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狂魔李冰:修的不是都江堰,是文化

来源 :意林·作文素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199069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适用话题】洪水 顺势而为 古人智慧
  【素材任意门·李冰的更多“战绩”】除都江堰外,李冰还主持修建了岷江流域的其他水利工程。如“导洛通山洛水,或出瀑口,经什邡、郫,别江”,“穿石犀溪于江南”等。李冰任蜀守期间,还对蜀地其他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如创造了凿井造盐的方法,还在成都修了七座橋。
  长江的自然河道在天府门前拐了个弯,所以现在的成都能有“半入江风半入云”的安逸。不靠天公作美,全在人力所为。
  李冰设计建造都江堰水利工程,在2000多年前将岷江河水人为改道,引向成都。如今,成都已经是一个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千万级人口城市。
  如果你是当年的蜀郡太守李冰,由你来把岷江的河水引向成都,你会怎么做呢?听起来好像很简单,对不对?你只需要带上弟兄,挖出通向成都的人工河道,再开个口子,把岷江的河水引进河道,不就完事了吗?但是岷江是长江径流量最大的一条支流,在汛期流量暴涨,这么一来,都江堰就必须给洪水限流。
  第一个分洪办法是修建鱼嘴。鱼嘴是修建在江心的分水堤坝,把岷江分隔为内江和外江,你要怎么做才能既确保汛期时外江可以分洪,又确保枯水期时内江供水充足?说真的,太守李冰是不是治水老师傅就体现在这儿了。当年只听太守一声令下:“兄弟们给我冲进外江,把河道挖宽!”想必当时冲进外江挖河床的兄弟们也是一脸问号:“太守这是干啥哩?”但是洪水一来他们就全看明白了,原来洪水来时速度很快,会直接涌进较宽一边的河道,而等到了枯水期,水流放缓,又顺着低处流向内江,从而保证了内江向成都的供水。李冰通过对鱼嘴两边河道在宽度和深度上的调整,就基本解决了都江堰的泄洪和供水两大难题。
  但这还不够,洪水一来泥沙俱下,所以李冰还要考虑防洪清淤,于是就有了飞沙堰。全世界的河水在转弯的时候都会形成侵蚀岸和堆积岸,都江堰的弯道也一样。洪水的势头很大,每一次入弯都很不自然,在内江的弯道,泥沙总是拿不准最佳的过弯路线,所以导致每一次都大量淤积在弯道对面。但是普通人在困难中看见困难,而创造者在困难中看见机会。没错,我指的就是李冰。除非,李冰在2000多年前也懂弯道环流的流体力学,否则,他是怎么想到在泥沙淤积的地方顺势开出一条叫作飞沙堰的排水渠呢?飞沙堰借着水势就可以把泥沙冲走,保证了内江河道的相对畅通。所以在李冰手中,泥沙淤积的问题反而为集中排沙提供了便利。并且除了排沙,飞沙堰还是鱼嘴之后的第二次分洪保障。
  但这还不够,李冰为了保障成都平原的安全,还设计了第三次分洪。李冰是一个在2000多年前就懂得热胀冷缩的人。所以他带着劳工,火烧水浇玉垒山,从而凿出宝瓶口,使得岷江水从此可以流到天府之国。宝瓶口之所以开在玉垒山,是因为此山位于岷江河道的侧面,而河道正面是李冰为分洪所预留的两条泄洪道,因为洪水来的速度越快,正面的河道就会承接越多的洪峰,所以宝瓶口开在河道侧面是为了在汛期保证成都平原的安全。
  我们如今回看都江堰工程,作为水利工程,可能受益的是成都,但作为文化,受益的是我们每一个人。人生就像是修河道,顺境时可以顺势而为,逆境时亦可以顺势而为。
  (摘自抖音号“川游不息cuanvel”)
其他文献
人物时事速递 >>  2020年6月28日凌晨,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于蓝在北京去世,享年99岁。于蓝,原名于佩文,1939年,她在抗日军政大学加入中国共产党。1961年,于蓝生病住院,在病床上阅读小说《红岩》连载,被里面的人物形象深深打动,于是牵头把“江姐”搬上银幕。电影片名《烈火中永生》也是她想出来的。为了演好江姐,在电影开拍前两三年,于蓝多次去北戴河、重庆、成都、贵州调查,采访了《红岩》的作者和
期刊
新闻回放 >>  2020年7月3日0时许,王珞丹在微博发布寻鸭启事,称同事的宠物鸭“吉吉”2日下午在河南息县老家被人抓走。這只宠物鸭是一只柯尔鸭,国内一般称为“小叫鸭”,价格3000元到15000元。3日10时许,王珞丹发文称,抓鸭人已经找到,但“吉吉”已不在这个世界上了。息县警方通告宠物鸭被抓鸭人拿到农贸市场宰杀拔毛,但尚未食用。律师分析认为,偷鸭子的人主观恶性小,很难定性为盗窃犯罪。息县派出
期刊
人物时事速递 >>  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掌握了原子弹技术,打破了核垄断。而这一成功离不开一个人,他就是王明健。2020年7月7日,王明健在广东逝世,享年87岁。王明健1961年5月至1964年4月在北京第五研究所任萃取组组长,其间发明了“简易炼铀法”“受控萃取法”等,解决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燃料问题,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提前爆炸作出了巨大贡
期刊
人物时事速递 >>  2020年5月8日至6月7日是器官捐献志愿服务月,当生命不可挽救时,自愿、无偿捐献器官,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四川省人民医院的薛瑾是一名器官捐献协调员,从业8年来,她成功协调完成器官捐献300多例,让1500多名患者和家庭重获新生。对薛瑾来说,每一个打出去的电话,都可能是救人性命的电话;而每一个打进来的电话,都可能是一个求救电话。薛瑾说:“在生命不能挽救的时候,我们尽可能去挽
期刊
时事引读 >>  2020年6月以来,由于我国江南、华南、西南暴雨增多,截至7月7日16时,南方11省份130余处不可移动文物因洪灾受到损失,一些文物单位受损严重。安徽黄山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镇海桥、宣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乐成桥,四川阿坝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达维会师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蒙古伸臂桥、哈尔桥、阿斯久桥等,被洪水冲毁;湖北武当山五龙宫龙虎殿、湖南朱家大院、体仁堂、龙山里耶瞿家大院和吴杨
期刊
新闻回放 >>  2020年6月23日,上海市崇明区发布的2020年第一批特殊人才引进落户公示名单,李佳琦排在第一位。6月29日,7天公示期结束,28岁的李佳琦正式落户上海。这一新闻给公众带来不小的震撼。有网友认为李佳琦作为直播带货界的佼佼者,作为特殊人才落户上海是实至名归,也有网友质疑李佳琦算不算“特殊人才”。李佳琦一开始是一名欧莱雅BA(化妆品专柜美容顾问),积累了一定的销售经验后,2016年
期刊
95岁崔崑院士:累计捐上千万元,一件衬衣却穿30年  據华中科技大学2020年7月8日发布的消息,95岁的院士崔崑及夫人朱慧楠教授向学校教育发展基金会又捐资400万元,设立“新生助学金”。至此,他们在助学方面的捐资已达1000万元。但他们在生活中十分勤俭,崔崑院士的一件衬衣穿了30年,他们多年来省吃俭用,将积蓄变为一笔笔助学资金,崔崑院士的事迹在网络上“圈粉”无数,网友表示,“这样的人,才是该追的
期刊
新闻回放 >>  2020年7月,有网友发现手机上安装的很多App存在频繁自启动、访问和读取手机信息的现象。其中一款移动教学软件“优学院”10多分钟访问手机照片和文件近25000次;另一款办公软件“TIM”1小时内尝试自启动近7000次。根据业内人士的说法,App频繁启动,读取用户信息的行为,有两个主要目的:一是通过收集用户各种信息,利用大数据完成对用户的“精准画像”,为后续的精准营销奠定基础;二
期刊
人物时事速递 >>  2020年6月28日,全国人大代表、“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申纪兰因病逝世,享年91岁。申纪兰出生于1929年12月,山西平顺县西沟村人。曾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改革先锋”等称号。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申纪兰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申纪兰“共和国勋章”
期刊
作文君:2020年7月7日凌晨,安徽省黄山市歙县遭遇50年一遇的洪涝灾害,严重积水、道路受阻。高考当天,大部分考生因为洪灾无法按时抵达考场,高考无法正常开始,只能补考。作文君感叹:这届高考生真不容易!  今年的汛情比往年严重得多,多地洪水围城,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受长江中上游强降雨影响,进入三峡水库的水量持续增多,为腾出一定库容,迎接可能到来的洪水,6月29日,三峡枢纽开启两个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