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程体系改革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本文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框架,探讨了新的课程设置对大学英语教学实践的启示意义,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大学英语改革;多元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
一、引言
教育部2007年9月26日公布了新修订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依据,新课程要求注重对学生听说能力、交际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新课程要求确立的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本文将以Gardner的多元智能理论为框架,对多元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构建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二、多元智能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Howard Gardner在1985年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简称MI理论。Gardner认为,个体身上相对独立存在着的、与特定的认知领域或知识领域相联系的八种智能构成了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结构。多元智能理论的主要涵义有以下四个方面。
(1)每一个体的智能都具有自己的特点和独特的表现形式。在Gardner的多元智能理论看来,作为个体,每个人都同时拥有相对独立的八种智能,而这八种智能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组合使得每个人的智力各具特点。
(2)智能强调的是个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生产、创造出社会需要的有效产品的能力。在Gardner的多元智能理论看来,智能应该强调两个方面的能力,一个方面的能力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个方面的能力是生产及创造出社会需要的有效产品的能力。
(3)个体智能的发展方向和程度受到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和制约。在Gardner的多元智能理论看来,个体智能的发展受到环境(包括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教育条件的极大影响和制约,其发展方向和程度因环境和教育条件差异而表现出差异。
(4)多元智能理论重视的是多维地看待智能问题的方法。在Gardner的多元智能理论看来,承认智能是由同样重要的多种能力而不是由一两种核心能力构成,承认各种智能是多维度地、相对独立地表现出来而不是以整合的方式表现出来,这是多元智能理论的本质之所在。
进入21世纪以来,多元智能理论对我国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构建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应该定位在学生能力培养和开发上,而且应该改变传统的单一智能观,转向以开发学生的多种智力潜能为根本目的,也就是将各种智能的核心能力嵌入现在的大学英语课程中来。
三、基于MIL理论的多元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构建
(1)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并行。课程体系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而且必修课和选修课平行设置(见图1)。这样既能保证有足够的英语语言基础课程供学生学习,又能使学生根据自己的英语水平和兴趣爱好进行个性化、选择性学习。这一设置使得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修拓展类大学英语课程,直至高年级。这种连续性、渐进式的平行课程体系可以帮助学生的英语水平持续提高,为他们顺利就业提供保障。
(2)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语境相融合。所有的大学英语必修课和选修课都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加强了听、说、读、写、译等各种英语语言技能的综合训练。结合开设的各种选修课程,开展“英语演讲比赛”、“口译比赛”和“影视配音比赛”等多种活动,把课内模拟练习的英语情景交际应用于第二课堂活动中,形成了“课堂学习培养兴趣,课外活动展示本领”的良性循环。
(3)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在对学生英语学习进行评价时,增加形成性评价在考评中的比例,全面、多元化地评价学生的综合学习情况,促进了学生英语学习观念更新。同时借助于计算机软件,对考卷的信度、效度进行统计分析,对考试结果进行跟踪研究。这些数据和分析报告有助于及时获取教学反馈信息,改进授课方式,也为建立配套的大学英语各级试题库提供了可靠依据,有助于进一步增强考评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四、结语
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构建是辅助学生成功完成大学语言学习的关键,是大学英语教学中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构建与改革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是通过教师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改进而获得的。多元智能理论为我国的教育教学实践带来了许多启示,更为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构建注入了新的活力。在MI理论指导下设定符合本校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深入大学英语改革,为社会培养具有“跨文化多学科”素质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Gardner. H. Mutiple Intelligences: The Theory in Practice[M]. New York:Basic Books,1993.
[2]方凌雁.论多元智能的评价理论及其启示[J].教学与管理,2001,(10).
[3]赵光慧、张杰.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个性化、科学化、中国化[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3(12):58-61.
[4]蔡基刚.关于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与教学目标[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4):609-617.
作者简介:
郭丽莉(1977- ),女,汉族,辽宁海城人,沈阳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
教改项目:2014年沈阳大学校级教改研究项目(20141063)。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大学英语改革;多元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
一、引言
教育部2007年9月26日公布了新修订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依据,新课程要求注重对学生听说能力、交际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新课程要求确立的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本文将以Gardner的多元智能理论为框架,对多元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构建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二、多元智能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Howard Gardner在1985年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简称MI理论。Gardner认为,个体身上相对独立存在着的、与特定的认知领域或知识领域相联系的八种智能构成了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结构。多元智能理论的主要涵义有以下四个方面。
(1)每一个体的智能都具有自己的特点和独特的表现形式。在Gardner的多元智能理论看来,作为个体,每个人都同时拥有相对独立的八种智能,而这八种智能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组合使得每个人的智力各具特点。
(2)智能强调的是个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生产、创造出社会需要的有效产品的能力。在Gardner的多元智能理论看来,智能应该强调两个方面的能力,一个方面的能力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个方面的能力是生产及创造出社会需要的有效产品的能力。
(3)个体智能的发展方向和程度受到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和制约。在Gardner的多元智能理论看来,个体智能的发展受到环境(包括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教育条件的极大影响和制约,其发展方向和程度因环境和教育条件差异而表现出差异。
(4)多元智能理论重视的是多维地看待智能问题的方法。在Gardner的多元智能理论看来,承认智能是由同样重要的多种能力而不是由一两种核心能力构成,承认各种智能是多维度地、相对独立地表现出来而不是以整合的方式表现出来,这是多元智能理论的本质之所在。
进入21世纪以来,多元智能理论对我国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构建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应该定位在学生能力培养和开发上,而且应该改变传统的单一智能观,转向以开发学生的多种智力潜能为根本目的,也就是将各种智能的核心能力嵌入现在的大学英语课程中来。
三、基于MIL理论的多元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构建
(1)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并行。课程体系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而且必修课和选修课平行设置(见图1)。这样既能保证有足够的英语语言基础课程供学生学习,又能使学生根据自己的英语水平和兴趣爱好进行个性化、选择性学习。这一设置使得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修拓展类大学英语课程,直至高年级。这种连续性、渐进式的平行课程体系可以帮助学生的英语水平持续提高,为他们顺利就业提供保障。
(2)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语境相融合。所有的大学英语必修课和选修课都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加强了听、说、读、写、译等各种英语语言技能的综合训练。结合开设的各种选修课程,开展“英语演讲比赛”、“口译比赛”和“影视配音比赛”等多种活动,把课内模拟练习的英语情景交际应用于第二课堂活动中,形成了“课堂学习培养兴趣,课外活动展示本领”的良性循环。
(3)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在对学生英语学习进行评价时,增加形成性评价在考评中的比例,全面、多元化地评价学生的综合学习情况,促进了学生英语学习观念更新。同时借助于计算机软件,对考卷的信度、效度进行统计分析,对考试结果进行跟踪研究。这些数据和分析报告有助于及时获取教学反馈信息,改进授课方式,也为建立配套的大学英语各级试题库提供了可靠依据,有助于进一步增强考评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四、结语
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构建是辅助学生成功完成大学语言学习的关键,是大学英语教学中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构建与改革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是通过教师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改进而获得的。多元智能理论为我国的教育教学实践带来了许多启示,更为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构建注入了新的活力。在MI理论指导下设定符合本校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深入大学英语改革,为社会培养具有“跨文化多学科”素质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Gardner. H. Mutiple Intelligences: The Theory in Practice[M]. New York:Basic Books,1993.
[2]方凌雁.论多元智能的评价理论及其启示[J].教学与管理,2001,(10).
[3]赵光慧、张杰.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个性化、科学化、中国化[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3(12):58-61.
[4]蔡基刚.关于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与教学目标[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4):609-617.
作者简介:
郭丽莉(1977- ),女,汉族,辽宁海城人,沈阳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
教改项目:2014年沈阳大学校级教改研究项目(20141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