的具体表现是:劳动组织为了实现确定的目标,而进行的所有的生产服务活动。以工作过程作为导向开发课程,是指运用适当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基于工作过程组织教学内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课程不仅有助于学校进行教学管理和控制,还有助于教学效果的评估。
以工作为导向的教学过程的在教学中具体表现是:学校营造出与工作过程相类似的环境,学生在其中进行学习和实践操作,整个过程由教师进行引导,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完成相关任务。其中教学任务的设置必须具有时效和先进性,它应当是本行业中正在发生或发生不久的工作成果或工作过程。
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原则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追求的是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而不强调课程内容和结构的学科架构是否系统化。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必须体现职业性,并应将职业性贯彻于课程开发的各个环节。在进行课程开发时,遵循一定的原则,可以为课程开发提供一定依据,也关系着课程开发的成功与否。
(一)教育性原则
开发的课程必须具有教育性,所谓教育性,是指实施教学活动后,要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人格和品德的形成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并且在做人做事方式、创造性、审美观念、学习能力等方面也要得到相应的提高,让学生得以全面的发展。职业教育培养的不只是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还必须注重文化知识的教学,朝着复合型人才的方向对学生进行培养。
(二)情境性原则
工作过程导向的职业教育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教育目标。在课程设计过程当中,创建实践的情境(工作环境、情节、时间等),并对实践内容进行规定,过对学生进行角色设置,从而能让学生对操作内容有较为具象化的认识,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的训练,也有利于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三)协调性原则
协调性原则主要是指课程的结构与课程要素的配置得当,统一和谐。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协调性主要体现在课程之间的设置协调和课程结构的设置协调两个方面。
1、合理配置各科课程
职业教育中的教学课程主要可分为文化课程和专业课程两大类,而专业课程又可以分为专业理论课程和专业实践课程两类。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专业课程与文化课程、专业实践课程与专业理论课程进行协调,做出合理的设置。
2、协调各种课程因素
职业教育异于传统教育的方面体现在教学的侧重点不同,职业教育更加侧重于专业知识以及实践操作。因此在职业教育课程的开发中,涉及了众多的因素,如教育资源、实训资源等,协调好这些因素将有利于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合作性原则
职业教育中,课程开发会涉及到多方利益主体,包括教师、校长、行业技术专家等。课程开发过程中,对于课程设计的相关内容,各方主体应具有相同的认识,相互合作并积极配合,共同促进教学活动有序的开展。
(二)适宜性原则
教育课程的开发应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来操作,因为不同的职业学校在地域、师资、设备和精神文化等方面都有着各自的特点,依据学校的特点,突出优势,因时、因地制宜,才能开发出适合学校学生的教学课程。
三、工作工程导向的教学设计
(一)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
职业学校是通过对职业进行分析,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来对学校的教育专业进行设置的。职业学校设置的专业来源社会职业,但又与其不等同,因为职业教育的专业具有很强的职业指向性,它在工作过程的基础上对教学课程进行开发设计,最终实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目标。
(二)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设计
区别于以传授学科知识的普通教育类型,职业教育侧重于工作过程知识的传授,因此,工作过程知识是职业教育的主要教学内容。
工作过程知识包括了专业的理论知识和相关实践工作经验,是在特定工作情境中,对实际工作具有指导意义的知识。由于工作过程知识都是从工作过程中而来,所以与工作过程中的相关要素有着紧密的联系。
(三)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的构建
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方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根据工作过程知识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对课程体系进行构建;另一方面,根据工作过程中所涉及的业务环节的时间先后顺序,对课程体系进行构建。应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实施课程体系,可以提高学生对工作过程的适应性,有利于以后职业生涯中的发展。
(四)职业技能的培养
职业能力是专业、社会和方法三种能力的综合体现。工作过程知识的教学即是围绕这三方面而开展的教学活动。通过对社会能力、方法能力进行综合培养,有助于专业能力的提升,保证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总结
综合以上分析,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是现代职业教育改革的最终目标,树立以工作过程为导线的职业教育观念,着力开发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建立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体系是职业教育应当着重关注的三个方面。
参考文献:
[1]徐涵.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8,(3):5-8.
[2]郑晓梅.论工作过程导向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原则[J].职业技术教育,2010,31(28):49-52.
[3]陈东.基于工作过程设计职业教育课程——德国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框架教学计划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2):39-41
作者简介:胡水清,男,籍贯:陕西省勉县,1954年1月1日生,单位:勉县职教中心,职称:中教高级,研究方向:职业教育
关键字:工作过程 指导思想 职业教育 课程体系
职业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的一种教育模式。职业能力不仅是工作能力的体现,也是适应职业发展变化能力的体现。为了适应社会发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教学质量,职业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的改革,在职业教育改革中,课程改革是立足点,以工作工程为导向的教学课程是符合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特点的教育课程。
一、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
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通过产学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培养面向建设、生产、管理及服务等行业的一线技能人才。正是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学课程的特殊性,职业教育中教学课程的开发应当以工作过程作为导向。
工作过程在职业教育中的具体表现是:劳动组织为了实现确定的目标,而进行的所有的生产服务活动。以工作过程作为导向开发课程,是指运用适当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基于工作过程组织教学内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课程不仅有助于学校进行教学管理和控制,还有助于教学效果的评估。
以工作为导向的教学过程的在教学中具体表现是:学校营造出与工作过程相类似的环境,学生在其中进行学习和实践操作,整个过程由教师进行引导,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完成相关任务。其中教学任务的设置必须具有时效和先进性,它应当是本行业中正在发生或发生不久的工作成果或工作过程。
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原则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追求的是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而不强调课程内容和结构的学科架构是否系统化。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必须体现职业性,并应将职业性贯彻于课程开发的各个环节。在进行课程开发时,遵循一定的原则,可以为课程开发提供一定依据,也关系着课程开发的成功与否。
(一)教育性原则
开发的课程必须具有教育性,所谓教育性,是指实施教学活动后,要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人格和品德的形成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并且在做人做事方式、创造性、审美观念、学习能力等方面也要得到相应的提高,让学生得以全面的发展。职业教育培养的不只是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还必须注重文化知识的教学,朝着复合型人才的方向对学生进行培养。
(二)情境性原则
工作过程导向的职业教育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教育目标。在课程设计过程当中,创建实践的情境(工作环境、情节、时间等),并对实践内容进行规定,过对学生进行角色设置,从而能让学生对操作内容有较为具象化的认识,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的训练,也有利于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三)协调性原则
协调性原则主要是指课程的结构与课程要素的配置得当,统一和谐。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协调性主要体现在课程之间的设置协调和课程结构的设置协调两个方面。
1、合理配置各科课程
职业教育中的教学课程主要可分为文化课程和专业课程两大类,而专业课程又可以分为专业理论课程和专业实践课程两类。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专业课程与文化课程、专业实践课程与专业理论课程进行协调,做出合理的设置。
2、协调各种课程因素
职业教育异于传统教育的方面体现在教学的侧重点不同,职业教育更加侧重于专业知识以及实践操作。因此在职业教育课程的开发中,涉及了众多的因素,如教育资源、实训资源等,协调好这些因素将有利于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合作性原则
职业教育中,课程开发会涉及到多方利益主体,包括教师、校长、行业技术专家等。课程开发过程中,对于课程设计的相关内容,各方主体应具有相同的认识,相互合作并积极配合,共同促进教学活动有序的开展。
(二)适宜性原则
教育课程的开发应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来操作,因为不同的职业学校在地域、师资、设备和精神文化等方面都有着各自的特点,依据学校的特点,突出优势,因时、因地制宜,才能开发出适合学校学生的教学课程。
三、工作工程导向的教学设计
(一)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
职业学校是通过对职业进行分析,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来对学校的教育专业进行设置的。职业学校设置的专业来源社会职业,但又与其不等同,因为职业教育的专业具有很强的职业指向性,它在工作过程的基础上对教学课程进行开发设计,最终实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目标。
(二)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设计
区别于以传授学科知识的普通教育类型,职业教育侧重于工作过程知识的传授,因此,工作过程知识是职业教育的主要教学内容。
工作过程知识包括了专业的理论知识和相关实践工作经验,是在特定工作情境中,对实际工作具有指导意义的知识。由于工作过程知识都是从工作过程中而来,所以与工作过程中的相关要素有着紧密的联系。
(三)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的构建
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方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根据工作过程知识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对课程体系进行构建;另一方面,根据工作过程中所涉及的业务环节的时间先后顺序,对课程体系进行构建。应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实施课程体系,可以提高学生对工作过程的适应性,有利于以后职业生涯中的发展。
(四)职业技能的培养
职业能力是专业、社会和方法三种能力的综合体现。工作过程知识的教学即是围绕这三方面而开展的教学活动。通过对社会能力、方法能力进行综合培养,有助于专业能力的提升,保证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总结
综合以上分析,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是现代职业教育改革的最终目标,树立以工作过程为导线的职业教育观念,着力开发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建立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体系是职业教育应当着重关注的三个方面。
参考文献:
[1]徐涵.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8,(3):5-8.
[2]郑晓梅.论工作过程导向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原则[J].职业技术教育,2010,31(28):49-52.
[3]陈东.基于工作过程设计职业教育课程——德国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框架教学计划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2):39-41
作者简介:胡水清,男,籍贯:陕西省勉县,1954年1月1日生,单位:勉县职教中心,职称:中教高级,研究方向: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