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研究大学生体育认知与体育生活方式,有助于了解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现状和发现体育锻炼中存在的不足,为大学生良好体育生活习惯的形成、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和有关部门制定相关的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建议各高校应进一步加强大学生体育认知的教育,使大学生自觉地参与体育锻炼,形成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为健康工作50年和幸福生活一辈子打下良好的身心基础。
【关键词】大学生;体育锻炼;体育认知;体育生活方式
A Survey of Sports Cognition and Sports Life Style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Its Analysis
LI Wei-jie, ZHOU Yan-jie, FAN Zong-shan
(Henan Agricultural Vocational College, Zhengzhou 451450, Henan)
【Abstract】A study on the sports cognition and life style of college student will help us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hysical exercise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to find out what lacks in this aspect. It can also offer theoretical and statistical support to help student develop a good habit of sports life, to carry out the program of all-people exercising, and to help authorities work out relevant policies. The author suggests that sports cogni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be enhanced, and that colleges students participate in physical exercises actively and develop a good sports life style so as to ensure a healthy working life of 50 years and a life long happy life.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 physical exercise, sports cognition
全民健身运动开展的宗旨之一就是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到体育锻炼之中来,使他们学会一两项运动技能,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具有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1〕。教育部原部长周济同志“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口号的提出,使人们更清楚地认识到体育锻炼是我们健康工作、幸福生活的保证。
众所周知,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形成地之一就是在学校,中小学学生由于升学的压力和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形成,其生活方式和对生活的评价大多数受父母的影响。大学生随着脱离父母的怀抱和独立生活的开始,在逐渐的培养和形成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对自己的生活质量也有一定的评价〔2〕。研究大学生体育认知与体育生活方式,有助于了解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现状和发现其体育锻炼中存在的不足,为大学生良好体育生活习惯的形成、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和有关部门制定相关的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郑州大学、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在校大学生600名为调查对象,其中男454人,女146人,来自农村的学生324人,城镇大学生276人,平均年龄为21.29岁,最小为18岁,最大的为23岁。
1.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期刊网和河南省新华书店及郑州大学图书馆查阅了近十年的有关体育认知和体育生活方式的图书、期刊资料。
2)问卷调查法:采用专家访谈法对问卷进行设计,并进行了小范围的调查,经过删改后的问卷具有较高的信效度。
3)访谈法:就调查问卷与省内部分专家进行座谈。
4)数理统计法:对收回的有效问卷进行整理,然后输入SPSS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列出表格,并加以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大学生体育认知状况
2.1.1大学生体育认知总体情况
在对来自不同地区和不同家庭收入的600名大学生的调查中,有80%的大学生认为体育锻炼有助于改善人们身心健康状况,具有良好的体育锻炼态度,85%的大学生愿意自觉地参加体育锻炼且锻炼目的明确。以上数据说明了大学生具有良好的体育认知,具有体育锻炼行为的动力性基础。
2.1.2人口统计学变量与大学生体育认知关系
体育锻炼的认知很容易受环境和一些人口统计学变量如年龄、性别、家庭经济情况、来源地等因素的影响。为进一步考察大学生体育认知及体育生活方式的因素,进而改善大学生体育锻炼的不良习惯,我们将调查对象按性别、年龄、来源地、家庭经济情况与体育锻炼态度、锻炼自觉性等体育认知因素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不同人口统计学变量之间的大学生体育认知差别不大,只有性别与体育锻炼的目的、年龄与体育锻炼自觉性、体育锻炼的计划性有显著性差异,而来自农村或城市、家庭收入等因素则对大学生体育认知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2.2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
2.2.1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总体情况
根据大学生体育锻炼是否具有计划性,将体育锻炼行为分为有计划性和随意性两种,在调查的人群中,19%的男大学生和7%的女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具有计划性。我们还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目的进行了调查(见表2)。
男女大学生在体育人口、锻炼项目的选择、锻炼伙伴的选择、不参加锻炼的原因等方面也有明显的差异,具体区别见表3。
从表2、3可以看出,大多数大学生并没有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生活习惯,锻炼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也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注意到自身的身体形象,体育锻炼成了一种可以保持和塑造身体形象的手段〔3〕。而高校扩招和社会节奏的加快,使得体育锻炼还承担了调节情绪和改善枯燥大学生活的重任。在锻炼项目的选择方面,男女大学生存在着很显著的差异,男生喜欢多人参与的具有强对抗性的项目,女生比较喜欢节奏轻快舒缓的项目。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多数学生都是想借助体育锻炼增加自己与社会的接触机会,所以他们也都喜欢有同伴陪同参加体育锻炼。而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高校的硬件建设跟不上学生实际需求等因素,也是部分学生想参加体育锻炼而不能实现的原因。
2.2.2人口统计学变量与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之间的关系分析
为了考察人口统计学变量与体育参与之间的关系,我们将二者之间作了独立样本T检验(见表4)。
从表4可以看出,性别在体育参与的次数、强度、项目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在锻炼伙伴的选择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不同年龄阶段的大学生,在运动强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年龄偏小的大学生运动强度高于年龄较大的学生,而在运动项目、锻炼时间、伙伴选择方面不存在显著性的差异;大学生家庭收入的不同在锻炼时间的长短和锻炼伙伴的选择方面有显著性差异,这与从小养成的体育锻炼习惯及生活压力不同有关;不同来源地的大学生体育参与因素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2.3大学生体育认知与体育生活方式
以大学生对体育参与的态度、参与体育的自觉性、体育锻炼的计划性和体育锻炼目的作为大学生对体育的认知因素,与大学生体育参与的次数、锻炼持续时间、锻炼强度、锻炼时选择的时间、锻炼场所、锻炼项目和锻炼伙伴的选择进行相关分析(见表5)。
由表5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体育的认知直接影响大学生体育参与的情况。其中体育锻炼的态度影响体育锻炼的周次数和锻炼时间的选择;参加体育锻炼是否具有计划性影响每次锻炼的时间长短和锻炼时间的选择;锻炼的目的直接影响锻炼时间的选择和锻炼项目的选择。
3讨论
3.1大学生体育锻炼认知状况
总的来说大部分大学生有良好的体育认知,主要体现在他们有良好的体育锻炼态度和体育锻炼习惯及锻炼目的、锻炼计划。有80%的大学生认为体育锻炼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非常重要,他们认为体育锻炼能够使人保持良好的身体形态,能够调节情绪,丰富大学校园生活,同时体育锻炼还可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等等。但也存在着一部分同学认为体育锻炼不重要,压力大,没有心情和时间进行体育锻炼的情况。在关于不参与体育锻炼的原因调查中发现有16%的同学因为对体育运动不感兴趣和感觉体育运动不重要而拒绝参与体育锻炼。在访谈时也发现,部分同学对体育锻炼存在错误认知,他们认为现在还年轻,身体好,社会压力大,根本没有必要进行体育锻炼,故而认为体育锻炼是老年人和身体柔弱者才应该参加的。
3.2人口统计学变量、体育认知、体育生活方式之间的关系
体育生活方式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其生活环境和对体育的认知。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大学生生活的环境因素和不同人口统计学变量对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影响非常小,仅仅有性别影响、伙伴的选择、年龄影响、运动的强度和锻炼时间等方面的差异。从表5我们可以看出体育认知对体育生活方式的影响比较大,他们分别影响体育锻炼的时间、强度和锻炼的次数。从表1、4、5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要想改变大学生体育锻炼生活方式,就应该从改变大学生体育认知入手,加强体育锻炼重要性的宣传和对体育功能的认识,能使更多的大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
4结论与建议
1)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较好,有54%和37%的男、女大学生为体育人口。但是还有一部分学生从来不参加体育锻炼。建议高等学校增加体育课的次数和加强体育场地硬件设施的建设,保证每一位同学都有体育锻炼的机会。
2)人口统计学变量对体育生活方式的影响不大,只有性别与体育锻炼的目的、年龄与体育锻炼自觉性以及与体育锻炼的计划性等有显著性差异,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锻炼伙伴的选择中存在显著性的差异。
3)大学生存在较好的体育认知,80%的同学认为体育锻炼有助于改善人们的身心健康状况,体育认知受不同性别、年龄、家庭收入的影响较小。
4)大学生对体育的认知直接影响大学生体育参与的情况。其中对待体育锻炼的态度影响体育锻炼的周次数和锻炼时间的选择,参加体育锻炼是否具有计划性影响每次锻炼的时间长短和锻炼时间的选择。
5)影响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主要因素是体育认知和社会压力。太忙没有时间、认为体育运动不重要、缺少体育设施,是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建议高校加强对大学生体育认知的教育,加大对体育功能的宣传,使大学生自觉地参与体育锻炼,形成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为健康工作50年和幸福生活一辈子打下良好的身心基础。
参考文献
〔1〕刘仁憨,雷雪鸣,刘伟.新时期对“人权体育”和“终身体育”的思考〔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22(1):19-21.
〔2〕李晓光.大庆油田科研人员体育锻炼认知与行为
特征研究〔C〕.第八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
〔3〕周晓东.高校硕士研究生体育锻炼现状调查〔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40(3):53-54.
(责任编辑:赵 环)
【关键词】大学生;体育锻炼;体育认知;体育生活方式
A Survey of Sports Cognition and Sports Life Style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Its Analysis
LI Wei-jie, ZHOU Yan-jie, FAN Zong-shan
(Henan Agricultural Vocational College, Zhengzhou 451450, Henan)
【Abstract】A study on the sports cognition and life style of college student will help us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hysical exercise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to find out what lacks in this aspect. It can also offer theoretical and statistical support to help student develop a good habit of sports life, to carry out the program of all-people exercising, and to help authorities work out relevant policies. The author suggests that sports cogni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be enhanced, and that colleges students participate in physical exercises actively and develop a good sports life style so as to ensure a healthy working life of 50 years and a life long happy life.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 physical exercise, sports cognition
全民健身运动开展的宗旨之一就是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到体育锻炼之中来,使他们学会一两项运动技能,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具有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1〕。教育部原部长周济同志“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口号的提出,使人们更清楚地认识到体育锻炼是我们健康工作、幸福生活的保证。
众所周知,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形成地之一就是在学校,中小学学生由于升学的压力和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形成,其生活方式和对生活的评价大多数受父母的影响。大学生随着脱离父母的怀抱和独立生活的开始,在逐渐的培养和形成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对自己的生活质量也有一定的评价〔2〕。研究大学生体育认知与体育生活方式,有助于了解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现状和发现其体育锻炼中存在的不足,为大学生良好体育生活习惯的形成、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和有关部门制定相关的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郑州大学、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在校大学生600名为调查对象,其中男454人,女146人,来自农村的学生324人,城镇大学生276人,平均年龄为21.29岁,最小为18岁,最大的为23岁。
1.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期刊网和河南省新华书店及郑州大学图书馆查阅了近十年的有关体育认知和体育生活方式的图书、期刊资料。
2)问卷调查法:采用专家访谈法对问卷进行设计,并进行了小范围的调查,经过删改后的问卷具有较高的信效度。
3)访谈法:就调查问卷与省内部分专家进行座谈。
4)数理统计法:对收回的有效问卷进行整理,然后输入SPSS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列出表格,并加以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大学生体育认知状况
2.1.1大学生体育认知总体情况
在对来自不同地区和不同家庭收入的600名大学生的调查中,有80%的大学生认为体育锻炼有助于改善人们身心健康状况,具有良好的体育锻炼态度,85%的大学生愿意自觉地参加体育锻炼且锻炼目的明确。以上数据说明了大学生具有良好的体育认知,具有体育锻炼行为的动力性基础。
2.1.2人口统计学变量与大学生体育认知关系
体育锻炼的认知很容易受环境和一些人口统计学变量如年龄、性别、家庭经济情况、来源地等因素的影响。为进一步考察大学生体育认知及体育生活方式的因素,进而改善大学生体育锻炼的不良习惯,我们将调查对象按性别、年龄、来源地、家庭经济情况与体育锻炼态度、锻炼自觉性等体育认知因素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不同人口统计学变量之间的大学生体育认知差别不大,只有性别与体育锻炼的目的、年龄与体育锻炼自觉性、体育锻炼的计划性有显著性差异,而来自农村或城市、家庭收入等因素则对大学生体育认知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2.2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
2.2.1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总体情况
根据大学生体育锻炼是否具有计划性,将体育锻炼行为分为有计划性和随意性两种,在调查的人群中,19%的男大学生和7%的女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具有计划性。我们还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目的进行了调查(见表2)。
男女大学生在体育人口、锻炼项目的选择、锻炼伙伴的选择、不参加锻炼的原因等方面也有明显的差异,具体区别见表3。
从表2、3可以看出,大多数大学生并没有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生活习惯,锻炼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也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注意到自身的身体形象,体育锻炼成了一种可以保持和塑造身体形象的手段〔3〕。而高校扩招和社会节奏的加快,使得体育锻炼还承担了调节情绪和改善枯燥大学生活的重任。在锻炼项目的选择方面,男女大学生存在着很显著的差异,男生喜欢多人参与的具有强对抗性的项目,女生比较喜欢节奏轻快舒缓的项目。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多数学生都是想借助体育锻炼增加自己与社会的接触机会,所以他们也都喜欢有同伴陪同参加体育锻炼。而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高校的硬件建设跟不上学生实际需求等因素,也是部分学生想参加体育锻炼而不能实现的原因。
2.2.2人口统计学变量与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之间的关系分析
为了考察人口统计学变量与体育参与之间的关系,我们将二者之间作了独立样本T检验(见表4)。
从表4可以看出,性别在体育参与的次数、强度、项目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在锻炼伙伴的选择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不同年龄阶段的大学生,在运动强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年龄偏小的大学生运动强度高于年龄较大的学生,而在运动项目、锻炼时间、伙伴选择方面不存在显著性的差异;大学生家庭收入的不同在锻炼时间的长短和锻炼伙伴的选择方面有显著性差异,这与从小养成的体育锻炼习惯及生活压力不同有关;不同来源地的大学生体育参与因素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2.3大学生体育认知与体育生活方式
以大学生对体育参与的态度、参与体育的自觉性、体育锻炼的计划性和体育锻炼目的作为大学生对体育的认知因素,与大学生体育参与的次数、锻炼持续时间、锻炼强度、锻炼时选择的时间、锻炼场所、锻炼项目和锻炼伙伴的选择进行相关分析(见表5)。
由表5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体育的认知直接影响大学生体育参与的情况。其中体育锻炼的态度影响体育锻炼的周次数和锻炼时间的选择;参加体育锻炼是否具有计划性影响每次锻炼的时间长短和锻炼时间的选择;锻炼的目的直接影响锻炼时间的选择和锻炼项目的选择。
3讨论
3.1大学生体育锻炼认知状况
总的来说大部分大学生有良好的体育认知,主要体现在他们有良好的体育锻炼态度和体育锻炼习惯及锻炼目的、锻炼计划。有80%的大学生认为体育锻炼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非常重要,他们认为体育锻炼能够使人保持良好的身体形态,能够调节情绪,丰富大学校园生活,同时体育锻炼还可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等等。但也存在着一部分同学认为体育锻炼不重要,压力大,没有心情和时间进行体育锻炼的情况。在关于不参与体育锻炼的原因调查中发现有16%的同学因为对体育运动不感兴趣和感觉体育运动不重要而拒绝参与体育锻炼。在访谈时也发现,部分同学对体育锻炼存在错误认知,他们认为现在还年轻,身体好,社会压力大,根本没有必要进行体育锻炼,故而认为体育锻炼是老年人和身体柔弱者才应该参加的。
3.2人口统计学变量、体育认知、体育生活方式之间的关系
体育生活方式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其生活环境和对体育的认知。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大学生生活的环境因素和不同人口统计学变量对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影响非常小,仅仅有性别影响、伙伴的选择、年龄影响、运动的强度和锻炼时间等方面的差异。从表5我们可以看出体育认知对体育生活方式的影响比较大,他们分别影响体育锻炼的时间、强度和锻炼的次数。从表1、4、5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要想改变大学生体育锻炼生活方式,就应该从改变大学生体育认知入手,加强体育锻炼重要性的宣传和对体育功能的认识,能使更多的大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
4结论与建议
1)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较好,有54%和37%的男、女大学生为体育人口。但是还有一部分学生从来不参加体育锻炼。建议高等学校增加体育课的次数和加强体育场地硬件设施的建设,保证每一位同学都有体育锻炼的机会。
2)人口统计学变量对体育生活方式的影响不大,只有性别与体育锻炼的目的、年龄与体育锻炼自觉性以及与体育锻炼的计划性等有显著性差异,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锻炼伙伴的选择中存在显著性的差异。
3)大学生存在较好的体育认知,80%的同学认为体育锻炼有助于改善人们的身心健康状况,体育认知受不同性别、年龄、家庭收入的影响较小。
4)大学生对体育的认知直接影响大学生体育参与的情况。其中对待体育锻炼的态度影响体育锻炼的周次数和锻炼时间的选择,参加体育锻炼是否具有计划性影响每次锻炼的时间长短和锻炼时间的选择。
5)影响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主要因素是体育认知和社会压力。太忙没有时间、认为体育运动不重要、缺少体育设施,是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建议高校加强对大学生体育认知的教育,加大对体育功能的宣传,使大学生自觉地参与体育锻炼,形成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为健康工作50年和幸福生活一辈子打下良好的身心基础。
参考文献
〔1〕刘仁憨,雷雪鸣,刘伟.新时期对“人权体育”和“终身体育”的思考〔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22(1):19-21.
〔2〕李晓光.大庆油田科研人员体育锻炼认知与行为
特征研究〔C〕.第八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
〔3〕周晓东.高校硕士研究生体育锻炼现状调查〔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40(3):53-54.
(责任编辑:赵 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