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演通过中国人讲了一个人类的故事
孙孟晋(文艺评论家)
看完《酗酒者莫非》,非常喜欢,久违的沉痛感觉。回家路上我还很激动,被深深地触动了。尽管是史铁生的文本,但这完全是陆帕风格的一部戏,超越了孤独与绝望这种表层的表达,直击人性本身,更表达了人与人之间互相需要与互相害怕的关系。影像投放与实拍影像天衣无缝,结构上的变化也很好,演员、尤其王学兵的表演非常好。将近5小时的戏,其实一点也不冗长,或者说它正是靠冗长的时间来慢慢引爆永远解不开的生存困境。音乐与影像,影像与表演之间的关系,如同表演与真实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巧妙的互证。波兰人对痛苦的理解是天然的,导演通过中国人讲了一个人类的故事。
剧中几段影像都特别有深意,如开头莫非赤裸走过老巷子,那时巷子里无人,而最后一次是压迫式地站满人,这种复调式的回旋与递进也出现在表演中。陆帕显然没有完全按照原著走,不仅增?了史铁生其余的作品,而且加入了自己的经验。导演在安排真实与幻象之间的关系时,他做的叠加给人无尽的沉重感,一部涵盖过去与当下的史诗。
一切如盐入水般自然
卢乙莹(上海戏剧学院编剧MFA)
我非常喜欢这个作品,因为它的“在场性”。它把一个人真实的精神世界和心理活动揭示出来,不带评判、不带倡议地摊开在剧场里让你来看。我看到这个作品是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揭示,它观照的是每一个当下人都会有的精神感受——孤独、恐惧、脆弱、盼望——因此它具有足够的普适性。
西方戏剧早在上个世纪就开始探索、表达人精神深处的活动,寻找人意识存在的证据,而我们的戏剧在这方面表现出来的思考显得捉襟见肘,尤其在今天,我们在舞台上的实践探索仿佛有后退之势。史铁生是我们本土的作家,他在思考、在表达,他给了我们一部这样的文学作品,然后陆帕导演将它“在场”地呈现在了舞台上,使我们的戏剧舞台上也有了这样的作品。作为一名戏剧专业的学生,我的心中充满感动。我想,也许探讨人类社会和人性只是艺术创作的其中一个维度,我们可以、也应该在戏剧舞台上探讨人类更深层更隐秘的精神世界,从另一个维度上来审视人类自身。
《酗酒者莫非》5个小时,没有睡点,演员自如地表达,多媒体设备与剧情精致地衔接,都超越了“手法”和“技巧”,一切如盐入水般自然,太美了。
时间也是本剧的另一个演员
李然(上海外国语大学飞那儿剧团指导老师)
戏剧是以舞台上创作者的体验和冲动为中心,还是以观众的感受为标准?这或许就是艺术品与商品的界限所在。戏长5个小時,这看似任性的方式,本身就是一种拒绝“照顾到观众”的创作原则。
这样的长度,也是因为有大量的停顿、静默、看似无意义的琐屑行动和梦呓般的闲言碎语,这让我想到了斯坦尼与契诃夫。演员完全沉浸在表演中,情绪和能量逐步累积,一点点地酝酿,直至产生惊心动魄的力量。这样的表演呈现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而这过程,依赖于在一分一秒的时间流逝中塑造和完成表演的表演者扎实的心理积淀,甚至会让人觉得时间也是本剧的另一个演员。
今天的舞台视觉,在多媒体的帮助下,有着无限的想象和创意空间可供挖掘。本剧的影像与真实表演结合得精准、巧妙,其背后依靠的无疑是成熟和严谨的技术支撑,这种成熟和严谨非一朝一夕之功。
其实有几场我并没有看懂,比如三个女巫似的姑娘,在一个跨文化意象混搭的梦境中诱惑莫非,以及下半段前面并未铺垫而突然出现的妹妹,凡此种种,表现出一种梦魇般的碎片化的情节结构——或许诗意本身就是跳跃的意象的堆砌。
看完这个戏,我也不禁反思,作品是要直击心灵、启发哲思,还是总想着要“讲一个好故事”。天平两端的轻重取舍,或许就已经决定了最后呈现的品位。
从未体验过是否就看不懂陆帕?
慕棻(戏剧爱好者)
我不是一个有经验的话剧观众,坐在台下,我感觉这个戏对观众的审美和感悟有技术的苛求,这注定让我不可能成为《酗酒者莫非》的拥趸,因为它节奏缓慢,强迫观众“放下对舞台假定性的理性判断”而发挥自己的感性体验,整个舞台主要被沉默和停滞,而非动作和声音占满。当然,我有这样的心理预期。我尽量放大自己的视力和听力,在二楼近乎最高处,在平静中接收着台词,但不可避免地感受到困倦。
最可以被理解的人物毫无疑问是外国女记者,因为她有背景,有逻辑,有行为动机。而其他所有的人,和我之间仿佛阻隔了一层酒精,面目模糊。莫非好像拥有一个犯罪心理学中界定的反社会人格,他生活在“眼睛里空空如也”的人群里,过着荒诞的极度孤独的生活,没有任何对意义的追求,也没有生与死。母子关系如同冰山一角,剧中没有正面表现人物埋藏起来的痛苦。在后半部分,莫非走遍“六合八荒”,各种时空都是不存在交流、沟通和共情的,即使是神秘杂乱的仓库,我也只能猜测它暗示了宗教和偶像堕落为肉欲。我读希腊神话很多年了,但剧中三个卡里忒斯完全不能使我联想到美惠三女神,更不要说台下大部分观众了。对于被公认为“从未体验过人生的绝望、过于幸福、过于年轻、因此不会看得懂陆帕”的我,观剧行为本身算得上成功的自我挑战。诚实地说,我本人对这部戏95%的内容没有共鸣。
被禁锢的身体无法抵挡灵魂的自由
张海岩(青年编剧)
《酗酒者莫非》历时5个小时的演出,向观众、剧场和世界呈现出震撼人心的思想的力量。作家史铁生的人生遭遇让我想起另一位伟人霍金,虽然命运之轮无情地碾压着凡人的肉体,但被禁锢的身体无法抵挡灵魂的自由,这是一种使命,这种使命让坚强成为必然,让才华光芒四射。
《酗酒者莫非》之所以让我震撼,是因为它并不是一个关于“身残志坚”的励志故事,而是展现了人生的另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软弱的、自暴自弃的、自我放逐的,是不可知的幻想,是迷幻中的渴望。这些都源自人性的本能,这种生存状态的呈现,充满了真实的力量。整部作品5个小时,穿插着莫非生平的悲剧,吟唱的却是莫非梦境中的饥渴。无论是死亡梦境,还是酒精带来的幻象,都构建出那个在轮椅上远眺人间烟火的青年唯一的渴望——“站起来,重新来过”。这种无边无际、挣脱肉体囚笼的渴望,所迸发出的力量如此真实,充满着生命的力量,充满着原始的欲望。
走出剧场,呼吸着午夜新鲜的空气,终于松懈,这部烙印着史铁生人生印记的国际戏剧大师陆帕的作品,把生命,再一次活生生地捧到了我们面前。
孙孟晋(文艺评论家)
看完《酗酒者莫非》,非常喜欢,久违的沉痛感觉。回家路上我还很激动,被深深地触动了。尽管是史铁生的文本,但这完全是陆帕风格的一部戏,超越了孤独与绝望这种表层的表达,直击人性本身,更表达了人与人之间互相需要与互相害怕的关系。影像投放与实拍影像天衣无缝,结构上的变化也很好,演员、尤其王学兵的表演非常好。将近5小时的戏,其实一点也不冗长,或者说它正是靠冗长的时间来慢慢引爆永远解不开的生存困境。音乐与影像,影像与表演之间的关系,如同表演与真实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巧妙的互证。波兰人对痛苦的理解是天然的,导演通过中国人讲了一个人类的故事。
剧中几段影像都特别有深意,如开头莫非赤裸走过老巷子,那时巷子里无人,而最后一次是压迫式地站满人,这种复调式的回旋与递进也出现在表演中。陆帕显然没有完全按照原著走,不仅增?了史铁生其余的作品,而且加入了自己的经验。导演在安排真实与幻象之间的关系时,他做的叠加给人无尽的沉重感,一部涵盖过去与当下的史诗。
一切如盐入水般自然
卢乙莹(上海戏剧学院编剧MFA)
我非常喜欢这个作品,因为它的“在场性”。它把一个人真实的精神世界和心理活动揭示出来,不带评判、不带倡议地摊开在剧场里让你来看。我看到这个作品是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揭示,它观照的是每一个当下人都会有的精神感受——孤独、恐惧、脆弱、盼望——因此它具有足够的普适性。
西方戏剧早在上个世纪就开始探索、表达人精神深处的活动,寻找人意识存在的证据,而我们的戏剧在这方面表现出来的思考显得捉襟见肘,尤其在今天,我们在舞台上的实践探索仿佛有后退之势。史铁生是我们本土的作家,他在思考、在表达,他给了我们一部这样的文学作品,然后陆帕导演将它“在场”地呈现在了舞台上,使我们的戏剧舞台上也有了这样的作品。作为一名戏剧专业的学生,我的心中充满感动。我想,也许探讨人类社会和人性只是艺术创作的其中一个维度,我们可以、也应该在戏剧舞台上探讨人类更深层更隐秘的精神世界,从另一个维度上来审视人类自身。
《酗酒者莫非》5个小时,没有睡点,演员自如地表达,多媒体设备与剧情精致地衔接,都超越了“手法”和“技巧”,一切如盐入水般自然,太美了。
时间也是本剧的另一个演员
李然(上海外国语大学飞那儿剧团指导老师)
戏剧是以舞台上创作者的体验和冲动为中心,还是以观众的感受为标准?这或许就是艺术品与商品的界限所在。戏长5个小時,这看似任性的方式,本身就是一种拒绝“照顾到观众”的创作原则。
这样的长度,也是因为有大量的停顿、静默、看似无意义的琐屑行动和梦呓般的闲言碎语,这让我想到了斯坦尼与契诃夫。演员完全沉浸在表演中,情绪和能量逐步累积,一点点地酝酿,直至产生惊心动魄的力量。这样的表演呈现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而这过程,依赖于在一分一秒的时间流逝中塑造和完成表演的表演者扎实的心理积淀,甚至会让人觉得时间也是本剧的另一个演员。
今天的舞台视觉,在多媒体的帮助下,有着无限的想象和创意空间可供挖掘。本剧的影像与真实表演结合得精准、巧妙,其背后依靠的无疑是成熟和严谨的技术支撑,这种成熟和严谨非一朝一夕之功。
其实有几场我并没有看懂,比如三个女巫似的姑娘,在一个跨文化意象混搭的梦境中诱惑莫非,以及下半段前面并未铺垫而突然出现的妹妹,凡此种种,表现出一种梦魇般的碎片化的情节结构——或许诗意本身就是跳跃的意象的堆砌。
看完这个戏,我也不禁反思,作品是要直击心灵、启发哲思,还是总想着要“讲一个好故事”。天平两端的轻重取舍,或许就已经决定了最后呈现的品位。
从未体验过是否就看不懂陆帕?
慕棻(戏剧爱好者)
我不是一个有经验的话剧观众,坐在台下,我感觉这个戏对观众的审美和感悟有技术的苛求,这注定让我不可能成为《酗酒者莫非》的拥趸,因为它节奏缓慢,强迫观众“放下对舞台假定性的理性判断”而发挥自己的感性体验,整个舞台主要被沉默和停滞,而非动作和声音占满。当然,我有这样的心理预期。我尽量放大自己的视力和听力,在二楼近乎最高处,在平静中接收着台词,但不可避免地感受到困倦。
最可以被理解的人物毫无疑问是外国女记者,因为她有背景,有逻辑,有行为动机。而其他所有的人,和我之间仿佛阻隔了一层酒精,面目模糊。莫非好像拥有一个犯罪心理学中界定的反社会人格,他生活在“眼睛里空空如也”的人群里,过着荒诞的极度孤独的生活,没有任何对意义的追求,也没有生与死。母子关系如同冰山一角,剧中没有正面表现人物埋藏起来的痛苦。在后半部分,莫非走遍“六合八荒”,各种时空都是不存在交流、沟通和共情的,即使是神秘杂乱的仓库,我也只能猜测它暗示了宗教和偶像堕落为肉欲。我读希腊神话很多年了,但剧中三个卡里忒斯完全不能使我联想到美惠三女神,更不要说台下大部分观众了。对于被公认为“从未体验过人生的绝望、过于幸福、过于年轻、因此不会看得懂陆帕”的我,观剧行为本身算得上成功的自我挑战。诚实地说,我本人对这部戏95%的内容没有共鸣。
被禁锢的身体无法抵挡灵魂的自由
张海岩(青年编剧)
《酗酒者莫非》历时5个小时的演出,向观众、剧场和世界呈现出震撼人心的思想的力量。作家史铁生的人生遭遇让我想起另一位伟人霍金,虽然命运之轮无情地碾压着凡人的肉体,但被禁锢的身体无法抵挡灵魂的自由,这是一种使命,这种使命让坚强成为必然,让才华光芒四射。
《酗酒者莫非》之所以让我震撼,是因为它并不是一个关于“身残志坚”的励志故事,而是展现了人生的另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软弱的、自暴自弃的、自我放逐的,是不可知的幻想,是迷幻中的渴望。这些都源自人性的本能,这种生存状态的呈现,充满了真实的力量。整部作品5个小时,穿插着莫非生平的悲剧,吟唱的却是莫非梦境中的饥渴。无论是死亡梦境,还是酒精带来的幻象,都构建出那个在轮椅上远眺人间烟火的青年唯一的渴望——“站起来,重新来过”。这种无边无际、挣脱肉体囚笼的渴望,所迸发出的力量如此真实,充满着生命的力量,充满着原始的欲望。
走出剧场,呼吸着午夜新鲜的空气,终于松懈,这部烙印着史铁生人生印记的国际戏剧大师陆帕的作品,把生命,再一次活生生地捧到了我们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