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些较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已知条件中几个“分率”的单位“1”常常不尽相同,给解题增加了难度。解题时,首先要看准题目中的“不变量”,统一单位“1”,然后依据转化、对应等思路使问题获解。
在较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诸多已知条件中,各种数量之间的关系是多种多样、错综复杂的。但是,其中往往也有某种数量始终保持稳定,没有变化。解题时,可以抓住这种不变的量,把它看作比较的标准,统一单位“1”,使问题迎刃而解。
一、将不变的部分量看作单位“1”
例1 食堂买回一些大米和面粉,面粉的重量是大米的 。大米吃去100千克以后,余下的大米重量是面粉的 。问食堂买回大米和面粉一共多少千克?
【分析与解】容易看出,面粉的重量始终没有变化,我们不妨把买回面粉的重量看作单位“1”。原来面粉的重量是大米的 换句话说,买回大米的重量是面粉重量的。又知当大米吃去100千克以后,余下大米的重量是面粉的,两相比较,可知40千克与面粉重量的 相对应。于是,首先可知买回面粉的重量是,最后再求本题答案就不困难了。列式为:
答:食堂买回大米和面粉一共320千克。
二、将不变的几个量的和看作单位“1”
例2 超超的图书本数是雷雷的 ,后来,雷雷借给超超8本,这时,雷雷的图书本数是超超的。问雷雷原有图书比超超多多少本?
【分析与解】两人的图书相互借来借去,但总本数不会发生变化,我们可以把两人图书的总本数看作单位“1”。由“超超的图书本数是雷雷的”,可知雷雷原有图书是两人共有图书本数的。当雷雷借给超超8本图书以后,雷雷的图书本数就是两人共有图书本数的比较这两种情况可以看出,8本图书与两人图书总本数的相对应。这样,便可以求出两人共有图书为:又知“超超的图书本数是雷雷的”,所以,雷雷原有图书本数比超超多。
上述分析是從雷雷占有图书本数变化的角度思考的,如果从超超占有图书本数变化的角度去审视,同样也能得到正确的解答。
三、将不变的几个量的差看作单位“1”
例3 今年,乙的年龄是甲的 ,5年以后,甲、乙两人年龄的比是8∶5。问两人今年各多少岁?
【分析与解】两人的年龄差不会改变,我们不妨将甲、乙两人的年龄差看作单位“1”。由“乙的年龄是甲的 ”,可知甲的年龄是两人年龄差的 。由“5年以后,甲、乙两人的年龄比是8∶5”,可知5年后甲的年龄是两人年龄差的
答:甲今年35岁,乙今年20岁。
与例2同理,如果从乙的角度去观察,也能以相同的思路求解,这里不再赘述。
紧紧抓住“不变量”去思考,把不变量作为统一的单位“1”,是上述三例的共同之处。例1是抓住“部分量不变”去求几个量的和,例2是抓住“和不变”去求几个量的差,例3是抓住“差不变”去求各个部分量,这又是本文三例的不同之处。
在较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诸多已知条件中,各种数量之间的关系是多种多样、错综复杂的。但是,其中往往也有某种数量始终保持稳定,没有变化。解题时,可以抓住这种不变的量,把它看作比较的标准,统一单位“1”,使问题迎刃而解。
一、将不变的部分量看作单位“1”
例1 食堂买回一些大米和面粉,面粉的重量是大米的 。大米吃去100千克以后,余下的大米重量是面粉的 。问食堂买回大米和面粉一共多少千克?
【分析与解】容易看出,面粉的重量始终没有变化,我们不妨把买回面粉的重量看作单位“1”。原来面粉的重量是大米的 换句话说,买回大米的重量是面粉重量的。又知当大米吃去100千克以后,余下大米的重量是面粉的,两相比较,可知40千克与面粉重量的 相对应。于是,首先可知买回面粉的重量是,最后再求本题答案就不困难了。列式为:
答:食堂买回大米和面粉一共320千克。
二、将不变的几个量的和看作单位“1”
例2 超超的图书本数是雷雷的 ,后来,雷雷借给超超8本,这时,雷雷的图书本数是超超的。问雷雷原有图书比超超多多少本?
【分析与解】两人的图书相互借来借去,但总本数不会发生变化,我们可以把两人图书的总本数看作单位“1”。由“超超的图书本数是雷雷的”,可知雷雷原有图书是两人共有图书本数的。当雷雷借给超超8本图书以后,雷雷的图书本数就是两人共有图书本数的比较这两种情况可以看出,8本图书与两人图书总本数的相对应。这样,便可以求出两人共有图书为:又知“超超的图书本数是雷雷的”,所以,雷雷原有图书本数比超超多。
上述分析是從雷雷占有图书本数变化的角度思考的,如果从超超占有图书本数变化的角度去审视,同样也能得到正确的解答。
三、将不变的几个量的差看作单位“1”
例3 今年,乙的年龄是甲的 ,5年以后,甲、乙两人年龄的比是8∶5。问两人今年各多少岁?
【分析与解】两人的年龄差不会改变,我们不妨将甲、乙两人的年龄差看作单位“1”。由“乙的年龄是甲的 ”,可知甲的年龄是两人年龄差的 。由“5年以后,甲、乙两人的年龄比是8∶5”,可知5年后甲的年龄是两人年龄差的
答:甲今年35岁,乙今年20岁。
与例2同理,如果从乙的角度去观察,也能以相同的思路求解,这里不再赘述。
紧紧抓住“不变量”去思考,把不变量作为统一的单位“1”,是上述三例的共同之处。例1是抓住“部分量不变”去求几个量的和,例2是抓住“和不变”去求几个量的差,例3是抓住“差不变”去求各个部分量,这又是本文三例的不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