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探究性学习模式初探

来源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EYMX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新课程标准倡导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它改变了传统教学忽视学生的个性特征与需求,使学生失去学习地理兴趣和信心的教学模式。
  一、领会新课标的内涵
  现在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作用就是为了激发、引导和提高学生,充分发挥其课堂学习的主体性,激发其潜在的学习欲望和需求,帮助其发挥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群体优势。“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运作模式表现为:①从自主学习中生成问题。“自主”指学生有学习的主动权和选择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知识层次,按照自己的意愿和需求主动去选择学习内容,以及为完成学习内容、达成学习目标而需要采取的方式。②在“合作学习”中解决问题。“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学习单位、以学生之间的合作为主、师生之间的合作为辅的学习基本形式,以小组整体行为表现与成绩为评价尺度与标准,让小组形成合力,它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讨论式、角色表演式、汇报式、互评式等。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可以培养学生待人接物的态度和处理问题的方法。③通过“探究学习”得出相关结论。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就要坚持放手原则,凡是学生能做的就让学生亲自做,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和空间,使学生通过相互研讨得出学习结论,形成课堂学习评价。
  二、方法与内容协调
  1.营造探究学习的课堂氛围。在探究式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开展自我思考、自由探究的活动,尊重学生的认识需求和学习体验,重视其不同的思考问题的方法与见解,鼓励学生大胆假设,创新求异,使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课堂学习,通过自身的主体探索和体验来逐渐形成勇于探究、敢于探究的个性品质和独立探究问题的能力。如此,地理课堂学习才会充满生命的活力。
  2.培养学生合作和竞争意识。新课标倡导开展课堂讨论和社会调查,而讨论和调查都是需要通过学生之间的有效合作才能顺利进行的学习模式。所以,课堂教学应把探究性学习模式与方法作为教学常态,以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引导学生利用现有的、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如电视、网络、报刊等,达到合作释疑、达成学习目标的目的,并在合作学习中养成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例如,在教学“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的相关知识时,我按照教学内容,提前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自己去搜集自己负责的那部分内容:(1)日平均气温的含义是什么?怎样计算?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呢?(2)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几点?是多少摄氏度?一天中最低气温出现在几点?是多少摄氏度?能计算气温的日较差吗?(3)一年中北半球大陆上最高气温出现在几月?是多少摄氏度?能计算气温的年较差吗?
  3.精心设计问题情境。问题教学策略是双向和多向的,可以教师问,学生答;也可以学生问,教师答;还可以学生问,学生答。例如,在教学“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的相关知识时,我先展示了几段关于气温变化的资料,要求学生借助教材,自行设计教学目标:①了解气温的含义及其观测方法;②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的含义及其计算方法;③学会使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并读出气温随时间的变化特点。经过讨论学习,学生自然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和疑问,而我就是利用这种不解和疑问,通过创设新颖的问题情境,让他们通过讨论,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地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的理解。
  4.重视教师指导作用。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并不忽视教师的指导性。教师必须进行适当的调节和引导,如到各小组观察、帮助学生及时解决疑难,保证班级探究活动的顺利开展,提高探究的质量。为此,首先,教师要设计本课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目标。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多视角、多方位去审视地理问题。再次,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讨论地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搜集整理相关的资料。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在讨论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释疑,使合作学习成为学生地理课堂学习的一种常态性学习模式。
  总之,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学习方式的转变,更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教师要使学生由好学、会学到学会、学好,为日后深入学习和继续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X
其他文献
物理学习在很多人的眼中是一门难学的学科,因此在教学中很容易产生很多的潜能生.潜能生主要是指在物理学习过程中能以较好的态度对待学习,并且能参与学习之中去,但学习成绩不佳的学生,或者学习出现退步的现象的学生.物理教师在教学中采取符合实际的教学方式,激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降低学习难度等多种教学策略,改变学生头脑中的物理难学的观念.从而减少潜能生的存在,使之成为物理学习的优秀生.  潜能生的有如下特点:
《光的折射》是苏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材中较为抽象的一节内容,不过好在学生已经学过了《光的反射》,这两节内容有相似之处.巧妙的开展教学,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又可以深化对《光的反射》这节内容的理解,起到一举两得的作用.笔者没有完全按照教材设计的内容按部就班地实施教学,而是做了一些调整和创新,下面笔者就这节课中选取五个片段来谈谈自己的创新实践与感悟.  1把生活中的实例搬到课堂中来引入课题  分组小实
生本课堂是灯,照亮孩子求知的路;生本课堂是桥,摆渡着孩子的梦想;生本课堂是雨,滋润着孩子成长, 笔者用五环节教学法执教《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小有收获.  第一环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创设求知情境,展示目标与重难点  首先要创设学习情境,激发求知欲望,让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什么内容难学,什么内容要重点学习.  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教学中,笔者先设计了情境实验
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学改革方兴未艾,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动起来了,给物理课堂教学带来可喜的变化。但在课堂教学“繁华”背后,却隐藏着对学科教学规范的丢失,尤其是缺乏对概念教学的重视。 大家都知道,物理概念是反映物理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的思维方式,是物理事实的抽象。它不仅是物理基础理论知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构成物理规律和公式的理论基础。学生学习物理的过程,其实是在不断地建立物理概念的过程。如果
随着我国新课标教学改革的逐步进行,在高中教学中已越来越重视对物理生态课堂的构建。所谓高中物理生态课堂就是教师综合考虑物理教学多方面因素,通过重视与学生关系的培养,创建情景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特点,实现教育双赢。构建高中物理生态课堂极其重要,但是在当前的教学中一些教师对生态课堂的概念仍然理解不是十分透彻,从而影响了生态课堂的效率。下面将主要分析高中物理生态课堂的构建途径。  1 建立和谐的师
“人生两个宝,双手和大脑.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脑,饭也吃不饱.手脑都会用,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佬.”这首节奏明快、寓意深刻的儿歌是《陶行知教育名篇》中关于“
一些物理现象看不见,摸不着的,不易直接观察,需要我们根据它们表现出来的现象来间接认识它们,间接显示就是对实验现象进行一些处理后再观察.初中物理教材中的插图,隐含了很多科学方法,掌握这些科学方法对提升实验效果有很大帮助.最常见的科学方法有转换法、放大法、对比法以及平衡法等.本文结合沪科版初中物理教材中的插图,总结了提升实验效果的的几种有效方法.  1转换法  转换法,是指在保证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将一
实验是人们研究物理知识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教师帮助学生增加物理知识,提高学习能力的重要技巧。通过实验,学生们可以不断发现新问题并动手解决新问题,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自己学习物理的兴趣。在当代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有时候忽略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而只是偏重于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这种教学模式延续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不适应新时代教育改革的需要。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应在新课改的要求下,不断推进实验教学
半圆球壳(点)与棒(面)相接触(图1),画出图中静止的杆M受到的弹力示意图。  [TP12GW158。TIF,Y#]  相信高中老师对这道作图题不会陌生。在教学过程中,对弹力的教学,弹力的方向是难点也是重点,这样的一道题老师大多要不作为例题讲解,要不作为练习要学生完成。  可是,我发现,每次给出正确答案以后,总还是有学生会问,“N1为什么不指向圆心呢?”  回顾教学过程,为了让学生能快速准确作出判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永远胜过责任感.”对中学生来说,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心,但对课程总有抵触感,因此在基础理论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扎实掌握,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实践活动课教学中应紧紧抓住学生好奇这一心理特点,合理引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自主探索求知.当今社会日新月异,每天都有大量新产品产生,让学生不断接触现代新产品,是开阔学生视野,促进思维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