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急性烟雾吸入肺损伤对凝血系统的影响

来源 :解放军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大量烟雾急性吸入后的局部及全身凝血功能特别是天然抗凝途径变化情况。方法建立控温烟雾吸入肺损伤平台,以SD大鼠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及实验组大鼠于烟雾干预后1、6、24、48h进行取血、肺泡灌洗液及肺组织。测定的指标包括:肺损伤评分,肺泡灌洗液(BALF)中血栓调节蛋白(TM)、抗凝血酶Ⅲ(ATⅢ)、凝血因子II、V(FⅡ、FⅤ)、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c)含量,全身凝血指标中的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率(INR)、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促凝途径中的FⅡ、FⅤ、FⅧ、Ca2+,天然抗凝途径中的TM、蛋白C活性(PC)%、ATⅢ%。结果烟雾吸入后,BALF中FⅡ于烟雾吸入后逐渐降低,6h出现显著性差异(P=0.039);ATⅢ在对照组与烟雾吸入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BALF中TAT-c逐渐升高,6h出现显著性差异(P=0.042)。BALF中TM在烟雾吸入后1h显著降低(P<0.001),1h后逐渐开始恢复,与肺损伤严重程度有显著负相关性。外周血中天然抗凝途径中的ATⅢ于1h内显著降低(P=0.007);外周血蛋白C活性于烟雾吸入后1h内显著下降(P=0.032),6h降至最低;外周血中可溶性TM于烟雾吸入后缓慢升高,24h出现显著性差异(P=0.016),此后持续升高;促凝途径中的FV水平于烟雾吸入后显著降低并呈现持续降低趋势;FⅧ的活性于烟雾吸入后1h显著降低(P=0.007);循环中Ca2+于烟雾吸入后表现为逐渐降低的趋势,24h有显著性差异(P=0.043),此后逐渐恢复正常;凝血酶原FⅡ烟雾吸入前后无显著差异;全身凝血检测中,PT、INR烟雾吸入前后无显著性差异,APTT于烟雾吸入1h显著升高(P=0.004),此后逐渐恢复;FIB于烟雾吸入后逐渐升高,24h有显著差异(P=0.001),此后逐渐降低至正常。结论重度烟雾吸入导致的肺损伤存在肺部局部表现为促凝为主的凝血功能紊乱,虽然临床总体凝血检测未查见显著变化,但存在以促凝途径和抗凝途径主要因子均迅速且显著消耗的凝血功能异常。此外肺泡灌洗液中TM的变化可以用于评估肺损伤的严重程度。
其他文献
保障粮食安全的首要是保障粮食种子的安全。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对外开放,我国种业市场也在不断壮大,大量外商涌入我国市场也是必然的局面,同时势必会引起一定的种子产业安
近年来,我国在科技人才评价方面推出了诸多改革举措。2018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提出要改进科技评
“水乡的路,水云铺;进庄出庄,一把橹……”诗人沙白的《水乡行》,总像是在说着一个关于故乡的故事。故乡是外婆家的那点旧味道,顺着江南悠悠水路,触碰了城里人柔软的心窝。
本文应用最小耗散的混合格式及MacCormack二阶格式加θq╱2耗散修正格式计算了一维激波管Riemann问题、二维激波管中激波与楔的反射流场。这两个格式的特点是对任何初值其耗
针对Havelock型三维移动脉动源格林函数(3DTPS)的高振荡性这一主要计算难点,给出了计算高振荡积分的一种新方法。根据振子函数是否存在驻点,综合运用Filon方法和三次样条函数插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