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改背景下,有效教学不断渗透到初中生物教学活动中,成为值得教師深思的话题。有效教学不仅能够使学生灵活掌握生物知识,发展生物学科素养,还能够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对初中生物有效教学展开研究。
【关键词】初中生物;有效教学;信息技术;课堂问题;多元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0)16-0170-02
有效教学不在于教师教得多累、学生学得多辛苦,而在于学生是否学有所得。对于初中生物这一课程,课时量有限,并且学生往往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课堂教学很难达到预期目标。因此,教师作为教学的实施者,应及时将有效教学理念渗透到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并运用符合学生心理需求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 联系实际生活,引发情感共鸣
有效教学理念下,教学不是唱独角戏,而是强调学生的发展,这需要教师将关注的重点放到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上。因此,教师应重视学生的应用意识,并联系实际生活,赋予生物概念生活化的特点。这样不仅能降低知识的理解难度,还能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理解生物概念,引发内在的情感共鸣,更能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再局限于知识表面,而是与生活建立有效的衔接。
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一课中,为了让学生了解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并知道主要营养物质的作用及食物的主要来源。笔者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实际生活提出“同学们,喜欢吃橙子吗?为什么?橙子有哪些营养物质呢?对人体有什么好处呢?”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橙子是学生所熟悉的水果,所以这些问题可以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踊跃参与到小组讨论之中。一段时间后,有的学生说“橙子味道好”,有的学生说“橙子里含有丰富的维C”等。在此基础上,笔者再次提出“我们人体需要哪些营养物质呢?”这个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进而展开后续的教学活动。将学生熟悉的食物作为教学导入,不仅能使学生的注意力快速转移到课堂学习中,还能使学生产生一定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并感受到生物知识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更能为接下来的教学做好铺垫。
2 借用信息技术,激发学习兴趣
有效教学理念强调关注教学的效率,而兴趣作为提高教学效率的催化剂,是落实这一理念的基本前提。在传统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将教材作为唯一的教学用具,常常使课堂陷入沉闷的氛围中,导致学生的兴趣得不到有效激发。信息技术的引入则为教学活动带来新思路,它不仅能够以趣味化的形态展示生物知识,将教材中的内容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资源,还能够营造具有生机的课堂氛围,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基本保障[1]。
在“物质运输的途径”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掌握人体心脏的结构特点,笔者课前准备了5分钟的微课视频,使学生能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梳理。然后笔者再次运用多媒体投影技术,展示人体心脏结构模式图,给学生视觉冲击,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学生则通过观看微课视频,掌握本节课所学内容,对心脏的结构特点便有清晰的认识。因此,将信息技术引入到这次教学中,不仅能使学生确定学习目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以具体化的形态将心脏结构模型图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记忆心脏各部分的名称。
3 设计课堂问题,塑造探究意识
学生有无进步是衡量有效教学的唯一指标,而课堂问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的进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设计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特点的课堂问题。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以问题为导向,树立问题意识,获得新知识;还符合新时代“以生为本”的教育观,能使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并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
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的教学中,为了使学生认识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的重要性,笔者先给每组学生一份导学案和相关资料,再请学生阅读教材和相关资料找出导学案中问题所对应的答案。在导学案中,笔者设置了“当今青少年学生的饮食结构特点是什么?青少年营养失衡的原因是什么?什么是细菌性食物中毒?”等一系列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得到了“当代青少年营养失衡的主要原因是错误的饮食生活”等结论。这些训练,不仅能够使学生感受到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的重要性,还能够促进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从而提高整体的教学效率。
4 进行多元评价,建立学习自信
有效教学理念关注可测性和量化,但单一的量化是不科学的,教师需要更多地关注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的结合。定量与结果主要反映学生的应试能力是否突出,而定性与过程主要是通过多元化评价外显出来的。因此,教师应建立多元化、合理化的评价机制,并运用到生物教学中,以充分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这样不仅能使每个学生参与到评价过程中反思自我,还能使学生从中获得一定的自我效能感,建立学习的自信心[2]。
以“空气质量与健康”为例,为了使学生了解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并了解当地空气质量的信息,笔者课前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来收集和整理当地的空气质量信息,并要求各个小组寻找目前存在的大气污染源,并且针对存在的环境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请各小组的代表汇报分享小组所收集的信息和分析的结果,根据学生分享的结果,强调空气质量对人体的影响,并及时进行表扬与鼓励。在小组总结完毕后,笔者让小组相互评价。通过这次调查,每个学生都可以从中反思自我,建立自信,进而不断完善自我。
综上所述,有效教学要求教师不断转变教学观念,并重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作为教学的研究者,应从多方面提高自身的教学效率。其一,教师应加强生物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以体现生物学科的应用价值,使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其二,教师应创新教学模式,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这一辅助工具,营造趣味化的课堂。其三,教师要设计课堂问题,发挥学生自身的主体性,使学生感受到新知识的学习乐趣。除此之外,教师还应重视合理化、科学化的教学评价过程,使学生获得一定的内驱力,从而实现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汪许兰.基于新课改下的初中生物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中华少年,2019(9).
[2]孟用祖.浅谈对初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的几点认识[J].新课程(中),2019(5).
【关键词】初中生物;有效教学;信息技术;课堂问题;多元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0)16-0170-02
有效教学不在于教师教得多累、学生学得多辛苦,而在于学生是否学有所得。对于初中生物这一课程,课时量有限,并且学生往往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课堂教学很难达到预期目标。因此,教师作为教学的实施者,应及时将有效教学理念渗透到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并运用符合学生心理需求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 联系实际生活,引发情感共鸣
有效教学理念下,教学不是唱独角戏,而是强调学生的发展,这需要教师将关注的重点放到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上。因此,教师应重视学生的应用意识,并联系实际生活,赋予生物概念生活化的特点。这样不仅能降低知识的理解难度,还能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理解生物概念,引发内在的情感共鸣,更能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再局限于知识表面,而是与生活建立有效的衔接。
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一课中,为了让学生了解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并知道主要营养物质的作用及食物的主要来源。笔者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实际生活提出“同学们,喜欢吃橙子吗?为什么?橙子有哪些营养物质呢?对人体有什么好处呢?”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橙子是学生所熟悉的水果,所以这些问题可以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踊跃参与到小组讨论之中。一段时间后,有的学生说“橙子味道好”,有的学生说“橙子里含有丰富的维C”等。在此基础上,笔者再次提出“我们人体需要哪些营养物质呢?”这个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进而展开后续的教学活动。将学生熟悉的食物作为教学导入,不仅能使学生的注意力快速转移到课堂学习中,还能使学生产生一定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并感受到生物知识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更能为接下来的教学做好铺垫。
2 借用信息技术,激发学习兴趣
有效教学理念强调关注教学的效率,而兴趣作为提高教学效率的催化剂,是落实这一理念的基本前提。在传统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将教材作为唯一的教学用具,常常使课堂陷入沉闷的氛围中,导致学生的兴趣得不到有效激发。信息技术的引入则为教学活动带来新思路,它不仅能够以趣味化的形态展示生物知识,将教材中的内容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资源,还能够营造具有生机的课堂氛围,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基本保障[1]。
在“物质运输的途径”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掌握人体心脏的结构特点,笔者课前准备了5分钟的微课视频,使学生能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梳理。然后笔者再次运用多媒体投影技术,展示人体心脏结构模式图,给学生视觉冲击,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学生则通过观看微课视频,掌握本节课所学内容,对心脏的结构特点便有清晰的认识。因此,将信息技术引入到这次教学中,不仅能使学生确定学习目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以具体化的形态将心脏结构模型图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记忆心脏各部分的名称。
3 设计课堂问题,塑造探究意识
学生有无进步是衡量有效教学的唯一指标,而课堂问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的进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设计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特点的课堂问题。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以问题为导向,树立问题意识,获得新知识;还符合新时代“以生为本”的教育观,能使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并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
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的教学中,为了使学生认识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的重要性,笔者先给每组学生一份导学案和相关资料,再请学生阅读教材和相关资料找出导学案中问题所对应的答案。在导学案中,笔者设置了“当今青少年学生的饮食结构特点是什么?青少年营养失衡的原因是什么?什么是细菌性食物中毒?”等一系列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得到了“当代青少年营养失衡的主要原因是错误的饮食生活”等结论。这些训练,不仅能够使学生感受到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的重要性,还能够促进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从而提高整体的教学效率。
4 进行多元评价,建立学习自信
有效教学理念关注可测性和量化,但单一的量化是不科学的,教师需要更多地关注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的结合。定量与结果主要反映学生的应试能力是否突出,而定性与过程主要是通过多元化评价外显出来的。因此,教师应建立多元化、合理化的评价机制,并运用到生物教学中,以充分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这样不仅能使每个学生参与到评价过程中反思自我,还能使学生从中获得一定的自我效能感,建立学习的自信心[2]。
以“空气质量与健康”为例,为了使学生了解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并了解当地空气质量的信息,笔者课前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来收集和整理当地的空气质量信息,并要求各个小组寻找目前存在的大气污染源,并且针对存在的环境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请各小组的代表汇报分享小组所收集的信息和分析的结果,根据学生分享的结果,强调空气质量对人体的影响,并及时进行表扬与鼓励。在小组总结完毕后,笔者让小组相互评价。通过这次调查,每个学生都可以从中反思自我,建立自信,进而不断完善自我。
综上所述,有效教学要求教师不断转变教学观念,并重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作为教学的研究者,应从多方面提高自身的教学效率。其一,教师应加强生物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以体现生物学科的应用价值,使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其二,教师应创新教学模式,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这一辅助工具,营造趣味化的课堂。其三,教师要设计课堂问题,发挥学生自身的主体性,使学生感受到新知识的学习乐趣。除此之外,教师还应重视合理化、科学化的教学评价过程,使学生获得一定的内驱力,从而实现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汪许兰.基于新课改下的初中生物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中华少年,2019(9).
[2]孟用祖.浅谈对初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的几点认识[J].新课程(中),20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