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性

来源 :硅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stex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08)0610146-01
  
  2008年3月我们迎来了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原来实施多年的《高中信息技术等级考试(高级)》更名为《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这次改革再次将信息技术的学科地位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是高考的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可同日而语。信息技术成绩是否合格也将直接影响学生是否有资格参加高考,所以对学生来说,这次改革无疑给他们施加了更大的压力,对教师来说,今后学校和社会也必将更加关注信息技术教学。
  
  一、教师要更新观念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优化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新课程改革的重点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核心”,以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学生是发展的主题。教师的思想观念是教育教学行为的先导。教育的不适应,首先是教育观念的不适应。因此在这种大变革的背景下,教师必须抛弃落后的、陈旧的观念,树立先进的、现代的教育观念。
  
  二、注重把握信息技术课的特点
  
  提高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性,就要注重把握该学科的特点。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基础,是诱发学生学习的动机,集中注意力的重要因素。但是作为信息技术教师都知道信息技术课从来缺乏的不是兴趣,甚至兴趣会成为影响教学效果的最大“祸害”。如果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哪怕你上课再卖力,讲授的欲望再强烈,也不会受到好的效果,也就是说这堂课有无效的。我们仔细分析就很容易得出答案,教师教学“满堂灌”,教学方法单一,气氛沉闷,没有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的兴趣怎么能和教师的教学统一起来呢!我们要做有效性教学,就必须把握该学科的特点,加强策略和有效性的研究。
  
  三、做好有效性教学设计是构建有效性课堂的关键
  
  进行有效性教学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强调学习过程,倡导体验参与;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
  以前我在上课时总是一味地教学生如何操作,一步一步分解的很详细,教师先演示再辅导,学生照着“葫芦画瓢”。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效果很不好,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嫌你哆嗦,接受能力比较慢的学生还没有弄清楚是怎么一回事,更有部分学生走神了,压根就没听见你在说什么。回想起来,这种老的教学理念很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必须做好教学设计,不同的类型的课,有不同的设计方法;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教法,同一内容也要比较哪一种设计课堂效率会更高,这就需要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不断的去探索。
  
  四、活用各种教学形式,熟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来自于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兴趣越大,则学习的动力越大,学习的效果就越好。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那不用多说,但兴趣都在哪些方面呢,而对我们这门信息技术课又有多高的学习热情呢,我们有没有细想?这方面应该要做一个深层次的了解,学生要玩的是上网聊天,网游,动漫等,而我们教的是WORD,EXCEL,FRONTPAGE等,前者是学生的兴趣,后者是教师的教学任务,学生玩的考试不考,考试考的学生不玩,那如何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和谐统一,这就要教学艺术了!信息技术是一门科学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果仍按以前的做法,学生很容易在新鲜感和兴趣感过去之后产生枯燥的消极想法。所以在教学中,应活用各种教学形式,熟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以下是常用的几中教学形式:讲授接受式;示范模仿式;指导自学式;提问讨论式;引导探究式。
  以下是常见的几种教学方法:
  (一)演示教学法。依据学生的好奇特点,在展示学生所不知道的新奇事物时,采用演示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游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为了避免枯燥、抽象的理论知识影响学生兴趣,把要学的知识设计成游戏形式,让学生在玩中学到知识。
  (三)探究式教学法。就是指针对某一特殊的教学内容,教师先进行简单提示或不作讲解,只是给学生一个任务,学生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方式与学习过程。
  (四)协作学习教学法。一种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在一起,从事学习活动,互促学习,以提高学习成效的一种形式。协作学习要求学习者主动地寻求学习伙伴并共同探索问题。
  (五)行为导向教学法。在这种教学中,教师通过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从而达到教学目标。行为导向教学以学生的学习行为为主体,学生是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授者,又是一个咨询者和指导者。教师变信息教学为方法教学,教师在方向、进程、方法上起主导作用。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能使学生掌握到有关的知识技能,更能使学生掌握到学习有关问题的学习方法。
  (六)发现式教学法。发现式教学法又称问题教学法。它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于本世纪50年代首先倡导的,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主动获取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从青少年好奇好问的心理特点出发,提出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演示,解答问题等手段,引导学生像当初科学家发现真理那样去发现知识,以便培养他们进行探究和创造的能力。
  熟练运用上面几种教学方法,不仅要求教师有精湛的业务水平,还要求教师有高超的驾驭课堂的能力,两种能力缺一不可。这就要信息技术教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地锤炼自己,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充实完善自我。
  
  五、激励评价,营造民主课堂
  
  一个人做事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心。学生的学习更是如此,当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再得到肯定、鼓励,他们就会充满信心。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对那些主动参与学习,主动探究问题的学生我经常及时地给予充分肯定,给予激励评价,使他们在教师的表扬激励声中增加信心,从而使学生进入最佳的探究学习状态,并逐步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把学习探究变成自己生活的第一乐趣。营造民主和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情感的交流的过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了解心理需求,给与关怀帮助。注意学生情感状态,保护他们的学习热情。允许不同见解,通过协商解决分歧、纠正错误。
  
  六、课堂教学的注意点
  
  对学生的控制也是课堂成败的关键,教师讲课的内容若没有给学生任务,学生就会处于无政府状态,控制学生水平的艺术就是老师的水平,有没有发挥学生自主探究,也要看老师有没有相应的任务,任务太难不能突破学生抽象的思维,学生就体验不到成功的乐趣,学生就会失控!
  要经常利用学科中丰富的内容,为学生展示一些新知悬念,让学生有新发现、有新收获,让学生感受到电脑中所蕴含的知识、技巧真多,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探索欲,保持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新鲜感和兴趣感。
  总之,新课程改革将给教师带来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构建有效的信息技术课堂,是让学生亲近信息技术,积极探究、广泛参与社会生活,提高对末来社会的主动适应性的必然要求,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其他文献
[摘要]通过对年轻教师选拔、培训、提高等环节的研究,进一步调年轻教师的课堂授课水平,提高课堂授课能力。  [关键词]提高 授课水平 建设 师资水平  中图分类号:G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08)0610129-01    教育质量是高等院校的生命线,提高教育质量是永恒的主题。名师出高徒,在决定教育质量的诸多要素中,教师质量始终是最重要的因素。因此,百年大计,教师为本
[摘要]前几年,成绩录入一直采用VFP开发的单机版成绩录入系统,需要管理员定期收集数据汇总,工作量大,也容易出错,设计一套高效的网络版的录入系统显得非常重要了。作者选用方便操作的SQL Server 2000数据库,以VB为前台界面开发工具,给出该系统的系统设计方法和软件设计关键技术代码,为大批量的成绩录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提供了一种方法和思路。  [关键词]中考 成绩录入 复核  中图分类号:TP
[摘要]模具设计教学应用性强,对学生的智力、思维、实践经验都有一定的要求。结合教学实践,针对职校生的实际情况,介绍提高教学实效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模具设计 课堂教学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08)0610142-01    当前很多职校都开设有模具设计这一专业,学生毕业后都直接进入工作岗位,顶岗工作,这就要求学生在校学习时,理论知识较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要求师生双向互动,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成为问题的点拨者和研究的指导者。在这种新型的授课模式下,应采用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  [关键词]新课改 信息技术 发展性 课堂教学 评价  中图分类号:G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08)0610143-01    一、传统教案与现代教学设计差异分析    (一)教案设计与教学设计的理念
中图分类号:G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08)0610144-01    德国职业教育最主要的特点是实行“双元制”,即同时在两个地点,有两个施教主体,也就是在企业和职业学校中进行教学而得名的。学员一般每周在企业里接受34天的实践教育,在职业学校里接受12天的理论教育,职业学校的教学任务主要是以专业理论来辅导和提高学员在企业中的实践培训成果,加深和补充普通教育的任务。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