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地理教师应如何备课

来源 :中学理科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ke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备课,是一个很重要的话题,备好一节课,才能上好一节课,这是每一个教师都明白的简单道理;备课,在新课程背景下又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因为新课程理念变了,内容变了,教法变了,目标要求变了;作为一名地理教师,走进新课程,融入新课程,首先是备课。
  1 在备课中学习,在学习中备课
  地理教师备课,首先应注重学习。学习是备课的前提,只有不断地学习,积累丰富的知识和经验,那么备课才有质量。
  1.1 学习新课标,吃透新教材 (1)学习新课标。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是指导地理教师教学活动,特别是备课的指导性用书。备课时,地理教师一定要认真解读《地理课程标准》,理解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及实施建议等。然后,根据《课标》要求进行备课。(2)吃透新教材。就是说在学习和理解《课标》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进行学习与分析。如:我们在备《中国的人口》时,必须对我国的人口现状、增长速度、分布特征、人口政策加以学习、分析和理解。(3)借鉴参考书。一般情况下,教师备课使用的参考书至少须两套以上,通过对参考用书、资料的学习借鉴,并且结合实际,形成一节课的整体设计思路。
  1.2 加强网络学习 网络课件资源丰富多样,信息量大,加强网络学习有利于我们扩大知识面。因此,应大力提倡进行网络学习、备课。但同时应反对对课件资源不加选择地照抄照搬和抄袭备课,而没有自己的东西和不甚切合本校学生的实际。应当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进行学习,取其精华,并加以改进,融入自己的个性,使网络学习、备课富有成果且突出自己的个性特征。
  1.3 在集体备课中学习成长 集体备课,向集体学习,这是必须的。地理教师一定要虚心学习,特别是青年教师,要学会融入集体,积极参加集体的各种备课研讨活动,向老教师学习经验和做法,向新教师学习热情和开拓精神,在集体中学习成长。
  2 创新备课模式,实施有效备课
  长期以来,我们的备课模式是集体备课或备课组指导下的个体备课。如果对备课模式和方法加以创新,进行有效备课,那么备课效果会更好,质量更高。
  2.1 先说课后备课 常规备课中,往往是“研讨——备课”的模式。长期地教学实践,我们总结出“先说课后备课”的模式。具体做法是:我们要备一节课,先备说课稿,在教研组或备课组里进行说课,请同行提出问题和建议,然后进行备课,这将大幅度提高备课的质量。如:学习《滚滚长江》这节课时,先备《长江》说课稿,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说课,结合各种意见和建议再进行备课,《长江》这节课教材分析、教学目标的理解、教学过程设计的优化都将得到改进和提高。
  2.2 进行全程备课 把常规备课、课前备课、课后备课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即进行全程备课。(1)常规备课是基础。常规备课是指上课前三天左右对一节课进行备课,常规备课应做到既备教材、又备学生,既备教法、又备学法。常规备课是整个备课过程的基础,地理教师应把主要时间和精力花在这一备课过程之中。(2)课前备课是补充。课前备课指一节课上课前30分钟左右,对一节课的内容与方法进行再备课,课前备课是常规备课的补充。课前备课有两大好处:一是临上课前再备课,能对一节课的把握做到胸有成竹。二是课前备课是课前演练,有利于教师提前进入“上课”状态,是一个“热身”准备过程。课前备课时间短,应有所侧重:①重难点再备课。如:对《中国的地形》这节课进行课前备课,应侧重再备运用“读图分析法”来突破本节重难点的活动安排和方法是否恰当。②做好课前准备,主要是教具、课件的准备。如:《中国地形》这节课,应准备“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沿32°N地势剖面图”,多媒体课件课前展示修改等。(3)课后备课是反思。一节课上完之后,应再进行课后备课。反思一节课教学成败,再回头寻找备课中的不足,必定大有收获,又为下一次备课提供宝贵的经验。如:学习《中国地形》后,我们进行课后备课(反思),发现初中学生指图读图大都出现问题,指“点”不指“线”这是备课中没有预料到的,课后备课切实起到不少估量的作用。
  3 坚持以人为本,融入丰富情感
  教师在备课中应注重人性化的教学设计,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让所有学生在学习中享受快乐。
  3.1 坚持以学生为本 以人为本是新时期的人才观,作为教师,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首先,备课应坚持面向全体、一视同仁的原则,充分体现人性化的关怀。如: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设计时应考虑怎样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作业设计要有梯度、分层次布置作业。其次,教学设计要充分体现尊重学生的理念,我们在备课过程中,一定要想方设法缩短师生间的心灵差距,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不对学生提共同要求。如:问题的设计要有层次,要关顾到不同程度的学生;预设学生回答问题可能出现的错误,对学生的不同回答应多鼓励,少批评。
  3.2 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备课过程中要把理论同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贴近学生生活,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如:备《世界的聚落》这节课时,我们经过细致研究与分析,选定了我校面对的旅游区——魁星岩作为俯瞰当地聚落的场所。采用“野外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当地居民居住的地方,观察沿桃溪两岸分布的城市与乡村,从而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聚落。本节课充分结合当地实际,让学生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激发学生自主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从中职教育现状开始分析,列出中职化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相应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中职学校;化学教学;问题;方法    1 我国中职教育现状分析    我国传统文化观念,我国传统儒家文化中“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的价值观根深蒂固地存在人们的观念中,人们重视普通教育而忽视职业教育,职校的地位可想而知。一方面“望子成龙”的家长大都不愿送自己的孩子进职校学习;另
摘要:信息素养是信息社会人的整体素养的一部分,信息素养的培养关系到人如何立足于信息社会这一基本点。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要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需要学校、教师、学生等多方共同努力。  关键词:提升;信息素养;信息能力    根据《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表现在: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对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