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倾听,善于发现

来源 :语文天地·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deyu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案例背景
  1.教材分析
  “大自然的启示”是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组的专题,本组围绕这一专题编写教学内容并对以前所学的观察大自然、保护环境等专题的延伸与发展且有新的内涵。而《自然之道》则通过讲述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不按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
  2.教学目标
  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难点: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
  3.教学思路
  由检查“道”的意思导入,接下来概括课文内容;学文时我提出了几个贯穿课文的问题是:(1)我们此行的人物、地点、目的? (2)找出有关描写绿龟的语句。(3)当我们来到加拉巴哥岛时我们发现了什么情况?(4)看到眼前发生的这一幕,我们的态度和向导的有什么不同?用横线划出我们和向导神情的词。(5)我们成功地解救了一只幼龟,我们干的是一件怎样的事?(6)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情?(7)“我们”错在哪里?蠢在哪里?事后采取了什么补救措施?结果怎样?(8)事后我们有什么感悟?(9)说一说文章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二、教学步骤
  1.由“道”的意思导入
  2.品读课文,体会情感
  (1)自由读文,说说你对自然之道的理解。
  生:“道”,我通过查字典,在这里应解释为“规律”的意思。
  师:你理解的很好,你能说说题目的意思吗?
  生:“自然之道”是指大自然的规律。
  师:的确“自然之道”是指大自然的规律。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件什么事?
  师:学生一阵沉默,但终究有几个学生举手。
  (2)读第3自然段,思考:当我们来到加拉巴哥岛时我们发现了什么情况?
  生:随文理解“欲出又止、踌躇不前”的意思。
  师:看到眼前发生的一幕,我们态度和向导的态度有何不同?读第4自然段,划出我们和向导神情的词。
  生:分角色读文,体会:为什么我们与向导的态度不同?理解向导说的话:“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
  师:自由读5~8自然段,思考:我们到底干了一件怎样的蠢事,后来到底发生了什么?
  生:成百上千的幼龟结队而出,很快引来了许多食肉鸟,它们可以饱餐一顿了。
  生:数十只幼龟已成了嘲鸫、海鸥、鲣鸟的口中之食。不一会,数十只食肉鸟吃的饱饱的,发出的欢乐叫声,响彻云霄。
  师:齐读“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就不会受到那样的伤害。”说说你的理解?
  生:我们若不救那只幼龟,就不会让幼龟引来杀身之祸。
  生:我们刚开始如果听了向导的话,幼龟就不会被吃掉。
  生:我们如果遵循了自然规律,就不会发生幼龟被吃的事情了。……
  3.拓展延伸
  师:是啊,这就是自然之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谁能说说违背自然规律的事例?
  生: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生:拔苗助长的故事
  生:……
  三、案例反思
  為了上好《自然之道》一课,提高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度,昨天我领着学生一起预习课文,并让学生自己解决“自然之道”中“道”的意思。
  上课首先解决预习时的作业。然后学习生字,学生的表现不是很积极,在概括课文内容时,也没有精彩的表现。就这样没有任何波澜地上着。直到学习第7段时,我问道:“现在你们明白了向导为什么会若无其事地说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了吗?”他们懒洋洋的答道:“知道了。”我刚要进行总结,浩鑫小声的嘟囔了一句,我见他笑嘻嘻的样子就想发火,可我忍住了。
  我和气地问道:“你刚才说什么,大声说一遍好吗?”他同桌替他回答道:“如果向导不救小幼龟,而是嘲鸫把它拉到沙滩上,巢里的幼龟不一样会得到错误的信息吗?”(注:幼龟侦察兵如果回巢,就说明外面不安全;如果不回巢则说明外面安全。)我听到这个问题心里一惊,就随机说道:“是啊,刚才夏浩鑫说的有道理,谁能帮他解决这个问题或者谁还有别的想法?”这一说不要紧,班里顿时像炸了锅沸腾起来了。有的说:“向导明知道把幼龟放入大海违背了自然规律,他为什么不向我们解释呢?”;也有的说:“向导为什么不把幼龟放入龟巢而是放入大海呢?”;还有的说:“向导为什么不制止我们呢?”……
  听到这样的问题,我是多么兴奋啊,虽然我不曾预料到,可我喜欢这样的声音,因为这就是课堂的生成,也正是课堂上出彩的部分。在学生的讨论中把问题一一解决了,学生不仅明白了写文章要运用准确的语言,更对自然加深了理解。正因为如此,让学生举例我们所学过的有关违背自然规律的课文时,他们很容易就想到了《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和《拔苗助长》。这两个故事也是我准备的,结果不用我说,他们就知道了。下课铃声响了,他们却意犹未尽。
  课后,我坐在办公室静静地想刚才发生的一幕,发现:不是他们不说,而是没机会表达。恰恰我给了他们表达的机会,正因为如此,他们才创造了奇迹,我才收获了一份惊喜。可平时上课尤其是有老师听课时,老师往往为了完成目标,还未等学生开口说话,就把他们的想法扼杀在咽喉中,学生没有表达的机会,课堂生成自然少了,精彩随之也少了。很多老师抱怨课堂不理想,自己是否想过是你把学生表达的机会剥夺了。
  愿我们每位老师在课上能用心倾听学生的表达,给学生一次机会。
  
  作者单位: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六合街道中心小学(257232)
其他文献
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而在实际写作中,部分学生往只看材料的表面意思,对提示材料的背景语有所忽略,导致文章审题出现问题。所谓审题,就是正确揣摩命题者的“指令”,仔细阅读已给的材料,推敲出其中的含义和要求,明确命题者的提示。审题正确,就像把握住重心,吸引有效素材,所寫文章符合文题的要求,胜券在握。审题不当,偏离题道,则“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全盘皆输。以下就以平时练习的几篇作文题为支架,谈谈学生写作中存
期刊
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让课堂教学的手段发生了改变,慢慢向更加精炼、快捷和高效的方向发展,进而与时代的发展以及学生创新学习的需求相适应。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能够让语文教师享有广泛的发展空间,而其短小精悍的特点也可使小学语文知识点的反复学习得到满足,因而是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研讨中的一项热门话题。  一、微课的含义与特点  1.含义  微课是指结合新课标内容,以教学视频为主要教学载体,整合教学过程中某个重
期刊
李海林先生在其著作《言语教学论》中曾提到:“作为语文课程的对象——言语,本是人的主观产物,一旦被人创造出来,就转化为一种客观存在,由内容存在转化为一种形式存在。”从李先生的话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进行文字阅读的过程,不仅仅是明白课文的主要内容,更重要的是随着课文进行的言语体验过程。这一过程,既有对课文内容的内化,也有与自己体验的碰撞与融合。如何把握语文知识与学生经验的内在关联,使得学生真正实现“言语
期刊
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散文是比较常见的题材。比如朱自清的《匆匆》、鲁迅的《少年闰土》,李汉容的《山中访友》等等,都是结写景、叙事、抒情于一体。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散文教学要注重学生的审美体验以及对语言的感知度。然而,纵观如今的小学语文散文教学,教师任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将散文分析停留在识字、解词、概括段落大意、总结中心思想的阶段,并不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为此,教师应当转变教学方
期刊
“同课异构”是由不同教师施教同一课题内容,其他教师参与听课、评课的教研活动。老师们通过评课、议课,探讨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问题,交流各自的经验;在分享成功的喜悦时,可以发现哪种教学结构更有效,剖析其不足之处。每位教师在比较中看到了各方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再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结合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同课异构”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与优秀教师合作备课、听课、评课,
期刊
叶圣陶说过:“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意思是教和学是有一定的规则的,教学要有方向和目标,但也没有什么必须遵守的方法,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才是最好的方法。笔者认为最好的教学方法是能将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有效结合起来,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才是更好的“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抓住语文学科的特点又要抓住学生的年龄发展特点,并能将两者有效的结合起来,笔者以《把我
期刊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课标强调了当代教育背景下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充分肯定了中华诗词在母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所以,就让中华好诗词走进校园,以诗育德、以诗启智、以诗塑美。那就要切实把中华好诗词引入课堂,让学生做好诗词积累。  一、兴趣引领,美中悟情,自撷瑰宝  歌德说过:“哪里没有兴趣
期刊
心理学家朱智贤提出:大约在四年级,小学儿童思维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  基于此,使用简单的图形和符号,使得学生抽象、不可捉摸的思维过程以简明的视觉形象呈现出来,且易于操作,保证每个学生的思维主动性增强,提升思维的准确性、深刻性、系统性,并逐步掌握阅读技巧,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
期刊
新课标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崔峦老师认为对低年级学生要进行全面的语文启蒙教育。一方面,要落实“识字、写字为重点”的教学要求;另一方面,要全面夯实低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阅读的兴趣,使学生尽快进入阅读的角色中,我认为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必须把握的重要一环。根据低年级学生特点,我尝试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阅读教学。  一、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期刊
新课程改革轰轰烈烈地一路走来,有过激情澎湃,有过茫然无措,而今逐渐走向冷静,回归语文本体。2011版语文新课标有这样一段话:“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在教学中,教师应在认真解读教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不断揣摩、品味、诵咏、感悟,披文入情,在语言实践中培养语用,实现从“学课文”到“学语文”的华丽转身。下面以苏教版五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