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不符合初中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尤其是新课程改革影响下,我们要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中心,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具体来说可以应用兴趣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构架符合学生需求的有效课堂。笔者在本研究中以初中数学教学为例,分析构建初中数学趣味性课堂的有效办法,希望本研究内容可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趣味性;课堂教学
引言: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学需要在明确学生的知识经验与认知发展水平的基础之上最大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让学生在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掌握数学方法、思想、技能以及知识,让学生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提升数学教学成效。但是在实际教学环节,有很多影响因素造成初中数学课堂的趣味性不足,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改变教学方法,做好趣味性教学准备。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情境的有效创设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投入度,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更容易集中注意力进行问题的解决。情境创设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情境的创设,以实现对学生的兴趣激发[1]。在“概率”问题的课程内容中,“等可能事件”的概念在理解上虽然没有太大难度,但在是实际运用中却不容易分辨。教师在本阶段授課中常问的问题:“生男孩和生女孩属于等可能事件吗?”面对这个问题,没有太多生物常识的学生可能会错误以为这是一个等可能事件。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中提出判断型问题,如:①盒子中装有5个白球和5个黑球,两种球被拿出来的概率是相同的。②剪刀石头布游戏中,剪刀、石头、布出现的概率是不一样的③被投掷5次的骰子,1点到6点的出现概率不同。在这三个判断型命题中,学生在思考过程中就充分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增加了课堂的有趣性。
二、通过主动探索感受数学趣味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想象力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们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2] ”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指导学科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就应该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学习,让学生主动体验成功的乐趣。因此在组织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就应该做好教学层次划分工作,循序渐进地使教学引导发挥作用,让学生一步步体验到成功的感觉。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要重视给学生留有动手实践机会,让学生亲自参与知识构建的过程,引导学生主动体验和自主学习,利用实践契机促进理论知识由抽象向形象转化。此外,在实践教学契机的支撑下,学生更容易产生学习欲望,这对初中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实具有很大意义。例如,在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证明进行讲解时,学生们初次接触辅助线,这对他们来说有一定的困难。为此,在课前的时候让学生们自己准备一个纸质的三角形,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们将三个角都涂成不同的颜色,将剪下来的拼在一起,问学生们有几种拼法,通过拼凑来引发出辅助线的作法,这样不仅仅使得课堂教学更加有趣,还能够加深学生对辅助线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三、利用游戏教学强化趣味性
游戏教学方法在学科教学活动中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将游戏活动融入教学过程,能够让学生在直观上获得良好的知识学习体验[3]。在初中数学的很多知识点都可以采用游戏教学的方法,例如,在对统计知识进行讲解前,可以将学生们分为若干个小组,然后,准备数个布袋,在布袋中装入围棋棋子,让学生在不对围棋棋子清数的情况下估算袋子中的围棋棋子数量。这时很多学生都在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此时便可以引入游戏教学,然后,让学生在自己的实践过程中来寻找到答案.让学生从袋子之中取出10颗棋子,然后,标记记号后放回到布袋中搅匀,接着通过同样的方法从布袋中取出 15 颗棋子,从这 15 颗棋子之中找出具有标记的棋子。然后,再通过 来进行计算,得出棋子的大概数量,在完成了计算之后再对袋子中的棋子数量进行清数,对所估算的数量进行验证,在这样的一个游戏活动之中,学生们不仅仅会积极地思考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还在游戏的过程中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所在,对数学学习产生出兴趣。
四、实现数学教学生活化,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正所谓“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作为一门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学科,已渗透于人们现实生活的各行各业[4]。学生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不是单纯地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而是为了运用其去更好地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所以,身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我们要注意积累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学习资源,并在课堂上进行适时、合理的运用,使学生产生亲切感,进而增强学习的主动性,达到对自我生活需要的满足。比如,在《一元一次不等式》这节内容时,我就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都有过假期跟父母旅游的经历吧,在选择旅行社时,是不是遇见过不同旅行社的收费标准相同,但是却有着不同优惠政策的情况,那么,你们怎么才能知道哪家旅行社的价格更合算呢? ”这样,我通过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和经验,使学生对本节知识产生了亲切感,引起了他们极大的探索兴趣和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以积极主动的态度进入新课的学习。
结束语:
综上,作为现代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结合学科教学内容和方法做好教学准备工作,选择灵活性和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方法,以实现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标。但是传统教学模式影响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我们发现学科教学质量不高,很多消极因素影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因此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我们应该做好教学改革工作,致力于引导学生乐学、善学。笔者在本研究中以初中数学教学为例,分析构建初中数学趣味性课堂的有效办法,希望本研究内容可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张春芹.趣味性教学在初中数学教育中的应用[J].教师,2016,32(33):104-105.
[2]陈刚.加强初中数学趣味性,激发学生主动性[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6,12(09):35-36.
[3]徐怀德.对活跃初中数学课堂气氛的几点建议[J]. 河南科技,2013,1(05):05-06.
[4]张雯.试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数学教学生活化[J].当代教研论丛,2016,12(02):145-146.
关键词:初中数学;趣味性;课堂教学
引言: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学需要在明确学生的知识经验与认知发展水平的基础之上最大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让学生在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掌握数学方法、思想、技能以及知识,让学生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提升数学教学成效。但是在实际教学环节,有很多影响因素造成初中数学课堂的趣味性不足,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改变教学方法,做好趣味性教学准备。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情境的有效创设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投入度,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更容易集中注意力进行问题的解决。情境创设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情境的创设,以实现对学生的兴趣激发[1]。在“概率”问题的课程内容中,“等可能事件”的概念在理解上虽然没有太大难度,但在是实际运用中却不容易分辨。教师在本阶段授課中常问的问题:“生男孩和生女孩属于等可能事件吗?”面对这个问题,没有太多生物常识的学生可能会错误以为这是一个等可能事件。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中提出判断型问题,如:①盒子中装有5个白球和5个黑球,两种球被拿出来的概率是相同的。②剪刀石头布游戏中,剪刀、石头、布出现的概率是不一样的③被投掷5次的骰子,1点到6点的出现概率不同。在这三个判断型命题中,学生在思考过程中就充分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增加了课堂的有趣性。
二、通过主动探索感受数学趣味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想象力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们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2] ”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指导学科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就应该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学习,让学生主动体验成功的乐趣。因此在组织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就应该做好教学层次划分工作,循序渐进地使教学引导发挥作用,让学生一步步体验到成功的感觉。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要重视给学生留有动手实践机会,让学生亲自参与知识构建的过程,引导学生主动体验和自主学习,利用实践契机促进理论知识由抽象向形象转化。此外,在实践教学契机的支撑下,学生更容易产生学习欲望,这对初中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实具有很大意义。例如,在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证明进行讲解时,学生们初次接触辅助线,这对他们来说有一定的困难。为此,在课前的时候让学生们自己准备一个纸质的三角形,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们将三个角都涂成不同的颜色,将剪下来的拼在一起,问学生们有几种拼法,通过拼凑来引发出辅助线的作法,这样不仅仅使得课堂教学更加有趣,还能够加深学生对辅助线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三、利用游戏教学强化趣味性
游戏教学方法在学科教学活动中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将游戏活动融入教学过程,能够让学生在直观上获得良好的知识学习体验[3]。在初中数学的很多知识点都可以采用游戏教学的方法,例如,在对统计知识进行讲解前,可以将学生们分为若干个小组,然后,准备数个布袋,在布袋中装入围棋棋子,让学生在不对围棋棋子清数的情况下估算袋子中的围棋棋子数量。这时很多学生都在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此时便可以引入游戏教学,然后,让学生在自己的实践过程中来寻找到答案.让学生从袋子之中取出10颗棋子,然后,标记记号后放回到布袋中搅匀,接着通过同样的方法从布袋中取出 15 颗棋子,从这 15 颗棋子之中找出具有标记的棋子。然后,再通过 来进行计算,得出棋子的大概数量,在完成了计算之后再对袋子中的棋子数量进行清数,对所估算的数量进行验证,在这样的一个游戏活动之中,学生们不仅仅会积极地思考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还在游戏的过程中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所在,对数学学习产生出兴趣。
四、实现数学教学生活化,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正所谓“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作为一门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学科,已渗透于人们现实生活的各行各业[4]。学生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不是单纯地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而是为了运用其去更好地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所以,身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我们要注意积累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学习资源,并在课堂上进行适时、合理的运用,使学生产生亲切感,进而增强学习的主动性,达到对自我生活需要的满足。比如,在《一元一次不等式》这节内容时,我就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都有过假期跟父母旅游的经历吧,在选择旅行社时,是不是遇见过不同旅行社的收费标准相同,但是却有着不同优惠政策的情况,那么,你们怎么才能知道哪家旅行社的价格更合算呢? ”这样,我通过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和经验,使学生对本节知识产生了亲切感,引起了他们极大的探索兴趣和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以积极主动的态度进入新课的学习。
结束语:
综上,作为现代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结合学科教学内容和方法做好教学准备工作,选择灵活性和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方法,以实现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标。但是传统教学模式影响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我们发现学科教学质量不高,很多消极因素影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因此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我们应该做好教学改革工作,致力于引导学生乐学、善学。笔者在本研究中以初中数学教学为例,分析构建初中数学趣味性课堂的有效办法,希望本研究内容可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张春芹.趣味性教学在初中数学教育中的应用[J].教师,2016,32(33):104-105.
[2]陈刚.加强初中数学趣味性,激发学生主动性[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6,12(09):35-36.
[3]徐怀德.对活跃初中数学课堂气氛的几点建议[J]. 河南科技,2013,1(05):05-06.
[4]张雯.试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数学教学生活化[J].当代教研论丛,2016,12(02):145-146.