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社会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从实际角度出发,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对高校毕业生在校期间所接受的就业指导教育相关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解决方案与对策,将会引导大学生明确自身就业方向、促进良好就业,从而实现全方面培养人的终极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就业指导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
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既是民生,也是国计,事关广大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关高等教育健康发展。我国历来将促就业做为保民生的重要举措,高校毕业生则是当前就业的主力,2020年高校毕业生预计将达到874万之多,毕业生的就业难度进一步加大。本文从实际角度出发,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指导之间的紧密联系,并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下提出了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一些改进方法。
二、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大学生就业指导所存在问题
(一)教师队伍建设、专业素养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不可或缺并且也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就业指导也是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择业观等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因此有一个良好的教师团队是十分必要的。目前看来,大多数高校的思想政治类课程基本均由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等从事相关类别的教师来担任主讲教师,而就业指导课程基本由学院的专职辅导员或者相关行政人员等来承担授课任务。[1]由此看来,思政教师和就业指导教师对于与之相对应专业的理论水平相对薄弱,同时,无论是思政教师还是就业指导教师,教师队伍的整体建设发展水平和整体专业素养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就业指导课程形式单一、学生学习兴趣较低
高校的就业指导课大多以讲授的方式进行,可以分为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两个部分。职业生涯规划大多在大一新生刚入学时进行开设这门课程,这时能够通过这门课程将对自己未来四年的学习、生活等进行规划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刚入校的大学生对于大学生活充满着期待,同时还存在着一定的新鲜感,对于课程的所起到的作用和所达成的效果未必是最佳的。虽然在高年级时会设置相应的社会实践及实习等任务,但是就业指导也是需要学生在大四期间去亲身实践与感受的。因此,学生对于课程的学习兴趣相对来讲不是十分高涨,课程的形式相对单一。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偏低,就业观存在偏差,自身能力不足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整体不足,同时对于相应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不深,对于思想政治知识的学习流于形式,不够深入与具体,需要相应的教师与辅导员等进行正确的教育与引导工作。通过大学四年的学习,最终是为了能够让学生找到一个良好的、满意的工作,从而更好地为社会服务、贡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當代大学生他们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影响以及周围亲人朋友等带来的诸多压力,导致就业观普遍存在着一定的偏差,一些毕业生在就业找工作时,希望能够找到那些工作强度小、福利待遇好的工作,而去到一些中小企业就业、或者是偏远地区等地就业,都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同时,大学生的整体能力与素质相对较弱,抗压能力较差,容易好高骛远,不能够正视自己。
三、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出发对于所存在问题的创新性思考
(一)提升教师综合素养、思政理论水平,共同进步促发展
针对于教师相应理论知识相对薄弱的这一问题,可以采取思政教师与就业指导教师共同备课,达到相互促进与提升的目的。就业指导教师可以通过学习相关思政理论知识,深入学习相关精神政策等,全面提升自身的思政理论水平。思政教师可以同就业指导教师共同备课,在理论基础上对就业指导教师进行相应的帮助与指导,也可以通过开展讲座以及汇报等形式讲解相应的理论知识,以促使双方共同进步与发展,共同为了学生能够全面成长成才作出贡献。
(二)课程思政、课程实践与多样性
针对于就业指导课程形式单一,学生学习兴趣相对较低这一问题,可以通过与学校协商,在各方面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用课程实践的方式,让学生可以到企业等参观与实践,切身参与到其中,将课堂活起来。另外,也可以采取举办讲座、模拟招聘与面试等多种多样的课堂活动方式来调动大家学习的积极性。与此同时,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育实践活动,在长期的探索和发展过程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并且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发展规律已经有了相应的了解,正在逐步形成一套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育人模式。“课程思政”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论述的重要内容之一。最早源于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等重要讲话中。因此就业指导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其中,将二者合二为一,将课程思政思想融入到就业指导当中去,要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把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融入各类课程教学之中,从不同角度、不同职责充分认识到立德树人重要性,始终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培养人才的总目标。
(三)运用新媒体形式将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相融合
针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偏低,就业观存在偏差,自身能力不足等问题,这就需要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指导充分融合,对大学生进行熏陶与教育。可以通过开展相应的就业讲座、就业教育等形式,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就业指导当中去,以网络思政等新媒体形式将思政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形。通过就业指导与思政教育双管齐下的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柳晓阳,付文静.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指导关系[J].2019(06):78-79.
通讯作者:窦星丽(北京联合大学 北京 100101)
作者简介:
1.申枭(1993-),男,北京人,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2.窦星丽(1990-),女,北京人,工学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就业指导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
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既是民生,也是国计,事关广大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关高等教育健康发展。我国历来将促就业做为保民生的重要举措,高校毕业生则是当前就业的主力,2020年高校毕业生预计将达到874万之多,毕业生的就业难度进一步加大。本文从实际角度出发,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指导之间的紧密联系,并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下提出了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一些改进方法。
二、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大学生就业指导所存在问题
(一)教师队伍建设、专业素养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不可或缺并且也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就业指导也是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择业观等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因此有一个良好的教师团队是十分必要的。目前看来,大多数高校的思想政治类课程基本均由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等从事相关类别的教师来担任主讲教师,而就业指导课程基本由学院的专职辅导员或者相关行政人员等来承担授课任务。[1]由此看来,思政教师和就业指导教师对于与之相对应专业的理论水平相对薄弱,同时,无论是思政教师还是就业指导教师,教师队伍的整体建设发展水平和整体专业素养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就业指导课程形式单一、学生学习兴趣较低
高校的就业指导课大多以讲授的方式进行,可以分为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两个部分。职业生涯规划大多在大一新生刚入学时进行开设这门课程,这时能够通过这门课程将对自己未来四年的学习、生活等进行规划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刚入校的大学生对于大学生活充满着期待,同时还存在着一定的新鲜感,对于课程的所起到的作用和所达成的效果未必是最佳的。虽然在高年级时会设置相应的社会实践及实习等任务,但是就业指导也是需要学生在大四期间去亲身实践与感受的。因此,学生对于课程的学习兴趣相对来讲不是十分高涨,课程的形式相对单一。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偏低,就业观存在偏差,自身能力不足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整体不足,同时对于相应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不深,对于思想政治知识的学习流于形式,不够深入与具体,需要相应的教师与辅导员等进行正确的教育与引导工作。通过大学四年的学习,最终是为了能够让学生找到一个良好的、满意的工作,从而更好地为社会服务、贡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當代大学生他们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影响以及周围亲人朋友等带来的诸多压力,导致就业观普遍存在着一定的偏差,一些毕业生在就业找工作时,希望能够找到那些工作强度小、福利待遇好的工作,而去到一些中小企业就业、或者是偏远地区等地就业,都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同时,大学生的整体能力与素质相对较弱,抗压能力较差,容易好高骛远,不能够正视自己。
三、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出发对于所存在问题的创新性思考
(一)提升教师综合素养、思政理论水平,共同进步促发展
针对于教师相应理论知识相对薄弱的这一问题,可以采取思政教师与就业指导教师共同备课,达到相互促进与提升的目的。就业指导教师可以通过学习相关思政理论知识,深入学习相关精神政策等,全面提升自身的思政理论水平。思政教师可以同就业指导教师共同备课,在理论基础上对就业指导教师进行相应的帮助与指导,也可以通过开展讲座以及汇报等形式讲解相应的理论知识,以促使双方共同进步与发展,共同为了学生能够全面成长成才作出贡献。
(二)课程思政、课程实践与多样性
针对于就业指导课程形式单一,学生学习兴趣相对较低这一问题,可以通过与学校协商,在各方面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用课程实践的方式,让学生可以到企业等参观与实践,切身参与到其中,将课堂活起来。另外,也可以采取举办讲座、模拟招聘与面试等多种多样的课堂活动方式来调动大家学习的积极性。与此同时,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育实践活动,在长期的探索和发展过程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并且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发展规律已经有了相应的了解,正在逐步形成一套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育人模式。“课程思政”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论述的重要内容之一。最早源于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等重要讲话中。因此就业指导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其中,将二者合二为一,将课程思政思想融入到就业指导当中去,要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把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融入各类课程教学之中,从不同角度、不同职责充分认识到立德树人重要性,始终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培养人才的总目标。
(三)运用新媒体形式将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相融合
针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偏低,就业观存在偏差,自身能力不足等问题,这就需要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指导充分融合,对大学生进行熏陶与教育。可以通过开展相应的就业讲座、就业教育等形式,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就业指导当中去,以网络思政等新媒体形式将思政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形。通过就业指导与思政教育双管齐下的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柳晓阳,付文静.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指导关系[J].2019(06):78-79.
通讯作者:窦星丽(北京联合大学 北京 100101)
作者简介:
1.申枭(1993-),男,北京人,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2.窦星丽(1990-),女,北京人,工学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