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ABCD3-Ⅰ评分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预后的预测

来源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luw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ABCD3-Ⅰ评分在判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预后中的价值.方法 根据ABCD2、ABCD3、ABCD3-Ⅰ评分标准,对106例TIA患者进行评定,观察7,90 d内脑梗死的发生情况.按照脑梗死风险程度分级,ABCD3-Ⅰ评分0~3分为低危组(36例),4~7分为中危组(36例),8~13分为高危组(34例).结果 高危组7,90 d内脑梗死发生率明显高于低危组和中危组[7d内:23.5%(8/34)比2.8%(1/36)和5.6%(2/36),90 d内:38.2%(13/34)比2.8%(1/36)和11.1%(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BCD3-Ⅰ评分中症状持续时间≥10 min、伴有糖尿病、双重TIA发作、同侧颈动脉狭窄≥50%、弥散加权成像出现高信号是TIA患者7,90 d内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P<0.05).ABCD3-Ⅰ评分预测7,90 d内TIA患者脑梗死风险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均大于ABCD2和ABCD3评分(0.914比0.614和0.877,0.869比0.633和0.773).结论 ABCD3-Ⅰ评分可更好地预测TIA患者早期脑梗死风险,帮助临床鉴别不同危险级别患者,以便采取最佳的措施分层治疗。

其他文献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和甲状腺结节这两类常见的甲状腺疾病并存的情况很普遍,就两者关系而言这种情况又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两者有直接的因果关联即甲亢由甲状腺结节引起,其常见原因包括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亢和自主性高功能性甲状腺腺瘤,还有少见的情形就是滤泡状甲状腺癌伴甲亢,另外一类就是甲亢合并无功能性甲状腺结节其中以Graves病合并甲状腺结节最为常见。
期刊
@@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甲亢性心脏病)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发展到一定阶段造成的心脏损害.甲亢对心脏产生多方面影响,如窦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心房颤动[1])、收缩性高血压、心室收缩或舒张功能异常、外周血管阻力改变、继而引起肺动脉压升高[2]、心力衰竭[3]等一系列紊乱.发病率占甲亢患者的13.4% ~ 21.8%,常发生于甲亢后2~3年。
期刊
@@
目的 比较尿激酶动脉溶栓与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缺血性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rt-PA静脉溶栓组和尿激酶动脉溶栓组,每组50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溶栓后血管再通率、病死率、并发症等.结果 rt-PA静脉溶栓组溶栓后血管再通率明显高于尿激酶动脉溶栓组[88.0% (44/50)比66.0%(33/50)],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尿
目的 探讨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的有效性、安全性及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27例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资料,在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行环肺静脉消融,观察患者手术远期成功率及有无不良反应,并分析心房颤动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 127例患者术后12个月进行随访,共94例患者保持窦性心律,33例患者复发,单次消融成功率为74.02%(94/127).复发患者中11例接受再次消融并成功,两次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